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 11 文言文阅读备考 宁波中学纪勇jiyong1365 2008高考专题研究之二 文言文阅读试题着眼点在于读懂 文言文阅读测试试题的排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实词 考查语境意义 虚词 考查在文中的用法 句子 考查正确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含义 筛选信息 一直考查对文本中人物某个特点的理解与把握或对某件事情的叙述或看法 内容要点和文章中心的概括 一直侧重考查对文中内容的正确理解 试题从内容到形式 重在考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可以说 真正读懂了文章 就能够顺利完成这些试题 哪个局部没有读懂 就会在解答相应的试题时遇到障碍 创建您的第一个演示文稿 2002年起 文言文阅读开始出现主观性试题 即让考生动笔直译文言语句 2004年 直译文言语句试题赋分由原来5分升至8分 2005年和2006年又由8分升至10分 凸显了这项能力在文言文阅读考查中的重要地位 2005年和2007年 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试题选择题由4道减为3道 所占分数也随之减少 文言文阅读能力测试第一次形成了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的格局 这个命题走向很值得认真研究 这对明确文言文总复习训练的方向 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创建您的第一个演示文稿 其实 阅读文言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读了之后能够正确地翻译 这是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 高考试题加大动笔翻译的权重 正是为了加强文言文阅读基本能力的考查 正是为了强化 应当首先把文言文读懂 的教学理念 正是为了进一步纠正那种把文言文阅读教学 语法知识化 的偏颇 创建您的第一个演示文稿 文言文该怎样总复习呢 一言以蔽之 把文言课文读懂 读熟 读通 道理很简单 中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基本上是来自文言课文的学习 读懂 读懂了内容实词 读懂在文中的意义 虚词 读懂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句子 会正确翻译 全文 会归纳内容和中心思想 为了弄懂某个词语的含义 需要学点文言词法知识 为了弄懂某个句子的意义 需要学点文言句法知识 学习词法语法知识是为了弄懂文言词语或句子 而不是为了学词法语法 知道某个词法知识点如 使动用法 是为了弄懂某个词语的含义 弄懂句法某个知识点如 宾语前置 之类 是为了弄懂某个句子的意义 读熟 要能够放声朗读 停顿恰当 语气正确 听的人只从 听 中就能够听出你读懂了文章 你读懂了作者 读熟了 自然就能够背诵下来 胸中有几十篇美文的贮存 语感自然增强 前后善于贯通 理解自然不成问题 这样考生的 底气 该有多足 外行总要自以为是指责语文的背诵 反对死记硬背 我们就活记活背吧 创建您的第一个演示文稿 读通 学习文言文的新境界 什么叫 通 就是见到这个词语 立刻联想到在某篇 某几篇课文中也出现过的 意义与此相同或不同的词语 课外练习中见到这个句子 立刻联想到与某篇课文中某个句子的句式相同 课文之间打通 课内课外打通 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就形成了 一 理解实词技巧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章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文言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其理解准确与否 直接影响到对内容的把握 对技巧的欣赏 文言实词的积累量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 必然是高考试卷的重点内容 近几年来 几乎全部高考语文试卷都考查文言实词 2007年18套试题无一例外地至少有一道专设题考实词 1 熟悉命题形式 对症下药求解 据对近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发现实词考查采用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其它题型为辅 2007年全国17套试卷采用了选择题型 且都是选解释错误的一项 试题形式稳定 能力层级只涉及识记 a 和根据语境理解 b 两个层面 只有上海市继承2005 2006年的风格 采用主观解释题型 其17题要求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8题要求选出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 虽然也是选择题 但是也与其它省市不完全一致 今后也有可能出现选择题的 变异 形式 比如 匹配 题型 题干中的某词与选项中某词形音义相同而匹配 或a b c d四个选项中某词形音义有两个相同的匹配 排异 题型 a b c d四项中的四个句子同用了某个多义词 但三个意思相同 一个不同 要选出不同的项 解题方法 解答选择题需要联系课文 比较分析 善于发现错误项 可善用排除法 如2007年全国卷一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送终逾制 失之轻者失 过错b 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 招求c 有唐 后二山 民共祠之祠 祭祀d 帝善其不挠 迁均司隶校尉挠 阻碍 四个选项有三对一错 以此先导概念观照 就省却了一段判断路线 很快圈定值得怀疑的一项 此题a c项 将解释代回原句 与原文意思很吻合 而b d有疑问 而b只要想到省略句常识 给 募 后补上适当宾语 也就能理解了 而d中 挠 按照后面的解释与原句 与语境都解释不通 再联想到成语中的 不屈不挠 便断定其解释为 阻碍 肯定不对 对选择题 还要注意熟悉其错误项的设置思路 明于此 便好选择破解之法 常见的有 以今律古 如2007天津卷之a讲乐正夔一足 信乎 的 信 解释为 相信 此处应该解为 确实 不知活用 如2007年北京卷第6题之a将 法弗能正也 之 正 解释为 正确 就是故意不将其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使之正 多义错选 如2007年重庆卷第8题之c项 将 江南 浙东流亡载道 之 载 解释为 负载 载 有装载 充满 记载 年 开始等义项 此处应为 充满 成语 怨声载道 与此同 不用通假 如2007年北京卷第6题之c 上唱而民和 将 唱 解为 倡导 是对的 以此设置干扰项 所以 解答实词题 必以较好地掌握常见实词知识为基础 不辨义源 如2007年湖南卷10题之c将 讴癸倡 行者止观 之 倡 解释为 倡导 即为此错 此 倡 本义为唱歌的艺人 引申为 歌唱 解答实词题 必以较好地掌握常见实词知识为基础 直接解释题 则一要根据原句和语境仔细推测 二要选用恰当的词句给予准确解释 这类题 考生一般常犯错误可能是心知其义 却不能准确表达 所以 锻炼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如2007年上海卷17题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 4分 1 统过幹 2 访以当时之事 3 幹雅自多 4 不矜小节 