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壕吏教案 授课:钟已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二、过程与方法: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教学重点:一、 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二、 用吟诵沟通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在唐朝涌现了两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一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另一位就是就是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杜甫诗三首其中的石壕吏来感受诗人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二、走进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三、写作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邺城,胜利在望。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读诗: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文。四、品诗:1.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是谁?老翁、老妇、石壕吏、儿媳、孙子、诗人主要人物:老妇、石壕吏2.石壕吏、老妇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诗人是如何刻画的?石壕吏 呼 怒 蛮横凶暴老妇 啼 苦 凄厉痛苦3.哭诉“苦”在哪些方面?服役惨况家中困境 衣不蔽体 食不果腹自请应征五、悟诗: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六、拓展延伸: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补写石壕吏与老妇的对话。七、课堂作业:根据提示,背诵诗歌。八、课后作业: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适当补充被诗人隐去的情节。教学反思: 石壕吏中的老妪和差吏之间的对话,是学习的关键。我们不难发现,老于的话句句都是在差吏逼问下说出来的,可以让学生设想:差吏一进门就问:你家有男丁吗?老妪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役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妪只好”请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