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课件_第1页
婴幼儿的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课件_第2页
婴幼儿的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课件_第3页
婴幼儿的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课件_第4页
婴幼儿的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管国涛 母乳喂养 1 母乳喂养的优点 8大益处健康营养免疫发育心理社会经济环境 母乳喂养的非禁忌症 1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2 母亲患有丙型肝炎 血液丙型肝炎病毒或病毒 DNA阳性 3 母亲存在发热 4 母亲工作环境中含少量化学物质 5 母亲为CMV血清阳性携带者 喂养前母乳需冷冻或加热消毒 以降低母乳中CMV病毒载量 肝炎病毒母亲是否可以哺乳的问题 在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 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 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母亲的喂奶 乙肝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 但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 故其乳汁是否有传染性尚不能定论 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 母乳喂养是可以的 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 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 肝炎病毒母亲是否可以哺乳的问题 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 可以给婴儿喂奶 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 则应停止喂奶 需要指出的是 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 故产妇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 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母乳喂养的非禁忌症 6 抽烟的母亲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但不能在婴儿房间内吸烟 还应尽快戒烟 7 母乳喂养的母亲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 若偶尔饮用少量酒精饮料 必须2小时后才能给予母乳喂养 8 绝大多数患黄疸和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不应中断母乳喂养 极少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儿 可短期终止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母亲因素 感染危险HI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乙型感染病毒感染丙型感染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母亲因素 滥用药物饮用酒精饮料吸烟接受药物癌症治疗放射性物质 母乳喂养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 婴儿因素 半乳糖血症 缺乏半乳糖 1 磷酸尿苷酰转移酶 先天性代谢异常 苯丙酮酸尿症 部分母乳 不含苯病氨酸的配方奶 高胆红素血症母乳喂养性黄疸 母乳不足综合症 InsufficientMilkSyndrome 母乳性黄疸 成熟母乳中含有一种不明物质可以增加胆红素在肠道内的吸收 同时必须排除半乳糖血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尿路感染 幽门肥厚性狭窄和轻度溶血症 促进乳汁分泌 三早是母乳喂养成功的保证 生后2周内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出生后第一次吸吮的时间宜尽早 1h 鼓励在小儿出生后赤裸放于母亲的胸前 并吸吮乳头 小婴儿频繁吸吮乳头 按需哺乳 每次哺乳排空乳房 母亲情绪放松可促进母亲乳汁分泌 足月婴儿母乳喂养的建议 最初几周内 鼓励母亲每24小时进行8 12次母乳喂养婴儿饥饿的体征A 饥饿的早期体征 警觉 身体活动增加 脸部表情增加B 饥饿的晚期体征 哭闹 足月婴儿母乳喂养的建议 2 所有母乳喂养婴儿在生后3 