单独看句子中的加点词 很难确定该怎么解释 一定要将其放回原文才能准确断定 回忆一下课文 运用知识迁移 便能确定 过 作 拜访 讲 访 作 咨询 讲 雅 作 一向 讲 矜 作 注重 2 适当选用方法 力求准确快捷 1 联想法 看试题选项 想学过的课文 文言文命题一般规律是材料取自课外 而其意义用法有课文依据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 相互比照 辨其异同 确定意义 如2007年江苏卷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之布指算 不爽爽 差错b 志义相合 刑牲盟生死刑 宰杀c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 等候d 道济趋下阶趋 快走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四项中加点字在课本上均有出现 a 即道意中事 无毫发爽 促织 b 然五人之当刑也 意气扬扬 五人墓碑记 c 逆阉防伺甚严 虽家仆不得近 左忠毅公逸事 d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送东阳马生序 联系课文词义 不难断定c是错误的 看试题选项 想熟悉的成语 相当多的成语都保持着文言文的词义 联想平时掌握的相对应的成语的意义 用法 对判断文言词义是很有帮助的 如2007年浙江卷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忝其父祖耳忝 羞辱 有愧于 b 自恨期人之浅也期 看待 c 畏其敏畏 担忧 d 饮酒不衰衰 减退 由选项里的四个字 能联想到熟悉的成语 如 谬忝其列 忝列门墙 意气相期 谨慎相期 敬畏生命 畏若神灵 壮志不衰 至老不衰 等 根据这些成语含义推测相关字义 发现c的 畏 解释值得怀疑 而其它都是吻合的 这样 我们再回到题目语境中检验一下 能够断定c的解释是错误的 应该解释为 敬畏 敬服 2 比较法 如果碰到几个选项都没有十分的把握时 可以把几个选项进行综合比较 仔细推测 一般的 如果设置选项的实词中有考生不熟悉的生僻词 那么对这个词的解释一般就是正确答案 它只不过是干扰项罢了 反之 如果设置选项的实词是常用词 题中给出的解答又正好与现代汉语的常见用法吻合 一般情况下 这类选项有可能就是错的 如2007年北京卷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弗能正也正 正确b 死不还踵踵 脚后跟 还踵 指后退 c 上唱而民和唱 倡导d 察其党与察 仔细看a项的 正 是最常见的词 刚好就是命题人设置的错误项 3 知识法 即根据所学文言知识或积累的文化知识推测实词含义 一般常用的有 据形推义法 即通过分析字形结构 主要是象形 形声 会意字 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一些实词的意义 或启发答题思路 结构推断法 利用文言排比 对偶等结构特点 判别其语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词的同义 反义或意思相关关系 在排比句 对偶句 并列句等对举的句中 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 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 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 词性分析 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 词义 如 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 而 相连 表并列关系 据 亡国破家 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 圣君治国 亦当为并列关系 译为 圣明之君 治平之国 若译成 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 则为主谓关系 与前句结构不相应 语法辨析法 对实词所在的词组或者句子作些语法分析 有效地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 活用及意义 修辞推断法 借助对修辞表达意思的推测 理解词语的意义变化 识别 推断通假法 当遇其字的本义 引申义都讲不通时 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 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 音近 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此部分可参照前面的知识讲解 4 语境法 根据语境判定词义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语境可以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前者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后者指的是针对整段文字 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言环境 即上下文意义上的关联 以上几点也多少已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有人讲到对词义的理解 说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是很正确的 这是理解词语最应该考虑的决定性因素 2005年全国卷 第8题考查了 辩 啖 谏 属 4个实词的释义 要求是选出 不正确的一项 a项把 辩 解释为 辩驳 从 辩 的语境看 是说优孟幽默而有辩才 没有 辩驳 的语境 由此判断答案应为a 词义是概括的 但它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只有一个具体的意义 在阅读古文时 不但要理解每个词的基本意义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每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5 代入检验法 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 联系上下文看理解是否恰当也不失为推断词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此检验 正误分明 只要广泛阅读 大量积累 系统归纳 寻找规律 重视课内外知识沟通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肯动脑筋 灵活运用方法技巧 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3 注意多种积累 力达熟而生巧 强调两个意思 一是文言考查所选语料 在向多样化发展 二十四史选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 出现了多种文体并存的局面 表明命题选材更具开放性 也可更灵活 更全面地检测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但这并不预示着史传文会逐渐淡出试题 多样化是一种趋势 要求我们在复习时 对各类文体的用语特色都要有所熟悉 才不至于到应试时因文体陌生而临时慌场 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二是复习备考时 不要拘泥于 考试说明 