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模式 法国设计状况 不是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工业设计,比如法国,这个罗维出生的国家,直到1987 年全国总共才只有300 个工业设计师。1983 年,英语的设计(d 。sign)这个词在法国被正式禁止使用,法国官方采用一个很不恰当的法文单词式样(la Stylique) 来代替。这种做法,使法国人数不多的工业设计师十分愤怒,他们向政府提出抗议,说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搞点色彩或者作个模型那么简单。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直到80 年代法国人还是把设计看作式样设计、时髦的装饰而已。荷兰飞利浦公司的设计成熟,意大利对干设计的探索,在法国基本上完全不存在。法国真正可以说能够自豪的设计大约只有公共交通工具和宏大的公共建筑、社区规划,而这些设计中包含有很强烈的民族主义气氛和动机。比如法国的高速火车(Train a Grande vitesse ,简称TGV)、与英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式飞机, 法国拥有巨大的国家项目,设计相当出色,如巴士底歌剧院、蓬皮杜文化中心等等。而法国的日常工业用品的设计则是相当差的,完全没有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法国本身的工业产品比较能够称得上具有水平的很少,大约雪铁龙汽车(Citroen DS19 , 1959 )等,还有少数厨房电器用品是例外。法国战后的设计发展是非常特别的。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法国名义上是战胜国,但是事实上却损失惨重,经济元气大伤,再不复为战前的经济强国了。战后的法国百业待兴,城市、交通、工业全部在战争中遭受到严重的破环,亚待复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正好对此而来,大量美元、美国技术援助对于战后法国的复兴带来重大的影响。法国人有句格言:任何不幸都会存在有利的一面(a tout bonhour , malheur est bon, 翻译为英语是every misfortune serves a useful purpose), 大约也可以用来解释法国人对世界大战后果的普遍看法。 法国重建时期的困难重重。房屋缺乏,而兴建房屋的机器更为缺乏,只能大量地依靠人力来兴建新住房。由于工业经济在战时被基本摧毁,因此战后初期的法国主要依靠农业来维持。法国的农业在战时并没有遭受到多大的破环,原因之一可能是德国当时计划把法国变成它的粮食供应基地,因此有计划地发展和保护法国的农业经济,与此同时却摧毁了它的工业经济体制。法国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19 世纪末叶到20 世纪初叶的“新艺术”运动和继之而来的“装饰艺术”运动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手工艺运动,为法国的家具、玻璃、陶瓷、首饰和其他的装饰手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法国虽然不如德国那样具有强力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但是法国一直是世界现代主义艺术的书心和摇篮,法国战前的现代艺术家联盟参与设计了大量的供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勒 科布西耶在法国长期的现代主义设计活动,使法国同样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中心之一。 战后初年,科布西耶开始了他的新设计活动,他的马赛公寓、朗香教堂(Notre-Dame-du-Haut at Ronchamp , 1954 )都是战后重要的现代主义里程碑式的建筑。它们体现出法国设计界的复兴力量。战前法国重要的一些设计师,如让 普鲁维(Joan Prouve)、夏洛特 佩兰(charl 。ttee Perriand)、路易斯索格诺(Louis ognot ,他是UAM 重要成员)早已经在现代设计上取得了国际盛誉,战后不少他们的设计被生产,对干法国设计的恢复是十分有帮助的。法国悠久的奢侈手工艺传统在战后的设计中还是能够感觉得到。 战后的法国面临外国产品的竞争局面,特别是大量拥进法国市场的美国产品的竞争。因此设计自然成为企业和国家重视的议题之一。美国设计师雷蒙罗维在1929 年美国经济大衰退时讲的一句话:丑陋的设计是卖不出去的(ugly does not sell)。其实很代表法国人的看法。 法国在战后初年开始了设计上的大复兴。其中心是法国现代艺术家联盟在1949 年成立的新附属组织:实用形式组,它的目标是促进法国工业设计的水准。当年此组织就举办了第一次工业产品设计展览,地点在装饰艺术博物馆,以后每年在一个艺术沙龙举办同样的设计年展。1950 年,维诺特开展了一个旨在推动法国工业设计的全国运动;1951 年,法国工业美术设计学会成立,其目的是设立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促进工业设计技术的应用;同年,此学会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的年会。 法国战后的设计一直是集中于法国的传统设计中心,即奢侈产品的设计,法文称为hautesouture 。直到现在,法国人认为设计不过是奢侈产品的装饰设计,他们称之为式样设计,或者创造,对于源于美国人称的设计不敢恭维。1983 年法国政府为了纯洁法文,干脆禁止使用设计这个名词,用式样设计取而代之。 法国大部分中等企业和小企业中都没有特别的设计部门,即便有,也是与市场部门混合在一起的。企业中的设计工业往往由研究部(bureaud etudes)来处理,这种部门不单是设计部门,同时也包括有市场研究、开发等各方面的功能,因此,它不是真正的设计单位。 