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2019-2020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应用(46分) (共11题;共46分)1. (10分)选字组词。 (填序号) (1)芽 呀 牙 谁_ 嫩_ _膏 发_(2)吧 把 爬 一_伞 _树 _山 走_2. (4分)把词语补充完整。 波澜_ 水平_峰峦_ _峰_立_万千 _嶙峋3. (4分)读一读,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碧空如洗 万里无云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的样子。_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丝云彩。_蓝色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明净。形容天气晴朗。_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_4. (2分)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_在鸟笼上。每逢说起小时候的趣事,爸爸总是眉飞色舞,_。A . 蒙盖 得意忘形B . 笼罩 得意忘形C . 蒙盖 兴高采烈D . 笼罩 兴高采烈5. (2分)朝代、作者姓名、诗题、诗句相配的是( )。 A . 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B . 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C . 唐白居易暮江吟唯见长江天际流D . 唐孟浩然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6.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_。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了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_;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_话题。A . 限定、抨击、生僻B . 限制、批评、生僻C . 限制、批评、冷僻D . 限定、抨击、冷僻7. (2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中“千万”说明了( ) A . 数量大 B . 不要慌张的重要性8. (2分)下面词语中,音形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刹车( sh) 渗透(shn) 噙着眼泪(qn ) 闷热(mn)B . 眼眶 驱使 呼唤 清脆C . 清脆洪亮 缓缓站起身 一步一回头地往山坡上走 又清脆又响亮9. (6分)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手脚舞动,形容高兴到极点。_(2)形容感兴趣的谈论话题。_(3)人和马都被打翻在地,形容惨败的样子。_(4)不三不四,不成样子。_(5)说话和神态跟平时一样,没有改变。_10. (6分)根据要求写句子。 (1)老师傅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小沙只得由老师傅摆布。(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2)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用划线词语造句) (3)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缩句) 11. (6分)按要求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用关联词将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3)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4)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仿写) 二、 按课内文内容填空。(15分) (共3题;共15分)12. (4.0分)根据原文填空,并完成有关练习 (1)_,快走踏清秋。 (2)伯牙谓_,乃_,终身_。 (3)两小儿笑曰:“_?”这句话的意思是_(4)我生待明日,_。 (5)一鼓作气,_,_。 (6)千门万户瞳瞳日,_。 (7)使卵石臻于完美的,_。 (8)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主要指的是居里夫人_的精神以及_的人格。(填四字词语)(9)回顾五年来你积累的古诗词,请你按要求写出诗句: 亲情乡愁:_离别赠言:_哲理思考:_13. (4分)读句子,连一连。 春眠不觉晓_ 偷采白莲回举头望明月_ 言师采药去松下问童子_ 处处闻啼鸟小娃撑小艇_ 低头思故乡朝霞不出门_ 而义自见读书百遍_ 不耻下问芝麻开花_ 晚霞行千里敏而好学_ 节节高14. (7.0分)课文内容回顾。 (1)梅须逊雪三分白,_。 (2)_,把扇丢。 (3)_,碧海青天夜夜心。 (4)“可怜九月初三夜,_”让我感受到了秋天傍晚的美好。“_,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懂得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5)潮来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_。顿时_。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 三、 阅读。(29分) (共3题;共29分)15. (9.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把他编在吹竽队里,给他很高的待遇。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了王位。齐泯王的爱好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偷偷地逃走了。(1)齐宣王在位时,南郭先生为什么“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发觉”? (2)用“_”画出文中南郭先生在队伍里装模作样的句子。 (3)最后一自然段中“这个消息”是指:_;南郭先生之所以要“急忙偷偷地逃走”,是因为他_,在这里再也混不下去了。 (4)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_的人。 16. (10.0分)课外阅读。 狐狸和猴子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1)思考课题,理解内容,下列正确的是( ) A . 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B . 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C . 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狐狸的诡计。(2)读下面的句子,理解画线的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猴子,请你回去吧!”句中“请”的含义是( )A讽刺 B尊重 C请求“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句中的“请”的含义是( )A讽刺 B尊重 C请求(3)读一读,思考下面两个句子中的“笑”字所表达的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感情,理解正确的是( ) “猴子,请你回去把!”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A . 狐狸的笑是自以为“高明”,是嘲讽的笑;猴子的笑是得意的笑,讥笑狐狸自食其果,“聪明反被聪明误”。B . 狐狸的笑是自以为“高明”,是开心的笑;猴子的笑是讥笑,讥笑狐狸自食其果C . 狐狸的笑是自以为“高明”,是得意的笑;猴子的笑是讥笑,讥笑狐狸自食其果,“聪明反被聪明误”。(4)结合上文理解句子,“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 A . “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B . 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C . 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17. (10.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般若”读“b r”,智慧).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甲小偷,一直站在门口乙 , 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丙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1)文中甲、乙、丙三处所填写的词最恰当的一组应是( )A . 打扰 窥视 目送B . 惊动 窥视 护送C . 惊动 等待 目送D . 打扰 等待 护送(2)文中的小偷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但我们仍可以清楚地看见他转变前后的心路历程。请结合全文填空。小偷初遇禅师感到_,在禅师的感召下,_,最后迷途知返_。(3)作者对老禅师主要采用了_描写和_描写,塑造出禅师_的性格特点。也正是这种人格力量,唤醒了小偷迷失的灵魂,使小偷_(成语)、迷途知返。(4)结合上下文,解释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绐他。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5)给这篇小小说加一个题目。四、 看图写话。(10分) (共1题;共5分)18. (5分)照样子,写句子。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到水了。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应用(46分) (共11题;共46分)1-1、1-2、2-1、3-1、4-1、5-1、6-1、7-1、8-1、9-1、9-2、9-3、9-4、9-5、10-1、10-2、10-3、11-1、11-2、11-3、1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