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传统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精品试题(含2014试题)1.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列关于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 b. 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供应 c. 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等. 均可以抑制杂菌生长 d. 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都是有氧呼吸型真核生物解析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事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果醋发酵温度较高:3035,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可以提高溶液的浓度,从而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果酒和腐乳制作过程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2. (广东省汕头市2014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试题)下图是草莓酒制作的步骤。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步骤是对草莓进行灭菌处理b. 步骤为加入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c. 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d. 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的含量解析 2.步骤是对草莓进行清洗,灭菌会使草莓表面的酵母菌死亡,影响发酵;为了提高菌种的数量,缩短发酵的时间,需要向瓶中加入酵母菌,如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发酵过程中,刚装完瓶时,瓶中含有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随着发酵的进行氧气逐渐减少,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3.(北京东城区2014届高三3月质量调研)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土壤细菌进行计数b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处理d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抵制杂菌生长解析 3.平板划线法是分离菌种的方法,不能对细菌进行计数;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但不能与氨基酸起作用;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和低温诱导处理都可以使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制作腐乳时,加盐使豆腐中的水析出,从而使豆腐块变硬,同时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4.(北京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然后除去游离的噬菌体,在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混合24min后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目迅速增加;再过10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下面的分析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a24min内取样,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未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b34min时取样,根据空斑数量可推测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c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以后噬菌体不再增殖d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其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解析 4.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噬菌体会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裂解,出现空斑;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说明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没有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再过10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说明新复制的噬菌体已经完全释放出来,根据空斑数量以及实验前样液的混合比例可以推测出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则噬菌体会侵入细菌,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该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5.(北京海淀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解析 5.果醋发酵利用的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果酒的制作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发酵、腐乳的制作需要多种霉共同作用,但毛霉起主要作用,都是真核生物,泡菜的制作原理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乳酸菌是原核生物;腐乳的制作不需要高温即可,可以使用自然菌种。制作果醋不仅需要高温高压灭菌,还需要氧气。6.(吉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饮品。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鲜苹果汁高纯度苹果酒苹果原醋 + 苹果汁等原料苹果醋(1)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 ,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苹果酒可用 试剂进行检测。(2)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 (3)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 第一步:配置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以及碳源、_第二步:对培养基用 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 。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 。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4) 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反应简式: 。(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趋势是 (升高、降低、先升后降、先降后升、基本不变) 。解析 6.(1)苹果汁经发酵成的苹果酒,应用酵母菌;检测酒精的方法是在酸性环境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如果苹果酒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2)由苹果酒酿制成苹果原醋,需要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条件是持续通氧,温度是30-35。(3)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等,因此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制备固体培养基,并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进行灭菌;醋酸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3035。(4)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由于产生醋酸,使溶液的ph降低。7.(东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土壤细菌进行计数b氨基酸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通常使用卡诺氏液来解离低温处理过的洋葱根尖细胞d使用低倍镜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解析 7.