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教学设计(全章节).doc_第1页
有理数教学设计(全章节).doc_第2页
有理数教学设计(全章节).doc_第3页
有理数教学设计(全章节).doc_第4页
有理数教学设计(全章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活动单课题:1.1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到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能应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活动过程】活动一1 观察课本P2的三幅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数的发展历史(小组交流)2 回忆小学里是如何引入负数的,在课本P2画出正数,负数的定义,并思考: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3 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正数中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正分数(正小数);负数中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负分数(负小数),+,0,120,思考: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关键是什么(小组交流、班级展示)?活动二阅读课本P2最后一行至P3练习以上的部分,解答下列问题1 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要引入负数2 在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实际的数量时,0还一定表示没有吗,试举例说明?3(1)如果80m表示向北走80m,那么m表示 ; (2)如果水位升高3m时的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5m时水位变化记作 m,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m (3)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记作 ,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记作 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质疑(小组交流)【课堂练习】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哪些是负分数?9,18,2.17,0.58,8884,0,15%2把下例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11,48,+73,-3.7,-8.12,0,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1300元, 800元;(2) 80米,下降64米;(3)向北前进了30米, 50米4球赛中,甲队胜4场,应表示为 ,乙队负2场记为 5某天气温为零下6度至零上10度,可以记作 至 6一潜水艇所在的海拔高度是6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20米,请你用正数或负数表示鲨鱼所在的高度为 米7观察下面排列的每一列数,研究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并填出空格上的数.(1)1,-2,1,-2,1,-2, , , ,(2)-2,4,-6,8,-10, , , ,(3)1,0,-1,1,0,-1, , , ,课题:1.1正数和负数(第2课时)【学习目标】1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2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4例题,并完成课本中的归纳后回答下列问题:1小组合作探究: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怎样分类?2你能再举出一些用正负数来表示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吗?说明你所举的例子中0的含义(小组内交流)3完成课本P4练习活动二完成课本P5习题1.1中的第4,5,6,7题,并把你的答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展示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练习】1如果将收入8元计为8元,则支出6元应计为元2将高出海平面789米计为789米,则海平面计为789米3若将28计为0,则可将27计为1,试猜想若将27计为0,28应计为4“一只表,一昼夜的误差不超过12秒”的意思是什么?5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20(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毫米?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毫米?6 文具店、书店与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着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此时小明的位置是怎样的?课题1.2.1有理数【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能将所给的有理数按要求进行分类;3掌握有理数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分类讨论的思想;4借助有理数的正与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活动过程】活动一1,是分数吗,为什么?2(1)任意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一些数并在组内交流你写的对不对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2)你所写的数中,整数有 ;分数有 3阅读课本P7,画出有理数的定义,并结合第2题在组内合作探究:有理数可以怎样分类?思考:你觉得哪一个数在分类时要特别注意,为什么?活动二1对于活动一的第2题中出现的有理数,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将它们分类吗?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下列括号里:5,-,-0.3,0.21,-3.14,28,-100,1,-,0,-8,102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非负有理数数集合 小组内交流本题答案,并说说大括号中省略号的意思自我小结本节课的知识:我的收获是 ,我还存在的问题有 【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C-2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2在下表适当的空格里画上“”号有理数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自然数-9是-2.35是0是+5是3下面的有理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哪些是负分数?