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5课一、选择题1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苏联方面的因素是()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法西斯力量强大德国已经占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控制了强大的军事资源德国采用突袭战术,苏联措手不及苏联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和机械化部队苏联战备迟缓,军事部署存在失误abc d解析:项均是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但不是苏联自身的原因,只有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21940年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计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严重威胁到美英等国的利益a bc d解析:该计划是日本在亚太地区称霸的计划,项均符合史实。答案:a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b德国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即“不列颠之战”c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d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限定语“最大规模”。结合四个选项所列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进行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答案:d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他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解析:材料提及的事件,使得当时的交战双方都感到欢欣鼓舞。德国是因为德日同盟因这一事件而更加巩固,英国和中国是因为这一事件把美国拉入了战争,因此多了一个强大的盟友,这一事件只能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答案:c5在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a bc d解析:“两国不追求领土扩张”,表明两国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材料中体现出的民族自决权利,符合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表明两国暂时不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答案:d6下图是一张1942年的战争宣传海报,名为绞死希特勒。图中的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这三国是()a美国、英国、法国b英国、法国、苏联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图片中的国旗图案进行判断,明显可以看出,星条旗代表的是美国,米字旗代表的是英国,锤头镰刀旗代表的是苏联。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进行判定,1942年与德国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中不会有法国,因为这时的法国已经投降。答案:c7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a美国通过租借法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解析:“全体轴心国”是指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因而与之对立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答案:d8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结成盟国。其根本原因是()a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b国际联盟的大力推动c战略上相互配合的需要d面临法西斯的全球扩张解析: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尖锐,但法西斯的进攻使它们有了共同的强敌,因而迫使美苏走向联合。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 600万吨。这些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世界历史杂志(1986年11月)材料二总的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动机是什么?(2)材料二作者的基本论点是什么?(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解析: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理解“根本”与“直接”的关系。第(2)问,注意对材料二的概括。第(3)问,注意综合材料一、二回答。答案:(1)直接原因:苏德战争爆发,苏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法西斯势力日益嚣张。根本动机: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2)论点:苏美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可以用协调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矛盾。(3)从援助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转变为遏制苏联。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0年10月14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胁,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法国屈服之后,中央领袖确有大部分主张重新考虑我国策者,然我人仍主张坚守此项原则,不应更张。我人绝不改变我国家之特性。”1940年11月1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1942年,戈林的亲信洋克与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企图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蒋介石6月18日日记云:“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随后,蒋介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指示其“谢绝”,“以为此种提案,决不可能,亦难转达其意,覆绝为要”。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1940年10月14日”“1940年11月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1940年前后二战的状况来分析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古村落旅游用地租赁合同附带古建筑修复条款
- 2025年度新能源电池技术合作成果保护协议
- 2025年度定制化纸箱包装设计与印刷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北美市场部英文合同制高级业务拓展专员岗位劳动合同
- 2025年度专业运动服饰区域独家分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医用消毒剂批发与医疗机构消毒设施保养合作协议
- 2025年现代化写字楼电梯智能化维护与应急响应服务协议
- 2025年多功能车棚安全标识设计与安装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学生转学教育对接及心理过渡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小区门卫防疫防控及物资保障合同
- “四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网络摄像机-模组接口规格书精简板
- G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 急诊与灾难医学:昏迷课件
-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辽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素材各单元单词带音标重点句子
- “隆德”概念讲解—控制脑容量为目标控制颅内高压
- 第3章access2010查询操作-上传
- 钳工手工制作六角螺母详细
- 实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英国“海湾”级后勤船坞登陆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