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学生辅导(三)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导致知识提取困难学生的辅导.doc_第1页
学习困难学生辅导(三)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导致知识提取困难学生的辅导.doc_第2页
学习困难学生辅导(三)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导致知识提取困难学生的辅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困难学生辅导(三)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导致知识提取困难学生的辅导 上传: 詹晓渊 更新时间:2012-4-25 23:51:09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从知识表征角度对中学生两类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在咨询过程中,笔者发现有这样一类现象:在学生学习困难原因诊断上,似乎与前面两篇文章中诊断的结果不一致。难道是前面两篇文章在分析中出现错误?还是分析时存在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其他因素?在探讨之前,我们还是先认识一下什么样的学习问题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前两篇的分析呢?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导致知识提取困难的个案表现就读于鞍山市第26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学习非常刻苦,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直不理想,如辅导前数学成绩为8分,于2001年5月接受笔者的辅导。辅导中,本人困惑的不是他学习成绩太低应如何进行辅导,而是辅导其物理时所发现的一种现象。在一次辅导过程中,为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本次辅导知识内容的条件,笔者出了下面这道习题对上次辅导的知识进行检查。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100牛的沙子提到9米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60牛,那么做的总功是_焦,有用功是_焦。上一次辅导过程中,李某已经准确、合理地表征“功与有用功”的知识内容,并达到了知识表征比较优化水平,同时能够应用两种功的求法熟练地解答两种功计算的相关习题。检查结果却让人心凉,2分钟过去了,该生没有给出结果,3分钟过去了,题中两空白处依然如初,当5分钟时,该生还在沉思。李某为什么现在无法解答已熟练解答习题中的中等难度的习题?并且这些知识内容都是本人严格按知识的条件化表征与知识的优势兴奋性表征方式进行的辅导,为什么一个晚上后,学生就如同没有学习过呢?(两次辅导分别为周六和周日)这一现象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达到准确陈述知识内容并能熟练应用习得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二是学生在后来学习过程中不能顺利解答该知识内容相关习题。让笔者困惑的是辅导过程中让学生将知识达到条件化表征与优势兴奋性表征,能够应用知识解答相关习题,为什么一段时间后便不能解答相关习题?那么什么标准作为衡量学习知识是否习得?我们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表征呢?知识的情绪体验性表征通过查阅导师金洪源教授讲义,笔者终于找到了原因知识的情绪体验性表征。所谓的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指的是知识在表征与提取应用过程时相应的情绪状态与知识建立的某种表征形式,如在母爱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当在阅读或其他场景下遇到“母亲”一词时,会感受到一种温馨、亲切感觉;而如果是在母亲的虐待中成长的孩子,当成人后阅读到“母亲”一词时,伴随的是一种“焦虑、恐惧、可能还会有一点点恨情绪状态。(金洪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p12-15)本文李某只所以诊断为知识的情绪体验性表征导致其习得的知识提取困难,是在前一天辅导时,因本次月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其母亲对其进行了责骂,当笔者准备给该生上课期间,其母亲仍在对其进行质问责备。考虑该生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学习新知识内容,容易导致该生习得的知识与母亲责备后的消极情绪形成反射性联系,形成知识的消极情绪体验性表征,在辅导其学习新知识内容前,本人先启发其对这次考试过程中做错的题进行再次思考,结果该生很多考试时不会做的试题都正确地给予发解答。经过积极归因后,笔者开始辅导功的分类及各类功的计算。当时,该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解答各类功的计算习题。笔者虽然对其被责备后的消极情绪进行了调整,但因为当时作为家教的身份与时间等条件限制,并没有将学生消极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以往学习时的愉快、兴奋,甚至是平静。