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宁《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doc_第1页
余宁《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doc_第2页
余宁《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doc_第3页
余宁《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doc_第4页
余宁《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案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同心县王团中学 余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甲骨文、金文、大篆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思维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以图表等方式自学“科学技术”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重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问:“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2、讲仓颉造字的故事。3、导入:这是个传说故事,但反映了古代的文字是从图画开始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所能考证的较成熟的文字是什么呢?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文化展厅去看看,这里展示了古代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成就、文学和艺术成就等。二、教授新课展厅一:文字的演变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 3、甲骨文:(1)展示一些龟甲。(2)小组展示探究成果。(3)小组一起动手、动脑,自己造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展示和介绍造字的意图,比比哪个组造的字合理,并和真正的甲骨文对照。(4)学生通过实践后,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4、甲骨文以后文字又是怎样演变的呢?学生展示其他文字的探究成果。比较金文、大篆与甲骨文的不同: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逐渐降低。5、小结: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展厅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1、当一回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学家,播放相关动画推断: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天再旦”是何意?你会从1997这次天文现象中得到什么? 2、学生展示探究成果: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农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能说明科技是生产发展的最有利的推动力。3、扁鹊:(1)从诗歌入手,让学生总体上“认识”扁鹊。(2)学生表演看中医的情况,说明四诊法。展厅三:文学1、屈原:(1)比赛“说屈原”,激发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兴趣。(2)诗歌赏析,体会屈原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迪。2、总结: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同时通过阅读和分析离骚,教育学生认识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忧国忧民、高洁耿介的崇高品德和为追求理想顽强奋斗的精神。三、整合知识可让学生自己画纲要,小组互相交流。课堂总结: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边看边讲:编钟由青铜铸成,分三层排列在刻满彩绘花纹的钟架上,气势宏伟而壮观。最上层的叫钮钟,是用来定调的,只要准确地敲击标音位置,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音阶的声音。中层叫甬钟,有三个半八度音阶,能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下层也叫甬钟,因为形大体重,所以声音深沉宏亮,在演奏时能起到烘托气氛与和声作用。用这套悬挂的编钟,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 教学效果检测题: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3、唐朝诗人杜牧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是在哪一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4、2007年我国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这一天人们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 )。A、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