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基础实验点拨专题十 基础实验点拨.ppt_第1页
专题十:基础实验点拨专题十 基础实验点拨.ppt_第2页
专题十:基础实验点拨专题十 基础实验点拨.ppt_第3页
专题十:基础实验点拨专题十 基础实验点拨.ppt_第4页
专题十:基础实验点拨专题十 基础实验点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基本实验点拨 解题规律 1 认真阅读题目 明确解题目的 根据实验原理 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往往在题目中已经给定 2 为了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 注重可比性 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是根据实验要求 确定可变的控制因素 变量往往只允许有1项 并设立一个实验组或若干对照组 3 选好相应的器材及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 提供的药品多于实际需要 要搞清材料的用途 排除干扰 科学而全面地进行实验设计 4 写出实验步骤 对于 在后面的实验步骤中必需用到的材料而题目中又没有给出 这种特殊情况 必需在前面的步骤中准备好 例如 实验中要用到蔗糖溶液 而题目中只给出蔗糖 我们就要首先配制好蔗糖溶液 5 注意预测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6 设计实验的解题思路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全面地领会实验要求 熟练地应用实验原理 精心地策划实验方法 合理地设计实验过程 严格地设计对照实验 科学地预测实验结果 简明地组织语言文字 注意事项 1 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是否正确 2 实验步骤是否科学 步骤是否完整 顺序是否颠倒 3 没有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4 有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5 有无更为简便的实验方案 6 实验是否具有偶然性 7 实验能否顺利完成 8 实验的安全性能是否得到保证 重点实验点拨 1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的鉴定 小结 1 和 3 都用到naoh和cuso4 1 中必须在实验前先混合 使用的是cu oh 2 而 3 必须分开加 使用的是cu2 3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取材 洋葱根尖2 3mm 含分生区细胞 解离 用质量分数15 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 酒精 1 1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酥软为宜 杀死细胞固定各时期 漂洗 用清水漂洗10min 去酸 防止干扰碱性染料染色 染色 0 01 0 02g ml龙胆紫 或醋酸洋红 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 载玻片中央 镊子弄碎 盖玻片 压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 低倍镜观察 找出分生区细胞 正方形 排列紧密 有的正在分裂 先把物像调中再换高倍物镜 高倍镜观察 先找中期细胞 再找其他各期 间期最多 绘图 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简图 4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温度 ph对酶活性影响 1 高效性 制备肝脏研磨液 用新鲜动物肝脏加h2o2 在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ml5 的h2o2对照实验 分别加入等量肝脏研磨液 fecl3溶液观察 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快而且多 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内 前者燃烧得更猛烈 2 专一性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可溶性淀粉 蔗糖溶液各2ml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2 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振荡 在60 水浴中保温5min加斐林试剂煮沸1min观察现象 只有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3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3支试管 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分别同时放入60 沸水 冰块中5min 分别各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摇匀 维持5min各滴入1滴碘酒 观察现象 60 热水中的试管不变蓝 其余都变蓝 绘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4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3支试管 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分别同时放入5 盐酸 清水 5 naoh各1ml振 荡分别各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摇匀 维持5min各滴入1滴碘酒 观察现象 清水中的试管不变蓝 其余都变蓝 注 先创设条件与后加酶的顺序不能颠倒 绘出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 5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紫色 有紫色的大液泡 显微镜观察 紫色大液泡 质壁紧贴在一起 滴 吸0 3g ml的蔗糖溶液 充分 浸泡 显微镜观察 质壁分离 滴 吸清水 显微镜观察 质壁分离复原 注 鉴定细胞死活 测定细胞液浓度等 6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取材 新鲜绿叶5g剪碎放入钵中 加入少放许二氧化硅 研磨充分 碳酸钙 防色素受破坏 5ml丙酮 溶取色素 研 磨过滤 收集到绿色液体 对光看绿色 背光看为红色 制备滤纸条 1cm 6cm 一端剪去两角 两侧扩散均匀 分层效果好 画滤液细线 细 齐 重复几次 分层清楚 清晰 分离色素 纸层析法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溶解度高 扩速快相对质量小 扩速快 观察 滤纸条从上到下为胡萝卜素 橙黄色 圆形由外向内 叶黄素 黄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 7 物向性运动的设计和观察 原理 单侧光 重力作用影响生长素的分布 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1 茎的向光性实验 取材 小麦胚芽鞘长出3 5cm 第一片真叶长出胚芽鞘之前 设计实验 选五株幼苗其胚芽鞘尖端套锡泊小帽 选五株幼苗其胚芽鞘尖端下部套锡泊小帽 选五株幼苗将其胚芽鞘尖端0 5cm切去 选五株幼苗作为对照用单侧光照射24小时观察胚芽鞘生长情况并得出结论 生长素来源 感光部 生长部 单侧光作用机理 2 根的向地性实验 选取4粒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的湿润棉絮中 且种子尖端均朝向培养皿中央固定 使种子不发生移动垂直培养 把培养皿竖起来观察 几天后玉米的根都朝下长 比较 不同因素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 并结合实例进行巩固 难点 单侧光 重力作用 