5天都要接受儿科医生或有经验的健康人员进行访视 内容包括 A 婴儿体重 身体检查 特别是黄疸程度和脱水情况 母亲乳房情况 乳房疼痛 充血等 B 婴儿排泄情况a 出生3 5天 每天3 5次小便和3 4次大便b 出生5 7天 每天4 6次小便和3 6次大便 足月婴儿母乳喂养的建议 3 若婴儿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7 提示存在母乳喂养问题 需要认真评定母乳喂养和进行适当的干预 以改善母乳的产生和排泌 母乳喂养婴儿在生后2 3周需接受第二次访视 母乳充足的表现 每天8 12次母乳喂养 每次喂养完 至少一次乳房已经排空 孩子哺乳时 节律的吸吮伴有听见的吞咽声音 生后头两天 至少排尿1 2次 如果存有粉红色的尿酸盐结晶 应在生后的第三条消失 生后第三天开始 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 8次 母乳充足的表现 每24小时至少排便3 4次 每次大便应多于1汤匙 出生后的5 7天 若婴儿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7 提示存在母乳喂养问题和进行适当的干预 以改善母乳的产生和便秘 婴儿体重增长满意 睡眠状况良好 母乳不足的信号 出生后3天后 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 出生3天后 仍然排黑色 绿色或者棕色大便 生后4天 至4周 每天排便次数少于3 4次 每24小时喂养次数少于8次 虽然喂养次数不少 但婴儿总是饥饿和不安 婴儿表现的异常的 好 极少哭闹 连续睡眠超过4 6小时 母乳不足的信号 虽然乳房有母乳排出 但孩子在吸吮时不能听到吞咽声音 孩子生后已经5天 乳房不能挤出乳汁 大多数过程中母亲抱怨乳头疼痛 乳头充血明显 喂养前乳头比较硬 喂养后乳头也不变软 生后5天后 婴儿每天体重增长少于15 30克 生后10天婴儿体重还未恢复到出生的水平 不同月龄婴儿哺乳次数 1月龄婴儿应为按需哺乳 每天8 12次 乳量约500 750ml d 充足者每日约6 8次小便 其他不必另加水或其他饮料 2月龄婴儿应为按需哺乳 6 12次 d 乳量约650 850ml d 3 4月龄婴儿应为定时 3 4h 哺乳 约6 8次 d 乳量约850 1000ml d 逐渐停夜间哺乳 5 6月龄乳类为母乳或配方奶 5 8次 d 乳量约900 1000ml d 母乳的储备 既然不是每个人的胰腺都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那么每个母亲都能进行全母乳喂养吗 二 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 1 人工奶制品的种类配方奶 当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在婴儿逐渐断离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 早产儿应尽量母乳喂养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宜选用根据早产儿生理特点设计的早产儿配方奶 以补充早产儿母亲乳汁营养成分的不足 其他特殊配方粉 据疾病性质可选用不同的特殊配方粉 如酪氨酸血症选用低酪氨酸配方粉 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应使用低苯丙氨酸奶粉等 1 人工奶制品的种类 治疗性配方奶 针对婴儿的某些疾病可选用特殊的治疗性配方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 确诊为牛奶过敏的婴儿 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可至12 18月龄 若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首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 每3 6个月至专科随访 以调整治疗时间 部分水解蛋白配方 大豆配方及羊奶不宜用于治疗牛奶过敏 无乳糖配方奶粉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长期使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对于急性腹泻后造成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可使用至痊愈后2 4周 2 喂养方式 1 部分母乳喂养 母乳与配方奶同时喂养婴儿为部分母乳喂养 临床实践中根据婴儿年龄不同 补充配方奶的方式不同 如4 6月龄婴儿可以采用补授法 此方法有助于刺激母乳分泌 6月龄后婴儿可以采用代授法 2 喂养方式 2 配方奶喂养 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 完全采用配方奶喂哺婴儿 为配方奶喂养 3 婴儿厌奶 原因1 胃肠劳累 2 不喜欢奶粉的味道 3 气氛不好 注意力分散 4 成长速度趋缓 5 生病 婴儿厌奶 处理 1 不用强迫手段 2 营造用餐环境 3 奶嘴洞大小要适当 4 不要常换奶粉 5 可以服用肠道益生菌 调节肠道菌群 6 喂奶前一小时不要喝太多水 