类文件所列的120个文言实词 这120个实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而理解读懂浅易文言文 只靠这120个词是远远不够的 分析一下近三年的全国以及各省市命制的试卷 选用的文言实词属于120个之列的不到四分之一 所以 在平时学习和复习备考中 都要花大气力积累文言实词 可以把出现频率高的 容易以今解古的词作为重点积累 尤其要努力掌握通假 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 以课本所学知识 迁移到解题实际应用中去 误区指津 文言实词考查主要是考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意义的词 与现代汉语有区别或联系的词 答好题的基础是全面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基本知识点 而答题失误也主要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 运用不灵活 其主要误区有 误区一 以今律古 文言文实词试题设置迷惑项或错误项时 往往在古今异义上做文章 粗心者极易出现失误 如2007年福建卷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守自负年德 易之易 看不起b 若诚丈夫 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 果真c 至豪民第门 捽使跪 数之曰数 责备d 今姑贷汝贷 借给 根据联想法 不难断定a之 易 b之 诚 解释正确 与原文意思吻合 cd中的 数 贷 极易判断失误 数 很容易被理解为 列举 扳着指头数 没有注意到后文并没有一一列举的内容 而只是 指责 斥责 的意思 指南录 后序 中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中也应是此义 有的教辅书解释为 列举罪状 是不太妥当的 而结合原文语境 把 贷 解释为 借给 却是不合适的 应该思考它的引申义 解释为 饶恕 比较恰当 成语 严惩不贷 即为此义 再如2006全国卷ii中对 季布匿濮阳周氏 的 匿 字的解释 匿 在古汉中的本义是指逃亡 含 隐藏 隐蔽 逃避 义 而不是 隐瞒 义 题目设置是用现代汉语词义来制造迷惑性的 句中 匿 的语境 是季 数窘汉王 汉王称帝后想抓到他而除之 于是 布匿濮阳周氏 了 躲藏起来了 再说 匿 之于事 可 隐瞒 于人 只能是 躲藏 了 将 匿 释为 瞒 错在以今律古 且不合语境 误区二 草率选义 汉语词有多义性 具体词到具体语境中才有确定的意义 命题设置常常在词的多义性上做文章 我们稍不注意 就会跌入误区 如2007年广东卷5题考 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中 录 字的理解 题目给的解释是 记载 粗一看 没错 录 字有这个解释 但是根据语境仔细分析 发现这里 的录 只是把原文再写下来 而不是对事情的 记载 由此 思考 录 字还有别的含义 解为 抄写 与原文意思切合 再如2006北京卷中的 兼于涂而不能逮 的 逮 和 委之百姓 的 委 都是多义词 稍不注意 很容易弄错 逮 有三个义项 及 达到 逮捕 介词 至 趁着 结合句意 译为 赶上 是合适的 委 有 任命 的意思 如 委以重任 但若注意其后面涉及的宾语 发现有问题 再结合语境细察 把 粟米财货 委之百姓 把 委 解释成 任命 显然是说不通的 应当是 致送 交给 分配 分发 给 的意思 误区三 错误表达 要求用文字解释词语的题目 除不能弄懂意思外 主要问题是没有恰当的词语表达 如2007年上海卷17题的四个词 一些考生是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语来表达 再如2006年上海卷对 文章冠世 的 冠 不跻大位 的 跻 盈其箱笥 的 盈 为时所排 的 排 许多人都感到 有意会 难言传 很难一下写出 位居首位 晋升 装满 排挤 这样的答案 所以 复习要过好 三关 一是对文言实词识记的 量 要够用 二是要借助思索上下语境能否贯通来帮忙 三是古今汉语相对应的说法要明晓 现代汉语的词汇要有供选用的余地 二 理解虚词技巧 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两条 一是虚词 二是语序 在文言文里 虚词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往往能极有分寸地表现事件的逻辑联系 思想的因果内核 情感的轻重缓急和冷暖色彩等等 它在文章中 有时所传达的信息较 实词 还丰富 文言虚词的考查 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近年的高考试题 虽然虚词考查的出场率没有实词高 但也是近似于必考内容的 2007年18套试卷 有13套试题专设一题考查 1道题与实词合在一起考 1 明确考试题型 有的放矢应对 就今年试题设置情况看 试题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专题选择 延续以往一贯采用不同句中相同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比较判断命题法 一般选择文言阅读语段中的一个句子 选课内学过的一个句子组成一组 对相同的虚词用法进行异同判别 大多数省市都采用这种命题方式 二是与实词合在一起设题 可以比较异同 也可以判断解释是否正确 如湖北卷就直接用判断解释是否准确的形式命题的 三是直接要求解释相应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如上海卷一贯采用这种形式 去年出现过还有一种比较匹配类的选择题型 如2006年江苏卷第9题 用 文中 诸生以夜中对 的 以 字 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以 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作为题干要求 五句中都含有同一个虚词 以题干例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标准 挑出四个选项中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再如2005年上海卷第18题 要求考生对同一虚词在每项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 拿 含义相同 这一标准去找两个相匹配的选项 这类选择题每道题目只涉及一个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相比考查四个虚词而言覆盖面要小一些 但对同一个虚词而言 则由上一种题型的两句比较变为四句甚至五句比较 需要考虑的因素增多了 相应的干扰的强度加大了 难度也要稍大些 另外 把使用虚词的地方空出要求 填写 恰当虚词 或者指出或修改虚词使用的错误等 都有可能成为考试题型 对选择类试题 要注意思考和判断的路线 应该遵循先 用法 后 意义 的原则 化繁为简 绕开误区 准确作答 对已经给出解释 要求判断正误的题目 则要比较分析和代回原句验证等方法作出判断 对于直接解释题 则需要熟悉解释虚词的概念用语 准确书写答案 对于匹配题 既要注意分析题干中的句子 也要分析选肢中的句子 逐一对照判断 2 熟悉几种技法 随机灵活运用 1 按图索骥法面对试题要求判断的对象 快速回忆 搜索此词的相关知识 以助对选项进行准确的判断 如2006年江苏卷第9题 文中 诸生以夜中对 的 以 字 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以 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b 王好战 请以战喻c 不然 籍何以至此d 