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的提出我国自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我国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而且,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并将长时期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老人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65岁老人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按照国际通用规则,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10%以上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被视为老龄型国家。因此,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并很快就步入老年国家的行列。我国自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之后,政府开始关注养老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政府认识到发展社会保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养老事业,农村养老问题是养老事业的关键,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2006年2月23日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仍是家庭养老。所谓家庭养老,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我们的调查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设计调查指标。二、调查和收集资料过程简介本次调查从家庭养老这一角度分析农村养老问题。从2010年1月至3月,考虑到本专业本科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和社会调查知识,此次调查由河北经贸大学社会保障教研室组织,调查人员是本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部分在校本科生。调查采用多段抽样方法,一级抽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先按经济发展水平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分为经济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三层次,在每一层次类型中分别抽取三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作为一级样本,它们是江苏、广东、黑龙江、河南、河北、湖北、四川、贵州、内蒙古。从以上9个省中确定45个村作为典型,以家庭中至少有一位老人高于或等于60岁为标准,确定每村的老年家庭总体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每村老年家庭总体中抽取5户家庭,以家庭为分析单位进行调查,由调查者代填问卷,或者由有文化的老人自填问卷。若每户有1位以上的老人,则只调查其中的1位。调查采用的是开放式问卷形式(有些问卷当场填写后收回,小部分问卷隔天收回),共发放225份问卷,回收219份,问卷的回收率是97.3%,在219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是20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2.2%。三、调查结果说明(一)农村老人基本状况1、年龄结构在被调查的202名老人中,6069岁的年轻老人占49%,7079岁的中年老人占36%,8089岁的高龄老人占12%,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占3%,这与我国农村老人年龄结构分布特点基本相吻合。2、日常经费支出。农村老人的日常开支期望普遍偏低,在回答“您认为多少钱就足够您一年的开销?”时,62%的老人认为最多4000元足够了,29%的老人认为一年开销需要40007000元,5%的老人认为700010000元够一年的开销,只有4%的老人认为10000元以上才够一年开销。为了进一步调查农村老人消费期望不同的原因,我们调查了农村老人的养老资金来源。只有6%的老人靠养老金养老,其余94%的老人养老资金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解决:早年积攒、自己劳动所得、儿女供给,儿女提供的养老钱数也有很大差异,在被调查的农村老人中,儿女每年给老人1000元以下的占44%,每年给老人10003000元的占28%,每年给老人30005000元的占18%,每年给老人5000元以上的占8%,只有2%的老人根本得不到儿女的一分钱,甚至有少数老人拿出自己的钱补贴儿女使用(以上所说的儿女给老人钱数是指老人所生的所有儿女一共在一年内提供给老人的钱数),儿女们除了提供钱物外,还为老人提供粮食和衣物。事实上,仅仅靠早年积攒、自己劳动所得、儿女供给三种途径获得的收入不一定能满足老人的养老开支,在被调查的老人中,67%的老人认为靠以上三种途径获得的资金仍不能满足养老消费,33%的老人认为足够开支了。3、代际关系农村老人的子女数较城市多,在被调查的农村老人中,只有5%的老人有一个子女或没有子女,95%的老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在老人的子女中,有40%的子女在村中务农,25%的子女外出打工,15%的子女从事个体经营,17.6%的子女在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上班,还有2.4%子女从事其它领域的职业。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广大农村地区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但几代同堂的主干家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与此相应,更多的老人宁愿选择脱离大家庭单独生活。在被调查的老人中(除1名老人在养老院),55%的老人不和孩子住在一起,他们希望有个清静的环境、单独的生活空间,又不愿麻烦子女,避免与下一代产生矛盾摩擦,在他们有房子、身体还行的前提下,他们选择与子女分开居住。45%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有的老人由于传统养儿防老观念浓厚,喜欢感受大家庭团聚的氛围;有的老人由于身体不好需要子女照顾;有的老人因为房子坏了或没有房子只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有的老人为了照料年幼孙子女而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农村老人与子女的沟通很少。在被调查者中,只有44%的子女经常陪老人说话,12%的子女有时陪老人聊天,44%的子女几乎不陪老人。4、健康状况农村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老人中,只有39%的老人自己觉得身体好,24%的老人觉得自己的身体比较好,36%的老人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事实上,农村老人衡量身体好坏的标准很低,只要没有患大病,不影响劳动就算身体比较好。而且,农村老人医疗消费水平很低,调查发现,20%的老人得病后硬撑,64%的老人自己买药或儿女买药,只有16%的老人选择去医院看病。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在全国全面实施。作为主要的受益群体的农村老人,他们对这一制度并不完全认可。在被调查的老人中,有5.8%的老人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有5%的老人对这一制度不知道,只有16%的老人认为这一制度对他们有较大或很大的帮助,有51%的老人认为这一制度对他们有点帮助,但效果不大,甚至有21%的老人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帮助。5、空余时间活动安排随着中央对农村经济的大力支持,农民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的业余爱好中去。 农村老人的空余时间安排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内容虽显多样,但仍显单调集中。在被调查的老人中,有18%的老人空余时间聊天,17%的老人看电视,17%的老人打牌打麻将,12%的老人窜门或散步,其余的老人种花、养宠物、看书、听戏唱戏、听广播玩乐器、做操、购物、旅游、参加村里老年活动。