婴儿厌奶 7 加大宝宝的运动量 8 适时添加辅食 9 有些生理的不适症状会导致宝宝厌奶 如免疫接种后 长牙期间 腹胀等 10 如果厌奶时间超过1个月 同时体重也不见增长 出生1 3个月每月约增加700克 800克 第4 6个月每月增加600克 7 12个月每月增加200克 400克左右 需要进一步就诊 11 注意不要给婴儿喂迷糊奶 6 12月婴幼儿的喂养 婴幼儿是人生的重要时期 供给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同时应考虑婴幼儿发育成熟状况与生理需要一致 促进婴幼儿正常生长与发育 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肥胖 甚至影响儿童期或成人期的生命质量 如婴幼儿期营养不良致生长缓慢 认知发育延迟 严重者可造成不可逆损害 因此 为婴儿选择食物对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能量密度 指每克食物所产的能量 卡或千焦耳 与食物中宏量营养素之间比例 水以及膳食纤维含量有关 食物中脂肪含量高则食物能量密度高 水分含量高则能量密度低 国际上建议婴儿食物的能量密度6 8月龄为0 6kcal g 12 23月龄为1 0kcal g 而母乳的能量密度在0 6 0 7 g 如母乳量少 能量密度则为0 8 1 2kcal g 能量密度 发展中国家婴幼儿引入的食物常常是含水较多的家庭制作的传统食物 食物不仅单一且能量密度普遍偏低 如稀粥 羹汤 肉汤的能量密度低于0 2kcal g 婴幼儿自己有据食物能量密度调节食物摄入量的能力 但婴幼儿的胃容量有限 每餐约30g kg 难以增加进食量来弥补能量的不足 因此 婴幼儿食物的能最密度应较高 能量密度 乳类 母乳或配方乳 能量密度为 0 6 0 7kcal g 乳类营养成分亦适于婴幼儿消化功能的发育 可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 因此乳类 母乳或配方乳 仍然是6 12月婴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WHO建议发展中国家婴儿6月龄后摄入其他食物的能量与总能量比例为1 3 1 2 即提示婴儿摄入其他食物后乳类仍是重要营养来源 可见一定量的乳量对保证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母乳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目前很多家长重视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 量 误以为引入其他食物的时间越早越好 或越多越好 而忽略了奶类 事实上婴儿转换食物的过程中乳类的减少是6月龄后生长速度减缓的重要原因 美国推荐的乳量 4 12月龄婴儿800ml左右 720 960ml 国内研究证实4 12月龄婴儿摄入乳类为750 900ml d时 能量密度可达0 6 0 8kcal g 能满足婴儿大部分能量 蛋白质需要 婴儿生长正常 母乳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具体喂养过程中很多 6月龄的婴儿乳量不足800ml的原因1 餐次过多 6次 d 2 入其他低能量密度食物量过多 包括水 果汁 汤类 稀粥等 使乳类摄入减少至总能量摄入不 3 其他食物 如鸡蛋或水果 替代1 2次乳类而减少乳量 调整婴儿喂养方法后多数婴儿乳量可达800ml d 添加辅食的年龄 WHO推荐完全母乳喂养至6个月 在印度 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喂养指南中建议要在婴儿6月龄后开始添加辅食 以补充母乳喂养的营养不足 英国和美国的喂养指南中则建议在婴儿4 6月龄时可以添加固体食物 但不要早于4个月 有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 尽管很多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较早 但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腹泻的患病率还是较低的 所以英国营养科学委员会虽然认可WHO推荐的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 但还是建议对大多数婴儿可以从4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年龄 在我国目前一致认为婴儿添加辅食的年龄为4 6月 而不是具体的6个月后 考虑到婴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应有个体差异 应综合评价婴儿的表现提示婴儿已经逐渐接受引入其他食物 而不是仅仅根据某一月龄 即与婴儿发育成熟水平有关 婴儿添加辅食的条件 如4 6月龄婴儿进食时间已规律 夜间不再喂哺 婴儿体重多超过6 5 7 0kg 每日奶量达800ml以上 提示消化功能较成熟 婴儿可控制头在需要时转向食物 勺 或吃饱后把头转开 显示婴儿动作发育较成熟等 添加辅食的种类 WHO推荐 单一谷类食物是婴儿理想的第一固体辅食 单一谷类是指没有添加其它食物成分的纯米粉 麦粉或其它谷类 