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指出下列词语中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 滂沱(png) 摄(sh)影 窥伺(s) 腼腆(min)B . 名誉(y ) 堕落(du) 慷慨(kng) 沮丧(j)C . 耸听(sng) 把柄(bng) 恫吓(tng) 遏制()D . 污垢(gu) 喧闹(xun) 萦回( yng) 忧郁(y)2. (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恳切 竹蔑 吞噬(sh) 晌午(shng)B . 拖沓 契约 炽热(zh) 嗥鸣(ho)C . 累赘 迸溅 侮辱(w) 粗拙(zhu)D . 修葺 忏悔 俯瞰(kn) 祈祷(q)3. (2分)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 . 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B . 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杞人忧天C . 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豁然开朗D . 温故知新 刻舟求剑 毛遂自荐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B . 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C . 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D . 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B .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C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D .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6.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B .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 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C . 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一“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D .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7. (8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注释】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舆:车子。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B . 遂与外/人间隔C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 .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2)下面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妻子邑人 不独子其子B . 便舍船 屋舍俨然C . 甘其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D . 安其居 安知鱼之乐(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渔人甚异之。(翻译:渔人对此非常诧异。) 理解:“异”写出了渔人为桃源中安宁平和景象感到惊异的心情。B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翻译:老人和小孩并不只顾自己快乐。) 理解:从老人和小孩的“怡然自乐”反映出桃源中人的精神状态之佳。C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 理解:交代了桃源中人来此地的原因,也为下文的“皆叹惋”做铺垫。D .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翻译: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 理解:“小国”中用不着“舟舆”,是因为战乱不断,无法使用。)(4)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甲(乙)两文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请找出两文中理想社会的一个共同点,并试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看,说说你是否向往这个共同点,为什么? 8.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肉食者鄙_小惠未徧_小大之狱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3)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为下文写鲁庄公作铺垫,衬托了曹刿的远见卓识。B . 本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请见提问参战释疑。C . 鲁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在于:鲁庄公能够取信于民,曹刿指挥作战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D . 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9. (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和他的花圃亦夫父亲是个中学教师,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着古板的制服,推着他那辆擦得锃亮如新的旧自行车,在灰头土脸的乡亲们的问候声中,神情威严地穿过两排泥屋夹成的乡街。父亲的古板和威严确立他在家中至尊地位的同时,也使我们和他变得疏远。那时,我们弟兄三人最惧怕的就是学校的假期。休假在家的父亲使小院中的一切活动充满秩序,而这种秩序时刻令人感到窒息。父亲结束了他三十余年教龄回到乡村的时候,我们都已在遥远的城市中安家立业。空荡荡的小院中只剩下了年迈的母亲和分给她的一亩薄田。而父亲带回来的,也只有几箱旧书和一床用了多年的铺盖。少年的记忆使我们对卸下重任的父亲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他足以将退休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足以在乡村中维持以往的尊严。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推测。那一年我出差之后回老家休假,父亲忧心忡忡地说:“咱家那亩地恰在瓜区,四周皆瓜,咱们要是种庄稼会显得很不合群。”我劝他不要想得太多,但父亲却在尝试与人换地未果后,毅然决定自己也要栽种西瓜。随后父亲上集市选种、买书学习,忙碌了一番,地里的瓜秧果然也出了苗。待我走时,田里的瓜蔓已铺满一片,头茬瓜长得已有拳头大小。临行前两三天,父亲说:“咱今日去搭瓜庵吧,你走后我就住在地里。”我大惑不解,待瓜熟防贼尚要一个多月,何必自找罪受。但后来猜测父亲作为教书人,或许喜欢那种归隐的情调,便顺从了他的做法。后来的事是母亲告诉我们的。那年父亲的瓜秧比谁家的都茂盛,但瓜熟时节却没能收获一个熟瓜。父亲在孤零零的棚庵里苦守的所得,只是一堆后来被人割去沤肥的秧蔓。尽管父亲有不菲的退休金,尽管乡邻们对此事的谈笑充满善意,但这件事仍极大地刺伤了父亲。那段日子父亲变得孩子般孤独与忧伤,这种忧伤使我们在感到可笑与不可理喻的同时,也对父亲有了真正的理解。在规劝和央告了多少次后,父亲和母亲终于同意以自食其力者的身份,去哥所在城市的加工厂里做看门人了。看门人的职责是父亲自己定的,其中包括毫无必要的“绿化环境、每日早晚清扫院子两遍、工作时间严禁与亲友谈话”之类的条款,这使得身为企业主的哥哭笑不得。在父亲几次认真的书面报告之后,哥在并不宽敞的小院中为父亲腾出了一块花圃。父亲在下班后辛勤地劳作其中,这不仅常常使他累得腰酸背痛,也给本来就多病的母亲添了许多需要清洗的衣物。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父亲晚饭后总是搬把竹椅坐在花圃旁读书。父亲患有眼疾,傍晚的光线暗弱昏黑。但哥没有劝阻父亲,他知道读书只是父亲一个稚气的借口,他所守候的是至今仍埋在泥土里的花籽。群花终于如期地开放了。尽管那全然是些随处可见的平常花草,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并兴奋地说他明年将再另辟新圃,栽种蔬菜甚至瓜果。我在电话里听见了父亲身旁的哥的笑声。哥的笑声使我胸中涌动着一种久违的亲情,使少年时代的许多无聊的琐事,温暖地闪亮在记忆之中。那些对任何人都无足轻重的花草,因为父亲而异常美丽地开放在我们的生活中。(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父亲退休回到乡村,_;父亲在哥的企业做看门人,_。(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划线词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文章开头两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学们有不同看法,请对此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对话。 :文章主要写父亲退休后的生活,以第三段开头,直入主题,更加干净利落。:开头两段刻画出一个朴素而严肃的乡村中学教师形象,丰富了“父亲”这个人物。:文章是个整体,我认为_。(4)文章结尾语带双关,意蕴丰富,谈谈你的解读。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的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要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兰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 , 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 (3)文章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根据对本文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说说你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1.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1)作者利用“_”和“_”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2)“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2.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1)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 (2)苏轼水调歌头中“_,_”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3)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4)_,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3. (1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次日,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侍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林冲道:“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傍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恰似皂雕追紫燕,浑如猛虎啖羊羔。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推下。(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3)从小说的后文看,林冲后来不仅杀死了仇人,投奔了梁山,不赞同接受朝廷的招安。他的经历和变化说明什么?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4. (5分)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本报讯 5月26日,记者从市旅游外事侨务局获悉,接国家旅游局通知,我市正式获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至此,我省已有9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获此殊荣。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特色独具。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大雄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秦人梯田、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湄江风景区等。其中梅山龙宫和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已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摘自2010年5月27日娄底广播电视报)标题:_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5. (5分)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而拿破仑则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赞成谁的观点?理由是什么?请运用至少一个论据对你赞成的观点进行阐述。 请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发言稿,准备在班会上交流,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