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筛选信息、分析综合【高频考点解读】对于高考文言文中“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指向的理解和把握。近年来,由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取材主要是人物传记文学,因此,在对文中涵盖信息的把握时就要充分理解材料,全面把握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成就等),事件(前因、后果、始末、经过、影响等)。尤其是对于传记中的主人公人物,一定要从文中准确把握与之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能够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热点题型】 题型一 筛选文中的信息例1、(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原文见本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15分钟讲练”)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辄能言诸生所诵夜坐饼灶下,诵不休为其府都事,有廉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abcd【提分秘籍】高考中用来命题的供被筛选的“文中的信息”可能包括以下方面:表现人物行为主旨的,体现人物志向或行为主张的,反映人物才智或道德情操的,展现人物性格的,非传记类文本中反映事物特征的。筛选文中的信息试题,一般采用定向筛选的方式,即题干明确限定筛选范围,要求考生判断各选项所作筛选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这种题型通常采用两种命题方式:题干中只规定一个信息指向,将6个或6个以上的句子组成4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题干中规定两个信息指向,列四组句子作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思维建模】一、明确设问方式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全部)表现(表明、体现、属于)的一组是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记述、描写、反映)的一组是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描写)和的一组是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间接表现(描写、反映、体现)的一组是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不能表现(描写、反映、体现)的一组是二、把握命题特点这类题目经常因不明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而失分,因此透彻地理解把握题干要求,有利于准确排除选项,快速找出答案。下面就高考的设题方式和选项设置陷阱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设题方式对应陷阱筛选主体主要人物非其人物主要事件非其事件主要观点非其观点主要景物非其景物筛选特征一个特点非给出的这个特点两个特点(分别表现)非给定的这两个特点或对应顺序不对或同属一个特点表现方式全部表现选项有一句或多句不能表现直接表现混入间接表现间接表现直接表现便为不妥作者评述他人评述或自述便是陷阱筛选角度能表现不能表现的需要剔除不能表现能表现的就要排除【举一反三】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一组是()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乌鸟私情,愿乞终养abcd解析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李密孝顺祖母的语句,联系全文可知,表明祖母刘氏对李密的养育之恩,表明对皇帝恩遇的感激;两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再看其他四项,叙述李密侍奉祖母的孝行。上表,辞职,都是为了“终养刘氏”。“不能废远”指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区区”形容孝情之切,态度坚决。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明终养祖母的愿望,表达至孝之心。当然,“辞不就职”也可能由于李密仍在观望,暂不愿为新朝廷效力。但本题中,排除含有的项就可得出答案。答案c题型二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例2、(2014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原文见本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15分钟热身”)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提分秘籍】 对这类题,命题一般把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和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对照查证就很难发现。因此,做这类题应格外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字。【思维建模】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3题文对照,逐项检查。4利用选项,排除干扰。5认真检查,全面验证。【举一反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张衡才华过人而不慕名利。他年轻时到三辅一带游学,前往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擅长写文章,通晓五经,贯通六艺。公府屡次征召但拒不就任。b汉安帝命公车特地征召张衡为郎中,两次升迁为太史令。汉顺帝时,张衡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由于不趋附达官显贵,多年得不到升迁。c张衡先后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候风地动仪能准确测定地震的方位,史官记载地震由此开始。d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下移,张衡向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升为侍中后,直言进谏而得罪宦官。任河间相时,逮捕、拘押奸党,政绩卓然。【高考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臣闻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礼云:“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士康哉!”