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战黄河水电创伟业智献青藏高原展鸿图.doc_第1页
勇战黄河水电创伟业智献青藏高原展鸿图.doc_第2页
勇战黄河水电创伟业智献青藏高原展鸿图.doc_第3页
勇战黄河水电创伟业智献青藏高原展鸿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勇战黄河水电创伟业智献青藏高原展鸿图时间:2009-11-12 16:00 作者:陈立华记二十三冶黄河水电铝型材项目部 辽阔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低温、干燥、缺氧是这里的代名词。站在海拔2800米的湟中县甘河滩上,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砂石迎面扑来,刮在人脸上火辣辣的痛。在这风沙漫布、气候恶劣的高原上却有一群人在奋战,他们就是二十 春季 | 环绕在绿色丛中的黄河水电铝型材项目部辽阔的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低温、干燥、缺氧是这里的代名词。站在海拔2800米的湟中县甘河滩上,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砂石迎面扑来,刮在人脸上火辣辣的痛。在这风沙漫布、气候恶劣的高原上却有一群人在奋战,他们就是二十三冶黄河水电铝型材项目部的员工们。继多晶硅工程之后,2008年8月,铝业公司再度与黄河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携手,中标铝型材联营工程炭素系统,工程量约2.4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国内一次性中标炭素工程之最。总计承揽了炭素系统的炭块库、焙烧系统、阳极组装系统、生阳极循环水、高楼部、沥青溶化等11个子项工程任务。同年9月,铝型材工程项目正式上马。在项目经理谢曦的带领下,项目部不断强化管理,克服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等重重困难,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了产值1.4个亿,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各方面都得到了业主、监理的高度评价。严谨项目管理 黄河水电铝型材项目工程浩大、工期紧,其难度不言而喻。为安全、高效实现业主工程进度要求,自项目运行伊始,项目部便按照公司集约集权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五部一室的项目管理框架,采取包工包料的分包管控模式,与分包方建立起相互信赖、互惠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开展。项目部推行人性化管理,努力营造和谐团队氛围,以团队的力量实现整体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热情与活力。整个项目部配备36名管理人员,其中老中青以1:3:7的比例组合,在人员配备数目及专业配置方面,是铝业公司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项目部。项目部注重培养学习型、技能型、管理型的综合人才,关心青年员工的成长和进步。组织一批技术过硬、能力强且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从工作实践、生活学习方面给予实时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成为独挡一面的专业工程师。积极鼓励中青年员工参加建造师考试、职称考试、集团公司青干班培训等各种形式的考试和培训。集团刘主席视察黄河水电铝型材项目部 顺利通过中电投施工现场安全文明专项大检查攻克技术难关 该项目焙烧系统预制柱长23米、重40吨、双牛腿、双工字型,此大型预制柱的吊装是工程的重大难点。为确保吊装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部领导会同吊装技术人员通过多次专题会议,针对预制柱翻身与吊装两个难点,制定出详细的大型预制柱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提交公司领导及专家讨论通过,再递呈业主、监理方,得到认可后予以施工。同场作业的兄弟单位三、四号焙烧系统预制柱吊断了两根,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目部顶住压力,严格按方案操作,采用160T吊车,顺利完成了项目中最难的吊装任务,业主和监理十分叹服:“这么短时间能把这活干得又快又好,真厉害!”在1#组装系统安装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是外国的进口设备安装,技术难度大,标准要求高。项目部安装人员事先熟练掌握了进口设备安装方法,在短短15天时间里,出色完成了1#组装所有自控、电气安装任务,得到外国专家的肯定与好评。事后,业主决定将2#组装系统交与由我方人员独立完成,在无外国专家参与的情况下,所有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为业主方节省了近15万欧元。 2#焙烧车间焙烧炉 炭块库强抓安全质量 由于项目规模大、工期要求紧、施工任务重,在抢时间赶进度的施工繁忙时期,项目部更加注重加强安全管理宣传,提高全员施工安全意识。项目部全面推行“一法三卡”活动的实际运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QHSE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小组,建立了项目安全质量部、各分包单位专职安全员及现场监督三级QHSE安全体系。积极组织进场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先后开展十二期安全教育培训班,员工入场安全培训达到100%合格。坚持员工安全三级教育制度,制定出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重大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程序管理文件,使安全管理深入人心。在高寒、高海拔且严重缺氧的条件下,在紧凑的施工时间内,项目部实现了自开工以来安全零事故的目标。项目部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将各专业技术人员派驻现场,实施监控,确保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高楼部屋面平台施工过程中,由于高楼部楼层高,孔洞比较多,6楼屋面高达18米,还有一部分为1.2米的混凝土。项目部对该工程子项进行安全重点监控,通过周密严谨的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确保了高楼部如期实现工程节点,无任何人员伤害,同时实现一次性浇筑成功,无任何质量缺陷。2个月内完成12万平米的柱子吊装,12万平米钢结构屋盖系统吊装,2#焙烧炉的砌筑;15天内完成1#组装系统所有电气自控安装,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远远超越其他兄弟单位,让“炭素专业户”的美誉实至名归。誓守施工第一线 项目部所在地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横贯,雄浑博大的自然景观与奇异神秘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是古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镇。冻土、厚雪、风蚀、暴雨这些恶劣的施工环境和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大家无暇领略这异域奇景。初到青海,所有员工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晕、发烧、鼻涕,时刻伴随。特别是去年冬天,青海平均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项目部刚刚开工,员工住宿条件相当简陋,板房中没有暖气,地面潮湿,天寒地冻。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项目部员工毫无畏惧,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项目进度。今年5月,项目经理谢曦因公发生交通意外,导致右手上臂骨折,时值项目生产高峰期,仅仅在家治疗了十来天,他便全然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绑着绷带,心急如焚赶往青海。当地医疗条件差,气候恶劣,严重影响到伤势的恢复进程,但他始终坚守现场,披星载月,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远离都市的繁华,日复一日重复着单调、枯燥的生活,为了赶工期,项目部的很多员工一年多了都没有回过一次家。身在异乡为异客,怀揣对亲人的思念,硬朗的汉子也禁不住眼眶发红。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保证项目进度,他们依然傲立于高原,力克风霜,誓守施工第一线。1、2#阳极组装及炭块库部分工程建设的点滴成就饱含项目部员工的的心血与汗水,凝聚着二十三冶人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以工地为家,用行动书写责任与忠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今年3月22日复工开始,在有效工期不到9个月的条件下,项目部完成了1#、2#焙烧系统和1#、2#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