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的总结探讨小清新:伤寒论首次确定了辩证治论体系,并具体应用到了临床。后世对伤寒论中“和”的理解与运用,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与思考,伤寒论对后世“和”法的运用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对伤寒论中“和”法的运用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探讨整个摘要给人的感觉要就“临床”及“后世医家对仲景和法的运用展开讨论,与文章主体相悖。关键词:伤寒论 “和”法运用 总结探讨一、伤寒论中“和”思想(一)脏腑之和伤寒论中不少地方论及脏腑之和与不和。它直接论及到了六经脏腑对称的平衡。是一种低于阴阳和与不和层次的另一种平衡关系。词句不规范比如脾胃阳明太阳之间的胃强脾弱的不和状态的描述,第247条“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可以看出,张仲景重视和,力主脏腑之和。(二)症状之和伤寒论中论及最多的内容还属症状之和什么是症状之和?,代表证的症状是辨证论治的最主要的依据。之所以产生症状,通常是由于各种层次失和红字的都不是中医术语,不专业所引起。简而言之,不外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失和,并将之于六经之中。如59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这里的小便利是复阴阳和的生理修复表现,所以仲景示人必自愈结论与题目不符。?(三)脉象之和伤寒论通篇详细论述了脉象之和与不和,四季各经脏腑,皆有平脉,六经各有典型病脉如太阳病脉浮,阳明脉洪大,少阳之弦、太阴之迟缓、少阴之微细等,还开列有每病转愈和加重恶化的脉象。例如315条“少阴病脉微反是暴出者死”及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都是不和的一种表现及和愈之象。仲景对脉的失和分为两种趋向,一是脉证皆重,一是与证相悖的反脉,都示人危候甚至死不治。(四)脉证之和通常情况下,脉证是一致的。不过也有不少是在病中脉证不符的,出现证是而脉非,或者脉是而证非,此时,多伴?病情比较复杂如132条“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亡则死。”这里仲景省略了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硬与脉沉而紧的内容,独言脉浮大(无力),提示病虽似结胸,但是确有表邪未全入里,里邪尚未成实,所以治疗上“不可下,下之则死”,再如245条:“脉阳微而汗出少为自和也,汗出多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亦为太过,太过者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鞭也。”这就明确指出,脉阳微与症之汗出少是和,为向愈之势,反之,症汗出多与脉阳微是不和,虽脉阳实但发汗太过而至汗出多,也是不和,过伤津液,阴气耗散而大便必鞭。!(一 )(二)(三)(四 )之前应该有一个仲景对“和”认识的概括,小提纲的题目和内容严重不符合!2、 伤寒论中“和”法运用(1) 调和营卫其代表方剂为桂枝汤。用于治疗发热、汗出、恶风寒、头痛、脉浮缓等症,不论外感内伤,均可使用本方治疗。如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由外感风寒所致的太阳中风证,病机为卫强营弱,治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再如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条言卫气不和,53条言营气和,谁总结的?概括不准确!二者各谈一个侧面,实则均为营卫失和。(2) 和解少阳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少阳病。所谓半表半里,实为邪正相争、正邪相持阶段。此时邪气虽不太盛,正气却也不强,病邪不能入于里,正气也不能达邪外出。“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由于少阳病理机制特殊,并非汗、吐、下三法之所宜。治宜和解少阳,助正达邪,治以小柴胡汤为主。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疏泻半表之郁滞,清泻半里之邪热,和解表里;生姜、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寓治未病防邪深入之意。全方有疏利三焦、和解少阳、宣通内外、调达上下、运转枢机的作用。(三)调和肝脾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证四肢厥逆,是因肝脾气滞,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达于阴经与阳经相交的四末,手足失于阳气的温煦所致。腹痛、泄利下重均因肝脾失调,肝气郁滞,木乘脾土所致。用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使阳气透达于表,阳气通则四肢温;枳实行气散结,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化;柴枳相配,疏肝理脾,和解表里;芍药柔肝敛阴,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和中益气,并能协助芍药缓急止痛,缓中和胃。四药合用可使肝脾调和,气机条达,郁阳得伸,厥逆自复。(四)表里双解伤寒论中许多条文都体现了表里双解的思想,典型的是治表里同病、协热下利的两条:一是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之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此乃太阳表证未解,误用攻下,虚其里气,致表邪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太阳余邪,内清阳明里热,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自愈。另一条是第168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因太阳表证未解而误下,损伤脾阳,寒气内凝而成表不解,里虚寒的协热下利。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温缓之。其方乃理中汤加桂枝而成,共奏表里双解之效。程知在伤寒经注太阳辨证中评论这两条:“一救其表邪入里之实热,一救其表邪入里之虚寒,皆表里两解法也。”结语: 伤寒论中的和法运用非常广泛,治疗上运用和法,可扶正祛邪,全面兼顾,协调寒热、虚实,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邪去正复,“阴阳自和”,使机体达到新的平衡。参考文献:1章浩军,杨福龙,范文东.论伤寒论之和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01:46-48.2李文君. 论伤寒论之“和”J.山东中医杂志.2009,04:221-222.3程梦琳,章琪.对伤寒论中“和”的理解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50-51.4姜春燕.浅谈伤寒论中“和”字J.中医药文化.2006,04:43. 评语:首先,能看出来你的“一”是想讲仲景对“和”的认识涵盖哪些方面;二想讲在方药的运用中谈对“和”法的体现,但是“一”的小题目中和内容间不符;概括一点:有强拉硬套之嫌。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证券从业资格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综合卷)
- 小口径顶管施工方案
- 客家方言防疫指南解读
- 2026届吉林省农安县三岗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衡水市重点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委农办半年工作总结
- 食堂消防安全培训大纲
- 绿色学校知识培训大纲
- 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汇报
- 邢台城市介绍课件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2
-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注音版)(2022版课标)
- 火箭制导与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gkh》课件
- DL-T1083-2019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北京市医疗服务收费目录》
- 2024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理论备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