又云:“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然则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昔周文王游于凤皇之墟,袜系解,顾左右莫可使者,乃自结之。岂周文之朝尽为俊乂,圣明之代独无君子者哉?但知与不知,礼与不礼耳!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又微子,骨肉也,受茅土于宋;箕子,良臣也,陈洪范于周,仲尼称其仁,莫有非之者。礼记称:“鲁穆公问于子思曰: 为旧君反服,古欤?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如之何?”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曰:“裂地以封之,疏爵而待之,有难不死,出亡不送,何也?”晏子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纳,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谏不见纳,出亡而送,是诈忠也。”(选自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第六,有删节)【注】 丛脞:细碎,无雄才大略。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资手足以成体资:依靠,依赖。b非惟高位厚秩秩:秩序,顺序。c但知与不知知:知遇,相知。d仲尼称其仁,莫有非之者非:非议,批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秩”的正确解释为“官吏的俸禄”。答案b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b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c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d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将君臣关系比作脑袋与四肢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头脑与四肢协调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国君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依靠臣子。b周文王在凤皇之墟巡游,袜子带松了,周文王见身边无可使唤之人,便自己系上,这是周文王对待臣下能够尽礼的表现。c微子是商纣王的同胞兄弟,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但都在周朝得到礼遇,此事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赞,故后人没人敢于非议。d作者借子思的话,批评了近代君主在用人之际待臣下以礼、辞退臣子时恨不得将其推下深渊的现象,这是魏徵对唐太宗的一种委婉的劝谏。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c项,“此事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赞,故后人没人敢于非议”说法有误,孔子的称赞与后人的评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此处强加因果。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则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译文:_(2)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译文:_【参考译文】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书说:我听说国君就像是一个人的脑袋,大臣就像是一个人的四肢,只有同心协力地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人的整体,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既然这样,那么脑袋虽然高贵重要,但必须依靠四肢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国君虽然英明,但必须依靠大臣的辅佐才能把国家治理好。礼记上说:“百姓把国君看成是自己的心,国君把百姓看成是自己的身体,内心端正,身体才会舒畅健康,内心肃穆,面容才会恭敬。”尚书上说:“国君英明!大臣贤良!百姓安康!”又说:“国君无能!大臣懒惰!万事不成!”既然这样,那么国君抛开大臣,按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独断专行,(还能)周密而有条理地治理国家,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听说过。君臣能够秉持公正的道义,让天下人才发挥各自的才能,国君在内尽心尽力,大臣在外竭力辅佐,二者融洽得就像汤中的盐和梅,坚固得就像金石一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靠高官厚禄,而在于以礼相待罢了。过去周文王游凤皇台时,系袜的带子开了,他看了看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可以使唤的,便自己把袜带系好了。难道周文王的朝臣全都贤良,(而今天的)圣明时代倒没有君子吗?只不过是赏识不赏识,礼遇不礼遇罢了。所以伊尹是有莘国的陪嫁之臣,韩信是从项羽手下逃亡的大将。商汤给伊尹以礼遇,在伊尹的帮助下,在南巢成就了帝业;汉高祖请韩信登坛拜将,在垓下成就了帝王的功业。如果夏桀不嫌弃伊尹,项羽施恩于韩信,难道会丧失已成之国而做亡国之虏吗?还有微子,他是商纣王的骨肉同胞,(武王灭商以后)受封于宋;箕子是位良臣,为周武王陈述洪范,孔子称赞他的仁德,没有人不赞成。礼记上说:“鲁穆公问子思:(被放逐的朝臣)仍为原来的君主服丧,古来有这种情况吗?子思说:古代的君主,用人时以礼相待,辞退时也以礼相待,所以(虽不在朝)仍有为君主服丧的礼仪。然而现在的君主,用人时恨不得搂在怀里,辞退时恨不得推下深渊。不兴兵讨伐他就不错了,还谈得上什么为旧君服丧之礼?”齐景公问晏子:“忠臣是如何对待君主的?”晏子说:“君主有了灾祸不以身殉主,君主流亡不去送别。”齐景公说:“君主为臣子分封土地,加官晋爵,为什么臣子要这样对待君主呢?”晏子说:“忠臣的建议被采纳,君主就会终身没有灾祸,忠臣还为谁而死呢?忠臣的规劝被接受,君主就终身不会流亡,臣子又去为谁送行呢?如果忠言不被采纳,有了灾难而死,这是妄死;如果臣子的良言不被采纳,等君主流亡了去相送,那是虚伪的忠诚。”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宣子曰:“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养,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伦篡位,孙秀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及齐王冏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既至,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故不敢不至也。”冏奇之,转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竟以寿终。