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要好好写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建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把字写端正、匀称;理解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写有生字的小黑板。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读通课文;查找有关毛主席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毛主席像)小朋友,你知道照片上这位笑容可掬的人是谁吗?2、 你对毛主席有哪些了解?(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3、告诉你们,毛主席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词人,也是一位书法家!(出示毛主席的书法作品)这是毛主席用毛笔写的一首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主席的字看上去很潦草,这种字体在书法上叫狂草。毛主席一生酷爱书法,他读书的时候,经常说这样的一句话:“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他不但自己习字,还非常关心孩子们的读书学习,你们想知道他这方面的事情吗?4、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和毛主席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2 要好好学字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看动画,听课文录音。3、你听懂了什么?4、刚才我们是用耳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动口读读课文。(1)拼拼读读课后的生字,并用心认一认它们的字形。(2)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不会读或者是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读完以后标出自然段。5、出示生词,检查认读 主席 延安 安定宝 遇到 刘长贵 知道 弯 腰 革命 啊 毛泽东6、去掉拼音帽子你还能读吗?读给同位听(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7、你能按老师要求读出相应的词语吗?(1)读出表示人物名字的词语。(说说人物身份)(2)读出表示地方的名字。(出示图片,简介延安) (3)读出表示语气的词语。(4)读出表示人物身份的词语。(5)老师做动作,学生读词语(词语上编号,说出是几号词语)。(6)找出“明白”“了解”的近义词,说出是几号词语。8、词语都读准了,而且老师出了那么多的难题也没有问倒大家,小朋友真是了不起。现在让我们把词语请回课文,读读课文好吗?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分段指名朗读,读得不通顺的句子,教师范读,集体指导朗读)9齐读课文。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些好办法记住它们,让我们比比谁的办法最妙,谁的办法最多。你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2、指名交流, 相机指导书写生字,重点字看动画,教师范写。教学新部首建字底,并和走之底比较。特别提醒学生下列字的书写注意点:席:中间不是草字头,不要漏写一横延:注意笔顺,先里面后外面。中间是四笔:撇、竖、横、竖遇:注意笔顺,先里面后外面,共十二笔,第七笔是竖,第八笔是提,第九笔是点。宝:不要忘写最后一点。刘:第四笔为点。革:不是草字头。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四、布置作业1、 读熟课文。2、 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学重难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决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要好好学字2、听写词语,校对,师板书延安 毛主席 遇到 安定宝 刘长贵3、齐读黑板上的词语。4小朋友,你能用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让我们先来读一遍课文,大家可以边读边想想。5、指名交流: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遇到了安定宝和刘长贵两位小八路,他教育他们要好好学字。二、细读课文 1、读课文其实就像吃饭,细嚼慢咽更有助于消化,如果你细细品味一番,一定能有新的理解和感受。2、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通过细嚼慢咽读懂了什么?时间:1939年春天地点:延安人物:毛主席、两个小八路(2)(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你知道哪个是安定宝,哪个是刘长贵?你是从哪里知道的?(3)这一段有一对反义词,谁发现了?真厉害,你再来读一读。(4)小结:讲事情的文章,一般都会在开头的时候告诉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以后读到这样的课文的时候,小朋友只要留心课文的开头就能读懂好多内容。(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开头吧!(齐读第一节)3、 细读二、三自然段(1)刚才小朋友们也讲到了,课文主要讲的是毛主席教育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事,那主席是怎么样教育小八路的呢?让我们细细地往下读。(2)先请小朋友用直线划出毛主席讲的话,数数主席一共讲了几句话。(3)毛主席一共说了几次话?(3)谁来读一读他说的第一句话?(4)老师也想来读读毛主席说的第一句话。(师范读,语气、神情都要显得高高在上)你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为什么?那谁来当小老师教我读呀?(指导学生体会主席的平易近人,并练习朗读)(5)出示:他俩马上回答:“知道,您是毛主席。”A、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如果学生一时无法抓住“马上”“您”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则通过B进行引导)B、小八路有是怎么回答的呢?(马上)毛主席当时是国家最厉害的领袖,此时站在小八路的面前,想想小八路当时是什么心情?(高兴)他们不光高兴而且非常激动呢?从这里面一个词语就可以看出来,谁知道是哪个词语?(马上)谁能用:“马上”说一句话,带着你的这种高兴而又激动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我还是没有听出来高兴,还是没有听出来激动,谁再来试一试,如果我把这里面的“您”换成了“你”行吗?为什么?