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早期改良思潮形成的条件是()民族危机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西学的传播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a bc d解析:选d。早期维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难形势下,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并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是早期改良思想产生的条件。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a魏源 b张之洞c王韬 d梁启超解析:选c。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面指的是洋务运动中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面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较早提出该理论的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选c。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解析:选c。维新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是民主共和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而人文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进程影响不大,因此选择c项。4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解析:选c。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2: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张之洞劝学篇材料3:“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4: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全集请回答:(1)材料1、2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材料1的主张是什么?(2)材料2反对什么观点?实质何在?(3)材料3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的论据是什么?(4)材料3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表明了什么实质?(5)材料3、4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其论证的实质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待变法的态度。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康有为和谭嗣同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注意这两个派别的阶级属性。答案:(1)洋务派。主张只改变某些规章制度和生产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2)反对兴民权。实质:反对君主立宪,反对维新变法。(3)顽固派。论据:把变法和救亡图存联系起来,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实驳斥封建顽固派的迂腐守旧。(4)“稍变祖宗之法”。实质: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同封建势力妥协。(5)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从理论上阐明了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保国会章程材料2: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光绪帝为此说:“会为保国,岂不大善?”下令将文悌革职。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据材料归纳保国会的宗旨。(2)文悌一派代表哪一集团?其弹劾保国会的理由有哪些?据材料2指出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3)据材料2分析保国会夭折的原因。(4)据以上材料指出保国会的性质,并分析其影响。解析:本题的意图在于培养特定历史阶段分析问题的能力,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能较好展示学生的分析和阐释能力。第(1)问据题目要求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要从阶级立场角度分析;第(3)问考查当时帝后两党的力量差距和斗争的尖锐性;第(4)问考查保国会的性质和影响,注意影响和结果有一定差异,结果是外显的、静态的;影响是潜在的、动态的。答案:(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宗旨:保国、保种、保教。(2)封建守旧势力。理由:保国会“乱国”;保百姓不保清王朝。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3)封建守旧势力的攻击和破坏。(4)性质:保国会是维新派发动和组织的爱国救亡团体。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一、学习思考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教材p121)提示:(1)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人逐渐觉醒,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也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教材p122)提示:鸦片战争中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付诸实践;洋务运动后期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末,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3“公车上书”的意义是什么?(教材p123)提示: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二、自我测评(教材p125)请列举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中国社会新思想的发展状况、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提示:(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思想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并没有付诸实践。(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代表人物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办洋务以富国强兵。洋务运动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它没有改变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因此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他们主张不但要与西方国家进行“兵战”,还要与之进行“商战”,要求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形成了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他们主张变法维新,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后来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25)试根据以上材料和本课所学内容,简要分析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根源。提示:(1)从整个世界发展趋势看,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是大势所趋。(2)社会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再不变法图强、除旧布新,中国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卫星投资管理办法
- 《农村公路管理办法》
- 股票可转债管理办法
- 财务关于食堂管理办法
- 诗书影画院管理办法
- 装配化装修管理办法
- 上线基础资料管理办法
- 2025年收费的生产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设备进出场管理办法
- 不明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 五防系统培训
- 2025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 视神经炎的护理
- 九州通业务员培训
- 儿童跑步教学课件
-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2025修订
- 测绘保密自查管理制度
- 2026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素材:觉醒是一种持续的心态
- 2025年《网络营销》课程标准
- DB32-T 5092-2025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数据采集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