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doc_第1页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doc_第2页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doc_第3页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doc_第4页
论文-端砚文化走进课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1章 课题研究价值21.1 课题背景及意义21.2 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3第2章 端砚文化如何走进课堂42.1 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42.1.1 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2.1.2 引导学生探究端砚制作的工艺52.1.3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感情62.2开发以端砚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62.2.1 将端砚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62.2.2 丰富教学内容7第3章 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的意义83.1 重新认识端砚文化的必要性83.2 继承、发扬端砚文化的重要性9结 论9参考文献10致 谢10咸宁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端砚文化走进课堂摘 要 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简单的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累。文化是全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额。其中既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非语言不分的语言和文字。具体的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世界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基于儒教,道教,佛教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名家、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包括:古代诗文、诗、词、曲、赋、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代。端砚和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以及山西晋城澄泥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中端砚位居第一位。关键词:文化 传统文化 端砚The Duan inkstone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AbstractCulture itself is a relatively vague concept .Generally speaking,culture is a social phenomenon,is a product of people creatsd in a long time.It is also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s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history.The culture is the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beings.Which includes both the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values of the ideological part.Rather,culture is a country or a nations history,geography,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traditions and customs,way of life,literature and art,behavior,ways of thinking,values, etc.Around the world,each nation has its own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ased on 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including artists such as culture,ancient prose,poetry,words,song,Fu,folk music,folk opera,folk art,Chinese painting,calligraphy,poetic couplet,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ms,prohibition,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to.The Duan inkstone,began in the Tang Dynasty,flourishsd in the song dynasty.The Duan inkstone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inkstone in China and Anhui,which Gansu and Shanxi Jincheng inkstone,inkstone Tao Yanarecalled Chinese four famous inkstone .The Duan inkstone ranks first.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Duan inkstone第1章 课题研究价值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对比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却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几千年智慧、经验的结晶。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发展这把双刃剑,中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以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得重新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继续向前发展1。尽管现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潜力巨大。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存在着落后、僵化、腐朽的一面,但它同时也具有灵活开放,能够吸纳、适应、自我调节、获取新的生命力的特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创造出一种不同于当今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东方文化体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状态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也在与日俱增,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正发生着改变,但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却有着另一种景象:民俗文化的发展环境日益恶化,以口传身授作为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式正在迅速消失。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认知和对世界的实践,往往也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和其他的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当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文化的特色,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又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1.2 端砚文化的历史传承 肇庆地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端,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沿海地区去往云南、广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肇庆市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人口422.4万,有“中国砚都”之美誉。