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土壤细菌进行分离纯化,计数应用血球计数板;肽或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氨基酸中无肽键与与双缩脲试剂不发生作用不发生反应;卡诺氏液起固定作用,解离时应用解离液: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1:1);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因为观察这个过程不需要看到细胞内部,只要看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相对移动就可以了。8.(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可以不用专门接种b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过程中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d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解析 8.家庭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可以不用专门接种,因为在食物材料上有所需要的菌;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他均是兼性厌氧;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过程中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除毛霉外,还有酵母菌也是真核生物。9.(2013年江苏南京、淮安两市模拟)下列有关nacl在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不需要添加naclb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粗提取dna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装瓶时需逐层等量加入nacl,以防杂菌污染d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浸泡于09的nacl溶液中,用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解析 9.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需要添加nacl,提供无机盐,故a项错误;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故c项错误;09的nacl溶液是生理盐水,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浸泡,不会得到细胞膜,故d项错误。10.(2013年江苏南京、淮安两市模拟)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三者的制作,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对各相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b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c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d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解析 10.制作果酒:酵母菌,果醋:醋酸杆菌,腐乳:毛霉,前两者是单细胞,而毛霉是多细胞的真菌,故a项正确;酵母菌和毛霉都是真核生物,是真菌,故b项正确;醋酸杆菌是需氧菌,毛霉也是需氧型的,故c项正确;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 3035 ;腐乳制作的温度在1518, 故d项错误。11.(2013年北京海淀区二模)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 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b. 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c. 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d. 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解析 11.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所用的三种菌分别为酵母菌、醋酸杆菌和乳酸菌,期中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期中在制作果酒和泡菜时,不需对原料进行灭菌;在制作果酒和泡菜时,需要提供无氧环境,而在制作果醋时,需提供有氧环境;三者最后的发酵液均成酸性。12.(2013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的菌种都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b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氧气供应c用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需要定期打开盖子排气d果酒果醋的工业化生产与家庭制作不同,还需沉淀、过滤、灭菌等步骤解析 12.制作果酒和果醋时所需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都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用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需要定期拧松盖子排气,打开盖子会导致杂菌污染;工业化生产果酒、果醋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灭菌等工艺,从而获得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市场产品。13.(2013江苏,14,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是嗜温菌, 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 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解析 13.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相关知识。果酒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 而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 , 因此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应该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然后植入醋酸杆菌, 通入空气, 进行果醋发酵, 因为醋酸杆菌可以将酒精转变为醋酸;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量比较少, 且菌种本身品质不好, 因此, 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较差; 适当加大接种量, 能提高发酵速率, 其代谢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繁殖。14. (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1) 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_酶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2) 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_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_。(3) 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_。(4)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_(1分)(填“能” 或“不能”) 。请说明理由:_。(5) 若要提高果醋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提供_、_等条件。解析 14.植物细胞因为是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和果胶酶处理可以提高果汁的澄清度。苹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温度应控制在3035。葡萄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因为空气当中醋酸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因此变酸。在酒精发酵旺盛的时候是无氧环境,醋酸菌需要在有氧环境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为醋酸,且醋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能无法生存。要提高果醋的产量,一定要注意发酵过程中的适宜的温度和ph。15. (江西红色六校2014级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第4小题1分,其他每空2分,共15分) 在生物技术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注意某些实验步骤的操作,请将下列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填写完整:在腐乳的制作时,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消毒;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若红细胞的洗涤次数过少,将无法除去 。 