带着你的这种尊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6)毛主席说的第二句话是什么?(“我是毛泽东”)咦,他是毛主席没错呀,为什么又说自己是毛泽东呢?他有两个名字吗?谁愿意用亲切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7)毛主席边说边做了一个动作,他做一个什么动作?那平时生活中谁向你弯下腰做什么?能用“弯下腰”说一句话吗?那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那你觉得毛主席弯下腰给小八路写字,这又可以看出来毛主席对他们怎么样呢?(关心,疼爱)(8)说得真好,能把你的这种感受演出来吗?同位一个扮演两个少年,一个扮演毛主席读们的对话,旁白直接表现出来就可以不要读了。要想演好,首先要做到读好,先读读然后再演。(9)谁愿意来演一演,咱们一起动起来吧!左边的同学扮演小八路,右边的同学扮演毛主席,我呢就扮演作者。你们真厉害,长大了一定能成为成功的演员。(10)把毛主席说的第三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这是对谁说的?14,5岁的时候正是学文化学知识的时候,为什么这两个小八路没有上学呢?(11)(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参加革命,要好好学字?(没有文化就干不好革命)。(12)想想自己的长辈和老师告诉我们要好好学是什么语气?带着这样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13)两个小八路听了连连头。请小朋友想象一下,毛主席走后,两位小八路会相互说些什么?(14)两个小八路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决心好好学习,听了毛爷爷的话你有什么想法?(15)齐读2、3自然段。4、总结(1)老师坚信你们一定能成功,伟大领袖毛泽东不仅对两个小八路提出了希望,同时也对我们所有的少年儿童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一起读一读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希望这八个字能伴随着你们的一生,激励你拚搏向上,走向成功大道。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道、弯、革、啊2、说说书写的注意点:道:“ ”要写得舒展,托住上方。弯:共九笔。上面的“亦”应写得扁平,第三四笔为两短竖。革:居中书写,“口”呈扁形。啊:“口”略小且偏上,“ ”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略高于两边。3、生描红四、作业板书设计:12、要好好学字 毛主席:问、说、听、写 小八路:回答 (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13、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个生字,会认8个只认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读通课文;收集有关朱德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生) 扁担(师) 板书:扁担。(生) 齐读课题,提出疑问(师)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二、自主 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2、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的?3、标出自然段,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 根据要求自主学习三、自学检测1、出示生字词卡,抽读,正音。2、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评价。(生) 概括课文内容,读课文,正音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1、记忆字形朱:第一笔撇要短一些,最后两笔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些。志:上小下大,上面是“士”,不能写成“土“,”心“要平稳,托住上方。冈:第四笔是长点,不能写成捺;“冈“的两边不能往内收。守:上窄下宽,“寸“的横写在横线上。攻:左窄右宽,“工“字末笔横变为提。必:卧钩要平稳,斜撇要到位。第四笔是撇,不是点。2、指导书写 (生) 在书上描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句子,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感悟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反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并学习了第1自然段,这里有些词语谁能来读读?2、出示词语:扁担 布匹 官兵 仍然 严密封锁 日理万机二、激趣导入,引导质疑,整体感知二、三自然段。1、回顾课文内容,画扁担。2、认识朱德的扁担。(课件出示:有一排扁担,其中一根上刻有“朱德记”字样)师:这些扁担是当年红军战士用过了,你能发现哪根扁担是朱德用的呢?(生答)我记得课文中也有这三个字,请大家快速打开书看看吧!3、生读。(课件出示相应句子:“为了防止三个大字”)4、师:原来他是为了防止战士们再藏他的扁担。5、激疑: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呢?6、自读二、三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7、全班交流。生答:战士们怕他累坏了。请大家再自由地读,把你们的想法和小伙伴说一说。三、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贵品质。(一)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粮辛苦。1、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感受朱德挑粮辛苦。2、围绕“挑粮辛苦”,指导学生读懂句子,并朗读句子。“朱德同志常随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一天往返50千米。”A、什么是往返?在课文中往返指从哪到哪儿呢?朱德一天这样往返多么远的路?50千米那是多少?B、读来读读这句?C、男生齐读此句。师:在第二自然段中你还从哪里知道朱德挑粮十分累?句子“根据地周围地势十分险要,上山下山十分难走。”A、大家爬过山吗?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险要?B、课件出示图片(朱德挑粮走过的画面)这山,这树林,这哪是路啊,朱德在这里行走会遇到什么危险呢?C、指名说,再读此句,女生齐读。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被他甩得老远。”A、从这句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挑粮很辛苦?(满满的)B、老师这里有一筐米,它满了吗?(没)老师再倒些,满了吗?