(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注】 王母:指刘殷的曾祖母王氏。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诗赋靡不该览该:完备。b遂以女妻之妻:嫁给。c优诏遂其高志遂:于是。d蠲其徭赋蠲:免除。解析遂:成全。答案c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b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c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d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殷七岁丧父后的表现,受到人们的赞赏。大家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而不表示感谢,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b刘殷成年后,他的才学受到乡人的称赞。但他为人至孝,当郡中和州中征召他为官时,他都以家中无人供养曾祖母为由,推辞不就任。c同郡人张宣子非常赏识刘殷,认为他的见识高远,非同一般,敬佩他的孝心和才华,不顾妻子的极力反对,把女儿嫁给了刘殷。d刘殷很有政治才能,在调任新兴太守时,他刑罚明察,表彰善美,政绩十分突出。后来官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解析a项,错在“刘殷都接受而不表示感谢”,“殷受而不谢”的“谢”应解释为“推辞”。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译文:_(2)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译文:_答案(1)(刘殷)节俭而不浅薄,清正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2)我正希望像架屋承瓦的榱椽一样显达,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参考译文】刘殷,字长盛,是新兴人。高祖刘陵,是汉光禄大夫。刘殷七岁丧父,居丧哀伤超出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刚成年,就精通经史,综合考查各家的学说,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助世人的志向,节俭而不浅薄,清正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乡人亲族没有谁不称赞他。郡中任命他为主簿,州中征召他为从事,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不就任。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刘殷担任掾吏,征南将军羊祜征召他参与军事,都称病推辞。同郡张宣子,是个有识见、能洞达事理之人,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刘殷说:“当今这两人是晋的栋梁。我正希望像架屋承瓦的榱椽一样显达,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张宣子说:“您所说的话,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老师。”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张宣子是并州的豪门大姓,家中富有财产。他妻子生气地说:“我女儿年方十四,像这样的姿色见识,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张宣子说:“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告诫他女儿说:“刘殷极尽孝道,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飞黄腾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张氏性情也很温婉柔顺,侍奉曾祖母王氏以孝顺闻名,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到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几乎丧命。太傅杨骏辅政时,备礼聘请刘殷,刘殷以母老为由坚决推辞。杨骏于是将他的事上表,皇帝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免除他的赋役,赐布帛二百匹,粮食五百斛。赵王司马伦篡位,孙秀向来看重刘殷的名望,以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刘殷逃奔到雁门。到齐王司马冏辅政时,被任命为大司马军谘祭酒。到任后,司马冏对刘殷说:“先王一心想征召您,您不来。现在我征召您,您为什么能委屈自己呢?”刘殷说:“现在殿下凭着神武聪慧,除凶暴复帝位,所以不敢不来。”司马冏认为他很奇特,改任他为新兴太守,明察刑罚,表彰善美,很有治理能力。适逢永嘉之乱,落到刘聪手中。刘聪欣赏他的才能而提拔他,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事。最后高寿而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事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初,大亮为庞玉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遗弼,弼拒不受。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9下列各项全都能表明君臣尽职尽责的一组是()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abcd解析第句是太宗为自己杀死兄弟找的借口,第句只写了张弼对李大亮的知遇之恩,第句是表现李大亮的知恩图报。答案b10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极地科考船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应急培训基本知识课件
- DB65T 4083.4-2017 双语教育资源库 第4部分:功能要求
- 大数据分析市场分析与应用
- 膳食纤维改性-洞察及研究
- 广告合同(期刊上刊登)(样式一)5篇
- 名阳补充协议3篇
- 捐建餐厅协议书7篇
- 建设工程借款合同模板常用版4篇
- 部队夏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搅拌运输施工方案
- 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方案计划
- T-CFA 030501-2020 铸造企业生产能力核算方法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护理工作中的冲突与管理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社区调查报告》课件
- 2025-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胸腔穿刺术》课件
- 《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