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一模生物试题汇总.doc_第1页
2012北京一模生物试题汇总.doc_第2页
2012北京一模生物试题汇总.doc_第3页
2012北京一模生物试题汇总.doc_第4页
2012北京一模生物试题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丰台区一模)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均能发生基因的表达B.细胞中膜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无关C.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使细胞中大部分区域染成红色2(石景山区一模)下表列出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膜结构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 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不同细胞膜结构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细胞代谢1(门头沟一模)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Aa、N B b、M Cc、N Dc、M2. (延庆一模)A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B图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A图中、三物质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 B. A图中(二)、(三)过程均能产生大量的ATPC. B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A、B D. B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B、D3(丰台区一模)右图是关于生物学中某些变化趋势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b可以分别表示有氧呼吸强度、无氧呼吸强度B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耗氧量,则a、b可以分别表示变温动物、恒温动物C若x表示时间,y表示基因频率,则a、b可以分别表示一对在自然选择中对于个体生存有利、不利的等位基因D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b可以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茎的促进作用4.(海淀一模)右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C.若CO2升高,c点右移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5(石景山区一模)研究人员用菠萝和柳蜜桃两种植物为实验材料,测量在3065范围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细胞离子渗出量,结果如右图所示(注:以30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作为对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下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受到抑制且光合作用更加敏感B当温度超过40时,菠萝停止生长,柳蜜桃生长不受影响C高温影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使ATP合成速率大大降低D两种植物在生长季节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下,“果实”甜度会下降29(门头沟一模)(18分)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植物代谢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将小球藻悬浮液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有无光照。(1)实验材料小球藻属于_(原核、真核)生物。(2)实验时,卡尔文等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向容器内注入14C 标记的CO2 ,在每个时间长度结束时,把小球藻悬浮液滴入4倍体积的乙醇中,使小球藻细胞中_失活,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其产物,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_的不同。(3)卡尔文等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上述实验中卡尔文等是通过控制_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采用了_等技术方法。(4)在实验中,卡尔文等还发现,在光照下C3和C5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但当把灯关掉后,_(C3、C5)的浓度急速升高,同时_(C3、C5)的浓度急速降低。卡尔文等在光照下突然中断_的供应,这时他发现C5的量积聚起来,C3却消失了,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固定CO2的物质是C5。增殖分化1. (延庆一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以下过程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B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形成RNAC细胞板的出现与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粒的分裂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西城一模)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低温处理导致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D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3(朝阳一模)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内不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故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B干细胞是能够持续分裂的细胞,衰老速度较高度分化的细胞慢C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D人体细胞的溶酶体含有水解酶,能分解细胞中的大分子,其产物可能被细胞再利用4. (东城一模)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5(石景山区一模)下图表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基因的表达1. (丰台区一模)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初到高原,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多,从而促 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B.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越小时,胰岛素合成加速 C. 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D. 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2(西城一模)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mRNA 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3(朝阳一模)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遗传规律1. (18分)(丰台区一模) 研究人员发现水稻的两种矮化突变纯合体甲和乙,其突变基因分别位于第1号、第11号染色体上(有关基因用A、a、B、b表示)。用甲、乙分别与野生型纯合体丙进行正反交实验得F1。F1均不表现突变性状,也不表现中间性状。田间种植F1得F2,调查F2群体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植株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组合方式植株数甲丙(F1自交)丙甲(F1自交)乙丙(F1自交)丙乙(F1自交)群体总植株数385412345282突变型植株数951028574野生型植株数290310260208(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矮化突变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 、 、 。(2)若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得到的F1种植后得F2,预计其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约为 。在方框中写出遗传图解:(3)人们研究了矮化突变体与野生型幼苗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结果如下图。实验应采取的步骤是:选取萌发状态相同的野生型与矮化突变型种子,分别分成等量的五组; ; ;从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外源赤霉素对野生型和矮化突变体的影响 。2(延庆一模)(16分)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和50cm杂交,F1全为60cm。F1自交得F2,F2中70cm:65cm:60cm:55cm:50cm约为1:4:6:4:1。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用A、a,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中60cm的基因型是 。要验证F1的基因型,如果采用测交实验而放弃简单易行的自交实验的主要原因是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F1测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是 ,比例是 。 (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cm和60cm杂交,F1 (可能、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3)右图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它含有 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该生物的卵细胞单独培养成的生物体是 倍体。 (4)若利用小麦的根尖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应选取 区的细胞进行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3 (东城一模)18分)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研究人员通过裂翅品系与其他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裂翅基因的遗传规律。品系名称品系的部分性状特征裂翅 灰体、裂翅黑檀体 黑檀体、直翅野生型 灰体、直翅请分析并回答:(1)若要确定裂翅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裂翅品系与野生型进行 ,若 ,则可确定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P 裂翅品系野生型 F1 裂翅品系 野生型 F2 裂翅品系 野生型 野生型 157只 85只由上述实验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F1裂翅品系自交后代中,裂翅品系与野生型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3)已知黑檀体性状由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若要对裂翅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现选择(2)中裂翅品系与黑檀体品系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将F1中 雌蝇与黑檀体直翅雄蝇进行交配产生后代。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裂翅基因与黑檀体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后代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裂翅基因在 号染色体上,且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4(门头沟一模)(16分)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遗传的问题。研究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且实验证明B、b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见右图)。(1)有一只XXY的截毛果蝇,其双亲都是表现型为刚毛的杂合体,则产生该果蝇是由于其_(父方、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这种异常生殖细胞出现的原因是_。(2)控制果蝇的红、白眼性状的基因R、r只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雌果蝇。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红眼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的雌果蝇与这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根据子代果蝇红、白眼与刚、截毛的对应关系判断该雄果蝇的基因型。 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RBYB; 如果子代_,则该雄果蝇基因型是XRBYb 如果子代_,则该雄果蝇基因型是XRbYB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如图所示。请回答:(1)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细胞有_条失活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2)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该雄猫的基因型是_。. 19世纪,人们发现了染色体在细胞遗传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谁是遗传物质时,科学家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_,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为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的含量。该实验要探究的是_。5.(海淀一摸)(14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家系(设相关基因为A、a,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分析,该病为_染色体上的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推测-3的基因型是_。(2)该病患者由于垂体产生的_不足,引起侏儒症。(3)研究人员采集了10位家系成员(系谱图中有编号的个体)的血样,提取了这些成员的DNA,采用技术对该病相关基因GHRHR基因片段(260bp,bp代表碱基对)进行大量扩增,然后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tU对其切割,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如下图所示。据系谱图和电泳图谱分析可知:该病患者的GHRHR基因片段有_个BstU I酶切点。 在提取DNA的部分家系成员中,_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若-10与-11再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30(石景山区一模)(20分)甲病(CF/cf)是某地区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患者体内外分泌细胞分泌的黏液不能被及时清除,引起阻塞和感染,使肺部气道受阻。下图为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患者基因型为 。调查发现该病的患病频率为1/2500,则致病基因频率为 。(2)图中10和一个与他的家庭患病情况相同的正常女性婚配,子女中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3)某对夫妇的基因型与图中3和4相同,他们的3个孩子中有1个患甲病的概率是 。(4)研究者从患者的一块皮肤上分离出汗腺导管,并将它放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发现只有Na+进入导管内,而Cl没有进入。从正常人体上分离出来的汗腺导管,Na+和Cl都会进入导管内。由此说明患者体内的 发生改变导致功能异常。(5)目前常采用基因治疗法医治甲病,将获得的目的基因 到腺病毒的DNA上形成重组腺病毒,然后让其感染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使目的基因进入并得以 。在基因治疗过程中,腺病毒作为 。(6)某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吸入重组腺病毒剂量偏高,导致身体有短暂低热,接触到腺病毒的鼻腔上皮有大量白细胞渗出,这一现象说明患者对腺病毒产生了 反应。30(朝阳一模)(22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正常时能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物质的威胁,此酶异常时表现为缺乏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绝大多数平时没有贫血和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如使用氧化剂药物、食用蚕豆等,可能发生明显的溶血性贫血。(1)导致男性发病的异常基因不会从父亲遗传给儿子,只会从母亲遗传给儿子。由此推断决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2)经检测发现一个女性体内可以同时出现正常和异常两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但每个细胞中只出现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可能的原因是一个细胞中决定此酶的成对基因有 个表达。溶血症状的轻重取决于 的比例,所以女性杂合子的表型多样。(3)人群中出现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根本原因是 。用某种异常酶基因和正常酶基因经 技术扩增后,再用 标记制成探针与受检者的基因杂交,如受检者基因与两种探针 ,则表明此个体为杂合子。(4)若调查此溶血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 调查;若调查该病在某地的基因频率可直接由 (男性群体/女性群体/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得出。人体所有细胞只有决定异常酶基因的个体中,男性个体数 (多于/少于/等于)女性。(5)某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将各有 (几率)获此致病基因。变异与进化1.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翻译突变酶的mRNA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 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不利于进化D.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2(门头沟一模)人们发现,若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进行防治,其灭虫效果常会逐年降低。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农药导致害虫基因突变,害虫分解这种农药的能力增强 B农药对害虫起选择作用,抗药个体生存下来的几率更高 C使用农药后,害虫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D使用农药后,害虫立即向未施药的田野转移3(西城一模)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4. (东城一模)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右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基因30(西城一模)(18分)优质彩棉是通过多次杂交获得的品种,其自交后代常出现色彩、纤维长短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请分析回答:(1)欲解决彩棉性状遗传不稳定的问题,理论上可直接培养 ,通过 育种方式,快速获得纯合子。