呦,好重啊,你们帮我抬下去,(把二名男生上台)告诉大家什么感觉?(太重了)出示整个2自然段。(重点词语做上记号)指名读,齐读。3、联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感受挑粮的紧迫。A、请大家再读第二自然中的前2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B、师相机出示“奇缺”卡片,齐读。“奇缺” 是什么意思?C、出示视频画面:井冈山被敌人围困的画面。4、再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感受朱德乐观的精神。A、再看看朱德是怎样挑粮的,再齐读最后一句,我们看文中插图,挑粮多累了,可是朱德脸上却是笑咪咪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座之间互相商量商量。B、齐读第二自然段。C、过渡:除了挑粮累,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累呢,看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感受的句子画下来。(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朱德工作劳累。1、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句子。A、谁把找到的句子读给我们大家听?B、出示句子“四十开外的的人怎么办?”C、朱德是军长,他有哪些工作做?相机出示并解释“日理万机”齐读此词。D、齐读句子,再读,把担心、心疼读出来。2、理解关键词语,感受朱德工作的劳累。3、朗读相关句子,表达心中对朱德的敬佩之情。4、听课文录音,了解朱德的心情和做法。A、没了扁担,朱德会怎么做呢?你们听(播放后面部分录音:“没了扁担三个大字”)B、出示朱德挑粮的视频画面。C、想象:如果你就是藏扁担的小战士,看到朱德又在挑粮你会想到什么?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创设情境,体会战士心中的惊奇、崇敬之情。如果你是红军战士挑粮,看到朱军长走在前面,你会怎么做?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3、师总结全文,再读课题。4、小律动:手指操。(十个小手指握握手,上拍拍,下拍拍,翻个跟头拍拍手。)五、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产、劝、并、记2、交流书写注意点:产:“立”略扁,第五笔“一”写在横中线上,“”要到位。劝:左窄右宽,“又”笔末为点,“力”略高于“又”。并:第四笔“一”略长,写在横中线上。记:左窄右宽,“”要舒展,压在竖中线上。、生描红六、拓展延伸。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条绿色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部首。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写有生字的田字格。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梅兰芳的有关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听过京剧吗?京剧好听吗?2、今天老师介绍一位京剧大师给大家认识,大家喜欢吗? (1)、板书:梅兰芳(析形:兰 怎样记) (2)、指名交流 3、简单介绍梅兰芳。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演员,他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形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唱的京剧不光中国人爱听,而且连许多外国的朋友也喜欢听。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梅兰芳小时候学唱京戏的课文,题目就是 (1)、板书:学艺 (2)、谁来把这个课题读好。齐读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那么。梅兰芳小时候是怎样学京剧的呢?我们读了课文就明白了(打开书)听老师把课文读一地。2、师范读(1)、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听出来,录音和课文中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的? (2)、只有认真听,才能听清楚。 3、小朋友也能像老师一样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把生字的音读准吗? 4、检查自学情况 (1)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 哪个小朋友已经会读第一自然段? 评议朗读情况 出示轻声音节:师傅 神儿 料子 眼睛 小时候(指读、齐读) 拜师学艺(以前的人学本领一定要拜师傅,拜师傅学艺刻画司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指读词儿 齐读第一段 (3)第二段又讲了什么?谁愿意来读一读? 评议 第二段中有一个长句,我们来把它读好! 出示:他常常盯着空中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的鱼儿。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儿都表示仔细地看,是哪两个? 指导读好:紧盯 注视 他常常紧盯空中 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 的鱼儿。 范读 指读 齐读 分男、女生齐读这一句话。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同桌互读第二段。 (4)谁愿意 来读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词儿,都是四个字组成的,谁能读好他们。 出示: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指读、齐读 请没有发言的小朋友一起读第三段。 5、读完了课文,老师请小朋友拉完成这个练习。 (1)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 ,后来经过 。他终于成为 。 同桌讨论一下。 指名回答。 三、学生字,指导书写 1、下面,我们来学习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2)指读、齐读 2、田字格中的生字哪些是上下结构的字 3、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部首,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第二自然段,体会梅兰芳苦练眼神的经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小卡片、白鸽图片 学生准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第一段课文 1、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把第一段课文认真地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一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什么困难? 2、下面谁来说一说? 