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疱丁解巧牛知识巧学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根据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划分,汉代全国经济可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1.山东、山西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即古代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的黄河流域。这里多平原,土壤、气候适合作物生长,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农业技术发达,经济实力强,长期以来,既是我国经济的重心,也是历朝的政治中心。知识拓展 古代山东、山西是以崤山为界,以东称山东,又叫中原,包括了今天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以及晋南、苏北、皖东的部分地区;崤山以西则是山西,以关中为主,后来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因此,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与今天的地理差异很大。2.江南江南地区物产十分丰富,气候炎热潮湿,在古代早期,许多地方还覆盖着原始森林、沼泽等,林中虫兽出没,威胁人类安全。史记中曾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它很难被开发。因此,在两汉时期,这里人口稀少,经济实力与黄河流域相差较大。3.龙门碣石以北从黄河中游的龙门到渤海沿岸的碣石山一线以北,即山东、山西以北的地区,又可以长城为界分为两部分:塞内和塞外。这一地区的土地比较贫瘠,气候十分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属于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距黄河流域较近的塞内也曾开发为农业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常常南下侵扰,经济实力有限。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人口的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人口的迁移。古代人类逐水草而居,农耕居民一旦发现地力衰退也会迁居新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古代早期人口集中于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不断外迁,并形成了三次南迁的流民浪潮。1.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西晋的统治十分腐败,晋惠帝时期发生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的“八王之乱”,这场战乱持续了16年,使数十万人死于战火。山东、山西是主要战场,人民流散,十不存二,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东汉以来,我国西北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但是由于西晋统治者对他们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各族人民不断发动起义,北方陷入长期的混乱中。308年(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并称帝,316年西晋灭亡。在这期间即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相对安定的南方东晋政权的建立,更使南迁的人口大大增加,形成了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深化升华 促使人口南迁的原因统治阶级的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北方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南方则相对安定。2.唐中期的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发生于755763年,历时8年,对唐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影响很大,成为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河流域的经济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使南方的劳动力增加,生产技术的更新加快,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例如适宜水田耕作的曲辕犁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3.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北宋后期统治腐败,国力衰弱。1127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军队攻陷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嫔妃等几千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这场战乱又引起了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深化升华 我国古代出现北方人口三次南迁高潮的原因三次高潮都发生在政权交替之际,统治阶级内乱之后,政局混乱之时;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汉时,南方有些地方的百姓还不知道牛耕,到了两晋南朝时期,牛耕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了,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牛耕。难点剖析 北方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南移的联系作为长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北方,生产技术先进,人口集中,但由于战乱而造成大量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从而大大促进了南方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与北方的长期战乱相反,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加上江南一带本来就物产丰富,水泽众多,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只是由于自然条件和早期生产力的限制才未得到开发。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2.过程(1)江南的初步开发:江南的开发始于三国孙吴时期,为了巩固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孙吴采取了很多发展生产的措施;东晋偏安于江南一隅,为立足江南,抵御北方匈奴,统治者也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南朝统治者在政局相对稳定、南移人口增加的条件下继续开发江南。这样,江南地区初步形成了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也迅速增长,出现了建康等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2)重心南移的开始: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手工业和商业也比前代更加繁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如扬州、成都成为长江流域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还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时称“扬一益二”。(3)重心南移的完成:北宋立国之后就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了,到了南宋时期,由于偏安于南方和与金等政权的对峙,又使统治者更加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南方的苏、湖、常、秀有“天下粮仓”的美名,“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也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体现。至此,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南强北弱格局完全确立,经济重心的南移正式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南宋以后,南方江浙地区也成为我国人才的密布区。要点提示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三国开始开发东晋、南朝继续发展中唐开始南移南宋完成南移。典题热题例1促成南朝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b.水利工程的兴修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传入解析:b、d两项表述的历史现象是在a项这个前提条件下出现的,故选a项。答案:a例2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使南方经济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加大,处于国家中心地位。a项说明南方的发展情况,其影响仅有数郡;b项说明商业发展;d项说明手工业发展,都不能充分说明江南经济在全国的地位。答案:c例3从各主要时期江南得到发展的条件看,最有利的条件是()a.科技发展b.政策调整c.民族融合d.阶级斗争解析:南朝时期,唐末和两宋是江南得到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综观这几个时期,民族融合是其共同的条件,因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化的进程,故又是最有利的条件。答案:c误区警示 本题很容易将a项选为正确答案,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与劳动力,所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应是民族融合。问题探究问题 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关于政治局势对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史学界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是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几次大分裂的政治局势所致;第二种是经济重心的南移贯穿于统一与分裂政治格局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你基本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探究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多角度的思维。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都必须首先明确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战乱和社会动荡不安,则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探究结论:答案一:基本赞同第一种看法。(1)从经济重心转移情况看:三国时期,南方农业有所发展,但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十六国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南方农业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南宋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居全国之首,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从分裂的政治格局对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看:北方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迫使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南方,带去先进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北方战乱,相对稳定的统治中心都在南方,这些政权为巩固统治地位而重视发展生产,客观上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举例略。由此可见,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时期分裂的政治格局,使北方经济一再破坏,而南方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大分裂的政治格局所致;统一的时期如隋唐,南北经济都得到发展,对经济重心的转移影响不大。答案二:基本赞同第二种看法。(1)大分裂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和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转移的加速时期。表现在:北方战乱,破坏社会经济;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迫使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向南方,带去先进的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北方战乱,相对稳定的统治中心都在南方,这些政权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重视发展生产,客观上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举例略。(2)统一的西晋、隋唐、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庆见闻作文800字14篇范文
-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协议文本
- 交通卡发行及运营服务管理协议
- 扶贫政策知识专题培训会课件
- 妇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三农村电商综合运营指导大纲
- 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合作框架
- 枪械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025年军工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食品安全大数据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影楼销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脱硫值班员·中级/四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公钥可搜索加密协议:设计原理、安全分析与前沿探索
- 肿瘤常见急症及处理
- 2025年体彩代销者考试题库
- 田螺姑娘课文讲解
- 2025至2030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招聘治安联防人员8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及重点三级子公司高管岗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船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