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贵在创新赵伟.doc_第1页
德育贵在创新赵伟.doc_第2页
德育贵在创新赵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贵在创新 枣阳市实验中学 赵伟 维特根斯坦说:“事实的逻辑形象就是思想”、 “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德育,一方面要用思想重塑教育者的行为,另一方面要用思想滋养学生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我们必须创造一个自由言论、自由交流的空间。在这种宽松的空间里,思想的创新才会有需要的胆识、勇气。因为思想是盛开于心灵世界的花朵,是活在德育实践中的灵魂,而不是僵死的训条。 德育的创造性源于它的认识对象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是具体环境中的人,都是历史与现实、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的人,是成长变化中的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师生心灵的沟通与共振,需要教育者深厚的道德、文学和理论的修养,更需要由爱出发的灵活的教育艺术。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从自在到自由,是一个教育与创造的过程。“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受教育者在道德、精神上的“自主建构”,必须受到教育者的“价值引导”。这种“价值引导”,不是灌输与压抑,而是表现为精神的唤醒、经验上的共享、爱的互动、视野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 我们说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在于他们的不同个体的、具有主体性的人的道德与人格教育是有区别的,有独特的设计与创造,而不是按照同一模式去打造盲从和循规蹈矩的人。有学者认为,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以个体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为教育目标。 德育的语言也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者中有不少人的语言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没有创造与变化。语言不生动形象,没有诗意和启发性,实质上是思想的苍白和思维的懒惰。创造性语言的背后,是生命的热流、独到的发现和卓越的见识。你老是炒旧饭,孩子们就不爱听,即使你说的对。肖川说:“锤炼语言,也就是锤炼思想;追求表达的独特与精致,也就是追求思想的独特与精致”。魏书生的教育语言就有他自己的特色。他称写日记这种自我教育形式为“道德长跑”;把学生的超越旧我说成“自己斗自己”;他将人人制作座右铭称作“点亮心灯”;他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他讲怎样成为成功的班主任时,“首先不为难任何一名学生,其次也不放纵任何一名学生。”这些语言不是假大空,是思维的火花闪耀。惟有创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