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41799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6 2017 学年 内蒙古 赤峰市 宁城县 上学 期末考试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zip,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上学,期末考试
内容简介:
宁城县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mg24 al27 cu64一、选择题(共18题,每题2分)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baso4 b铜、二氧化硫 ckoh、蔗糖 dkno3、硫酸溶液 2、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过滤,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c d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6g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b标准状况下,11.2l 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nac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0.1 nad2l1mol/l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2na5、下列化学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s水溶液在空气中变浑浊b生活中使用明矾净水,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c溶有二氧化氮的浓硝酸做火箭的助燃剂d漂白粉漂白有色布条6、改变反应物用量,下列反应能用同一个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是( ) naalo2溶液与co2反应; si与烧碱溶液反应; h2s与naoh溶液反应; fe与稀硝酸反应; s在o2中燃烧; nh3与o2的反应a b c d7、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2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 bh2so4 cbacl2 dagno38、用10 ml 0.1 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k2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 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 133 b.123 c. 322 d.3119、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ph=1的溶液中:nh4+ 、k、so42-、clo 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ic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so42d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少量alcl3溶液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al3+4oh= alo22h2ob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2+=cu+2na+cfecl3溶液与cu反应:fe3+cu=fe2+cu2+d氯气溶解于水:cl2+h2o2h+cl+clo11、关于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是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被氧化bna2o2是氧化剂,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若有2 mol na2o2参加反应,则有2 mol电子转移12、下列各金属的混合物2.5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其中可能的是()azn和fe bmg和zncal和mg dcu和fe13、在含有fe3+、fe2+、al3+、n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a.fe3+、al3+ b.al3+ c.fe2+、al3+ d.14、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na2sio3溶液;ca(oh)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 bc d15、在同温同压下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混合后,通入bacl2和品红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褪色,无沉淀生成 b溶液不褪色,无沉淀生成c溶液褪色,有沉淀生成 d溶液不褪色,有沉淀生成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渡的naoh溶液时,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操作是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再转移到烧杯中溶解烧杯中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实验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里面含有少量水读取容量瓶液面时采用俯视a. b. c. d.17、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制取及观察fe(oh)2 b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c实验室制取nh3 d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18、已知(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nh4+部分被氧化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3:1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4二、简答题(共64分)19(填空题)(9分,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1分)()(4分)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的有关的离子方程式:(1)cuo中混有少量al2o3 ;(2)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5分)在新制的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1)向kbr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_,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20、推断题(24分)abco2o2、(10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淡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重要应用 。(3)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 ,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分)、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o2、d为c12、e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b ,f ,h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 中是 剂,反应中是 剂。(3)若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 ;若反应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 。(4)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 。21、实验题(25分)()(1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1)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试管b用来探究so2的漂白性,则应装的试剂是_(3)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为溴水褪色,则可证明so2具有_性(4)实验中采用可抽动的铜丝,与直接放铜片相比优点是_.(5)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应如何改进_()(15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右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4)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22、计算题(6分)、向100ml 3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ba(oh)2溶液。写出当刚好出现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用一个式子表示):_;随着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如图表示。写出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b_,c_。 abcv/moln/molo宁城县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每题2分)1c 2a 3d 4b 5b 6a 7a 8a 9b 10a 11d 12b 13b 14b 15d 16a 17a 18b19(填空题)(9分,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1分) ()(1)al2o3+2oh-=2alo2-+h2o(2)2na+co32-+h2o+co2=2nahco3或co32-+h2o+co2=2hco3-()(1)cl2 cl2+2br-=2cl-+br2(2)h+ hclo20、推断题(24分)、(10分,每空2分)(1)2so2+ o2 2so3 (2)过氧化钠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3)n2 或nh3 3no2+h2o= 2hno3 +no 、(14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1)hcl;fe3o4;fecl3(2)催化(1分);氧化(1分)(3)kclo3;h2o2(4)mno2+4hcl(浓)mncl2+cl2+2h2o21、(计25分)()(10分,每空2分)(1)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2)品红 (3)还原 (4)可控制反应的起始与停止(5)增加尾气吸收装置()(15分)(1)3fe+4h2o(g)fe3o4+4h2 (2分,不写g或加热扣1分,写高温不扣分) (2)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 fe3o4,和fe (各2分)(3)fe+2fe3+=3fe2+ (2分)(4) feso4+2naoh=fe(oh)2+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各2分)(5)还原 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铁粉(各1分)22(6分,每空2分)、(1)al3+2so42-+nh4+2ba2+4oh-=al(oh)3+2baso4+nh3h2o(2)600ml 750ml6第页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50分)1从秦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的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皇帝个人独断的随意的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b助长唯上是从的因循守旧之风 c极力扶助小农经济的顽强发展 d造成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c削弱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 d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4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科举制注重人文素养 b. 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c.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d.科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5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6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中国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两者都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在于a都为民主政治的奠定了基础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8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d.国王与议会的矛盾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上述内容反映出当时德国的 a军国主义特色 b专制主义特色 c君主立宪制特色 d联邦制特色10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 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原则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c.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121851年和1911年是我国传统干支纪年中的农历辛亥年,这两年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共通之处是a部分实现政治民主化目标 b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c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d.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1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4.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1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共和政体 d增强了民族意识16鉴于上海市总商会不肯下通知统一罢市,学联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精神,临时决定采取组织小分队分头动员商店罢市。6月5日那天,学生再分头劝说动员,得到了店员工人们的同情和支持形成了“三罢”(罢课、罢工、罢市)的强大声势。据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帝斗争 b五四运动在上海取得了胜利c孙中山成为五四运动的实际领导人 d孙中山指导了上海学生的斗争1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 “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关门打狗”18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 , 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19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0.