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了解设计在法国企业中的低微地位。法国有一些大型企业比较重视设计,它们设有类似西方其他国家企业中的产品设计部之类的设计部门,这类企业主要是汽车、家庭用品和厨房用品生产企业。目前比较重要的有汽车企业中的雪铁龙汽车公司(Citroen) ,其人情味十足的内部设计与德国汽车形成鲜明对照;厨房用品企业莫里涅克公司(Moulinex) ; 家庭用品企业特拉隆公司等。除此以外,法国也有一些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比如位于巴黎的创造计划设计事务所(Plan Creatif) ,这个设计事务所的创立人为克劳德布劳斯坦(Claude Braunstein) ,这个设计事务所主要为波舍尔(Porcher) 公司设计各种水龙头,在设计风格上一向走欧洲、特别是德国布劳恩公司设计路线,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另外一个公司是MBD 设计事务所(MBD Design) ,这家公司的设计风格比较法国化。讲究豪华的设计特点,主要为法国厨房用品企业罗尼克公司设计,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布劳恩公司和荷兰的飞利浦公司的产品为竞争对象。法国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现代产品设计师,比如飞利浦斯塔克(Philippe starck)、让来切尔威尔莫特(Jean-Michel wilmotte) ,他们主要设计家具和家庭用品,由于他们活跃在国际设计界,因而往往被认为是国际设计人物,而不被视为典型的法国设计家。 法国的设计教育也基本是美术型为中心的。法国大量的公立美术学院和学校,培养出大量的艺术家,但是设计教育却非常落后。直到战后,才开始非常缓慢地建立不完整的设计教育机构,与发达的德国、美国相比较,显得非常落后。法国可以称为单纯美术学院的最重要一所是在巴黎的国立高等工业创意学校,是法国的第一所工业设计学院。除此之外,法国各个省和地方都有一些有设计专业的职业学校,但是水平非常一般。 法国一直不断地有世界水平的时装设计师和首饰设计师涌现,这是法国自20 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奢侈豪华设计走向的代表。法国的设计师至今仍然是式样师,而不是“逻辑-艺术-工程-式样”四种功能集于一身的新式的工业设计师。这使法国的工业产品设计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设计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如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没有那么突出)具有非常强大的设计力量。在这个地区,现代设计与民族传统融为一体,特别是家具、陶瓷、灯具、纺织品设计显得极为优秀。50 年代所谓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相当重要的市场卖点,一直到60 年代都没有减弱。它的风格简明,有机几何外型和天然材料的利用合理,色彩清淡,既符合民主精神又符合中产阶级的品味。它们看上去是手工生产的,其实是利用机器大批量制作的,是少有的机器大批量生产的手工产品,大约也可以说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当然,它们也有例外,比如富豪、绅宝(Saab)汽车就是强调工业特征的。但是事实上这些汽车的内部也有相当讲究的手工艺细节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汽车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由于70 年代和80 年代初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设计工作的分工日益精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也开始与德国、荷兰的设计接近了。特别显而易见的是它们的设计教育的改变,反映出改变了的基本状况。 另外一个可以说是世界发达国家设计的共同趋向,就是独立的设计事务所的作用日益重要,在不少领域已经超过了企业内部的设计部门。如果从设计职业划分来说,应该可以大体上划分出两种不同的设计师,即为企业工作的设计人员,称为在职设计师;独立的设计师,称为设计咨询。后者早已经出现,比如1864 年英国威廉 莫里斯的设计公司、1907 年德国设计师彼得 贝伦斯开始的设计事务所,美国最早的独立设计事务所是诺曼贝盖的斯在1927 年的和雷蒙罗维在1929 年的产品设计事务所;而前者则出现得比较晚,如贝伦斯1907 年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担任设计,美国1928 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的色彩与造型部都可以视为最早的企业设计部门。战后的趋向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是如同战前一样单独或者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部门,而是利用独立的设计顾问公司、独立的设计师为自己开发新产品。日本是现代设计上的后来者,但是,这个国家很快就发现设计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重点发展设计。50 年代和60 年代,日本一方面邀请美国著名设计师来日本讲学,另一方面则派出大批人员去美国考察与学习设计。