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中医护理.doc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中医护理.doc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中医护理.doc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中医护理.doc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中医护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题目:腰椎间盘突出症日常中医护理学 生: 指导老师: 2015年 月 日内容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的较轻,不一定要进行手术,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日常的中医护理,结合患者本身实际出发,给出一份合理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减小痛苦。本文讨论的就是不以手术为止的的方法进行日常的护理,通过自己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实施日常护理中医护理,使患者知道和了自己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慢慢减少了并发症,使疾病痊愈快。通过对在正安中医院的病人观察治疗和日常护理结果来体现本种护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经过有效正确的中医日常护理和全面的健康教育,以中医的方法使得患者减少和康复。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 护理一、前言 我是正安中医院的护士,本着学以所用的原则。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之际,选择一个符合本专业实际的题目,要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中医护理。从中医的角度方法去看待治疗要椎间盘突出症,从国内外来看,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有通过手术去治疗,也有通过药物治疗,也有物理方法的治疗。中医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加之我本是中医院的护士,理应更好的学习好中医护理。中医是国外的医学工作者争相学习的中国特色医学,国外治疗要椎间盘突出很多通过手术和西药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我们国内,也有通过手术来减轻的,本文通过对在中医院进行要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日常中医护理方案,通过干预治疗后去取得的效果论证,为要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护理得到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案。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部发病率最高。从病人的发病年龄来看,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也有年龄小的患。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下腰部、臀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痛。症见气滞血瘀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病因,发病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过劳,受寒受湿等。三、中医中医就是中国医学科学,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2。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四、本组资料临床资料本组资料:未进行护理干预前,本组患者共30人,其中男20,女10人,最大年龄80岁,最小的20岁,所有患者经医生确诊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我科自2012年1月13至2014年3月22日通过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适当有效和易于接受的护理日常指导,加强了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的家访工作,使患者了解和自己疾病有关健康知识与卫生保健宣教内容,病人也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避免许多影响疾病康复的不利因素,力求保证了理疗的成功和促进个人功能康复。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如下。(一)、辨证分型1血瘀气滞证:最近腰部受过外伤,腰腿痛剧烈,痛有地方,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不能碰,舌头暗紫,或有瘀斑,舌苔簿白或薄黄。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方便,痛有定位,有时静卧也能减轻反而加重,遇寒冷痛增大。3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想喝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没力、耐力下降,劳动会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冰凉,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二)、情志护理很多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疾病不了解,有的担心,有的恐惧,担心会影响工作、学习、劳动、生活等,少数患者因长期得不到根治,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为此,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从入院时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详细地介绍医院的环境、住院须知医院情况、患者病情状况等入手,消除病人的紧张害怕的情绪。中医疗法护理中蕴含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情志转移法,情志疏导法,体语疗法等。在情志转移疗法方面,护理人员通过诱导患者将注意力转移,促使患者将不良的心理情绪得到改变,使心理保持平静,避免抑郁和较大的情绪波动,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三)、饮食调护血瘀型患者应进食辛香温补饮食,可用田七、木耳、金针菇蒸瘦肉等行气活血; 忌苦寒肥腻之品,以防寒凝收引,气血凝滞或苦犯脾胃、气虚瘀滞;或生湿聚痰、阻滞气血,而致病情加重;寒湿型患者以偏温燥之食物为主,可用山药、莲子、土豆、番茄等做粥食用,应热饮食物,还可给予鲜鱼、瘦肉、牛奶、豆制品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饮汤时可加少量姜、胡椒粉等,以助驱寒理气,禁食生冷、油腻及醇酒厚味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助湿生痰;肾虚型患者以温肾助阳,强健肾气为调护原则,患者宜食温补暖性食物,如羊肉、鸡肉、鲫鱼、牛奶、韭菜、山楂等以补肝益肾,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四)、慎起居1早晨睡醒后突然坐起常会伤了腰部。睡醒后应先床被上将腿屈起做左右倒的体操,然后再用胳膊支撑上身起床3。2在厕所里,从坐位站起身时,应用手支在墙壁上站起。尤其是从蹲着身子的位置站立起来时很容易扭伤腰部。3早晨身体的各部肌肉还没完全变暖时,突然的动作会引发腰痛,所以应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采取慎重的动作。如洗脸时将一只脚放在矮台上,穿鞋时不要半蹲,应坐下穿等。4走路时腹部用力,等公共汽车时,不要双腿并齐,将一侧脚搭在低矮的台上或石头上会感觉轻松得多。5上楼梯时,慢慢地侧着身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要比直着上楼腰部受力小。6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在椅子上,时而进行腰腿部及脚底穴位的按摩,或做一下体操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7 要注意久坐会对腰产生不利,引发腰痛。睡觉时,或者弯曲髋关节横向侧卧,或者在腿下面垫上垫子屈腿仰卧4。枕头要用稍硬一些偏低的,如脖下有空隙,可用卷起的毛巾塞满。(五)、功能锻炼护理功能锻炼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可防止关节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5。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待腰部症状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腰部的伸展、屈曲训练,以增加腰背肌力量,改善腰腿功能。采用的方法是:1仰卧位架桥(五点或三点支撑法)每日23次,每次150200下,每下的速度最好与呼吸频率同步6。腰部拱抬至少离床25cm以上;2飞燕展翅法,每天23次,每次100150下;3直腿抬高法,每日23次,每次100200下。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通过锻炼,达到理气活血,舒筋活络,强壮筋骨的作用四讨论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7。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8。年龄较小者对此方案有很好的效果,在效果好的人中有6例,因此年龄较小的患者更易产生明显效果。五、结果干预后的结果,通过对在本科的病人的护理结果为,30例中所有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有的患者好转的程度很好有16例占53%,中度缓解的有7例占23%,但同样有没有多大改善的,有7例占23%,年纪较年轻的以40岁为分界,年龄较小者有20例,康复16例占80%,年龄较大的有10例,好转的5例占50%。为此,针对本方案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执行。总之,这个是一个相当无趣的过程,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不得不面对这样那样的情况,要以好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六、讨论 要椎间盘突出症在进行日常中医护理的过程中,有的护理需要患者配合治疗,但是介于年龄的限制有的动作70岁以上的年纪可能就做不到,比如文中提到的飞燕展翅加之患者心理状况不佳,更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家属日常照顾饮食中也有不确定因素,不一定都达到文中所提及的要求。老年患者的日常休息也不如年纪较小患者好,也是影响护理效果的,通过对在中医院治疗护理的患者的结果来看,此护理方案是有效的护理方案,从患者的年龄大小来看,此护理方案更佳适合年纪较小的人群,年纪较大的由于身体机能的原因效果不明显,从护理效果来看不失为很好的方案,其中也有效果不好的,除了年纪较大外,我们应该讨论患者个体也有不适合本方案的。七、致谢我在论文将要完成的这些时间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向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科医生冯医生给我论文数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科护士长,皮护士长为我论文的完成提供注了大量的数据,不管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指导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她是一个学问很多,有不同见解也有耐心的老师,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医院同事和电大同学的建议,在中医院工作中得到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地感谢!参考文献:I宋承宪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242付志辉,孙绍裘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3,19(1):293徐阳平“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05,18(3):1444李小明,沈泽培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