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病毒湖北省沙市六中 周伊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技能方面学会从视频资料中充分挖掘信息,扩展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2.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对于病毒与人类疾病、免疫学的关系形成初步的印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教学难点病毒、疾病与人体的免疫。三、教学设计思路本章需解决的知识目标不难,课标的要求也比较低,但要对病毒与疾病的关系(包括人体的免疫、疫苗的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则有相当的难度。另外,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也需要学生彻底的厘清过程和原理,不能迷迷糊糊。针对本节课的这些特点,我挑选了一段学生感兴趣的国外视频,将之切割成不同的段落(六段小视频),配合课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网上的小动画(病毒的繁殖)来介绍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将课文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经教师的引导和提示,自己揣摩填写。最后学生当堂完成导学案,通过题目检测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评讲,结束本课。主要的教学手段: 大量的视频,将课本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介绍国际上病毒研究的历史和动向。视频将流感、天花、乙肝、艾滋病、脊髓灰质炎这些学生常听到的疾病融入其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病毒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认识,而非仅仅了解一些知识的碎片;大量的图片(动画),使抽象的病毒学变得生动直观,配合课文中的文段,挖去关键词,让学生填空,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积极活泼的语言引导,将各个环节紧密串联起来;作业训练,精选典型习题,巩固落实。本章教学中,除了达成知识目标以外,更应该结合病毒发现的科学史、生物技术的发展、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在免疫学上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于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四、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播放视频1:引入病毒。教师提问:视频中提到了流行性感冒、天花这两种人类的疾病,引起它们的病原体是什么?学生观看视频1。学生齐声答:病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病毒有进一步认识的意愿。病毒的发现播放视频2。结合视频提问:1病毒的大小有什么特点?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它吗?教师引导: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病毒并不了解,在过去人们把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瘟疫。(展示壁画)这幅图展示的就是当年瘟疫发生后劫后余生的人们恐惧无奈的模样。过渡到病毒的发现,介绍伊万里夫斯基的烟草实验。PPT展示段落。教师提问:1. 伊万里夫斯基的实验说明了什么?2. 他把这种病原体取名叫?3. 引起动物的口蹄疫病的病原体是?教师引导:这个时期科学家有没有观察病毒?直到20世纪初,哪种仪器的发明使科学家观察到了烟草花叶病毒?它呈什么形态?PPT展示课文90页第一段,学生完成填空。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回答:小。不能。学生完成填空。思考并理解,参考课本,回答:1.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2.滤过性病毒。3.滤过性病毒学生回答:没有,病毒太小。学生回答:电子显微镜。杆状。学生完成填空。带领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受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病毒的形态、结构PPT展示病毒的形态。任务:回忆各种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真菌酵母菌细胞),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过渡:这些细胞结构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病毒有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这些细胞结构呢?展示图片:病毒的结构教师补充: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核酸,核酸有两种: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大部分的病毒都属于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SARS病毒(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学生总结:病毒形态各异。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推想: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学生总结: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复习旧知。学生通过对比和思考作出重要猜测。训练学生看图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认识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种类播放视频3。教师提问:1.病毒的分类依据?种类?2.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死亡吗?观看视频3。学生完成填空。参考课文,回答:1.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2.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适宜,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初步了解生物分类。训练学生自学课本的能力。病毒的繁殖引入:病毒是如何繁殖的呢?播放视频4展示PPT,播放病毒的繁殖动画。学生观看视频4。学生结合flash,描述病毒的繁殖过程。完成填空。齐声读一遍。从视频中了解病毒如何引发疾病。免疫系统怎样发挥作用。病毒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教师:下一段视频我们来了解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播放视频5PPT罗列:1.病毒对人类有害的方面?2病毒对人类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呢?观看视频5.学生完成填空。自己总结:病毒对人类有害方面:引起疾病。有利方面:利用病毒制作疫苗;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病毒与健康、免疫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传染病和免疫学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总结、练习播放视频6。观察、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讲解题目。观看视频6.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进行校对。通过视频对本节内容做一个梳理,通过作业检测知识掌握情况。第五章 病毒(导学案)【学习目标】1. 举例说出病毒的种类。2. 掌握病毒的结构和繁殖。3. 描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导学】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烟草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 ,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2.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4.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 和 (也叫 )等三大类。5.病毒的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没有 结构。6.病毒只能寄生在 细胞里,靠自己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 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病毒的繁殖方式。简称自我复制。7.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可制成 。【课堂练习】1.病毒必须在什么环境下,才能有生命活动?( )A.水中 B.空气中 C.土壤中 D.其他生物的细胞里2.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繁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A.生理正常 B.有害 C.有益 D.有些有害,有些有益3.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方式依次是( )A.自养、寄生 B.异养、寄生 C.自养、腐生 D.异养、腐生4.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细胞结构 B.不能独立生活C.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D.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5.下列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