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85487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5 2016 学年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试题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zip,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内容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就是从有机体分离出来有生命活性的化合物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烷的结构式:c2h6b3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ch3)2chch=ch2c乙炔的电子式: d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3在光照条件下,将1mol甲烷和1mol氯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 ach3cl、hcl bhcl、ccl4cch3cl、ch2cl2 dch3cl、ch2cl2、chcl3、ccl4、hcl4与ch3 ch2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bcd5按系统命名法,的正确名称是 a3,3,4-三甲基己烷 b3,3-二甲基-2-乙基戊烷c3,4,4-三甲基己烷d3,3-二甲基-4-乙基戊烷6将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充分混合并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呈现橙色,下层液体是无色的是accl4 b苯c戊烯 d乙醇7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8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碘甲烷b氟氯烃c苯d硝基苯9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a甲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b甲苯能使热的kmno4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燃烧时产生带浓烈黑烟的火焰d1 mol甲苯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0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加热浓硝酸和苯(浓硫酸作催化剂)制取硝基苯c加热溴乙烷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d加热溴乙烷和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于一平面上的是ac2h2 bc2h6cc6h6dc2h412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双键上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应,下列过程与加成反应无关的是a苯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b裂化汽油与溴水混合振荡,水层颜色变浅c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乙醇d乙烷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取的一氯乙烷13下列化合物中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ch3cl bccl 3c cl 314验证某有机物是否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只测定它的c、h比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与c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15联苯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 b1mol联苯最多可以和6molh2发生加成反应c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不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d它和蒽( )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 第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16(10分)同学们学习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用物质的组号填写下表。和 和 ch4和ch3ch2ch3 金刚石和石墨 h、d、t 16o、17o、18o 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臭氧(o3)和氧气(o2) 2,2二甲基丙烷 和 新戊烷 ch3ch2oh 和 hoch2ch3类别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一种物质组号17(12分)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分子式的确定(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2)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其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确定 (4)1h核磁共振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如图1)。经测定,有机物a的1h核磁共振谱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图1 图2性质实验(5)a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可生成b,b可合成塑料c,请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6)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扭伤时,队医随即用氯乙烷(沸点为12.27 )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冻麻醉。请用b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氯乙烷,要求原子利用率为100%,请写出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8(10分)煤粉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下表所列的物质:序号名称甲烷一氧化碳乙烯 苯甲苯氨水(1)表中所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填序号)。(2)能因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_(填序号)。(3)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用作制造食品包装袋的是_(填序号),该物质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_种。19(14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 充分振荡,目的是 。(3) 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4)为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 ,现象是 ,则能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d中加入 ,现象是 。20.(14分)下面是九种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框图中,是反应,是反应,是反应。(填反应类型)(2)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3) c2的结构简式_;g的结构简式_。f1和f2互为_。21(10分)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都是12:1的三种烃a、b、c,a呈气态,b和c呈液态。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3:4。和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都能发生加聚反应,a的加聚产物具有导电性,c的加聚产物则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塑料。(1)写出a、b、c的分子式,分别为: (2)写出a、c分别加聚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aabdcad题号1112131415答案badddbc非选择题 (共70分)16、(10分)每空2分, , 17、(12分)每空2分(1)n(c)n(h)n(o)261(2)c2h6o(3)ch3ch2oh、ch3och3(4)ch3ch2oh(5)nch2=ch2(6)ch2=ch2hclch3ch2cl18、(10分)每空2分 (1)2、6(2)3、6(3)3ch2=ch2 + h2 ch3ch3 (4)419、 (14分)(每空2分)(1)(2)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溴单质(3)吸收挥发出来的溴和苯(4)硝酸银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20、(14分)每空2分(1) 取代消去加聚(2) 2naoh2nabr2h2o(3) 同分异构体21、(10分) (每空2分)(1)a: c2h2 b : c6h6 c: c8h8(2) ,7第页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共 60 分)图1(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图1)。读图完成12题。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a开放性 b差异性c整体性 d联系性2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c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图2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图23. 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a. 崇拜 b. 依赖 c. 征服 d. 友好4. 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的是a. b. c. d. 图3为“鲁尔工业区示意图”,读图56题。5. 下列有关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图3a. 丰富的煤炭资源 b. 广阔的市场c. 丰富的铁矿资源 d. 丰富的水源及便利的水运6.目前,鲁尔区发展状况是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 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多元化 工业污染日趋严重a. b. c. 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并完成78题。占全国的百分比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80%144%人口 533%444%耕地352%592%7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少8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a长江三峡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c淮河治理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图4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时,调出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10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回补地下水 b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c土壤次生盐碱化 图4d长江河口海水倒灌图5图5表示某河流流域范围,读图完成1112题。11造成流域内、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 b气温 c降水 d地形12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及其流域的优势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区河段宜开发水电b区河段宜引水灌溉c区域内应大力发展种植业d区域内宜发展耕作业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图6,联系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13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图6p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14黑龙江农垦总局决定停止开垦图中的p平原,主要是因为a保护湿地生态环境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粮食生产过剩d该区自然条件恶劣,开垦困难图7为“我国部分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516题。