引入第一种辅食原则应即可补充铁营养 易于消化又不易过敏的食物 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多为引入的第一种食物 在各国的婴幼儿喂养指南建议中均强调了这一点 考虑与6 18月龄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高发期有关 而这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年龄一致 一般认为6月龄后还没有添加辅食或辅食添加不合理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添加辅食的种类 其次为第一阶段其他食物 如水果泥 根攀类或瓜豆类的蔬菜泥等 婴儿第一阶段食物主要帮助训练婴儿的咀嚼 吞咽技能及刺激味觉发育 可补充少量维生素 矿物质营养 摄入量不宜影响婴儿总能量摄入或改变生长速度为目的 其后 根据婴儿的需要和消化功能成熟的程度 按一定顺序进行添加其他食物 在以前所强调的蛋黄主张放在第二阶段加入 添加辅食的种类 7 8月龄后逐渐转变为婴儿第二阶段食物 直至过渡到成人食物 为保证主要营养素和高能量密度 7 12月龄婴儿仍应维持乳量 800ml d左右 摄入其他食物量有较大个体差异 以不影响乳类的摄人为限 添加辅食的种类 婴儿的食物适应 婴儿接受一种新食物需要有适应的过程 研究表明90 的婴儿能很快接受新的食物 10 的婴儿经过先舔 勉强接受 吐出 再经反复多次的喂养 最终也接受每一种新食物 这只是因为他还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 或者质地 而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反射性的吐出 并不表示他不喜欢 故每种宜尝试10 15次 5 7d 至婴儿逐渐接受后再尝试另一种新食物 婴儿口腔功能的发育 婴儿的食物质地应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促进婴儿口腔功能发育 婴儿4 6月龄时用泥状食物训练口腔协调动作及吞咽能力 7 9月龄用碎末状食物帮助婴儿学习咀嚼 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12月龄后可尝试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同类型的食物 3岁前应避免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如花生 瓜子等坚果类食物 不同月龄婴儿喂养指导 添加辅食的次数 一般婴儿3 4月龄后6餐 d 胃排空时间正常 有益于消化系统 如婴儿4 5次能完成800 900ml d奶量 则可进食谷类食物1 2餐 随着年龄的增大 婴儿的每次饮奶量增大 吃奶的次数减少 逐渐增加辅食的次数 一般到12个月左右 可以一日3餐 同成人的饮食时间基本一致 食物添加的原则 从少量到多 每一次给婴儿添加新的辅食时 要从一两勺开始 逐渐增大用量 一般来说 婴儿完全适应一种食物 约需要7天的时间 如果婴儿完全适应这种食物 则再添加另外一种食物 单一食物引入的方法可刺激婴儿味觉的发育 亦可帮助观察婴儿出现的食物不良反应 特别是食物过敏 至6 7月龄后可代替1 2次乳量 辅食添加的原则 由细到粗 细粗 指的是食物的质地 刚开始添加的辅食 应是细嫩柔滑的食物 便于婴儿吞咽 消化 吸收 当婴儿快出牙时 应添加一些稍租硬较稠的食物给婴儿咀嚼吞咽 同时锻炼舌头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功能等进食技巧 以促进消化器官的功能发展 少盐 维持着人体渗透压 靠肾的浓缩 稀释维持着电解质的平 婴儿的肾脏功能尚不完善 给8个月前的婴儿食物中加盐 必定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时间一长对孩子肾脏发育不利 澳大利亚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给出了明确的每日钠摄入标准 0 6个月婴儿140 280mg d 7 12个月婴儿320 580mg d 每g氯化钠中含钠393mg 因为食物中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盐类 因此我们不主张在给婴儿制作辅食时额外添加食盐 脂肪的摄入 大多数国家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建议 对于婴儿不应该限制脂肪的摄入 对于0 6个月的婴儿 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用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喂养的婴儿 由脂肪提供的能量约占总食物摄人能量的50 6 24个月前 婴幼儿摄入的脂肪供能也要达到总能量的40 左右 脱脂或半脱脂牛奶并不适于2岁以下儿童 进食技能培养 婴儿的进食技能发育水平与幼儿的进食习惯培养及生长发育有关 正常婴儿5个月左右不管有无乳牙的萌出 只要有上下咬合动作 表明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开始发育 