3、梅兰芳的师傅为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请小朋友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把话说清楚、说完整,行吗? 4、板书:不是料子 5、讲述:小朋友说得很对,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要靠眼神来表达内心的感情,比如:高兴了、生气了,难过了,都要靠眼睛来告诉观众。可如今,师傅发现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师傅对他失望了,所以认为他不是唱京戏的料子。 6、下面我们一起来把第一段课文读好。 三、 学习第二段课文 过渡:那么,梅兰芳有没有有因为为师傅的批评而放弃了学唱京戏呢? 1、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来学好唱戏。 (1)、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2)、谁来把这句话读好呀!(评议) 2、那么,梅兰芳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来看书上的一幅插图。 (1)、投影:大家看,图上画的就是小时侯的梅兰芳,他在干什么呀? (2)、梅兰芳在观察鸽子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怎样的? (3)、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二段,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3、出示句子:他常常紧盯或者注视 (1)、这一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说梅兰芳看鸽子、看小鱼,看得非常认真? (2)、他为什么要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呢? (3)、小朋友愿不愿意来学着梅兰芳练一练自己的眼力呀! (4)、游戏:师舞纸鸽子,学生紧盯。 (5)、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 (6)、梅兰芳经常这样练眼神,他是不是只练一会儿:一天、两天、练的时间是很长很长,哪个词告诉我们了? (7)、指导学生读好句子、评议 (8)、加上动作表演读 4、梅兰芳就是这样练呀练,练了一天又一天,练了一年又一年,日子长了,他的双眼 (1)、出示:日子长了,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2)、谁来读这句话?评议 5、所以,凡是看过梅兰芳表演的人,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1)、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2)、小朋友,你们会用眼睛和老师说话吗?老师也不会,但谁会用眼睛和老师说话? (3)、 梅兰芳真了不起 (4)、指导朗读、齐读 6、小结:梅兰芳的这项本领是怎样来的? 板:勤学苦练 7、 齐读第二段 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就这样,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他终于-(导读-) 2、出示: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理解词义) 3、板书:京剧大师 4、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 5、听京剧录音。 6、现在,你们有什么话要说? (1)、投影:梅兰芳呀!您 (2)、学生练说 五、朗读全文 六、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注、视、灵、活2、说说这些字在书写中要注意什么?3、师生交流书写注意点。注:左窄右宽,“主”的三横布白均匀。视:左窄右宽,第五笔“ ”写在竖中线上。灵:注意上下的比例。活:左窄右宽,“舌”的横略长。、生描红,师巡视。15、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个字只读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教学重难点: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写有生词的小黑板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大禹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想知道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大禹治水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5、大禹治水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二 、初读感知1、同学们要知道的有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请打开课本101页,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课文,老师有读书提示:(1)遇到生字时,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读通顺课文,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自由初读课文。三、检查自学效果1、初步感知课文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的收获会更多。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呢。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2、认识词语故事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它们吗?可别太大意,自己先练练。很久很久 水 淹 冲 房 得 老百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地 挖 开 感 大 英 自己借着拼音读一读。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第一组,谁先来?你真勇敢!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读音是否读准了!第一组:很久很久 水 淹 冲 房 得 老百 预设1:学生读得不够好!师:你听出来了什么?谁来帮帮他!乐于助人的,你来当小老师,教教他!你来谢谢小老师!瞧,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预设2:学生读得很流利!