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 以 以 为核心 迅速搜索该词知识 拉入相应句子对照比较 会很快发现a 连词 表目的关系 可译为 来 b 介词 用 c 介词 因为d 连词 相当于 而 题干中的 以 也只能解释为 用 2 词性界定法 文言虚词多从实词虚化而来 往往兼有实词和虚词的不同的词性 而虚词的用法一般又是由其词性所决定的 因而可以通过判定其词性的异同来推断用法的异同 判断词性 则需要根据上下文语义联系连分析判断 如2007年北京卷第7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 意义 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被创流血 至难也 碧水东流至此回b 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若风之摇草木c 百工维时 庶绩咸熙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d 圣王在上 明好恶以示之 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 a项两个 至 字 前者处在形容词谓语 难 的前面 应该是程度副词 那么 可以解释为 极 最 后者处在动词 流 后 代词 此前 应该是动词 可以解释为 到 b项两个 之 字 前者是代词 代前面的 刻肌肤 镵皮革 后者是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 句中两个加点的 咸 都处在动词前 应该都是副词 可以解释为 全 都 d项的两个 以 字 前者是连词 相当于 而 可译为 来 后者是介词 凭借 3 语境揣想法 虚词用法复杂 要确定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 必须在具体语境中分析 例如2007年安徽卷9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当一砚之用 不知其为古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b 褰裳濡足 被僇辱而不知羞 溪虽莫利于世 而善鉴万类c 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d 不能尽述 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 未辞也 为之奈何 a项的 其 从词性判断 都是代词 但根据语境 其指代意义不一样 第一个指古砚 可译为 它 不可理解为 其中 而第二个则是 其中 的意思 解作 它 就讲不通 b项的 而 在两句中都有转折意思 是连词 可译作 但是 可是 把c项的句子放回原文中 发现其都是连词 但第一个表承接 那么 第二个表转折 可是 d项都为助词 第一个解为 的 可通 第二个在时间词后面 解为 的 不通 只是补充一个音节 不必译出 4 位置比较法 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和前后词语搭配的关系不同 其意义与用法一般也不同 因此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比较虚词在两个句子中的位置来判定其用法的异同 下列各组语句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 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槌楚不完 而囹圄 而桎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不可胜计b 阳城以拙蒙赏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有诸c 国家之需赋也 如枵腹待食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d 为有司者 前迫于督促 后慑于黜罚 怀王 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a项的 而 前一个处在分句的开头 后一句则处在句中 其作用 意义也就有了变化 前者表假设 译为 如果 后者表转折关系 译为 但是 却 b项的 以 前一句处在形容词前 为连词 表因果 译为 因为 后一句处在名词性结构前面 为介词 引进对象 译作 把 c项的 之 前一句处在主谓之间 其作用是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 后一句处在名词和形容词性短语之间 根据意思推测 应该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性词语 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式或标志词 可以帮助提高答题速度 不出错误 如表示被动的 见 为 为 所 于 等 表示宾语前置的 之 如 何陋之有 是 如 惟利是图 等 如 是以 是 以是 的倒装 译成 因为这 因此 无以 意为 没有用来 的 其 之谓也 乎 也是一个固定结构 根据语境可译为 大概 恐怕 难道 说的是 吧 吗 如2007年浙江卷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然后变风发乎情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b 定国且不我怨 臣死且不避c 又以病止酒 梅以曲为美d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置杯焉则胶 c项中的 以 由其常用标志 与 为 组合 与前一句比较 就会发现其不同 可以初步断定其意义 用法有区别 再仔细分析 发现第一句中为介词 译为 因为 第二句中 以 为介词 译为 把 再借助上述方法 可判断 a项第一句中的 乎 在动词后 名词前 为介词 相当于 于 第二句中的 乎 在形容词后代词前 为介词 比 b项中 且 都在否定副词 不 前 均为连词 尚且 d项第一句中 焉 为助词 形容词词尾 相当于 然 第二句中 焉 为兼词 于此 6 词语替代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你最熟悉 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 然后将其替代人另外一句 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 恰当 如通畅 则相同 反之 则不同 如2002年浙江卷12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生惊膳 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 君之薄也b 尔不谨 褰帷而放之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c 其食乎物者 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d 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项中后一句出自 烛之武退秦师 很熟悉其 也 是语气词 用在陈述句句末 助判断语气 用这种理解来解释前一句 却似有不合适 因为这句话虽然也是陈述句 但这个 也 只表加强陈述语气 而非表判断 b项的后一句出自 屈原列传 而 连词 表承接关系 代入前句也通 c项后一句出自 游褒禅山记 其 代词 代人 译为 谁 代入前句就讲不通 前句的 其 为副词 表反诘 同 岂 d项后一句出自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介词 