这样,虽然日本原来产品质量和设计名声不好,但是到了70 年代,日本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无论从质量上、设计上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欧美都不得不对日本产品、日本设计另眼相看了。日本的电器、电子产品、汽车、摩托车和其他的产品都己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准。日本的设计与欧美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的主要设计力量是企业内部的设计师,而不是独立设计顾问公司或者设计事务所。日本虽然有几家比较重要的设计事务所,比如GK 设计事务所,但是,从总体来看,大部分的杰出设计都依然是由企业内部的设计部门完成的。这种情况与日本文化中强调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以及日本大企业的终生雇佣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日本年青一代的设计师都在欧美考察、访问过,或者根本就是在欧美的设计名校毕业的,因此对干欧美市场、欧美消费者了解得很透彻;而团队精神和企业集体主义则使他们具有比他们的欧美同僚更加强大的竞争力量,集思广益,团结一致,加上日本政府对于设计的促进,政府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使日本设计力量成为世界设计界中令人望而生畏的一支主力。 设计理论一直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化而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议题。近年来,设计理论对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注意日益增强,对干具体为人服务的方式方法问题也日益精深。比如,最近比较引起注意的议题是开始有人反对把设计与消费者看作两个对立的极端。传统的看法是设计师为顾客设计,因此设计师与顾客,或者消费者往往是被看作两个对立的、互相依存的极端。既然对立,就存在着谁控制谁、谁引导谁的问题。问题就在于:消费者其实并不是被动地被设计牵着走的,消费者有其极大的主动性;同时,也不是象其他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设计师是必须被动地去适应、乃至讨好消费者。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这种理论强调双方的沟通、联系、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制造潮流。当然,这种理论目前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但是,对于设计师和消费者这种关系的研究,将会推动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点是无疑的。其实,设计界很早就开始研究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了。从1945 年以来,工业设计界的一个重大的发展变化就是工业设计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设计师对消费者的需求反馈的研究和分析。记者帕米拉 约翰逊(Pamela Johnson)曾经给英国杂志论点(1ssue, 1991 年5 月号)写文章:新生代的震撼。她的这篇文章重点讨论了设计界如何利用消费者的反馈而为新生儿童设计产品,从而如何改变了新生儿童的产品面貌。她的研究显示了设计师如何从此过程之中变得越来越依赖干反馈情报,而她的文章同时反映出设计师自己本身的生活要求也成为反馈的内容之一,设计师本身也是消费者,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因此设计师自己的和普通消费者需求的结合,成为了工业设计的核心、产品开发的思路来源,企业生产线改变的中心内容。从广义来看,这种理论的发展,是二战结束以来设计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 虽然工业设计在战后,特别是在70 年代以来,已经在大部分发达国家成为重要的职业,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不少新生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却还没有得到地位的确认。在这些国家中,工业设计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取消中介看房协议书
- 文明施工协议书
- 电影认购协议书
- 2025网络购销版合同
- 电池配料工协作配合积极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食糖制造工岗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2025版商业写字楼租赁合同
- 景德镇市重点中学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雅安市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销售目标管理课件
-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性路径探索
- 狙击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拉利的创业理念
- GB/T 44880-2024因果矩阵
- (餐饮娱乐业态助手模板合集)餐饮业态选址商圈调研表(外卖版块)
- 儿童舞台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
- 强制性脊柱炎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