师: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指导:很久很久师:读了这一组词,你知道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猜猜看,到底有多久?十年,你再猜,老师告诉你呀,这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呀,多久呀!指导读“很久很久”师1:老师听出来了,好象只有50年。2、不错,有200年了。3、多么遥远呀!理解:洪水 师:同学们,洪水你见过吗?由于经常下暴雨或者冰雪融化,雨水越积越多,水都从河里漫出来了。(出示洪水图:解释洪水)师:理解了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些词语。第二组: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 地 挖 开师:第二组,老师请你。谁愿意和他比比!这一组有两个成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成语里有了千和万,就表示很多很多,平时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成语?(千言万语 千家万户 千军万马 千头万绪 千丝万缕 )祖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要注重积累词语。第三组: 感 大 英 师:最后一组,老师把机会让给你!你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读!制:课文中说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谁制服了?把话说完整。那你知道小偷被制服了,被谁制服了!我们一起读一遍。师:看样子,难不倒你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同学们,这些词语你认识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再提高难度,你们还敢接受老师的挑战?你能任选其中几个词语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话吗?3、读通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不错,词语读得真好,把它放到课文中,相信你课文一定读得更流利! 再读课文。、读完以后,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的?分小节点名读。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正确、流利。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四、指导规范书写生字大家书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写得很棒。再次出示生字:治、洪、害、姓、理、形学生自主识字。师:同学们,这些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生字呢?向大家介绍介绍!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写字大王们,那在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写,想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点什么吗?2、重点指导“害、理”指导“害”:这是上中下结构,先写宽宽的宝盖,再写丰收的丰,注意一竖要出尖,最后一口扁扁的。指导“理”:这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王”旁末笔为提。集体书空笔顺。看老师写,小朋友们手都痒了吧!那你们赶快打开作业纸,准备写吧,先摆好你的写字姿势注意三个一。师:同桌交流一下自己写的字,夸一夸他哪个字写得特别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3能运用扩词、联系课文、生活实际等方法辨析同音字“治、制”,理解“英雄、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词语。继续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第二、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由词入手,引入文本的学习 揭示课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四课 1看大屏幕,(屏显:治 制)一起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平时遇到同音字,你是怎么区分的? 3小结:遇到同音字,我们常常可以运用比一比、组几个词的办法来进行区分。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治:治理、治水、治病、医治、治疗 制:制服、制造、制作、制度、制止 4 (红色显示治理、制服)这是课文中的两个词语,看看它们分别出现在哪两句句子中?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洪水被制服了, 6 指导感情朗读。(简单点,指名两生读就行)指导:上一句:当你下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表现得非常坚定,来,请你坚定地读一读!下一句:当我们看到凶猛的洪水被人类所制服时,我们一定会高兴得喊起来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你知道禹为什么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吗?指名学生回答。你看见过洪水吗?那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洪水的危害!(播放洪灾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课文哪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2 (点红色治理)出示第一自然段: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3指导读好词:(描述渲染:)刚才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这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啊!波涛滚滚,一路咆哮,真是洪水滔滔,它所到之处,农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害得老百姓只能四处流浪无家可归(边说边显现红色:滔滔、淹没、冲倒、害、无家可归) 4 指导学生先读好“滔滔”“无家可归”等词 4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评读激励: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 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在经过13年的艰辛治理后,洪水终于被,(回到红色制服处的省略号,点出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 2 朗读训练:你能读好这段文字吗?