引进受事者 就不同于前一句的 于 作介词 引进施事者 误区指津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 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 所以掌握起来有些难度 作题时也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不辨虚实 面对文言虚词试题 只从虚词的意义出发寻找答案 而忽视了文言虚词的特点 导致思路阻塞或者判断失误 文言虚词多是从实词演化而来的 所以大部分虚词都有实词的含义 所谓 虚词不虚 如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的 顾 是其本义 回头看 的意思 是实词 动词 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的 顾 是 但 不过 的意思 是虚词 连词 表转折 又如 忠不必用兮 贤不必以 的 以 与 用 为互文见义 都是 重用 的义 是动词 实词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的 以 义为 用 是介词 虚词 所以 作题时既不要误虚为实 也不要误实为虚 要仔细加以分辨 2 混淆古今 作题时要么以今义解古义 要么忘记古汉语虚词的多义性 造成解失误 文言虚词单用现象多 而到现代汉语往往变成双音节了 如 善哉 虽然 公输班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虽然 往往被解为一个转折连词 而忘记它是连词 虽 与代词 然 的组合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气词 文言文中用 矣 哉 乎 也 邪 现代汉语则用 吗 呢 了 啊 呀 等 没有一个相同 古文中的虚词 毫无变化的保留到今天 只是极少数 古汉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多种用法 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词用 在作题时 往往忽视语境 找不到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 如 于 字在古汉语中主要当介词用 但它几乎可以同现代汉语所有的介词相对应 例如 立于不败之地 相当于 在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相当于 自 从 古已有之 于今为烈 相当于 到 忠言逆耳利于行 相当于 对 对于 嫁祸于人 相当于 给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相当于 比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当于 被 业精于勤 相当于 由于 这些 似乎区别不大 不加注意 就可能造成答案判别的失误 所以 平时学习 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要求仔细辨别 不能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 3 脱离语境 对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只机械记忆而不注意在分析语言中灵活掌握 导致作题时对号不准 错误判别 如2004年全国卷中有一项两句 广遂上疏乞骸骨 于是怀石 遂投汨罗而死 考查的虚词是 遂 脱离语境 生搬硬套 把这两处的 遂 都理解为 于是 结果造成答案选择错误 其实 后一句中的 遂 应该是副词 是 最终 的意思 如果考虑到语境 发现前面已经有 于是 以其古人用词精练的特点 就能断定 他不会再在这里用一个 于是 三 理解句式技巧 文言文句式与现代文句式虽然上大致相同 但其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而准确理解这些差异之处 则是理解文言文内容所必需的 高考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并且只指出了常见的几种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这里必须明确两点 一是要能比较辨别出文言文中与现代文表达句式上的差异 能够找到与之相应的现代文表达的句式 主要包含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谓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省略句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二是要能分析出这种句式的 用法 即使用特点 主要是指语序 词类活用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等 1 熟悉考点题型 知彼以求制彼 文言句式的考查也是各省市必考考点 设题方式灵活 可以明确设题 也可以隐蔽设题 可以设主观题 也可以设客观题 可以专点设题 但更多的是渗透设题 即将句式考查渗透在其它如翻译文言句子 后面专节介绍 理解文意 断句 筛选信息等考点里考查 北京卷近年一直采用专点明确设题 题型一直稳定 如2007年北京卷8题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 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非崇善废丑 则 不向礼义b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 故 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c 言为文章 行为仪表 此 教之所成也d 非可刑而不刑 之 也 本题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的理解 且命题点很明确 就是判断省略内容是否合适 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 不同的是 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 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 另两个是代词 分别是主语和宾语 解答这类试题 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 应该补出 则 相当于 那么 就 c项 教之所成 承前省略了 此 用以指代 言为文章 行为仪表 d项意为 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 省略的应该是代词 之 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b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而不是因果关系 不应该用 故 而应该用 而 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项 2006年广东卷10题也是专点明确设题 题点与北京略有不同 下列各句 与 何为而至于此 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 君何以知燕王b 夫子何哂由也c 夫晋 何厌之有d 何故而至此 此题考查疑问句 倒装句式 题干中的句子中含有介词宾语提前的结构 何为 即 为何 该句是疑问句 何 