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1. (9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一轮秋影转金波,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3)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4)在孟子看来,生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亡也是他所憎恨的,但“_,故患有所不辟也”。这种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 (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以幽雅的杏花、悠扬的笛声暗示诗人人生落寞情怀的句子是:_,_。 二、 综合知识综合 (共1题;共8分)2. (8分)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真正疯狂了的艺术家是徐渭。徐渭善诗、书、画、戏剧、军事。他胸怀奇才不得伸展,于是以诗书画来表现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晚年渐成疯狂。他的内心愤郁和苦痛已经只有在强度的自虐中得到发泄。袁宏道说他:“晚年诗文益奇。”他的书法,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干忽湿,时时出人意料,故意的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在“醉雨巫风”的笔致中显出fn sh j s的情绪来。草书字之间、行之间,密密麻麻,幅面的空间遮碍得全无盘桓呼吸的余地,行笔时线条扭曲盘结,ling qing跌顿,是困兽张皇奔突觅不得出路的乱迹。笔画扭成泥坨、败絮,累成泪滴、血丝,内心的hung hu与绝望都呈现在这里。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节选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1)请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_自虐盘桓(2)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fn sh j sling qinghung hu_(3)根据文意,下列书法作品是徐渭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给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B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C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D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3. (6分)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各有绰号,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把它们进行了分类。请依据分类标准和示例,在横线上各写出一个绰号。 (2)阅读小王子选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小王子回来了。“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比如说你定在下午四点来,那么到了三点我就会开始高兴。时间越是接近,我就越高兴。等到四点,我会很焦躁,坐立不安;我已经发现了幸福的代价。但如果你每天在不同时间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期待你的到来”小王子回来找狐狸做什么?狐狸为什么对小王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 (12分)以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2月25日发的一个说明的主体内容,请认真阅读,简要概括统编语文教材选择古文的基本原则。 陈涉世家是原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语文统编教材工作启动后,语文教材编写组从思想立意、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等角度,吸收以往各个版本教材的优点,结合教材的整体设计结构,综合考虑安排选文。在古文方面,教材既注重经典性,又兼顾多样性,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中编选最具代表性的,且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文章。同时,在三科统编教材编审过程中,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三科编写组根据学科特点,统筹安排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的相关内容。陈胜、吴广起义是初中历史必须讲述的内容,因此,初中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专列“陈胜、吴广起义”,详细介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并引述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考虑到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八年级上册从史记中选择周亚夫军细柳替换陈涉世家。周亚夫军细柳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文章篇幅较短小、情节性较强,比较适合初中文言文教学。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节选)朱光港去夏访巴黎露浮尔宫,得摩挲孟洛里莎肖像的原迹,这是我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我穆然深思,我悠然遐想。正想得发呆时,这中世纪的甜梦忽然被现世纪的足音惊醒,一个法国向导领着一群四五十个男的女的美国人蜂拥而来了。向导操很拙劣的英语指着说:“这就是著名的孟洛里莎。”那班肥颈项胖乳房的人们照例露出几种惊奇的面孔,说出几个处处用得着的赞美的形容词,不到三分钟又蜂拥而去了。从观赏孟洛里莎的群众回想到孟洛里莎的作者,我登时发生一种不调和的感触,从中世纪到现世纪,这中间有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中世纪的著作家要发行书籍须得请僧侣或抄胥用手抄写,一个人朝于斯夕于斯的,一年还不定能抄完一部书,现在大书坊每日可出书万卷,任何人都可以出文集诗集了。中世纪画孟洛里莎的人须自己制画具自己配颜料,作一幅画往往须三年五载才可成功,现在关术家每日可以成几幅乃至于十几幅“创作”了。这是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据历史家说,我们已跨过了这鸿沟,所以我们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得多了。话虽如此说,而我对着孟洛里莎和观赏孟洛里莎的群众,终不免有所怀疑,有所惊惜。在这个现世纪忙碌的生活中,那里还能找出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的人?那里还能找出深通哲学的磨镜匠,或者行乞读书的苦学生?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别的不说,就是看盂洛里莎也只像看破烂朝报了。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我很坚决的相信,如果美,所谓“效率”以外,还有其他标准可估定人生价值,现代文化至少含有若干危机的。“效率”以外究竟还有其他估定人生价值的标准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拿法国越姆、亚米安各处几个中世纪的大教寺和纽约一座世界最高的钢铁房屋相比较。或者拿一幅湘绣和杭州织锦相比较,便易明白。如只论“效率”,杭州织锦和美国钢铁房屋都是一样机械的作品,较之湘绣和越姆大教寺,费力少而效率差不多总算没有可指摘之点。但是刺湘绣的闺女和建筑中世纪大教寺的工程师在工作时,刺一针线或叠一块砖,都要费若干心血,都有若干热情在后面驱遣,他们的心眼都钉在他们的作品上。织锦和钢铁房屋用意只在适用,而湘绣和中世纪建筑于适用以外还要能慰情,还要能为作者力量气魄的结晶,还要能表现理想与希望。假如这几点在人生和文化上自有意义与价值,“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价值的标准。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节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文首记叙了法国向导带着一群美国人来观赏孟洛里莎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3)作者在第段中说“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结合实例加以阐释。 (4)选出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文中两次出现的“多么深多么广的一条鸿沟”都是指中世纪和现世纪在创作条件上有巨大的差异。B . 第段中“创作”一词加了引号,含有讽刺意味,表明现时代有许多草草完成的作品,其质量堪忧。C . 作者对历史家所谓“现代文化比中世纪进步”表示“怀疑”,原因是现代人创作不出盂洛里莎这样伟大的作品。D . 作者认为“坚苦卓绝的成就日益稀罕”是因为人们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困难日益减少。6.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1)选文的中心句是: 。 (2)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的内容。 (3)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_的说明方法。 六、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词。 略无阙处_虽乘奔御风_属引凄异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短小精悍,风格流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B .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C . 写秋季的景色,着“素”“绿”“清”“影”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D .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请以“原来,我也可以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