但此技术在彩棉育种中尚未成功。(2)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质彩棉品种,研究人员以白色棉品种57-4做母本,棕色彩棉做父本杂交,受粉后存在着精子与卵细胞不融合但母本仍可产生种子的现象。这样的种子萌发后,会出现少量的父本单倍体植株、母本单倍体植株及由父本和母本单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植株。 欲获得纯合子彩棉,应选择 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 ,使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下图是研究人员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时的实验处理和结果,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实验效果最好的实验处理是 。 欲鉴定枝条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已加倍,可以通过直接测量 ,并与单倍体枝条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欲检测染色体数目已加倍的植株是否为纯合体,在实践中应采用 的方法,依据后代是否出现 作出判断。植物激素调节1. (延庆一模)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图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B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内质网释放的Ca2+能促使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往细胞外 D在Ca2激活的转录因子的作用下在细胞核中完 成促细胞生长蛋白的合成 2. (东城一模)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及灌浆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生长素在期起促进作用而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C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期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D赤霉素含量在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3(石景山区一模)下表为光照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对水稻种子根尖弯曲生长的影响,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表格中a表示“向贴有琼脂块一侧生长”B组与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C根尖负向光性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D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4(门头沟一模)(16分)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可选用图中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为研究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点。(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继而将组结果与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5(朝阳一模)(12分)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表示番茄种子播种后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推测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 。图乙表示番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某些激素含量变化,番茄幼果快速生长时期,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 也具有相同的作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 。植物能有序生长发育的根本原因是 。(2)图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番茄茎生长的影响。分析可知促进和抑制番茄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分别是 。生长素发挥生理作用首先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海淀一模).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右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 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2、(门头沟一模)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AB(1)下图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B表示的是_,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如果A是胰岛素,细胞是肝细胞,假若细胞膜上的受体发生缺陷不能与A结合,则可能引起的内环境的改变是_。(2)下图为人体味觉感受器“味蕾”的主要细胞味觉细胞,其周围有直接与味神经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包绕,当味觉信号分子与味觉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一系列变化,导致突触小泡移动附着在突触前膜,通过出泡作用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当神经递质与a处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感觉神经元末梢a处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是_,味觉信号经味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味觉,图中的中枢是_。3. (延庆一模29)(18分).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 和图2 是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它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前/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 中,当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_,从而发生兴奋,而在图2 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_(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 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_(抑制剂/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其原因_。(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II下面分别是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的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竞走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表1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60血液中乳酸浓度(mg.cm-3)555407010080604035252320表2赛事(m)最高速度(km.h-1)赛事中吸收的氧气量(L)赛事中需要的氧气量(L)100370.51015002518361000021.5132150 (1)从表l来看,运动员血液中正常的乳酸浓度是;人体产生乳酸的场所是。 (2)氧债是指赛事后需要吸入的额外氧气量,以补偿赛事中所缺乏的氧气。从表2来看,人体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L。 (3)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是蒸发散热,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这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 。1(朝阳一模2)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A图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图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 C图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 D图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2(门头沟一模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肝疫苗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B接触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D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3(西城一模2)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4(朝阳一模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膜的转移和融合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5.