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大与小”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大与小”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大与小”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大与小”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大与小”单元整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赵胜利海淀区育鹰小学基本信息 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整合课学科语文学段 第二学段年级四年级教材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学科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据此,本课的设计坚持“以读为本,咀嚼品味,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尊重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反复诵读,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不断丰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现象,品味语言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语感。2.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扫一室”与“扫天下”与井底之蛙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大与小”中的两篇主体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大与小”的单元主题。从横向来看,本单元选文力求做到不同文体、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井底之蛙一文通过青蛙前后表现的对比,突出了它安于现状,视野狭窄,孤陋寡闻的形象。“扫一室”与“扫天下”则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的道理。两篇文章虽然内容、题材不同,但是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人物形象存在相似性,中心主旨具有承接性,段落写法具有一致性。从纵向来看,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大与小”这个主题,本单元通过一组小故事让孩子初步了解大与小是相对的,也是互换的,并且小往往是大的基础。这种辩证关系,在前面的主题单元中已经有所有渗透。如:明月单元中学生已经了解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一小步,其实是人类科技文明迈出的一大步;规则单元中学生明白:小小的一个文明举动,能带来巨大的文明效应;金钱单元教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钱虽少,情谊却很浓;一枚金币与万贯家财相比,量虽少,意义却很大;有了前面这些关系的铺垫,本单元主题明确提出了大与小之间的辩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策略。(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孩子们具有一定抓重点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对“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了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前测题。1、读了井底之蛙这篇文章,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青蛙?2、浅井里的青蛙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为什么会变得“瞠目结舌,觉得自己很渺小”?3、“扫一室”和“扫天下”的两个“扫”字各是什么意思?“扫一室”和“扫天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从“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个小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通过前测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第一题呈现比较多元的理解,最多的答案是“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的青蛙”,占到52.5%。对于第二题的理解则比较集中,有77.5的学生认为小青蛙觉得自己渺小是因为大海很大,浅井很小,有17.5%的学生能够认识到青蛙因为自己视野狭窄,孤陋寡闻而觉得惭愧。第三题和第四题学生反馈总体较好。但是,对于“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两个词的特殊含义理解起来仍停留在字面理解的高度。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3、体会两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做事不仅要有大视野、大志向,更需要从点滴小事着手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两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领会文章主旨。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上次课,我们初读了井底之蛙和“扫一室”与“扫天下”这两篇课文,谁能说一说,这两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适时板书。二、学习井底之蛙。(一)默读课文,画出表现青蛙很快乐的句子,标出重点词语,并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出青蛙的快乐的?1、出示语段,品味青蛙之乐。“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感悟。(预设:学生抓住尽情地蹦跳、安然休息、绵软舒适、环顾、独占等词语感受青蛙的快乐。)教师引导感受语言并朗读句子。A、尽情地蹦跳 (“尽情”足以可见青蛙的忘乎所以、自我陶醉、自我满足样。真是快活至极。)你就是这只忘乎所以的青蛙,用你的声音表达你的快活。(指名朗读第一句) B、“安然休息”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休息的惬意也令他陶醉不已呀!指名接读第二句、三句C、体会环境的舒适,感受“环顾”一词的感情色彩。 D、独占一口水井。(这只青蛙把这口浅井看成了它的快乐王国)2、总结写法:总分段式的写法。 3、练习朗读。过渡:为什么这样一只快乐的青蛙,听了东海之鳖的话又感觉自己很渺小了呢?(二)自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海的博大。1、自由读鳖的话语。从鳖的讲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投影出示:难点句子“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理解其含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大海的认识体会海之博大,进而理解上述句子的含义,进行词语积累。 2、引导学生发现,本自然段前后内容的因果关系。(三)补白青蛙的内心活动,揭示主文章主旨。1、此时此刻,浅井中的这只青蛙,当亲耳倾听了东海之鳖的述说,有什么反应?(瞠目结舌)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呆若木鸡、张口结舌、目瞪口呆、若有所思)2、青蛙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慨?预设:*我生活的那口浅井和老鳖的大海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今天可是大开眼界了。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呀!你们千万别像以前的我,目光短浅,孤陋寡闻。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通过对课文结尾处青蛙的心理活动进行补白,发现“大与小”的关系。过渡:井底之蛙陶醉于自己在浅井中的快乐,听了东海之鳖的话,让它看到了大海的广阔与浩瀚,看来,要感受更多的快乐与美好,就不能安于现状,要有大视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是不是有了大视野、大志向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了呢? 二、学习“扫一室”与“扫天下”(一)速读课文,思考:“扫一室”与“扫天下”中的陈蕃可谓是志存高远,此时的他能不能如自己所愿去扫除一切天下不平之事呢?为什么?在学生谈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二)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陈蕃的书房是怎样的?您是从哪些地方读出的?画出相关语句,标重点词语。1、出示相关语段,请学生围绕重点词感受陈蕃的书房又脏又乱的特点。(1)用朗读表现出这里又脏又乱的特点。(2)引导学生感悟本段多角度、多方面的写法。2、回顾井底之蛙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发现共性。设计意图:从桌子、地面、墙壁、空气等不同方位、不同感官感受陈蕃书房的肮脏,体会出他的懒散。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时将两篇课文的段落写法进行整合,建立起联系。3、过渡:薛勤作为一名长者,看到眼前这些不禁皱起了眉头,不禁向陈蕃责问道:“年轻人,怎么弄得这么乱呀?为什么不把屋子打扫干净呢?面对薛勤的责问,陈蕃自己却不以为然,他是怎么说的?(1)出示相关语段,出声读一读,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没想到陈蕃却满不在乎地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他说得理直气壮,很有些得意的神气。(2)理解“满不在乎”、“理直气壮”、“得意”的含义,读出自己的理解。4、面对陈蕃这样的态度,薛勤是怎样劝诫他的?思考:从两个人的语言里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出示句子:(1)“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2)“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 相同点:两个人都赞成大丈夫活在世上应该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同点:陈蕃认为要做大事业,就不用做像清扫房间这样的小事了; 薛勤认为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不做好小事,就难以实现远大志向。5、薛勤走后,陈蕃也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他此时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大志向与小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1)投影出示陈蕃资料:(陈蕃,东汉著名政治家,曾任太守、太尉、太傅等职,从政数十年,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被世人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2)投影老子的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三、依照板书,总结两篇课文,感受“大与小”的主题,完成板书。 四、布置作业。阅读“开卷有益”中的少了一个马掌钉,找一找这篇故事里的“大与小”。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检测教学目标1的达成:学过课文之后,请你再说一说 “扫一室”和“扫天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2、检测教学目标2的达成:两篇课文的结尾部分非常类似,请你展开合理想象,井底之蛙和陈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续写一段话。3、检测教学目标3的达成:学习完这两个小故事,说一说,你对“大与小”这个主题有什么新的认识?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紧紧抓住两篇文章在人物形象、中心主旨、段落写法等多方面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篇内容、题材截然不同的文章在写法上的一致性,以及在中心主旨方面的承接性,使学生得以比较全面地理解“大与小”的辩证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