8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原理 dna在0 14mol lnacl中溶解度最小 dna不溶于酒精 dna遇二苯胺在高温下呈蓝色 预先制备的鸡血细胞液5 10ml 柠檬酸钠溶液 抗凝剂 提取细胞核物质 加蒸馏水20ml 用玻棒沿同一方向快速搅拌 加速血细胞破裂 过滤取滤液溶解dna 40ml2mol lnacl搅拌溶解析出dna黏稠物 加蒸馏水稀释 得黏稠物 过滤取黏稠物再溶解dna 40ml2mol lnacl搅拌溶解过滤取滤液提纯dna 冷却的 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溶液50ml玻棒卷取丝状dnadna的鉴定 试管1 0 015mol lnal溶液5ml 二苯胺 对照实验 试管2 0 015mol lnal溶液5ml dna 二苯胺沸水热5min现象 试管1无色 试管2变蓝色 9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取硬塑方框 同一侧两端各栓一根0 5m长的细铁丝制脱氧核苷酸模型 用订书针将小方形 圆形 五边形塑料片连接好 意义 位置关系 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用细铁丝通过圆形塑料片依次穿成一条链 注意两链对应碱基顺序 再用订书针将两条互补链之间的对应碱基连接好将两条细铁丝的末端分别拴到另一个塑料框一侧的两端 12 设计计制作小生态瓶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 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必须考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平衡 方法步骤 瓶子处理 取250ml或500ml的平底广口瓶 将其洗净 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放砂注水 加入1cm厚的洗净细砂 再注入河水 占溶积的4 5 仿河流生态系 投放生物 将一棵长势良好的金鱼藻 螺丝1 2只 或一只小虾 放入瓶中 加盖封口 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 盖紧瓶口粘贴标签 贴上标签 填写姓名 日期等 放在阳面阳台上 光不能直射 观察记录 每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 直至瓶中生物全部死亡为止 即为生态系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时间 巩固 分析该生态系的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 简析该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 10 性状分离比例几率的模拟 取甲 乙两个小桶 每桶中各放两色小球10只 分别标上d和d 摇匀两只小桶 随机各抓取1球 相当于两配子结合成合子 统计后将小球放回原桶 重复50 100次 填写实验报告 计算各组合比例 dd dd dd 11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原理 样方法 样方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个体的集合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 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1 动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例 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 方法 标志重捕法过程 捕捉一部分个体 标记 计数 p 后放回原环境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计数总捕获数 n1 和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p1 求种群数量 n n p n1 p1 说明 应尽量防止种群内有迁入或迁出的个体 12 设计计制作小生态瓶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 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必须考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平衡 方法步骤 瓶子处理 取250ml或500ml的平底广口瓶 将其洗净 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放砂注水 加入1cm厚的洗净细砂 再注入河水 占溶积的4 5 仿河流生态系 投放生物 将一棵长势良好的金鱼藻 螺丝1 2只 或一只小虾 放入瓶中 加盖封口 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 盖紧瓶口粘贴标签 贴上标签 填写姓名 日期等 放在阳面阳台上 光不能直射 观察记录 每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 直至瓶中生物全部死亡为止 即为生态系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时间 巩固 分析该生态系的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 简析该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 2 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方法 等距取样法 确定调查对象 例 荠菜或蒲公英 选取样方 在分布着某种植物的一块长方形地 按长度分成10等分 在每份的中央划出一个1m2的样方 计数 将每个样方中内的个体数填入预先计设的表格计算种群密度 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x株 m2 x可以是小数 12 设计计制作小生态瓶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 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必须考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平衡 方法步骤 瓶子处理 取250ml或500ml的平底广口瓶 将其洗净 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放砂注水 加入1cm厚的洗净细砂 再注入河水 占溶积的4 5 仿河流生态系 投放生物 将一棵长势良好的金鱼藻 螺丝1 2只 或一只小虾 放入瓶中 加盖封口 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 盖紧瓶口粘贴标签 贴上标签 填写姓名 日期等 放在阳面阳台上 光不能直射 观察记录 每天观察一次并作记录 直至瓶中生物全部死亡为止 即为生态系保持相对稳定性的时间 巩固 分析该生态系的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 简析该生态系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 13 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原理 na2so3 h2so4 na2so4 so2 h2o so2由气孔进入 浓度越高 受害越严重 取材 三株长势相同的盆栽植物黄瓜幼苗 对so2敏感 阔叶 便于观察 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 测出钟罩容积 注水法 溢水法 计算并称量配制14mg m3 28mg m3的so2所需的na2so3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2ml稀h2so4将三株盆栽植物分别放在三块玻璃板中央 在1号 2号放盛h2so4的烧杯将2份na2so3分别加入到1号 2号的烧杯中 罩上钟罩并用凡士林密封钟罩边缘 将装置移至向阳处 光下气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