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辅导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4.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同步辅导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4.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同步辅导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4.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中历史 同步辅导单元整合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4【体系构建】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思想:“仁”(核心)、“礼”、 仁与礼;为政以德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远: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优先)孔 子伦理思想:中庸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创办私学。古 代 东 西 方 先 哲西方思想家教育家古典哲学的代表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柏 拉 图政治思想:(理想国,哲人统治理想国,)伦理思想:伦理学主题:正义教育贡献:创办阿卡德米学园。重视政治和自然科学知识 思想家教育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亚 里 士 多 德政治思想:法治优于人治伦理思想:中道(出于哲学思考)教育贡献:创办吕克昂学园;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规律提升】1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方面柏拉图孔子不同点所处时代古希腊奴隶制盛行之际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政治思想开创理想国恢复周礼旧制思想核心“理念”,重理性“仁”,中伦理相同点面临政治形势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主张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文化教育创立思想,创办学校历史影响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真题链接】 【真题1】(2011年重庆卷,12)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恢复了周礼 尊崇周王,会盟诸侯实行了“初税亩” 北御夷狄,南制楚蛮a b c d【解题指导】 c 本题主要考查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主要活动。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黄河中下游的诸候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最终成就霸业,故c正确。【真题2】(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答案】d【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涉及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内容。在三个关键词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上主张遵循中庸之道,符合其中两个方面,排除a项。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只符合其中一个方面,排除b项,普罗塔戈拉是古代希腊著名哲学家,也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指符合其中一个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在伦理学方面提出中庸理论,还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所以d项是正确答案。【真题3】(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答案】b【解析】“数量平等”的意义是你所得与他人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数目和容量上相等;“比值平等”的意义是根据各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数量平等类似于实质平等,比值平等类似于形式平等。因此分数平等应该是更接近比值平等。【真题4】(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先哲思想的掌握。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有理想国政治构想的是柏拉图,其思想核心是理念论,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真题5】(2012江苏)3(10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2)按照材料二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与柏拉图的相关内容。第(1)问中“共同性”的回答,紧扣材料信息“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即可判断得出。关于“不同作用”的回答,紧扣书本内容,难度不大,关键突出“礼”与“仁”的不同作用,突出“礼”强调等级,而“仁”强调缓和社会矛盾。而“品德”的分析,主要联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相关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