所以,虽然他把知识已表征到熟练解决习题的程度,但潜意识下习得的知识与此时的消极情绪还是建立了一种条件化联系。当他应用习得的知识解答上述习题时,便激活与之伴随的被妈妈责备的消极的情绪。因此,该生潜意识里逃避提取这一掌握的知识内容,最终没有正确解答这一习题,在其外在的学习行为表现上,则与没有习得知识相一致。知识消极情绪体验性表征学生的辅导对于具有知识消极情绪体验性表征的同学辅导,结合新一代心理学应用技术,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辅导:1、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考核该类知识的习题。这种辅导方式要具备一个前提:学生与该知识内容建立条件化联系的消极情绪不是特别强烈。如果学生情绪反应强烈,则不适合采取该方法。这一辅导方法与我们心理学的暴露脱敏原理一致,不同的只是产生消极情绪的刺激源不同,知识的消极情绪体验性表征的刺激源是学生习得知识能够解决的习题。学生在解答第一道习题过程中,教师可能需要告诉学生应用何种知识进行解答,此时,学生的情绪反应可能相对较高,但如果学生不逃避,在正确解答第一道习题后,消极情绪反应的强度会有所降低;当学生在解答类似第二道习题时,与其伴随的消极情绪反应可能还让学生比较痛苦,但强度要比解答第一道习题时弱一些,当成功解答第二道习题后,该生与这一知识建立条件化联系的消极情绪反应会再次降低在辅导过程中,要保证学生知道应该是应用这一知识进行解答;同时选择的相关习题不能全部为同一题型,应该是这一知识所能解答的常见所有题型。一是不让学生因重复同一过程而产生的新消极情反应;二是让学生接触这一知识的所有刺激源(不同题型)时学生提取知识所伴随的消极情绪反应都降低;另外,这些相关习题应该是学生集中进行练习,不利进行分散练习。这一方法给人的感觉需要较长一些时间,但却是对技术要求最低的、可操作很强的一种方法。2、促进学生应用该知识解答习题与进行积极评价。学生建立的与知识伴随的消极情绪反应无论强度大小,教师均可采用这一辅导方式。但对教师的辅导要求也提高了许多,如教师要做到适度的启发,即不说出解答习题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还要让学生能够知道应用何种知识、如何进行解答,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找到相应知识、并正确解答习题后带给他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辅导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程度较高。但与辅导方法1相比,辅导后的效果是大为不同,方法1只能做到学生没有消极的情绪;而辅导方法2不仅可以消除与知识伴随的消极情绪反应,而且同时还会让学生建立起新的积极的情绪反应探索、寻找知识、正确解答后兴奋的、愉快的情绪状态。加上每次解答后教师的积极评价,在解决学生这一问题同时,也增加学生学习该学科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与上面教师起主要作用的两种辅导方法相比,下面方法则学生自己起着决定性作用。3、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学生该类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本人通过非学科方式进行调整。这一辅导方法侧重学生自己对自己通过非学科方式进行干预,但因为学生知识方面的限制,加上这一问题潜意识的特点,学生很难自己发现,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在分析学生学习问题过程中能够看到学生知识的消极情绪体验性表征问题,并能够用通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产生的原理,并给出学生自己决定的方法。如教师可以建义学生在跑步后(或其他能让其情绪愉快的方式)想象自己应用这类知识快速、准确地解答相关的类型习题,解答后教师、同学、家长如何地羡慕等。这一辅导方法因为让学生本人发挥了更多的主动性,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情绪体验性表征改变的进程掌握不是很准确,同时学生本人能否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或者能够做到什么程度都影响着对学生问题解决。所以,这一方法较多适合高年级学生,如大学生或者是高中生。、通过学科心理辅导帮助得以改善。这一辅导方法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同时也是对相关技术要求最高的方式。如果学生是大连市区的学生,可以到我们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学科心理咨询室,我们学科心理辅导员通过心理学技术进行干预。他们能过放松,帮助学生在短期内(一到两次)与该知识内容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合理的知识情绪体验性表征。通过本文分析,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情绪状态给其学习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作为家长与教师,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创造学生学习时比较好的情绪状态。如家长开开完家长会,发现孩子某学科学习成绩比较低,回到家便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