15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16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图7 a提高植被覆盖率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图8表示上个世纪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据此完成1718题。图817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18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9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 b.c. d.20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图9所示地貌的人为原因有a露天采矿b黄土质地疏松c夏季暴雨集中图9d植被破坏严重图10为英国和日本示意图。读图完成21题。英国日本图1021关于英国和日本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是岛国,因此都多火山、地震 b两国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c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是季风气候 d两国工业布局都以“临海型”为主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会经历初期、成长、转型和再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回答22题。22.有关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的社会问题c.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d.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图11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2324题。图1123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a水量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航运条件好 d人口密集24长江上游修建水库后,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a洪涝灾害减少 b气候更加干燥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地震减少图12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25题。图1225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人口稀少 b气候干旱 c沙丘广布 d地表径流少 读图13,完成26题。图1326上海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a煤、石油比较丰富,天然气比较少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c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d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5题,共60分)。图1427读图14“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1)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和。(2分)(2)字母c所在的自然区名称是 ,该区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强烈。(2分)(3)流经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河流是(黄河、长江)。(1分)(4) 长江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 。(2分)(5)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区域差异(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2分)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2分)28.读图15“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13分)(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系统,b代表 系统。(2分)图15(2)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2分)(3)在复合系统中,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2分)(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促进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2分)(5)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 。(2分)(6)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将下列原则与相关内容连线:(3分) a公平性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c共同性原则 各国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29图16为“东北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图17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煤炭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林区和森林工业农业和粮食产区ab图16铁石油煤图例图17(1)东北地区的农业在我国具有很高地位,是全国重要的 基地、 基地,也是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2分)(2)图中a、b两地中, 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 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2分)(3)东北粮食产区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2分)(4)据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中以 (轻或重)工业为主导,这些工业部门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2分)(5)东北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阻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 。(2分)(6)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有: 、 。(2分)30.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及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青铜峡三门峡河口水文站黄土高原流域范围图18材料二: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河口镇和旧孟津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从青海省的东部起,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地形地质条件好,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黄河流出青铜峡后,进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流平稳。(1) 分析黄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自然背景应从 、 等方面着手。(2分)(2)根据材料一,黄河中游自河口至三门峡含沙量 ,这对下游地区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2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为 。(1分)(4)图中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1分)(5)将a、开垦荒地 b、水土流失 c、破坏植被 d、土地退化对应的字母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框中。(4分) 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和植被破坏引起恶性循环示意图”(6)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有 、 。(2分)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将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会不会伴随着污染的二次转移,自然成为每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关心和担忧的问题。图19材料二: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材料三: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ba图20(1)珠三角工业的“二次转移”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 、 。(2分)消极影响: 。(1分)(2)图20中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a地向b地输出: 、 。(2分)b地向a地输出: 、 。(2分)(3)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单选)(2分)a气候条件变化b农业科技发展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推进该地区城市化进 程的直接动力是 。(1分)(5)能源问题是制约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该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有: 、 。(2分)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bacbcacbbc11 121314151617181920dccabaaabdad212223242526bcadacacbdcd二、综合题:27(11分)(1)地形 气候(2分)(2)青藏高寒区 太阳辐射(2分)(3)黄河(1分) (4)亚热带季风气候 洪水灾害(2分) (5)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任选两个)(2分) 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任选两个)(2分)28(13分)(1)社会 经济(2分)(2)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2分)(3)生态 经济(2分)(4)促进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短缺状况,改善大气质量(任答两点得2分)(5)用淘米水浇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分类投放垃圾、 用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购物、使用节能灯(答出两点合理即得2分)(6)(3分) a公平性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c共同性原则 各国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29(12分)(1)商品粮 林业 (2分) (2)a b (2分)(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任答两点得2分)(4)重 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分)(5)矿产资源面临枯竭;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任答两点给2分)(6)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等(任答两点得2分)30(12分)(1)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等(任答两点给2分)(2)陡增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不利于防汛和航运(2分)(3)水能(的梯级)开发;引黄灌溉(任答一点给1分)图9(4)水土流失(1分) (5)自左至右,依次为:cbda(每框1分,共4分)(4分)(6)打坝淤地,修建小水库,修水平梯田,平整土地,地膜覆盖,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或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任答两点给2分)31(12分)(1)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工业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答两点给2分) 消极影响:加剧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量占用耕地。