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2单元 诗的唐朝 7 诗六首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诗六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怆然/沧海海隅/偶然青霭/蔼然而笑b.碣石/羯鼓旌旆/丰沛逶迤/迤逦而来c.茖金/纵然玉箸/暑期绯闻/塞草腓d.蓟北/冀北飘飖/琼瑶祸害/女娲炼石解析:a项,chung/cng,y/u,i;b项,ji,pi,y/y;c项,chung/zng,zh/sh,fi/fi;d项,j,yo,hu/w。答案:c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怆然幽州蓟城契丹b.籍贯蒲州禅理烟蔼c.瀚海玉箸紫凰箜篌d.杜娟惘然女娲炼石解析:b项,蔼霭;c项,凰皇;d项,娟鹃。答案:a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男儿本自重横行横行:纵横驰骋,勇战疆场b.夜深还过女墙来女墙:城上凹凸形的矮墙c.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国:全国d.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盛年解析:中国:国中,此指京城长安。答案:c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b.高适,唐代诗人。熟悉军旅生活,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和岑参齐名,并称“高岑”。c.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是李白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d.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锦瑟无题山居秋暝夜雨寄北等。解析:d项,山居秋暝的作者是王维。答案:d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念天地之悠悠,。(2),青霭入看无。(3)战士军前半死生,。(4),潮打空城寂寞回。(5)女娲炼石补天处,。(6),望帝春心托杜鹃。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2)白云回望合(3)美人帐下犹歌舞(4)山围故国周遭在(5)石破天惊逗秋雨(6)庄生晓梦迷蝴蝶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送魏大从军唐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注:魏绛,春秋时消除了晋国边患的大将。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6.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解析: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赴之地。一个“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勾勒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了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任务艰巨。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参考答案:虚写手法,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想象友人要去的地方。上句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下句逼真地描绘出了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为结句作了铺垫。7.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解析:本诗的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既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暗示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三、四两句激励友人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末两句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有气壮山河之势。参考答案: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全诗充满奋发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出征者魏大要立功沙场,报效国家,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二月二日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亚夫营,汉代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诗人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8.首联和领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解析:首联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颔联写江上春色。“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态,明显是拟人。分析时要结合诗意。参考答案:首联和颔联描写了风和日暖、笙歌笑语、花柔柳嫩、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早花柳丝竞相争艳、成群蜂蝶含情飞舞的情景。9.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诗句及写作背景。大中五年(851)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涯。此诗作于854年,即诗人在柳幕的第三年。李诗的首句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颔联写江上春色,不仅抒写诗人对秾丽春色的流连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颈联转写长期寄幕思归。尾联写新滩流水在羁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参考答案:诗人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情;末联再折,转怨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三、语言运用10.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翻开任何一本中国古典诗词读本,你都可以融入诗人创造的意境中去,还可能会有所思,有所悟。读了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着,品着,你的情怀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答案示例:读了陶渊明、李白你懂得了什么是铮铮傲骨读了杜甫、白居易你理解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了陆游、辛弃疾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热忱11.面对唐诗,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王勃带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陈子昂带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王昌龄带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高适带着“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岑参带着“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李白带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依次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们一同奏响了唐之韵。请你为大家构建一个这几位诗人入场的情景,写一段完整的解说词,向大家介绍这几位唐代诗人。要求:按照所给材料的顺序,用上上面材料给出的诗句,可适当添加内容,200字左右。答案示例:唐代诗人已进入我们的视线:王勃走来了,高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豪情万丈,从容不迫;陈子昂走来了,行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从历史深处腾空而出,如春雷乍响,产生了强劲的审美冲击波;王昌龄走来了,高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铁骨铮铮,气势磅礴;高适走来了,唱响“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超然物外,隐逸风流;岑参走来了,悲叹“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震撼人心,气势逼人;最后李白也走来了,狂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惊天动地,直冲霄汉。他们齐聚这里,用如椽大笔描绘唐之色,用时代的心声奏响唐之韵。12.调整词序与句序,将下面文字的画线部分改为整句,可以更换、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幽谷的曲折;生活也像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有小径的崎岖;生活又如同一条河,有奔腾的激流和深潭的低徊。一路行过,风光无限。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句式变换题。看句子的位置和特点,最后一句“一路行过,风光无限”,据此我们可以将整体语序调整为“山”“河”“路”,然后考虑调整句式,使之前后一致、协调。答案示例: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曲折的幽谷;生活是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有崎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