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D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14分)1. (1分)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 .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C . 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D .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2. (1分)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凝固B . 先汽化,后液化C . 先升华,后凝华D . 先蒸发,后沸腾3. (1分)人工降雨是把干冰用炮弹打入云层,干冰迅速升华,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热熔化变成小水滴,形成雨。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 凝华、熔化B . 升华、熔化C . 升华、液化D . 凝华、液化4. (1分)图中所示四种现象的形成需要吸热的是( ) A . 春天来啦,冰雪融化B .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 . 冬天,草叶上形成冰挂D . 北方冬天的雾凇5. (1分)关于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压缩体积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B . 液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C . 液化过程是个放热过程D . 液化过程既不放热,也不吸热6. (1分)刚从冰箱中取出硬邦邦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剥去纸,棒冰就冒出“白雾”若把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放在嘴里棒冰变成“糖水”这四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 A . 凝固、汽化、液化、熔化B . 凝固、液化、液化、熔化C . 凝华、汽化、液化、汽化D . 凝华、液化、液化、熔化7. (1分)(2017宿迁)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气”是水蒸气B . “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 . 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 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8. (1分)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 春天,冰雪融化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A . B . C . D . 9. (1分)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 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B . 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C . 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D . 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10. (1分)在下列现象中,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吻合的是( ) A . 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冰凝华B . 清晨梵净山的雾汽化C . 篮球场上的积水被晒干蒸发D .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固11. (1分)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 .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 .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 . 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 . 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12. (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 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吸收了热量C . 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D .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3. (1分)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水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性质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如果水的密度变得与水银一样大,那么石头和铁埠都可以在水面上漂浮B . 如果水的沸点升高到120,那么煮熟、煮烂食物变得更容易C . 如果水的凝固点降低到-150,那么所有的冰山将不会存在D . 如果水的比热容变得很小,那么相同情况下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会更长14. (1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其中能表示海波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5分)15. (1分)寒冷时,我们常常两手搓动取暖,这是通过_增加手的内能,有时对双手呵气取暖,这是通过_增加手的内能。 16. (1分)如图所示为装修工人经常会用到的热熔胶枪,胶枪使用时将固体胶棒送入枪管,通电加热后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胶水被挤出;胶水在常温下_(选填“吸热”或“放热”)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起到黏合的作用17. (1分)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_。 18. (1分)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_(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_(填物态变化名),且_(填“吸热” 或“放热”).19. (1分)冬天会经常看到教室的玻璃窗出现水雾(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内、外)表面也会出现水珠.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6分)20. (3分)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要吸热,温度_。 (3)回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_21. (3分)如图是小明探究海波熔化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必须对海波加热,说明海波熔化时要_热,图中第10 min时,物质处于_态.四、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22. (3分)驾车前行,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该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14分)1-1、2-1、3-1、4-1、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