(1分)(2)a地向b地输出资金、技术、工业产品等;(任答两点给2分) b地向a地输出劳动力、自然资源、能源等(任答两点给2分)(3) d (2分)(4)工业化(1分) (5)跨区域调配能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任答两点给2分)图98第页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政治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客观题 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上,中国获得下一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世界哲学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行。人们之所以重视哲学是因为哲学正确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哲学揭示了各领域的具体规律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3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5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下列哲学观点中,与漫画中的观点一致的是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气者,理之依也理生万物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德国古典哲学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世界的意识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9随着社会热点的变化,“反腐”、“新常态”、“萌萌哒”、“依法治国”、“暖男”等热词成为近年国内流行语。这表明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是客观的10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静止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永恒的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与一定阶段上根本性质未变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11孙子兵法曰:“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告诉我们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中 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2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客观实在性、运动客观实在性、永恒性运动、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可知性1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话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 主观性稳定性 普遍性15. 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立足社会实践 要注重量的积累要发挥意识的决定作用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6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7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8人生活在现实,思维又使人超越现实;人生活在现在,思想又使人构想未来。这种超越现实、构想未来的能力,就形成了理想。这表明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具有社会性 意识具有客观性19唐代诗人王维在杂诗中写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其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0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2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下列与此寓意相近的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孙中山)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22从非典到埃博拉病毒,再到今天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新的疾病不断出现,促使着人类不断探索和研究。这说明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真理是具体、无条件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2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条件性 客观性 具体性 主观性24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 人们永远无法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2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 量变和质变 前进性和曲折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6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观臆造的联系 真实的联系272015年中国多地遭遇 “十面霾伏”,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扩散条件极端不利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加重了污染水平。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分析体现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把握了联系的多样性坚持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28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团队”荣获“国家创新团队奖”。科技创新过程中强调团队合作,是因为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门功能之和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决定整体功能29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这说明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主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特殊性3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31“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等关键环节,以及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力争到2025年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根据人的需要可以创造新联系abcd32下列成语体现“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是覆巢破卵 拔苗助长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3201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行;警示未来,才能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获取智慧和启迪。这告诉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第卷(主观题 共54分)二、简析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34材料一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 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 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6分) 35.材料一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我国现行的立法法自2000年颁布施行以来,对规范立法活动,推动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立法法确立的立法制度总体是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立法工作面临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立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需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材料二 2015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22周年。消法颁布时正值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对于消费者权利的内涵规定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只要求保证消费信息真实性,而对其准确性、完整性没有做出规定。放眼消法走过的20年,我国的消费品质量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消费者权利的认知和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还有很多的不如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全新的消费模式,因此,几年前国家已经开始启动消法的修订工作。(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如何对立法法进行修订?(6分) (2)说明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6分) 36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随后近20年里,中国女排步入低谷,不仅丢掉了亚洲冠军,而且输日本、输泰国、输韩国竟成了家常便饭,那时的中国女排,连参加大奖赛总决赛的资格都没有。9月6日,在2015年女排世界杯最后一轮,中国女排3:1战胜东道主日本队,时隔12年再捧世界杯,重返世界之巅,同时收获了直通里约奥运会的门票。(1)30多年来,中国女排经历了由“辉煌到低谷”,再由“低谷到辉煌”,其中哪个阶段属于发展?请说明理由。(6分)(2)请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及道路的理论分析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随着“雾霾”等恶劣天气与社会大众的接触越来越“亲密”和频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社会问题。某校高二(2)班同学商定以“环境污染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解读生活】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政府负责、企业守法、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1)请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崇尚绿色消费理念?(6分)【参与讨论】查找资料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发现,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各地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适时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雾霾,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2)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雾霾天气?(6分)【勇于实践】同学们普遍认为,针对严峻的环保形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节能环保,低碳生活。(3)在节能环保的今天,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写出两点,并分别说明其哲学依据。(6分)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政治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bccb 6-10 bddcc 11-15 cacaa 16-20 ddbad 21-25 abbca 26-30 abcab 31-33 adc二、简析题34(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85487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