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 疑问句中 疑问代词作宾语往往提前 b d虽然也是疑问句 但没有宾语提前的条件 均为一般疑问句 c句是疑问句 也是 何 作宾语 被提前了 但是仔细比较 它与题干中的宾语提前还有区别 它不是介词的宾语提前 而是用 之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对这类专点设置的题目 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非常熟悉考纲列出的几种句型 二是要牢固树立语境意识 要在原文环境中推测句子的意思 进而确定这应该是什么句式 三是要特别细心 有分层推断意识 一级差别不能区分时 要考虑有没有更细微的二类三类差别 隐性命题方式主要是断句和翻译题 理解句子也要用到句式知识 后两点里辟专节讲解 如2007年辽宁卷13题 将第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 断句 4分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解这道题主要靠良好的语感能力 也需要虚词和句式常识的积累 能够熟悉 而 奚 嘻 等词 又知道反问句式 就不难为其断句 故曰 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 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 嘻 过矣 2 复习有妙法 作题有秘招 1 立足理解 重点突破文言句式复习最好放在篇段中理解中进行 而重点把考试大纲列出的句式提出来作重点揣摩 在重点突破句式时可以用联想法 比照法 把多篇文章中出现的相同句式归集在一起 以明辨其特点 把握其规律 形成较为牢固的印象 如 谏太宗十思书 遇到 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由此联想到 李氏子蟠 不拘于时 学于余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穷睇眄于中天 极娱游于暇日 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 等等句子 比较发现这些句子中都有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了 按照现代汉语习惯 应该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于是把握了状语后置这一句式特点 2 掌握标志 抓住实质 文言句式常有些语言标志 抓住这些标志 分析它的实质 掌握它的规律 就能收到较好效果 如判断句的实质是谓语对主语有所判断 其语言标志有 者 也 的不同组合等形式 被动句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 而是受动者 常有 为 所 等词作标志 宾语前置句的实质是谓语和宾语位置颠倒 其也有 之 是 等语言标志 省略句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 还有一些固定句式 都有其自己的实质性特点 我们把握了这些 就可以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 提高学习效率 3 设计图表 建立清单文言句式门类较多 每一类又有一些细微差别 为了准确高效地把握 建议对所要掌握的句式用图表列出来 分出细类 注清例句 写出规律 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 形成知识整体框架 而避免见了许多句式 却道不清各自情况 成一滩糨糊 一堆乱麻 分析判断不同句式和用法 可用以解题妙法 1 运用语法知识 敏锐发现特色所谓 不同句式 是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的 文言文句式就当时而言 是很正常的 但与现代汉语比较起来 就有特别之处 这就是 不同 之所在 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分析文言文 是为了今天的理解 考题常从这个角度出发命题 所以 站在现代汉语角度去分析文言句式 往往能发现得分点 并顺利地完成答题 我们可以抓三个步骤 查找全句充当谓语的那个词 主要是动词 分析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 主语是受动者 为被动句 状语是名词 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不见主语 是省略主语句 分析动词谓语后半部分 及物动词后无对象 可能省略宾语 有名词 代词而不是宾语 考虑省略了介词 于 或者使动用法 后面紧跟 介词 名词 代词 可能是介词结构后置 如 因乞李氏以归 找出动词是 乞 讨取 的意思 乞 前面部分无主语 是省略句 乞 后面部分有名词 李氏 但 李氏 不能做 乞 的宾语 故可能省略了介词 于 乞 后面没有宾语 故又省略了宾语 所以全句应为 我 于是向李氏讨取 这部书 回家 又如 下列句子都有宾语前置现象 选出宾语前置不同类的一项 a 客何为者b 何辞为c 大王来何操d 籍何以至此 采用语法分析 发现a b c都是 宾语 动词 式 为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 而d项中疑问代词 何 作介词 以 的宾语 是 宾语 介词 式 宾语前置是大类 是一样的 若要区别 就要继续分析内在结构 2 联想典型例句 进行比照分析这是解题的一条捷径 是运用知识迁移解决考试问题的妙招 如2007年江苏卷10题中有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题目 要准确作答 就需要准确理解原句 而原句中有许多省略一类的句式 我们通过与学过的句式比较 就容易理解 3 掌握规律 准确断句 断句可用的常见规律有 成分构成规律 分清句子的主 谓 宾 定 状 补是古文断句的最主要依据 如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如果断成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 坐于前 就错了 因为 犬 不是后一句的主语 而是 坐 的状语 意为 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规律 对话 引语常用 曰 谓 云 为标志 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 明辨句读 借助发语词 敬词 语气助词划定句子的起始 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和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夫 盖 凡 故 岂 微 若夫 窃 请 等词多用于句首 乎 也 矣 欤 耶 耳 焉 哉 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 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 排偶 互文 排比 对偶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匀称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 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误区指津 1 粗心大意 误用标志 汉语词语的多义性 也导致句式的复杂性 如果不做细致分析 一见有某个语言标志 就匆忙断定 往往会犯错误 如 见 