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读出高兴、感激之情) 3红色显示英雄,你见过英雄吗?见过哪些英雄? 小结:英雄就是不怕困难、勇敢顽强,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些人,(点伟大),我想应该是付出的努力更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更大的那些人。让我们读好这个词:伟大英雄 四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大禹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英雄,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大禹是伟大英雄吗?你能从课文哪些自然段中找到答案,谁先找到就大声读出来,老师叫停你再停,好吗? 2 自由读第二三段后(出示文字)齐读 3 想象朗读第二自然段: (1) 引读: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他吃尽了,走遍了,为的是;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终于将 (2) 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红色显现)这里的“千”和“万”是确指一千、一万吗?那是指?指导读好词: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3) 小组交流: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危险呀?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提供想象情境:当他所带的干粮吃完了,只能; 当他来到悬崖边,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他就; 当他在森林里查看地形的时候,一只又高又大的黑熊向他扑来 (交流时给予奖励:想象之星、说话之星,朗读时奖励朗读之星) 分句指导:为了寻找治理洪水的最好办法,大禹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劳动啊!引导学生突出“吃尽、走遍、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治水工程是多么的浩大!引导学生突出“挖通、劈开、九”(相机介绍禹的治水方法) (4) 指导朗读本段: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让我们边想象边把这段话读好,好吗? 4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1)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出示文字) (2)完成填空: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3)体会数字表达的精妙: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 重点指导第二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读出他的感受,行吗? (4)指导朗读: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这就是伟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品质!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段话。五 、再读最后一段,升华情感 1 出示最后一段,引读,在大禹的不懈努力下,洪水终于被,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大家。 2 说话训练:如果你是大禹的邻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你又会说什么? 3 小结:同学们,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故事,已一直流传到公元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大禹勇敢顽强、一心为公的精神! 4 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六、教学生字1 出示生字:通、被、制、伟2 认识新偏旁:3 师生交流书写注意点:指导“通”:这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甬,再写外面的走之底。指导“被”:这左边是个衣字旁,跟衣物有关系,不是示字旁,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笔顺。跟老师一起写一遍。一点是领子,横撇竖是身子,撇是一只袖子,点是另一只袖子,知道了吗?指导“制”: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布白要均匀。指导“伟”: 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韦”的横折钩要略宽于上方。16、孔繁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会在田字格里正确美观地书写,两条绿色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生字卡片、小黑板;2、教学挂图。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繁森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刚刚认识我国古代为百姓的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英雄(禹),你觉得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为民着想的好干部我们今天生活中也有,你知道哪些干部是这样的?(指名回答),孔繁森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师板书:孔繁森)2、指名读题:读准“孔”“森”,说说孔的写法。齐读课题。3、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师:板书)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黑板上的部分问题)2、出示课后生字组成的词:优秀 拉萨市 曲尼 献血 营养费 帮助 汉族 援藏 地震 贡桑 恳求 勉强 同胞 热泪(1)指名读,读准“营”“费”(2)理解“援藏”“热泪”“地震”。“恳求”“勉强”放在句子中理解。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4、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意思。