(海淀一模29.)(18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细胞图像,甲为B淋巴细胞,乙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乙甲(1)甲细胞起源于_细胞,首次细胞分化发生在_中。甲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各种B细胞,负责_免疫应答。(2)大多数甲细胞膜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受体,能够接受_的直接刺激,还需要_细胞呈递信号的作用,使它们激活。(3)激活的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此时在电镜图中可观察到甲细胞呈现出_的结构特点。(4)激活的甲细胞再次分化,分别产生细胞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的_细胞和乙细胞,乙细胞具有较发达的_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两种细胞通过分化在_方面形成稳定性差异是机体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生态系统1. (延庆一模)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逻辑斯蒂 型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2.右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 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 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单位:102KJ/m2/aGPNPR15.912.6813.23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3(门头沟一模)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右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C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D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5. (东城一模)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大卡/米2年)动物种类摄取量(I)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黄鼠(植食)5.603.803.690.11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C黄鼠的生长效率(P/A)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最高的为初级消费者黄鼠5(朝阳一模)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排水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的农民焚烧稻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民拔草、治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B水稻的分蘖、成熟等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C晒田能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利于水稻根系生长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5(石景山区一模)研究人员对某煤矿区周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 研究土壤中藻类的种类变化和生物量(用叶绿素含量表示)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下列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制备土壤浸出液 土壤理化分析 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显微镜观察并记录 A B C D29.(16分)(丰台区一模)研究小组对某地群落进行调查,获得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 (1)图1表示群落中物种数量与面积的关系,据图可知,调查该地区物种数量时,应选取样方的面积为 。(2)调查时选取了5个适宜面积的样方,获得数据见下表。AJ之间形态结构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 引起的。(3)图2是某种取食农作物的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此后该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病原体感染 B.基因发生致死性突变 C.定期喷洒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 D.改变农作物种类)。31(西城一模)(16分)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水生植 物种类湖泊采样区域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紫背浮萍水鳖菱荇菜金鱼藻穗花狐尾藻苦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伊乐藻采样点养殖区1+养殖区2+航道区1+航道区2+表中“+”表示出现,“+”表示优势种(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 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 等环境资源。(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 。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 ,使水质净化。(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 、 、 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31(石景山区一模)(15分)下图表示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能量流动途径既包括以生产者为起点的食物链,也包括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碎屑可能来自食物网中的 ,有机碎屑中的能量最终来自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既是 ,也是 。食物网中 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处于第 营养级。(3)由该食物网可推出,淡水湖泊群落空间结构在 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减弱了由于 可能造成的竞争。(4)近几年该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 调节。(5)从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分析,水华现象是由于浮游藻类的 大于 的结果。(6)比较发生水华和未发生水华时期的湖水理化因素发现,水华期间水体的N、P等无机盐含量、光照、水温等均未发生变化。根据食物网可以推断引起水华的主要因素为 。现代生物技术1.(海淀一模)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2. (东城一模)将番茄和马铃薯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此过程不涉及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灭活病毒诱导融合 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D染色体数目变异3(丰台区一模)31.(16分)研究人员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片上,利用目的基因、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等制成蛋白质芯片,其步骤大致如下所示。请回答:(1)若在玻片上添加的是DNA片段,则在添加的细胞提取物中,完成目的基因的 和 过程,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参与此过程的原料是 、 。在37时细菌细胞内合成肽链速度约为每秒连接15个单体,实际上合成100个蛋白质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 。(2)在制备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时,应除去其中的DNA,这样做的目的是 。(3)检测某生物个体不同类型的正常细胞,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右图。基因表达的差异性导致了细胞的 ;基因18中最有可能控制RNA聚合酶合成的是基因 。4(门头沟一模)29-芦荟进行光合作用时,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某有机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某有机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1)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其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芦荟植物细胞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_(答环境因素)造成的。(2)温室大棚中的芦荟在24:004:00时也有ATP的合成,原因是 。此过程中ATP产生的场所是 ,影响芦荟ATP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ATP的作用是。(3)利用植物细胞的_(答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大规模生产芦荟的种苗,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4)植物体内有很多优良基因,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右图所示)。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