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 见 的形式很相近 不加注意就会铸成错解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 一见有 见 字 马上判断这是被动句 就错了 其实 这里的 见 不表被动 它是放在动词前 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 对自己怎么样 的客气说法 像现代汉语中的 见谅 等都是此种用法 避免这种误区 一是要细心 无论如何都要养成联系原文作思考 回归原文作验证的习惯 二是善联系 与实词 虚词等考点联系思考 语言能力都是综合的 为了学习方便 才分点来说 但要记住 用起来都是综合的 三是勤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 积累多时题自易 2 忽视语境 割裂理解句子成分的省略 一般有承前省 蒙后省和意合省三种 而要准确弄清省略为何 一定不能离开原文 出错者往往是只看给定的句子 粗一看 就确定一个省略的词 就单个句子看 也是通顺的 但是放到原文中去就不合适了 如2006年北京卷8题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 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 但 无乐有上矣 b 景公 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 惟夫子之令 是听 d 后 于三日 者 若不用令之罪 不结合原文理解 就很难发现a是错的 反倒会以为d是错的 只有把句子都放回原文 才能确定a的空出省略的应该是 民 百姓 3 只求形似 忽视质异 有些句子粗看 用词 结构似乎一样 但实质有别 草率结论 容易出错 如2005年重庆卷12题 下列各句中 与 唯巫言是用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b 一日自远归 家以窭告c 言于大府诛之d 夫晋 何厌之有 有的考生一看a项后半句与题干的句子都有 唯 就断定其句式一样 没有仔细分析 这个 唯君图之 与 唯言是用 惟利是图 结构并不一样 魏巫言是用 是宾语前置句 而a则不是 这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宾语前置 白文 断句 古籍中 正文用大字排印 注解用双行小字排印 这种有注解的古书的正文 就叫 白文 另外 古代以文中语意相对完整而需较长停顿之处为 句 以语意未尽而需较短停顿之处为 读 d u 句读 合称 泛指文辞需要停顿的地方 所以 古代要读懂 白文 先得明断 句读 所谓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千年前 给白文定句读就列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旧时代先生们教诲学生 总是要求他们认认真真地读白文 所谓 详训诂 明句读 以旧时代的眼光看 读白文 明句读 是学习阅读的第一步 是一种初步的阅读能力培养 而在今天看来 读白文 明句读 换言之 给没标点的文言断句 则已经变成一种文言理解能力的考查手段了 因为一方面 多数考生现在乃至将来都无须阅读那种没标点的 白文 了 另一方面 要能给 白文 断句 必须先能对其内容有粗略理解 重要处 甚至还须准确理解方可 这样 粗知 白文 内容是断句的前提 于是 断句便成了一种文言理解的考查手段了 而且 单纯断句比断后加标点要容易 比翻译来的更容易 因而它更适合 阅读浅易文言文 这样的考查标准 于是近年来断句就成为一种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的题型 纵观全国高考题 在众多省市中 近年连续考查了文言文断句 只断句 不标点 预计文言文断句将成为高考的热门题 那么 如何来训练提高自己 白文 断句的能力呢 首先离不开读 课内的古文要多读 熟读成诵 课外的古文要泛读 以增广见识 这样才能形成较好的文言语感 其次要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提高释词译句的能力 这样才能在断旬时 对一些难点作出准确合理的推断 上述两点应是提高断句能力的治本之法 具体到解题操作来说 断句前先要贯通地读 以粗知文意 这是个前提 如果没有领会意思 是没亦法进行断句的 在此基础上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联系上下文分析难断之处 断句后还要贯通地读 看看语气 语流 语义等是否通畅明白 以发现切分不妥之处 再予以修改订正 几种断句方法 1 虚词用法定句读 古文无标点符号 虚词是表明句读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使用 往往提示了应该断句的地方 如 夫 盖 若夫 且夫等发语词 常常用在句首 也 矣 焉 哉 欤等语气词 常常用在句尾 以 而 则 况 故 是故 然则 而况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单句成分或分句之间 根据这一特点 找出这些用法不同的虚词 则有助于定句读 2 名词功能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 包括含有人物姓名 字 号 谥号 官名等文化常识的名词 也有作句子主语或宾语的功能 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 包括代词 弄清楚其使用功能 就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遇到了名词 代词做主语 就在它的前面断开 看见名词 代词做宾语 就在它的后面断开 3 特殊句式定句读 文言中常有一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 其中或用一些辅助性虚词 或有一些语序的变化 形成了诸如判断旬 被动句 疑问句 否定句等特殊的句式 另外还有一些习惯用法 例如 得无 乎 无乃 乎 不亦 乎 孰与 奈 何 如 何等等 这些特殊句式和习惯用法 也可以作为定句读的很好参照 4 排偶行文定句读 以整齐的四六句构成排比 对偶 秉承一种骈散间行的行文积习 这是文言文句式修辞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 使我们有可能参照字数或者句法结构来推测句读 从而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 对话标志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用常以 曰 云 等词语为标志 遇到这种情况时 可根据词语标志和上下文 来判断问答 引用的范围 进而明辨句读 解题示例 2007北京卷11题 用斜线 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 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 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 资治通鉴 唐纪八 命题点密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能力层级为b级 断句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 它需要考生在对文意大致了解的基础上 运用一定的文言语感来完成 考生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 要注意积累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 