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 ppt.ppt_第1页
高一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 ppt.ppt_第2页
高一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 ppt.ppt_第3页
高一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 ppt.ppt_第4页
高一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 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华附中陈红 丰子恺画 四个问题介绍一 本届学生的特点和学法指导二 教材分析三 重要概念的理解四 新课程的设计 相关图片资料 如何阅读教科书1 阅读目录 认真阅读教科书的章节的标题以及章节内部各子目的题目 以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2 阅读课文 读 写 划 读 第一遍是初读 了解大意 第二遍是细读 了解本科讲的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三遍是重读 了解重点和难点 思 对历史进行分析 综合 比较 概括 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划 边读书 边在课本上划符号 写边注 3 要认真阅读书上的地图 原始资料 表格 分清图的类型 政治形势图 经济形势图 疆域政区图 进军路线图 交通图和水利工程图五大类 阅读地图和阅读课文结合起来 古今地名对照 4 要认真阅读书后的大事年表 掌握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历史分期的起止年代 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 一 线索 1 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历史以五四运动为界 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三个阶段 清朝后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 19世纪60年代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9世纪60年代 1901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北洋军阀的前期统治 20世纪初 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 1919年5月 1927年7月 国共十年对峙 1927年8月 1937年7月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年7月 1945年8月 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8月 1949年10月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 地主制经济占统治地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经济因素 1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2 榨取农民剩余劳动乃至必要劳动的残酷剥削3 土地占有权的高度集中和土地经营权的极端分散 4 货币财富投向土地或转为高利贷资本 二 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政治东西方 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压制工商经济的禁榷 土贡 官工业 三 封建思想的束缚 文化原因士农工商四等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一 战争的背景国内 危机四伏1 清朝统治的腐败 政治 政治腐败经济 经济落后军事 军备废弛外交 闭关锁国国际 2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经济 工业革命相继完成外交 侵略扩张原料产地产品的销售市场3 禁烟运动 1 英国走私鸦片 2 禁烟运动 二 战争过程 1 标志 英国封锁珠江口2 进程 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1840 18411841 18423 结果 战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三 影响 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社会性质 2 主要矛盾 3 革命任务和性质 4 新思潮的萌发 经济结构变化 1 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全面操纵中国的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2 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凋敝残破 但依旧得到保存 3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 4 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政治结构变化 1 外国帝国主义极力干涉和控制中国政治 2 出现了一个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买办阶级 3 产生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 4 中国封建社会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也有了很大变化文化结构变化 在中西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过程中 现代化的中国文化得以渐渐孕育发生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在自然科学方面 西方的声 光 化 电 医等科学技术逐步被引入中国在社会科学方面 政治学 语言学 新式的文学 哲学 法学 经济学 宗教 甚至于历史学也逐步进入中国 并被中国人消化吸收 形成自己的精神信仰 运用到具体的创作研究和社会运动中 鸦战前 鸦战后 社会性质 社会性质 政治 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领土 领海 司法 关税 贸易主权丧失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瓦解 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革命任务 反封建斗争 革命性质 反封建斗争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反对本国封建主义 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 资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 1 原因 中国思想界的沉闷 民族危机 统治危机的加深 侵略者的 船坚炮利 使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放眼世界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 主要代表 林则徐 成就 在广东设译馆 编译 各国律例 四洲志 提议建设一支新式海军 评价 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第一人 新思潮的萌发 魏源 成就 海国图志 阐述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评价 开阔人的眼界 引导人们注视世界 姚莹 康輶纪行 徐继yu 瀛环志略 特点 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资政新篇 时间 作者 目的 内容 意义 政治 主张法治 广采众议 公众选官 经济 学习西方 发展工商 奖励科技 实行保险 文教 反对迷信 提倡新学 禁卖人口 禁食鸦片 外交 自由通商 平等交流 自主内政 意义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迫于形势 未能实行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一 原因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 亚罗 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二 过程 1 英法侵略 1 攻占广州 1856年英舰袭击广州 战争爆发 1857年英法联军攻广州 成立占领委员会 2 攻占天津 1858年英法夺取大沾炮台 占领天津 签订 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再度占领天津 3 攻占北京 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洗劫 焚毁圆明园 签订 北京条约 2 沙俄打劫 见书表格 三 影响政治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清政府开始成为侵略的附庸和工具 经济 外国侵略势力 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1 香港岛 1841年英军强占1842年 南京条约 英割占2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60年 北京条约 英割占3 新界 1898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借99年 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 侵华的列强 鸦片战争只有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 法是元凶 美 俄是帮凶 2 时间 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 共两年零两个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 长达四年 3 规模 鸦片战争从广州打到天津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投入的兵力比鸦片战争要多得多 最多达二万五千余人 战线从广州到北京 4 结果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 南京条约 及其两个附件 接着又被迫签订中美 望厦条约 和中法 黄埔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俄 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美 中英 中法 天津条约 和中英 中法 北京条约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接着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爱国主义教育 圆明园讲座 一 宏伟瑰丽的圆明园 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 人类的文化宝库1 建园过程历经五代帝王150多年2 气势恢弘 景色优美3 仿江南名园胜景4 欧式建筑西洋楼5 多姿多彩的山水花木建筑6 富丽堂皇的殿堂陈设7 恢弘的图书馆 艺术宝库 博物馆圆明园贮藏了历代的图书重宝 历史文物 圆明园中珍藏历代书法绘画艺术珍品 二 英法联军掠焚圆明园1 疯狂的抢劫 2 罪恶的大火 三 启示与反思1 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2 历史的悲剧 国家的耻辱 3 勿忘国耻 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 三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 1 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自然灾害严重2 准备 组织 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理论 洪秀全撰写出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领导 形成六人领导核心3起义 1851年初 金田起义 建号 太平天国 4 发展建制 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5 高潮定都 1853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6 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评价7 全盛时期 北伐目的及领导人 推翻清朝统治 林风祥 李开芳西征目的及领导人 巩固天京 赖汉英 石达开东征目的及领导人 断绝清政府财源 秦日纲 后期 1 转折 天京变乱 由盛而衰2 防御 1 防御战 a 陈李联合 打垮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 攻占江南大营 b 李东征苏南 进攻上海 抗击洋枪队 c 陈率军与湘军激战 被俘就义 1862年 2 天京保卫战 a 1862年春 清军分路围攻天京 b 1864年夏 洪秀全病逝 c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失败 3 失败原因和意义 1 原因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 