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导学案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 主备人:金雅娟 时间:2017年月4日 19日 审签人: 学案编号 20170922课标要求: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我国干湿地区划分。3、明确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4、知道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环节 设 计 流 程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出示并解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读本堂课学习目标导入新课第二模块:东西干湿差异学生自主学习读图探究看课文33-36页及2.18-2.22图,回答下列问题: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看课文图2.18,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1)在2.18图中找出以下等降水量线: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50毫米。(2)东南沿海一带的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西本内陆的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毫米以下。由(1)(2)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读图2.20,回答下列问题: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 。(1)四个地点的降水集中在 月到 月 。(2)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广州和武汉)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北京和哈尔滨)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3.降水的年际变化: 。(读图2.20)4、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1)一个地区年 量和 量的对比关系,反应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2)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划分的四类干湿地区是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读P36图2.22回答下列问题:(3)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界限大致以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限大致以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界限大致以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湿润地区的植被是 ,半湿润地区的植被是 ,半干旱地区植被是 ,干旱地区植被是 。4、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读P34页阅读材料) 群学部分P37活动:小组内合作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会影响建筑、饮食、民俗、农业生产、植被等许多方面。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2. 不同的干湿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同。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补充更多的实例。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学会了 。达标检测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B.从东北向西南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2.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雨季长B.南方雨季短C.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D.降水的年际变化大3.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A.降水量的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C.拥有河流数量的多少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4.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完全位于湿润区的是()A.青海省B.宁夏回族自治区 C.黑龙江省D.福建省5.不同干湿状况的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B.森林草原 C.草原D.荒漠6.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年降水量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广州降水最多的月份是;武汉降水最多的月份是;北京降水最多的月份是;哈尔滨降水最多的月份是。(2)四地降水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 。(3)以上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从分布规律看,我国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多于或少于)北方地区。7将下列城市与对应的干湿区连线。广州a半湿润区北京b半干旱区兰州c湿润区乌鲁木齐d干旱区8.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毫米年等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