在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 。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剥离花药时,要彻底去除 ,因为与其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中,往往需要稀释土壤溶液,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过程每一步都要在 旁操作。在固定化酵母细胞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 的方法。胡萝卜素提取的萃取过程应采用 加热,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和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解析 15.(1)在腐乳制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玻璃瓶进行沸水消毒;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除去杂蛋白,主要是血浆蛋白。(2)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所以在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动物细胞则用蒸馏水胀破;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同时还要测底去除花丝,因为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3)稀释土壤溶液的实验操作中,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应在火焰旁操作,因为在火焰一定范围内,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没有杂菌;在固定化酵母菌细胞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胡箩卜素提取的萃取过程应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因为有机物都是易燃物,直接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4)pcr是进行dna的扩增,为避免外源dna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相关器具如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和蒸馏水等应提前高压蒸汽灭菌。16. (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8分)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人员从红豆杉中发现了一种具有产紫杉醇能力的内生真菌。为探究制备红豆杉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适宜ph和温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培养菌株,离心收集菌丝体,并用渗透压稳定剂洗涤两次;将获得的菌丝体,分别置于不同ph或温度的培养液中,并加入适量酶液,震荡、摇匀后,每隔一段时间,取样、过滤、离心,用渗透压稳定剂洗涤两次后,收集纯化的原生质体。统计原生质体数量,结果如下。分析回答:酶解温度() 原生质体产量(106个ml) 25 12 28 22 32 31 35 26(1) 步骤中,加酶液的目的是 ,洗涤时选用渗透压稳定剂的理由是 。(2) 结果表明,制备红豆杉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是 、 、 。(3) 检验原生质体再生能力,需要配制再生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灭菌常采用 法,灭菌后需要冷却到 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4) 实验中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浓度为30106个ml培养液先稀释l04倍,再各取0.1ml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在3个再生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得到的菌落数分别为:27、21、24。则原生质体再生率(能再生的原生质体数占全部原生质体的比例) 约为 。解析 16.(1)原生质体是没有细胞壁的活细胞,真菌有细胞壁,加酶后破坏真菌的细胞壁,获得真菌的原生质体;由于真菌的细胞壁遭到破坏,所以洗涤时,渗透压稳定剂加入为防止原生质体被破坏。(2)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在ph值=5,酶解时间在45小,酶解温度为32。(3)对固体培养基进行灭菌最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需要冷却,需要将培养基冷却到不烫手,即大约在50作用时才能倒平板。(4)实验中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浓度为30106个ml培养液先稀释l04倍,原生质体浓度为300个ml,取0.1ml稀释液,得到30个。但实际测得是27、21、24。平均值是24。所以2430=0.8。即原生质体再生率为8%。17. (吉林实验中学2014级高三一模)【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合在一起,得到混合菌。请你完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1)主要步骤: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_培养基,另一种加_的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备用。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_。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2)回答问题:在步骤中,为保证无杂菌污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对培养基进行_、将_在酒精灯火焰上灭菌、接种过程在_附近进行。第两个步骤的目的是获得_。解析 17.圆褐固氮菌能够自主固氮,酵母菌不能自主固氮,所以酵母菌不能在无氮的培养基上生活;而圆褐固氮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可利用青霉素能杀死原核生物,对真核细胞生长无影响,来分离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然后通过培养获得较纯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实验中对培养基灭菌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对接种工具如接种环,采用火焰灼烧灭菌;接种时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操作,因为火焰附近温度高,没有杂菌污染;第两个步骤是对菌种进一步纯化。18.(湖北八校2014级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5分)食品工业上常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再接种酵母菌来制作高品质果酒,简要流程如下:(1)为获得纯度较高的菌种,在分离和培养酵母菌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其中对培养皿通常用_灭菌。扩大培养时,使用的培养基是_(填“固体” 或“液体” )培养基,并需要提供_(填“有氧” 或“无氧” )条件。(2)在果汁中加入适量_,可以加速苹果汁的出汁速率,缩短操作的时间。(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_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活体酵母菌的密度时,一般采用_法,但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4)由于封口不严,某瓶果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带有明显的酸味,使果酒变酸的主要微生物是_。解析 18.(1)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直接利用火焰将微生物烧死(如烧接种环、载玻片和试管口等),不能用火焰灭菌的物品则利用热空气灭菌,将物品放在烘箱中加热到160170,持续90分钟,此法适用于玻璃、金属和木质的器皿;液体培养基中则接触面大的多了,可以更充分的吸收营养;进行有氧呼吸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快。(2)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提高苹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同时为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成本,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3)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分离纯化酵母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当样品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不能保证每一个菌落来自一个活菌,可能出现两个或多个细胞相连时, 会被统计成一个菌落。