二是由村委会和农村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仍显少。在被调查的农村老人中,多数老人的生活仍显单调,他们在农闲时间主要聊天、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窜门等,只有经济富裕的村子组织一些老年活动。6、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发现,只有14%的农村老人觉得自己没什么养老问题,其余的老人存在不同的忧虑和担心,其中25%的老人最担心生病,怕有病看不起或报销程序麻烦;17%的老人担心自己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子女由于工作忙活子女不孝或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无人照顾;16%的老人害怕孤独,感觉精神生活匮乏;16%的老人担心钱不够用,其余12%的老人担心货币贬值或政策变化等。上述数据表明,农村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于三方面:生活无人照料、物质不能满足养老需要、精神生活匮乏和孤独。四、结论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和保障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养老资金筹集的问题上,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实际情况中,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和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在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异,总体而言,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参保率和人均保费较高,由村委会全额或部分代缴。多数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集体无力或不愿承担农村老龄人口养老,国家主要的法律和政策未提供资金支持等原因,只有极少数老年退休教师和工人享受国家养老退休金,和极少数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或孤寡老人可以在专门的养老机构养老之外,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比例很低,而且保障对象主要局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大多数人无法享受社会保障。2、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老人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身养老。 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等家庭结构模式在农村占很大比例,而且许多老人不是与子女共同生活甚至子女不在身边,因此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使子女对老人各个方面的照顾大大打了折扣,即使几代同堂的家庭,老人劳动能力的衰退和逐渐丧失,家庭的经济权也多转移到年轻户主手里,老人对资源的控制权减弱。这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弱化,老人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身养老,在物资上老年夫妻一部分养老来源是子女,一部分养老来源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产品和货币收入,在生活照料上,在身体力行得前提下老人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或是老年夫妻互相扶助。只有在老人失去劳动能力或因病痛和衰老完全需要他人照顾的时候,子女及其家庭能够体现重要的养老功能。3、农村养老质量普遍偏低,养老更多局限于经济养老。 通常,衡量养老质量最主要的标准有三方面,一是经济上的保证,二是生活上的照料,三是精神上的满足。由于我国多数农村老人家庭收入低,年轻人尊敬老人观念越来越弱,农村基础娱乐设施和公共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社区养老在农村养老中体现不明显等原因,多数农村老人得到的是来自于家庭的主要维持其生存的经济保障,甚至有些老人的经济供养不能及时保证,一些老人几乎不敢奢望基本生活消费之外的其它消费。生活上缺乏照料,甚至帮助子女家庭做家务和照看未成年的孙子孙女,帮助子女农田耕作。精神生活方面,许多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的长久的时空分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较过去变得越来越松弛,由此带来子女孝道的下降,减少了两代人沟通的机会,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也缩短了与老人的沟通时间,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4、老人养老期望差异明显,儿子女儿在满足老人养老期望中发挥同等重要作用。 农村老人对养老期望差异明显,造成这种期望差异的原因很复杂,实际收入高低和早年积攒钱数是影响老人判断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老人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女的生活质量和职业类型,儿女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着父母的经济条件,二者有很大的相关性。调查发现,子女在政府机构上班或属于工薪阶层,老人的衣食生活较丰颖,反之,儿女生活状况很差的老年父母老人的日常开支拮据,还要为儿女分忧,在物质和精神上背负沉重的负担。此外,随着妇女权益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她们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的上升,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受到冲击,女儿在老人养老中的重要性在提升,女儿在对老人日常生活照料、金钱和物质供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不逊于儿子甚至超过儿子,许多老人认可和赞许女儿的养老作用,一些老人把依靠的重心由儿子向女儿身上转移。5、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医疗制度仍待完善。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早年多胎生育和常年过度劳作等原因,农村老人身体普遍较差,许多老人患有高血压、关节炎、心脏病、中风、风湿、支气管炎、胃炎、胆囊炎、白内障等疾病。由于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陈旧和医院体检费用昂贵,农村老人的医疗状况不容乐观,面对疾病他们较多地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自我医疗,或选择有较少的医疗支出的、医疗设备简陋的附近门诊就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工培训考核课件
- 改造提升整治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驾驶学习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礼貌培训课件
- 猫眼部疾病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教育自评课件
-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呼唤声为何经久不绝
- 废物油桶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民营企业培训课件
- 狂野大数据课件
- 小学生青春期教学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 耳穴压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24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 内镜标本规范处理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2电流、电压和电位
- 2025年通力扶梯e1试题及答案
- 老年临床营养支持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