肇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此外,肇庆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肇庆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1982年肇庆星湖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肇庆市的主要特产有端砚、怀集燕窝、七星剑花、裹蒸粽等,其中端砚文房四宝之一,古代重要书写工具最为出名。肇庆古代被称作端州,端砚由此而得名。来到肇庆不买端砚就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肇庆。砚和纸、笔、墨在我国古代对传播文化,民众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砚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艺品,在文房四宝中最富有收藏价值。砚在秦汉时已经存在,自唐代以来,我国出现了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以后,澄泥代替了红丝。四大名砚之所以被人们所称誉、喜欢,一定有它各自的特征和优点。端砚名列中国名砚之首,这是历史所赋予又为人们所认可的。跟据史料记载,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勤劳的肇庆人民就已经开始生产端砚,1952年在湖南长沙705墓出土的唐代端溪箕形砚和1965年广州动物公园唐墓中出土的一方唐代端溪箕形砚(现藏广州博物馆),正好印正了端砚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唐代中晚期,端砚已经被列为上等贡品。唐代端砚大多供文人墨客研墨之用,砚形较为单调,以箕形为多,也有八棱形、长方形、方形等形状。中唐之后,端砚开始从纯文房用具演变为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实用工艺品。等到了宋朝,由于文化的发展,端砚艺术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端砚除用于研墨之外,人们开始注重于端砚的鉴赏、馈赠、收藏和研究。端砚的形状也从简单的箕形、方形到种类繁多,式样新颖的斧式、瓜式、卵式、兔式、琴式等等。宋朝端砚构图简练、刻工浑重、古朴、雅致、玲珑浮凸。北南宋间叶樾端溪砚谱明确记载端砚当时式样已达49种。清乾隆年间手工精绘的宋砚谱,收有宋砚49方,亦有详实的记述。等到明朝,由于社会鉴赏砚台和收藏砚台之风甚行,端砚在设计、造型、雕刻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往往利用天然的石形、丰富的石色、珍贵的石品花纹等稍作人工修饰就创作出天人合一的艺术珍品。在端砚镌刻砚铭,成为当时的风气,一块艺术价值高的端砚,往往是雕刻、绘画、诗词、书法、篆刻等艺术的综合品。清朝初期,端砚也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是制砚工艺十分雅致,刻工纤巧,加上附以名人题识,砚铭作为一种装饰品,使端砚身价更高。端砚已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一种为艺术品和珍藏品3。第2章 端砚文化如何走进课堂2.1 多角度将端砚文化渗入课堂2.1.1 端砚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而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领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端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端砚生产的地理位置、坑别、设计和制作端砚等方面的知识,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起学生对端砚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校园里营造学习端砚知识、认识端砚、了解端砚、欣赏端砚的氛围,从而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本地民族文化的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对青少年今后认识端砚、了解端砚、传承端砚文化和宣传肇庆奠定坚实的基础。2.1.2 引导学生探究端砚制作的工艺端砚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主要分为以下六步:采石、维料制璞、设计、雕刻、配盒、磨光等。1、采石采石是制作一块精美端砚的第一步,砚石有坑洞之别,优劣之分。名坑质优之砚石,加上制砚高手制作,可以生产出精品端砚。端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是砚石,故采石这道工序极其重要,不可本末倒置。端溪名坑,自古以来都以手工开采,劳动强度大,采石技术高,故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2、维料制璞维料制璞又称选料制璞。开采出来的砚石并不是全部都可以作砚材,必须经过筛选,将其按等级分类。石质特别好的,纯净无瑕者为特级,稍次者为甲级,最次者为乙级。将有瑕疵的,有裂缝的统统去掉,剩下石肉。这个过程首先要懂得看石,凭实践经验,内行的维料石工能够看穿石,可以预测到表面看不到的石头里面的花纹。3、设计设计的目的是将砚石中的缺陷变得完美,以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提高其艺术价值,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形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金石于一体,可以说是将砚升华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品的重要环节。4、雕刻雕刻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步。想要将一块天然朴实、毫无修饰的砚石最后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需要经过前期设计和雕刻过程。如果雕刻过程处理得好则是锦上添花,处理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所以雕刻艺人要对砚石因材施艺,因石构图,还要根据砚石的石质,去粗存精,认真构思,并考虑题材、立意、构图、形制以及雕刻技法如刀法、刀路。雕刻端砚要线条清晰,玲珑浮凸,一目了然。5、配盒端砚配上名贵的木盒才先得相得益彰。砚盒起着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同时,砚盒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装饰品。砚盒的材料也很讲究,名贵的用紫檀、酸枝、楠木等硬木。砚盒的造型则取决于砚石形状。砚与盒必须相互吻合,同时要考虑到木盒的干湿度,可能会整体收缩,砚盒本身要稍比砚石四周大一些,以便于砚石方便拿取。总之装进盒子里,要能使端砚显得更加古朴凝重,更加名贵。6、磨光磨光一般放在砚石制作的最后。首先采用油石加幼河砂进行粗加工,其目的是磨去凿口、刀路,然后再用滑石、幼砂纸,最好是用一千目的水磨砂纸反复磨滑,直到砚台手感光滑为止。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砚石的品质及其使用效果。人们在挑选端砚的时候,除了以水湿石察看石色,鉴赏石质和石品花纹外,还应用手按摸砚堂(所谓手感),看是否细腻,润滑,这都与砚石磨光的好坏有着直接关系。2.1.3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感情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社会。中小学生了解的世界不应仅是现代的、西方的、世界的,更应该熟知历史的、东方的、民族的。小学时期是精力最旺盛,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设为必修课,要求学生人人积极参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使每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深了解,从中领悟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理解消化。着对中小学生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我们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珍视的思想精神财富,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在新时代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中小学教育中是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4。 小学阶段正是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继承传统文化,对现阶段我国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已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关系到中华民族如何在新世纪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可依托民俗文化这个载体使小学德育课堂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对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2.2开发以端砚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2.2.1 将端砚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学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更多应被视做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学习美术这门艺术,使学生了解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样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性、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文化的热爱,宽容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我国美术学历史悠久,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文化。