都应引入一些非乳类的食物 如婴儿4 6月龄时学习从勺中取食 7 9月龄时训练用杯喝水 可接受切细的软食 给婴儿喂饭时要用小勺 不要用奶瓶 喂水等液体时 家长可以帮助婴儿用杯子饮用 进食技能的培养 8 10个月可咀嚼各种煮软的蔬菜 切碎的肉类 一般10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手指活动能力相对比较强 是开始学吃较好的阶段 可以让婴儿积极参与进食过程 由被动进食到主动进食 让儿童学吃的好处有 增加对食物的兴趣 锻炼婴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小肌肉的发育能力 增加婴儿的自信心 12个月可闭嘴进食 此时的进食行为较成熟 进食安排 6 7月龄乳类为母乳或配方奶 5 6次 d 乳量约900 1000m1 d 此时可加强化铁谷类食品 每日1 2杯 如一餐稠粥或面条 水果 蔬菜类每日水果1 2个 碎菜25 50g 肉类可开始引入 1 2 1勺蛋黄可开始引入 注意可让婴儿手拿 条状 或 指状 水果蔬菜学习咀嚼 8 l0月龄乳类逐渐以配方奶替代母乳 乳类约4次 d 乳量约800 1000m1 d 可进食软饭 面条二餐 100 150g 强化铁谷类每日1 2杯 水果 蔬菜类每日水果1 2 1个 碎菜50 100g 肉类少量 注意 可逐渐过度到软饭 面食 馒头 饺子 包子 抄手 馄饨 学习自己用勺 与成人同桌就餐1 2次 进食安排 11 12月龄饮食为软饭 面食二餐100 150g d 配方奶约3 4次 乳量约700 1000ml d 强化铁谷类每日1 2杯 每日水果1 2 1个 碎菜100 150g 肉类少量 1岁前不给蜜蜂糖水 进食安排 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喂养人的影响 看护人的教育 知识 习俗 工作能力 健康和营养状况 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自主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等对婴幼儿添加辅食有着重要的影响 母亲的文化水平与辅食添加开始的时间呈负相关 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 辅食添加率越高 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母亲是文盲母亲辅食添加率的2 5倍 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动物蛋白的添加与家庭经济收入呈正相关 家庭年人均收入越高 蛋白类辅食的添加率越高 也有研究认为母亲职业对婴儿辅食的正确添加影响较大 而文化和家庭经济收入对辅食添加影响不大 这可能与目前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有关 喂养人焦虑 灰心对婴幼儿接受新食物产生不良影响 一项调查得知 92 的父母在换乳期添加其他乳类过程中存在焦虑情绪 并对婴儿进食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社会因素对辅食添加的影响 在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辅食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卫生条件好 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小 辅食的能量密度 营养素密度较高 辅食的质量较优 在经济落后地区 辅食的严重污染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会有不良影响 喂养人在辅食添加中的注意事项 喂养人对婴幼儿进食的影响 包括喂养人对婴幼儿的情感交流 帮助 监督和保护 正向或逆向的相互影响及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 是辅食添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喂养人在喂养小儿时 用眼睛看着他 赞扬他 并能对其各种需要和暗示及时做出反应 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喂养人的示范动作 模仿行为 与婴幼儿的交谈都可鼓励其进食 而不是对儿童进行强迫或者放任性的喂养 强迫喂养会导致婴幼儿缺乏自我进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厌食 放任型喂养则导致婴幼儿食物摄人量过多或不足 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负责型喂养 即喂养者用鼓励和赞扬的策略促进其进食 这种喂养方式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自身体内的饮食调节机制 家长要避免用食物作为奖励 可以用表扬和拥抱作为奖励 同时家长要鼓励儿童多进行有益的体力活动 影响辅食添加的因素 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