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 6.2 罗斯福新政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影响。2、掌握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2、运用具体史实探究罗斯福新政对美国以及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罗斯福推行改革的果敢和锐意创新2、体会国家政权在克服经济危机中的作用3、体会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作用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生们在初中大都学习过,加之本校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理论上本课讲解将较为简单。然而,高中的知识深度是初中所不能及的,加之本课内容涉及众多经济学知识,因此,要想真正使得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非易事。鉴于此,本课的讲解,将围绕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如何解决引起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这一线索展开,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政的内容又便于学生把握新政新在什么地方。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理解“新政”的主要措施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1999年,“有线-卫星公共事务广播电视网”(cspan)对历史学者进行调查,发现历史学家们认为林肯、乔治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最出色的三位总统,赞许度远超其他人; 2000年,华盛顿邮报也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认为只有华盛顿、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这三位才能称作“伟大”的总统。华盛顿和林肯的伟大我们无需赘言,一个是造就了美国,一个维持了美国的统一。那么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并肩这两位伟人呢?从本课的学习中,大家也许能够找到答案。活动2【讲授】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上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29年大危机的发生情况。这场危机不仅来势猛、范围大、时间长,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忆、复习一个问题:【探究一】 在众多因素中,促使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矛盾何在?【投影】示意图这场危机的发生是由于政府长期执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缺乏宏观调控,导致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润,多赚钱,盲目扩大生产,生产过热;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压缩工资,劳动者生活贫困,购买力有限,导致消费不旺。这样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相对过剩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矛盾所在。所以生产多了,反而不是好事,会产品积压,企业倒闭。 我们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如何解决呢?必须在市场的基础上,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甚至是强迫措施来调节产销关系。一方面通过立法,规范竞争,把生产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主要办法),把生产压下来;另一方面,把销售拉上去,如:兴办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带动生产,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拉动销售。而危机发生时执政的胡佛总统,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固执的固守坚持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尽管后来进行了一定干涉,但仍然没有跳出“国家只是守夜人的”角色,所以经济危机不断恶化,与此同时,他的竞选对手罗斯福以新政为的口号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投影】新政背景的第二、三点【过渡】大家知道,这次经济危机是史无前例的,以前的治理经验面对该危机毫无还手之力,所以罗斯福总统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有他的弟弟可供吸取啊,这就是失败,这这种教训就是胡佛给提供的。我们知道胡佛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该政策的一个核心点就是国家安心的做一个守夜人,不干预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而由市场来进行调节。如果你是罗斯福,你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进而去怎么做呢?对了,既然放任自由无效,那我就干预经济怎么样呢?回答的很好,罗斯福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大家都有当美国总统的潜力啊!好了,那我们看看罗斯福是如何通过干预的手段来医治经济危机的。活动3【讲授】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一)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材料】材料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美国大萧条材料二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1933年4月19日,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材料三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全国就有13500家银行复业,占银行总数的3/4,纽约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到4月,存回银行的存款已达10亿美元。不到一年,存款增加10一20亿美元。不出一周(3/4),纽约股价猛涨15%。【探究二】1.危机下,金融业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3.有什么效果?4.思考:为什么选择金融业作为新政的突破口?1、问题: 银行倒闭,人民对银行失去信心2、措施: 颁布紧急银行法案 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3、效果: 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人们恢复对银行信心; 为工农业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保障 提升物价,刺激消费,刺激出口4、强调金融业的重要性,即对普通百姓和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二)复兴工业新政的核心【学案】材料一 1933年,美国工业雇用的工人比1929年约少500万,产值减少了一半多。企业家力图使买卖有赚头,只好降低成本,即降低工资和裁减雇员。然而,工资和雇员裁减得愈多,群众购买力下降得愈厉害。摘自美国的历程材料二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探究三】1.危机下,工业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国家如何复兴工业生产(措施)?3.有什么效果?4.思考: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什么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工资工时法为什么要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1、问题: 生产下降 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 劳资矛盾尖锐2、措施: 颁布法案,规范生产, 发起“蓝鹰运动” 调整企业关系,调整劳资关系3、效果: 减少盲目生产、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保护了劳工权力,提高了购买力,刺激消费; 缓和劳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4、思考:引导学生从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矛盾入手思考该问题。(三)调整农业【学案】材料一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美国农民每人的现金净收入在1929年到1932年期间从162美元跌到48美元农民的购买力只有1929年的60%左右。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农业调整署(aaa)通过1933年同各州农场主签订合同,仅1934年就减少小麦和棉花播种面积各1000万英亩,玉米900万英亩,两年内共销毁牲畜2300万头。材料三 农业调整法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上升到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产品的购买力也从最低点的53%回升到88%。【探究四】1.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有什么效果?4.思考: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受到广泛的批评。请问:你是批评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呢,还是赞同呢?为什么?1、问题: 农产品滞销;价格暴跌;农民负债累累2、措施: 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 政府补贴,减耕减产3、效果: 价格提高,收入增加,农业复苏4、思考:仍然从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矛盾入手考虑该问题(四)关注民生【学案】材料一 经济大危机导致了大量人口失业,而保障机制的缺乏,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西方原有的价值观强调优胜劣汰与个人奋斗,让市场对每个人进行大浪淘沙;反对由政府管理人民的生老病死。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总署成立后,又设市政工程总署,拨款33亿美元发展公共工程。1935年,又成立工程计划署,统一计划,耗资约105亿美元,建了12.2万幢公用房屋、103万千米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新机场、3万多千米下水道和公园、游戏场、水库、医院、校舍、运动场等公共工程。这项工作,在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摘自美国简史材料三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该法规定对于年老贫穷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实行养老金制度,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负担百分之十。材料四 养老保险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公共承诺。美国政府告诉美国人民:有整个国家信念和信誉的支持,他们无需再承担风险。这是最大意义的“所有制社会”,再也不会有人轻易的被国家所抛弃。危机1932罗斯福百日新政与美国决胜时刻【探究五】1.危机下,民生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思考:有什么效果?4.思考:有人曾经问罗斯福:你为什么不直接给贫困的人钱进行救济,而要办一些公共工程呢?你怎么回答?(白花那么多钱干什么)1、问题: 大量人口失业,缺乏保障机制2、措施: 直接救济;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3、效果: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一箭三雕)4、思考:增加了就业,缓解了失业危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长远的社会效益)(有利生态保护)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也磨练了人的意志,有利于社会稳定。活动4【讲授】三、新政的特点【投影】新政实际上是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立法保障实施。保护弱势群体,建立福利制度。“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活动5【讲授】四、新政的影响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积极:(1)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2)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3)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局限: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也没有改变产品的分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只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活动6【讲授】小结【投影】好,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从背景,内容,特点和评价四个方面全面了解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的果敢,锐意创新,对于民主制的维护以及开创的新的发展模式,无愧于他在人民和学者心中的地位。抚今追昔,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显微手术摄像机医工结合模式转化及创新医疗器械审批与对赌协议分析报告
- 2025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分析及东数西算工程与数字基建投资布局报告
- 16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家具行业环保材料应用面试题目及答案
- 财务报表分析及关键指标解读指南
- 企业会议纪要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
- 高端羊绒衫与围巾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 2026年建筑项目协作实施协议
- 高温环境探测机器人行业2026-2030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 高精度施肥定位系统行业2026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 消防员涉赌涉贷课件
- 旅行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记录
- 一件事一次办培训课件
- 确有专长针灸题库及答案
- 年产5万吨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 建信金科面试题及答案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课件
- 直播中控合同协议书
- 山姆合同协议书
- 燃气公司笔试题及答案
- 珍酒代理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