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2:专题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2:专题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完成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总而言之,它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带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指的是()a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b开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d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项符合题意。1971年我国已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展开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b项与题意不符;c项是旧时期的结束,没有体现出新时期;d项始自十四大。答案:a2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年份粮食产量(斤)人均口粮(斤)人均分配收入(元)交售粮食(斤)197635 000230321979132 300800200多30 000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从而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属于“根源”,d项与粮食增产没有直接关系。答案:c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d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作用不符。答案:a4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主要原则之一是()a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改造b加快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c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d进一步增强国营企业活力解析:自1984年开始,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我国加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51985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b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c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解析:我国计划性工业产品和商品品种的减少,说明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的提高,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与社会主义改造相关,c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61979年春,广东省请求中央允许在深圳、珠海、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一建议提出的背景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解析: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出现于1979年后。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中的什么教训?(7分)(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集体农业的成果?为什么?(10分)(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3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判断是生产关系与当时生产力不适应。第(2)问由“安徽”“生产责任制”判断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3)问由材料信息判断基本着眼点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1)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