台湾“头号红顶商人”、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2005年1月3 月病逝,生前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的是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2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22.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 .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23.“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发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列宁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号召群众 a.推翻沙皇政府 b.推翻临时政府 c.增强革命力量 d.反对外来干涉24“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对代背景是a .十月革命 b.二战爆发 c.美苏冷战 d.苏联解体25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资本主义经济格局 “中国重返联合国” 俄罗斯国旗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世界经济全球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第卷 非选择题 (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26(14分)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材料三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的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分别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3)据材料三,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6分)27(20分)政治与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请你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摘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三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四 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始终掌握领先的法宝,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五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出现的进步作用。(2分) (2) 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什么法律原则?(2分)(3)材料三体现出的法律制度有何特点?(2分)在我国,对这种制度进行否定的第一部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制度方面创新的表现和实现途径。(4分)(5)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论证材料五的主要观点。(4分)(6)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中外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什么?(4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材料四 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分)(2)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4分)为此,这一时期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2分)(3)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4分)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怎样谋求政治大国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2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b 4b 5d 6c 7b 8c 9d 10b 11c 12d 13d 14c 15d 16d 17a 18d 19a 20b 21a 22a 23b 24c 25c 二、非选择题(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如有其他它答法,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6(1)宗法制度(2)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卫生医疗技术落后;政治事件影响社会意识,民众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实行改革开放,女性地位提高。 (3)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4分)也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2分)27(1)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3)特点:君权至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表现: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或君主立宪制);实现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实现。 (5)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6)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28.(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美苏对抗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 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 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7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试卷高一地理试卷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天宫二号。读图完成12题。1.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线 b.线 c.线 d.线2.宇宙环境很复杂,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云雾 b.流星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3下列五幅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能表示我国处在冬季的是a. b. c. d.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4-5问题。4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5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贵州群山深处的“大窝凼”是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喀斯特地貌群。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此建成启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据此完成67题。6.“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生物7.“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地表不易积水 地势低洼 降水丰富 人烟稀少a. b. c. d.8当亚欧大陆上印度低压势力增强时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地球上气压带向南移动c北半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d北京比上海昼长下图表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m3),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mm。读图回答910小题。9该地区位于我国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0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 b水污染严重 c地下水过量开采 d水资源利用率低11右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冷锋 b. 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晴,气温下降c. 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南半球的暖锋 d. 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雨,气温升高 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圈层分别是a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b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c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d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13过程可能导致a臭氧层破坏 b生物种群增多 c全球气候变暖 d海平面下降14从中国北京到塔吉克斯坦的行程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分别是a垂直地带性 水分和热量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分 读图6“某同学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昆仑山某处化石照片”,完成15-16题。图615. 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a b c d16. 照片中含化石的岩石属于a.侵入型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喷出型岩浆岩17读下图“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b.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810月1日,下列地区:23.5 n 0 23.5s 66.5n,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 a b c d19.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b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矿物燃料,与太阳辐射能无关20右图所示气候类型的特点是a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21.关于聚落与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平原最适宜聚落发展,凡是平原地区均是聚落密集区 山区的聚落大多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主要是因为河流两岸雨热同期,气候优越a b c d22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c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调节d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23、2016年12月25日人们欢度圣诞节的时候,下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2016年7月31日晚上,月球玉兔车正式和大家告别,它在宇宙中工作了972天。读图完成2425题。24.“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a.太阳辐射能 b.核能 c.太阳风 d.风能25.“玉兔”行驶留下了深深的“车辙”,反映了a.月球表面由土壤构成 b.月球车很沉重c.月球表面风化壳深厚 d.光照充足第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7个大题,满分50分)2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 此图表示的是 月份季风图。 (1分)(2) 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 。(1分)(3) e季风势力最强时,天义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 _(1分) (4) 在成因上,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_ (2分)(5) 此月份,c地是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 (高压、低压) (2分)27读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月 日。(1分)(2)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1分)(3) 弧man是 (填“晨”或“昏”)线。此刻,e地的地方时是: 。a地的昼长为 小时。(3分)(4)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2分)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 _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是 _。(2分)28.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6分)(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和 ,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 、人类影响最大的是 、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 (填字母代号)。(3分)(2)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分) 2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a洋流为 ,它给流经的亚欧大陆西岸带来的影响是 b流经的渔场是 渔场。其成因是 (2分)(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经过c处的洋流方向。c洋流为 ,从性质上看是 ,它属于南半球中低纬 时针方向的洋流系统(2分)(3)从经过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417998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