(4)密封不严,醋酸菌等其他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果酒转变成果酸,使得果酒带有明显的酸味。19.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影响酒精产量。为此,研究人员将酒精耐受基因转入野生型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过程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筛选得到耐高浓度酒精酵母菌的技术是_。、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某同学尝试过程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2)为证明分离纯化得到的酵母菌能提高酒精产量,可将等量的_和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含等量葡萄糖的a、b两组发酵装置中,在_条件下_(填“密闭” 或“充气” )培养。一段时间后取样,用_检测,若实验结果为_,则说明耐高浓度酒精的酵母菌能提高酒精产量。解析 19.(1)由图中过程,可以看出获得耐受高浓度酒精酵母菌的过程,通过导入酒精耐受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筛选,该过程属于基因工程;、过程为筛选、接种和接种到新的培养基,重复该过程,是为了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耐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由图乙中的菌落分布特点为左边多,右边少,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2)为证明分离纯化得到的酵母菌能提高酒精产量,需要有对照组,对照组选择野生型酵母菌;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左右,所以将发酵装置放在18-25条件下;酒精发酵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需要密闭培养;酸性重镉酸钾与酒精反应出现灰绿色,颜色越浓酒精越多。20. (石家庄2014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从古至今,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与酿酒有关的问题: (1)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是_;进行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 。(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并接入合适的菌种。(4)某同学人工自酿葡萄酒时,在发酵后期向发酵液中通人空气,并将发酵液置于3035环境中,结果发现发酵液中有 出现,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 转化为 ,后者再转化为 。解析 20.(1)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酒精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方程式为:;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葡萄酒中的呈色物质为多酚类衍生物,主要是多酚色素,包括花色素、黄酮醇及单宁等,葡萄酒的色素主要来自于葡萄果皮,红葡萄酒由于带果皮发酵,含有较多的花色素和单宁,其酒色呈现深红、浅红或红宝石色;而白葡萄酒不带果皮发酵,只含有少量的单宁,单宁在白葡萄酒的贮藏中,通过聚合或氧化作用,使白葡萄酒呈现金黄色、黄色或浅禾杆色。(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并接入合适的菌种。(4)1825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酒精发酵,3035有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发酵,因此在发酵液中发现醋酸杆菌,该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然后再转化为醋酸。21.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以预防白内障、有助于保护眼睛晶体的纤维部分,还可以促进眼内感光色素的生成,加强视力的形成;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加强眼睛变色的功能。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图如下,请根据其提取过程及胡萝卜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菌r时,可选用_或平板划线法接种。(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_和_。(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 和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方式加热;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_。(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 作为_。(5)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是 法,该方法_ _(填“适合” 或“不适合” )胡萝卜素的提取;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用_ 法。(6)工业上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三种即: beitang解析 21.微生物培养常用的接种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蔗糖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硝酸盐可为酵母菌提供氮源。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为防止胡萝卜素分解,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方式加热;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用纸层析法鉴定所提取胡萝卜素时,需用胡萝卜素标准样品做对照。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所以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是水蒸汽蒸馏法;胡萝卜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但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需要有较高的沸点,所以水蒸汽蒸馏法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用压榨法。工作上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有三种:从植物中提取、从大面积种植的岩藻中获取、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22. (天津市河东区2014年高三一模)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 。(10分)(1)图甲中,过程需要的酶有_。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加入_(2)-淀粉酶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的原因是_(3)除了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工程菌之外, 还可用dna杂交技术直接鉴定带有重组质粒的酵母菌。具体操作如图乙所示,结合图乙回答一下问题利用pcr技术制备dna探针,需加入_才能是dna探针具有放射性。如何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结果做出判断_解析 22.(1)步骤为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需要先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为重组质粒;而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其他微生物难以利用淀粉而被抑制,从而筛选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2)启动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开始,而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结束,所以要使目的基因成功的表达,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3)要使dna探针具有放射性,必须对探针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培养基上的菌落相当于复制到胶片上,将胶片上的菌落裂解,使dna变成单链,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探针,曝光后,会在相应菌落上出现放射性,根据根据光学胶片上放射自显影的具体斑点位置, 确定和挑选出克隆了目的基因的菌落。23. (山东潍坊2014届高三3月月考)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 。