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沪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沪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沪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沪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六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B .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C . 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D . 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艰。_改为_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练不怕难。_改为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 名句积累。(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2)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 (3)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_,_。 (5)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鸟的古诗文名句:_,_。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4.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旅游纪念品(日本)星新一在山腰上。有一座瞭望台。在这儿放眼远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既能看到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森林,又能看到那些弯弯曲曲的河流和繁荣的小村庄,还有那辽阔的碧绿的平原。在瞭望台的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旅馆。有一天。店老板又不失时机地向游客推销当地的商品:“看这些,你不买点纪念品吗?明信片或是木雕的人像”“哦,谢谢。我想我不需要,我从来就不买什么土特产或纪念品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玩意儿在街上到处都能买到。有名的东西也可以用钱随时买到。”“你是这样认为的吗?你真的不想买些什么?”“不,我只想好好享受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那会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客人固执地说。“也是,这样也对。那么,请到森林里去散散步如何?像这样枝叶繁茂的森林并不多见。”“是吗?谢谢您的指点。”游客真的去了那个森林。确实,这儿幽静得很,景色也很美。可是,不久他的好心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突然蹿出一头十足的野兽熊!他很想马上逃跑,但由于过分惊慌和恐怖,他已不能走半步了。直到黑熊气势汹汹地扑上来时,他才手忙脚乱地抵抗起来。他拼命地反抗,不顾一切地奋勇和黑熊搏斗着。不管怎么样,他没有成为野兽的美餐。游客没命似的跑回旅馆,喘着粗气说:“我遇上了可怕的事情。我刚才遇上了一头黑熊”可是,店老板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之外:“哦,这没什么了不起。我把您刚才那激动人心的浴血奋战的场面摄入了八毫米的电影胶卷。你愿意购买吗?不知道你愿意出多少钱来买呢?”“什么?啊,原来这是圈套呀!那只熊是人扮的”游客非常气愤,但转念一想:把这电影胶卷放映给邻居的孩子们和相识的姑娘看的话,也许确实是个不错的念头。刚才的场景非常逼真,别人应该看不出破绽吧。所以,他重新作了一个决定:“好吧,也许有些贵,但是我还是决定买下它。你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家伙!”(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店老板:推销当地的商品推荐去森林_推销电影胶卷游客:不愿买_与黑熊搏斗_(2)下面是小说第二,三段的另一个译本,请比较阅读,完成对话。 在瞭望台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旅馆。据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很精明,非常会做生意。这天,店老板又不失时机地向一个游客推销当地的商品:“看看这些,你不买点纪念品吗?明信片或是木雕的人像”游客扫了一眼,皱皱眉头说:“哦,谢谢。我想我不需要,我从来就不买什么土特产或纪念品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玩意儿在街上到处都能买到。有名的东西也可以随时用钱买到。”小文:这个译本增加了对老板的介绍:“据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很精明,非常会做生意。”我认为这句话可以删除。这句话冲淡下文情节逆转带来的“出乎意料”之感,而且也与结尾处的“你真会做生意”重复。小明:我不认同。_。小琴:这个译本还增加了对游客的描写,“游客扫一眼,皱皱眉头”,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小郭:我认为有必要。_。(3)“那只熊是人扮演的”这一情节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并简析。 (4)小说结尾处游客说“你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家伙”。游客为什么这样评价老板?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村的炊烟张峪铭乡村如一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就剩下一些薄衣单衫了。原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剥蚀,以至附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恍惚的记忆。就拿炊烟来说吧。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带比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在那食物贫乏的年代,哪个孩子不曾靠着锅台,吸着伴着炊烟的饭菜香。将山芋埋进灶膛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置放灶口,将那刚从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上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一户人家的炊烟,是这户人家风中的旗,地上的坐标,因为家家户户树立的烟囱,就像一个个坐标点,且顺着天空的炊烟,你就能找到那低矮的青砖瓦屋或茅屋土房。小时候,我就是从炊烟中找到外婆家的方向的。母亲在一个下午,锄完最后一畦地后,牵着我去看望外婆。越过村前的茅岭头,走过洼里的水库,经过一段接一段的田滕,我累得吃不消,跟在母亲后面,叽叽咕咕地埋怨着,母亲就指着前面一片树林对我说:“快到了,那就是外婆家冒的烟。”我望着林梢上的炊烟,在暮色里升腾,顿时想起外婆做的菜的味道,于是加快了脚步。当然,乡村的炊烟不都能看得见,它许多时候融入熹微晨光与昏暗夜色之中。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几分清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父亲用手指,握住刀片来回地横拖,细微的沙沙声带着钢的嗡嗡声,轻轻撞击我的耳膜。母亲悄悄将灶火升起,烧一瓶热水泡一碗炒米,打点一下父亲的肚子,那炊烟消融在清凉的晨月中。等父亲将一担柴挑回家,左邻右舍的炊烟逐渐散去,母亲香喷喷的饭菜早就做好了。其实炊烟也是乡村人的时间坐标。那时没有钟,早晚以天色为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饭和中饭不仅看天象,还看家里的炊烟。哪怕你在割稻或耕田,当你直起身子,望向村子,若炊烟正浓,你肯定又躬身劳作,直到炊烟稀薄,你才扛着犁把,带着一只小黄狗,吹着口哨往家中赶。沿途,你会闻到各家不同的菜饭香,偶尔,也能闻到谁家的鱼肉香。要说乡村炊烟最盛之时,还是年前,家家户户将那备好的硬柴搬出来,架锅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女人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男人坐在灶口闷声添柴,满膛灶火,将男人映得红光满面,也将未来的日子染得火红如今在高楼占据的城市里,没有炊烟升起,只有门牌升到了空中,电、气取代了柴火,即使买回了做锅巴的锅,也吃不出乡村柴火烧出的味。可回到乡村时,虽然山上柴草茂盛,家家却也如城里,燃气灶替代了柴锅。烧饭简便了,过程简洁了,可那带着炊烟的味道没有了。更遗憾的是,没有了炊烟,乡村就如失了魂、落了魄一样,少了灵动之美。炊烟,本是乡村的坐标,是乡村的灵魂。可没有了乡村炊烟,就失去了心之向往的坐标,我们找不到曾经的味道与情愫,也很难找到回家的路。(1)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乡村的炊烟”为标题的理由。 (2)结合文意,说说第段中划线词语“人间至味”的含义。 炊烟散发的烟火味,是乡村最为温暖的人间至味。(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一弯冷月挂在笔架山前,父亲和着月光,磨着砍柴刀。霍霍的声音,伴着几分清冷,那闪亮的刀锋,能划破晨曦的薄雾。(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选自墨子贵义)(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断子之手足 醉翁之意不在酒B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之C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 . 诲女知之乎 投诸渤海之尾(3)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4)【甲】【乙】两文共同的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_的观点,【甲】文则用_论证了_的观点。(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全诗写柳,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作者所写之景、所抒之情。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只丑小鸭可变成美天鹅,一星火种竟致燎原之势,那是梦想、信念和真理的力量;一帘细雨瞬间平息猛烈的狂风,一抹微笑无声融化心灵的冰雪,一盆洗脚水悄然让辛劳的母亲泪水盈眶,这是真、善、美的力量;细小的溪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河,弱小的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渺小的蚂蚁抱团冲出了火墙的包围,那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同舟共济的力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精神品格的力量;要求:以“ 的力量”为题。补充题目空缺部分再作文。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