美术同时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待美术学,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种积极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在这种大的美术教育背景下,美术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会相应地对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端砚反映了古代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雕刻技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独特的一门艺术。虽然现代端砚不以研磨功能为主,但是作为一个精美艺术品,我们应当继承传统端砚制作技术,并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使之更趋完善、更适合于现代人的审美需要,使传统艺术具有当代气息。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传统作为基础,就难以进行创新,继承传统是为创新打下更好的基础,离开对传统艺术的保护、继承,艺术创新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端砚艺术的传承与端砚艺术的创新的关系10。传承传统端砚艺术,首先要继承传统端砚的制作技艺,掌握传统造型和传统纹饰特点。历代以来,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除了口传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对古砚谱或古砚实物的临摹,掌握端砚造型和纹饰制作技艺,从而仿制出形神兼备的经典端砚作品。古代众多的经典端砚因不断仿制而留传至今,仿制古砚仍然盛行。现代端砚以观赏为主,不太注重砚面的深雕细刻,忽视传统线条的表现和墨堂与砚台比例的均衡,使端砚的传统特色越来越淡化,因此,继承传统、保护端砚文化特色是很有必要的。当然,继承并不是盲目模仿,闭门造车,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现代题材创作出既有传统意蕴又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砚身纹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无不体现着时代特征。现代端砚艺术也一样,既不能脱离传统搞所谓的创新,把祖辈们留下来的精华丢弃,也不能一味追求复古,而没了时代气息。传统与现代要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端砚艺术的发展更上一层楼。造型上要创新,如利用砚石的天然形状制作随形砚,这已经成为现代因材施艺、因石做形端砚艺术创新的典范。纹饰上要创新,不论是山水砚还是人物砚的纹饰都比以往更加多姿多彩。总而言之,对端砚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如果端砚工艺能够以一个新面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放出异彩,端砚的人文精神传统就必然能够弘扬光大,再现辉煌。民间艺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节课,而是提高学生总体综合能力的一节课、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一节课、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节课。2.2.2 丰富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爱这种品德,独立性格、坚韧不拔、顽强的进取精神。在逆境和挫折面前不气馁,积极奋起抗争。“君子敬德修业,与时偕行,有所作为。”把这个精神集中在凝聚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的人格、君子的奋斗,要像宇宙星系的天体生生不息的运作一样,只争朝夕、自强不息。个体生无所息,整个群体和民族生生不息,只有无数的个体的生无所息,才能构成我们整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我们又可以把它概括为凌云志。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气节。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传统文化的课程中,感受到了课本中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加深刻的认识5。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课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学生都是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准备介绍文字,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端砚文化教学中去,能使课堂教学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端砚文化的内在规律,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通过引入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让欣赏更直感,让传统文化离我们更近,让课堂教学更有了实效性。第3章 端砚文化走进课堂的意义3.1 重新认识端砚文化的必要性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对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得益于文房四宝,中国历代文人和墨研砚、挥笔金笺,在书画诗文的天地里纵横驰聘,造就了一幅幅翰墨飘香的代表东方情调和风格的不朽力作。书房文具中,以砚为文房四宝之首。砚对文化的传播,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又因其稳重的质感、特殊的触觉、优雅的色泽以及持久耐用的特性而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就出现了石砚、陶砚、漆砚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瓷砚;唐宋时期,文风鼎盛,制砚开始注重石材,当时首推就是端砚6。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端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砚在1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成为一种集绘画、书法、诗词歌赋以及雕刻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品。它同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 富含着意蕴丰富的人文精神。端砚的形制、纹饰和雕刻艺术处处蕴含着人文精神, 而最能体现端砚人文精神的则是历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砚铭7。3.2 继承、发扬端砚文化的重要性端砚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统技艺的传承理应受到重视。要让这国之瑰宝传承、发展,使它不被异化,除了传承它的雕刻技艺之外,还应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而后选择,创造性地推出新的风格与技法,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摈弃陈旧落后的观念,重视题材的创新,把“文学性”作为端砚艺术中突出的特点,特别是要吸引当代文学家、艺术家、鉴赏家关注端砚,了解端砚,乃至参与端砚的创作、鉴赏,为端砚刻铭、题词,借此丰富端砚的文化内涵,提升端砚的文化地位,创作出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端砚艺术品。端砚是促进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追本溯源,从唐太宗开始,由皇帝到朝廷大臣,从文人学士到乡村野夫,都十分喜爱端溪石砚,每得到一方砚石均视若珍品,爱不释手。一代文豪苏东坡曾说过,“我生无田食破砚。”“墨砚精良,一生一乐。”砚材和雕刻是端砚的载体,文化是端砚的灵魂,越是富有文化气息,端砚就越富有生命力,越是能超越历史,恒久不息。所以,我国历史上由端砚而引发的历史文化现象,都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2004年9月5日,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人民大会堂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举行中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肇庆市被郑重授予中国砚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