请据图回答:(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1) 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 ,目的是 。 (2) 在将c瓶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通常要进行 ,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 法,从图中看本实验采用的是 (填“前者” 或“后者”) 。 (3) 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带和有透明带两种菌落,我们筛选的目的菌是 菌落中的细菌,该茵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 。(4) 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落来自c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如何设置对照组? 。解析 23.(1)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液液中,不含氮,含有过量的莠去津,其目的是从中选择能适应该环境的细菌,并经扩大培养。(2)由于c瓶中细菌的浓度大,所以在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之前,要按一定浓度进行稀释;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从c瓶中取出细菌后,进行了稀释,所以本实验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3)有透明带说明,该细菌能分解莠去津,所以是我们筛选的目的菌;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所以该茵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莠去津。(4)配制的培养基,灭菌后不接种菌种,与实验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如果此时不能长出非目的菌,说明来自培养基;反之,则来自c瓶菌种。24. (开封市2014届高三一模)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 5分)如图1表示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1) 在图1的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产生的_。(2) 如果图1的丙装置产生酒精(可用_鉴定)后去掉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与该过程有关的微生物是_ ,该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 。(3) 由于酵母菌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a-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t程菌菌种(过程如图2所示)。 为达到筛选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菌种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作为唯一碳源。、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4) 某同学尝试过程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3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5) 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_。 a. 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多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解析 24.(1)据图分析,在甲中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加氧溶量,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2)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空气中有醋酸菌,会进入培养液产生醋酸;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3)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其他生物不能利用淀粉而被抑制,从而筛选出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 。多次重复筛选可以提高工程酵母菌菌种的纯度。(4)结合图2和图3可知,平板培养后,形成了多个菌落,因此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菌落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说明涂布不均匀。(5)小苏打会破坏面粉中的一些营养物质,而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会分解淀粉,即消耗能量。25.(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检测理综)(10分)苯酚(c6h5oh)是广泛存在于化工行业废水中的一种污染物。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苯酚的细菌,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的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中等可放人干热灭菌箱中灭菌。与步骤中培养基的成分相比,步骤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以苯酚作为唯一的;步骤中的培养基成为固体的原因是添加了。(2)若经步骤培养后菌落的分布如图b,则接种时甲、乙、丙三个区域划线的操作顺序依次是。多次划线后,最终可得到由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3)接种时,在第一区域划线后须将接种环后再划线,在第二次划线时须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4)步骤的目的是;经过步骤培养后,应从残余苯酚浓度 的培养瓶中再分离、培养目的菌株,若需将获得的菌种长期保存,常采用的方法。解析 25.(1)包括干热空气灭菌和火焰灼烧灭菌等以干热方法杀死细菌达到灭菌的目的;本法适用于干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的灭菌,也适用于玻璃器皿(如试管、平皿、吸管、注射器) 和金属器具(如测定效价的钢管、针头、摄子、剪刀等) 的灭菌;细菌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所以苯酚作文唯一的碳源;琼脂在水中需加热至95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液温度需降到40时才开始凝固,所以它是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最好凝固剂。(2)先用接种环挑取标本涂布于琼脂平板1区(占培养基总面积的1/4)并作数条划线,再于2、3、4区依次划线,每划完一个区域,均将接种环烧灼灭菌1次,冷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的划线均与上一区域的划线交接13次,一个成功分区划线的平板,培养后分别观察1区形成菌苔,2区菌落连成线,3区和4区可分离到单个菌落。(3)先用接种环挑取标本涂布于琼脂平板1区(占培养基总面积的1/4)并作数条划线,再于2、3、4区依次划线,每划完一个区域,均将接种环烧灼灭菌1次,冷后再划下一区域,其目的是获取菌种。(4)步骤4用固体培养基,此培养基可供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等用;液体培养基因营养物质分布均匀,与菌体表面接触充分,所以若要分离、培养目的菌株,应从残余苯酚浓度最低的培养瓶中分离;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3ml的甘油瓶中,装入1ml甘油后灭菌,将1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合后,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26. (2013届石家庄市高三一模)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以下为苹果酒制作的有关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请写出苹果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_。(2) 在苹果酒制作中菌种的主要来源是_。在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 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在_条件下,用_试剂检测。(4) 若要进一步制作苹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_菌种,发酵温度是_。解析 26.(1)苹果酒制作的原理,就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2)在苹果酒制作中,由于没有人工加入菌种,所以菌种的主要来源是野生的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即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在发酵的同时发酵液逐渐变酸,所以其他微生物基本不能生存。