5、交流。三、指导书写1、出示:孔 优秀 市 尼 血2、指名读,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读课文,深入了解孔繁森的动人事迹,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孔繁森的优秀,使学生受到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启示。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深入了解孔繁森的动人事迹,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孔繁森的优秀,使学生受到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启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六课孔繁森,同学们想看看孔繁森长得什么样吗?(出示孔繁森照片)你们佩服和敬爱他吗?请你们读出这种崇敬的感情出来!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孔繁森是谁?读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回答师相机板书:优秀的援藏干部体会这句话的精练。三学习第二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过渡:人们这么评价孔繁森是因为他为西藏人们做了很多好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想孔繁森做了什么好事?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师:孔繁森为什么要收养他们?“孤儿”是什么意思?书上是怎么写的?是啊,多可怜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是啊,孔繁森也很可怜这三个可怜的孩子,于是就把他们接到自己身边亲自抚养他们,咱们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读孔繁森对这三个孩子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同学们,当时孔繁森工作非常繁忙,晚上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的起居,是多么辛苦,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第三自然段)导入:孔繁森对待西藏人民出手大方,他常常资助一些贫困而又患有重病的居民,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自己却生活俭朴,收养了这三个可怜的孩子,孔繁森的生活更加艰难了,你甚至到了到医院去献了血出示第三自然段(引读课文)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地方有疑问:学生可能提出:孔繁森为什么要在夜里到医院?为什么是悄悄地来到医院?师:孔繁森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靠献血所得的营养费来抚养三个藏族孩子,特别是不想让那三个藏族孩子知道这件事,他怕给别人添麻烦,怕那三个孩子因为不想让孔叔叔去再献血就不去上学。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孔繁森会怎么向医生请求?医生为什么不答应?如果当时你就是医生,你会怎么说?孔繁森会怎么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恳求”的近义词也在这一自然段,你能找出来吗?(请求)你认为哪个词“求”的程度更深些?“再三恳求”是说求了不是一次,可能是?引读:孔繁森,医生才。请同桌同学一个扮孔繁森,一个扮医生来再现当时的情景。指名表演。(第四自然段)引读:藏胞们听说了这件事,都感动得,他们深情地唱到:出示第四自然段歌词提问:“太阳和月亮有同一个母亲”说明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关系?(兄弟或姐妹)那么藏族和汉族又是什么关系呢?师:这首歌也是孔繁森最喜欢的歌曲,我们来一起读好他!再读(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音乐)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四延伸学习师:正因为有了像孔繁森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才有了我们今天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大团结的美好局面,我们把这样一心为民的人民干部称为“公仆”,(板书:公仆)“公”的意思是大家,人民;“仆”就是仆人。“公仆”的意思就是大家的仆人,人民的仆人。孔繁森无愧于“公仆”的光荣称号,所以在孔繁森去世之后,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写了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公仆赞,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公仆赞歌词,并放歌曲公仆赞听老师读歌词师:1994年11月29日,是阿里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他们敬爱的孔书记因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0岁,噩耗传到阿里地委所在地狮泉河镇,人们纷纷朝着孔繁森殉职的方向哭泣默哀,12月5日,阿里地委隆重举行了孔繁森同志的追悼仪式,这个不足五千人的边疆小镇赶来参加追悼仪式的竟有两千多人!这里面有很多人是受过孔书记资助过的民众。同学们,如果你是阿里的普通百姓,听说孔书记不幸去世,你心里会是个什么想法呢?如果你是曲尼,曲印或者贡桑,面对着孔叔叔殉职的方向,你心里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吗?如果你是身患重病,经孔书记的资助,得以重获新生,你心里又会想说些什么呢?师:孩子们,孔繁森作为一名优秀的援藏干部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让我们来看看孔繁森所说的一句话:出示: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指名回答师:可能现在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但是我们知道孔繁森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援藏干部,是一位公仆,最后让我们再在公仆赞的乐曲中深情地朗读课文引读:16 孔繁森 五.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营、费、助、汉2、师生交流书写注意点:练习六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认识带有雨字头的字。 3学当“小气象记录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