解题指津 此文段取自 资治通鉴 是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璃所讲的一段话 这段话中又涉及太宗与弓工的对话 虽然是话中套话 但可以首先以 曰 为标志找出对话的对象 太宗 萧璃 弓工 然后大致分清问答情况 对文段进行大致切分 然后再整体感知文段 通过诵读弄懂文意 最后敲定细节 结合 曰 夫 也 矣 哉 等词语的使用特点和出现于文句中的位置 结合判断句 倒装句等句式结构 加以平时诵读得来的文言语感 解题就轻松自如了 参考答案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璃曰 朕少好弓矢 得良弓十数 自谓无以加 近以示弓工 乃日 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 工曰 木心不直 则脉理皆邪 弓虽劲 而发矢不直 说明 双斜线 处 可断可不断 2007辽宁卷13题 将第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 断句 4分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解题指津 要求断句的部分处在原文第三段的最后 是作者由狗而及 市井无赖之徒 联想之后的结论性语言 故曰 正表明了这一点 其后的文字是作者的议论 所以 故曰 后应停顿 勇于私斗 与 怯于公战 结构对称 用连词 而 相连 总结的是 市井无赖之徒 存在的问题 故应在 战 字后停顿 而 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 正是作者照应第一 二段内容而引发的感慨 故应在 之 后停顿 嘻 字是感叹词 一般独立成句 其前后都应停顿 参考答案 故曰 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 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 嘻 过矣 2007浙江卷15题 2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 勉学 解题指津 断句的步骤是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 然后根据句式特点和一些语言标志 由易到难 最后依据上下文破解难断之处 本语句的大意用其后的原文作解释更为明了 即 谚曰 积财千万 不如薄伎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 无过读书也 可借助对称的句式特点在两句间断句 如 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 增益德行敦厉风俗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 可根据 纵 犹 一组关联词语帮助断开 参考答案 夫明六经之指 涉百家之书 纵不能增益德行 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 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 乡国不可常保 一旦流离 无人庇荫 当自求诸身耳 错3个扣1分 扣完为止 四 翻译文句技巧 文言翻译是对文言阅读知识的综合考查 从2002年开始 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 难度更大 对学生考查的要求更高 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无一例外地都有翻译试题 并且试题多采用要求分别翻译2 3个句子的形式 一道翻译试题2 4分 译出句子大意得1分 译出一个关键处 往往是一个重点词或者一个特殊句式等 得1分 1 熟悉命题思路 循路寻求解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运用古汉语知识理解古代文句的能力 命题者的意图 就是看对文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能力 命题点的选取 一般会考虑下面一些因素 一是与选文所记所议的人 事 物 理等的关键点密切相关 二是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在此如何判定 有一定的辨析难度 三是某个词有活用现象 通假现象等 四是有固定的句式 五是有突出的语气起辅助表达作用 六是有个别生词要在上下文中去合理猜测其意义 这些是读懂文言文要解决的一个一个的点 也是命题绕不过的一道一道的坎 当然也是评卷给分的地方 考察这些年在此考点上的命题 可以说没有例外 把握三条原则 一是在篇中解句的原则 文言句子大意的确定 是准确翻译的一个前提 而句子的大意则必然是在整篇文章中的意思 所以 翻译文言句子 首先要把它放回原文贯穿理解一下 再确定其翻译基调 如2007年全国卷二11题 要求翻译 契丹亦利晋多事 幸重荣之乱 期两敝之 如果不回到原文中去理解句子 就很难理解 利晋多事 和 幸重荣之乱 晋多事 和 重荣 有文章特有环境中的意思 没有读过这篇文章 孤立地翻译这个句子 就难免不错 再抓住 利 幸 期 三个知识点 就不难把句子翻译成 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 庆幸重荣作乱 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二是尊重文化常识的原则 文言问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必然带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一些说法 一些典故 甚至言说的思维方式 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I 614-2024COB小间距显示屏可靠性测试与评估规范
- 2025江苏无锡市妇联实验托幼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粤规科技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活动的感想
- 资阳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一般员工市场化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线上线下数据联动-洞察及研究
- 2025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劳务派遣工勤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男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
- 运动饮食养成之道
- 交大入党测试题及答案
- 培训如何开早会的课件
- 劳务人员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沧州博施康养集团公开招聘辅助岗工作人员113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药店冷链药品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消防员抗洪抢险知识培训课件
- 历年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考真题及答案
- 摄像基础培训课件
- 低钾血症课件
- 志愿者个人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