(3)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4)若要进一步制作苹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醋酸菌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27.(2013课标,39,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1) 制作泡菜时, 所用盐水需煮沸, 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 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 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 (2) 泡菜制作过程中, 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中。 (3) 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 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 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原因是。解析 27.本题主要考查泡菜制作的原理和方法。(1) 泡菜制作时, 所用盐水煮沸可杀灭杂菌; 由于陈泡菜液中含有较多的乳酸菌, 所以制作泡菜时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可增加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 从而缩短制作时间。(2) 乳酸菌发酵属于无氧呼吸, 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3) 泡菜制作过程中,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故制作时要注意控制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等条件。(4) 泡菜制作过程中, 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 泡菜液逐渐变酸, 从而抑制了杂菌的繁殖, 杂菌数量减少。答案和解析生物答案 1.d解析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事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果醋发酵温度较高:3035,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可以提高溶液的浓度,从而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果酒和腐乳制作过程中,进行的是无氧呼吸,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答案 2.bc解析 2.步骤是对草莓进行清洗,灭菌会使草莓表面的酵母菌死亡,影响发酵;为了提高菌种的数量,缩短发酵的时间,需要向瓶中加入酵母菌,如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发酵过程中,刚装完瓶时,瓶中含有氧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随着发酵的进行氧气逐渐减少,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答案 3.d解析 3.平板划线法是分离菌种的方法,不能对细菌进行计数;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但不能与氨基酸起作用;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和低温诱导处理都可以使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制作腐乳时,加盐使豆腐中的水析出,从而使豆腐块变硬,同时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答案 4.c解析 4.把噬菌体和细菌按110混合,稀释涂布在连片生长的细菌平面(菌苔)上,噬菌体会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裂解,出现空斑;混合后24min内取样涂布,菌苔上产生空斑的数目不变,说明新复制的噬菌体还没有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再过10min取样,菌苔上空斑数稳定,说明新复制的噬菌体已经完全释放出来,根据空斑数量以及实验前样液的混合比例可以推测出样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取样液中的噬菌体涂布到菌苔上,则噬菌体会侵入细菌,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该实验证明病毒是一种生物,具备在细胞内增殖的特性。答案 5.c解析 5.果醋发酵利用的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果酒的制作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发酵、腐乳的制作需要多种霉共同作用,但毛霉起主要作用,都是真核生物,泡菜的制作原理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乳酸菌是原核生物;腐乳的制作不需要高温即可,可以使用自然菌种。制作果醋不仅需要高温高压灭菌,还需要氧气。答案 6.(15分, 除特殊说明外, 每空2分) (1) 酵母菌 (1分) 重铬酸钾(1分) (2) 醋酸菌 (1分) 异养需氧型 (3)氮源 高压蒸汽 稀释涂布平板法 (4)c2h5oh+o2ch3cooh+h2o (5)降低解析 6.(1)苹果汁经发酵成的苹果酒,应用酵母菌;检测酒精的方法是在酸性环境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如果苹果酒由橙色变成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2)由苹果酒酿制成苹果原醋,需要使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氧需氧型,条件是持续通氧,温度是30-35。(3)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等,因此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制备固体培养基,并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进行灭菌;醋酸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为3035。(4)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表达式为:c2h5ohch3cooh+h2o;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5)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由于产生醋酸,使溶液的ph降低。答案 7.d解析 7.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土壤细菌进行分离纯化,计数应用血球计数板;肽或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氨基酸中无肽键与与双缩脲试剂不发生作用不发生反应;卡诺氏液起固定作用,解离时应用解离液: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730-2-6:2025 FR Automatic electrical controls - Part 2-6: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electrical pressure sensing controls including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 JJF(石化)061-2023碱性氮测定仪校准规范
- (2025春新版本)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教案
- 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重庆火锅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重庆新高考方案课件
- 新解读《GB-T 18185-2014水文仪器可靠性技术要求》
- 暑假复习:静电场及其应用 -2025人教版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
- 重庆天然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世界气候与中国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非选择题突破(原卷版)
- 2025年华电浙江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旅游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5年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附件五:词汇表
-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
- 宣传片拍摄保密协议(2024版)
- SL+290-200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
- 离婚协议书与离婚协议书
- 小提琴培训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词性转换1-14单元
- 天耀中华合唱简谱大剧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