意义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功绩 加速清封崩任务兼双重千年最高峰民解相推动 如何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旧式农民运动的高峰第一 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纲领 第二 军队组织较严密政权建设较完备第三 发展迅猛规模宏大第四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农民战争农民群众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 农民人多势众是中国近代化的举足轻重的力量 1 农民群众是中国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军 2 农民群众是中国反帝国主义的主力军 第二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其不能充当近代化的领导力量 小农人数众多 他们生活条件相同 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 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 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 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 应用任何科学 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 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 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 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 好象一袋马铃薯由袋中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农民阶级固有的弱点 小私有着的特点 决定了农民阶级的自私性 彼此间毫无联系 决定了农民阶级的散漫性 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 决定了农民阶级的保守性 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 一家一户 自给自足 决定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 农民阶级不能充当领导者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农民领袖在发动起义时没有先进的思想武器 在思想上 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 政治上 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 不能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不能长期维持革命纪律 组织上 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 不能摆脱封建束缚 他们反封建 不是作为封建制度来反 反皇帝 不是作为皇权主义来反 他们自己就是皇权主义 农民政权封建化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 天朝田亩制度 产生根源 第一 社会根源 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 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 广大人民无地 少地 负担沉重 第二 历史根源 等贵贱 均贫富 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明末农民起义 均田免粮 的口号开始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 第三 阶级根源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 追求平等 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主要内容 此纲领作为对封建社会的改造方案 应从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看 第一 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 第二 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 第三 社会关系上人人平等 第四 最终目标是要建立 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评价认识 第一 强烈的革命性 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 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 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领 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二 空想性 首先 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 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 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 照旧交粮纳税 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 其次 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无法实现 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 定都天京后起义军上层便从理论上的禁欲主义走向了现实中的纵欲主义 再次 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 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 也成为泡影 第三 落后性 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它主张小私有制 废除商品经济 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第四 从革命纲领上可以得出结论 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 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 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 更不能阻止政权的封建化 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 如何分析 资政新篇 社会根源 第一 天国政权当时全面衰退 急需改革内政 富国强兵 扭转形势 第二 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 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 第三 洪仁玕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主要内容 政治上主张法治 民主和 开明君主国 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 重视科技作用 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否定重农抑商 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 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因此 它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评价认识 第一 革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 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 救国救民的探索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 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第二 进步性 它主张从经济到政治 文教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 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与 天朝田亩制度 相反 第三 空想性 从理论上看 它没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 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 另一方面它在当时也缺乏实践的社会 经济和阶级的基础 从实践上看 由于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 第四 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区别1 产生的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 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此时为天京变乱之后 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 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 要建立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 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 资政新篇 则主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 后者主张发展私有制 3 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是广大农民平等 平均的政治 经济要求的理想化 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 因而群众基础广泛 资政新篇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 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 农民对此反映不积极 缺乏实施的必要社会条件 缺乏群众基础 4 作用不同 火朝田亩制度 有利于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资政新篇 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但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未能实行 5 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 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运动的水平达到最高峰 但它违背了客观规律 根本无法实施 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重要概念的理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人民大众 不单纯是农民阶级 还有近代新产生的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各革命时期的动力都是 人民大众 封建主义 不单纯是地主阶级 还包括经济 政治 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民主革命的对象 自然经济 经济发展形态之一 与产品经济 商品经济并列 其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产自用 自给自足 协定关税 又称协定税率 是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 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或贸易协定 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 有双边 多边和片面协定关税数种 前一种一般是平等互利的 是为了相互发展经济 片面协定关税 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殖民地半殖民国家的 在这种税则制度下 强国依靠强权或武力 强迫弱国或落后国家在条约和关税税则中订立适合强国要求的片面的低税率 以便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 缔约国双方权利是不平等的 一方有权利而无义务 另一方却有义务而无权利 租界 是指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 贸易的一定区域 是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侵略的据点 在帝国主义国家取得 租界 管理权后 租界 便成了 国中之国 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块 租界 是英国根据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