有理数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15,0,0.15,+20,课题:1.2.2数轴【学习目标】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会准确画出数轴;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8P9至“思考”后,解决下列问题1 文具店、书店与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西边20米,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1)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2)如果用100表示玩具店与书店的相对位置关系,那么可用 表示文具店与书店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个数的符号与符号后的数字表示的意思分别是 、 2 小组内交流:课本P8图1.2-1与P9温度计(图1.2-2)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全班展示)活动二阅读课本P8并完成归纳后回答下列问题1 数轴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在课本上画出来,少了其中一个要求能画出数轴吗?2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2.5,0把本题答案在小组内交流并思考:从哪些方面确定一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的点的位置?3 写出数轴上的点A,B,C,D,E表示的数:(小组交流并全班展示)EBACD-3-2-10 1 2 34 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数轴的出现对数学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小结本节课知识:你知道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困惑【课堂练习】1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表示的数是 2数轴上表示5的点和到3的点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 3一个点从数轴上表示 的点开始,向右移动5个单位,到达表示3的点4数轴上的原点到表示12.5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5一个点从数轴上表示 的点开始,向右移动5个单位,到达表示3的点 6数轴上的原点到表示12.5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7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2,4,1.5,0,.8某同学在做数学作业时,不小心将墨水洒在所画的数轴上,如图,写出被墨水污染的所有的整数.课题:1.2.3相反数【学习目标】1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表示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2掌握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会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化简有理数的符号,能在已知的有理数中正确识别互为相反数的数;3掌握多重符号的化简【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10 P11至思考,完成课本中的两个思考并在组内交流后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相反数的定义,并会举出几对相反数来,让大家看看你说的对不对2一般的,a和 互为相反数特别的,0的相反数是 3完成课本P11页练习1,2 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1)你能否说说的意义,“是相反数”这个说法对吗?一定表示负数吗? (2)说说的意义活动二自学课本P11思考下面的部分,完成下列各题1说说,-0的意义2完成下列各式的化简:-(-68),-(+0.75),-(-0.6), -(+3.8) 结合第2题小组内合作探究:(1)你能否用文字语言概括出双重符号的化简法则?(2)化简:-+(-2)3找出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数(全班展示)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2在数轴上标出2,2.5,0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3-2-10 1 2 33填空:(1)1.6是_的相反数,_的相反数是(2)与 互为相反数,与 互为倒数4化简下列各数:(1)(16); (2)(20); (3)(50);(4); (5) (6)5填空:(1)如果a13,那么a_;(2)如果-a5.4,那么a_;(3)如果x6,那么x_; (4)x9,那么x_课题:1.2.4绝对值【学习目标】1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理解绝对值的意义;2会求一个数或一个整式的绝对值;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4绝对值非负性的应用【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11的问题后回答下列问题1 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线是否相同,它们行驶的路程的远近是否相同?2 如果两辆汽车的油耗均为0.5升/千米,它们的耗油量相同吗?耗油量与问题1中的哪个量有关?3 在课本P11中画出绝对值的定义,并在关键字下面做上记号读出下列各式,并写出它们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观察第3题中各式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4 根据你的发现,解决下面的问题(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这个数是 ;(2)一个数的绝对值能等于-1吗,为什么?(3)说说的意义以及满足这个式子的数的条件;(4)若,则 活动二阅读课本P12 P13至例题以上的部分,并完成课本上的思考后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利用数轴比较它们的大小:-2,4, 0.思考:你能直接得出这些数的大小关系吗?2不画数轴,比较和的大小 思考: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全班展示)?3 阅读课本P13的例题后,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全班展示)(1)和; (2)和; (3)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时,有哪些注意点(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小结:在组内与其他成员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以及还存在的困惑【课堂练习】1;2比较大小; 0.3 564; 30,1.5,2,1用“”连接起来为 .4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5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那么这个数为_6当时,;当时,课题:1.3.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16P171将你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2观察所得到的7个加式中的加数的符号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再从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观察它们的结果,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小组讨论,交流)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活动二阅读课本P18例1,例2后,完成下列各题1计算: (1); (2); (3); (4); (5) 小组交流本题答案并思考:运用加法法则计算结果时,应先确定结果的 ,再确定结果的 2某日某地早晨的温度为-4,到了中午上升了6,求该地中午的温度 自我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把困惑在小组内交流【课堂练习】1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13)+(+8); (2) 6.18+(9.18);(3)16+(25); (4)十24(35); (5)(2.48)(4.33); (6)(7.52)(4.33);(7)(-10)+(+6); (8)(+12)+(-4);(9)(-5)+(-7); (10)(-0.9)+(-2.7)2某仓库原存货物840吨,六天中每天货物运进运出的情况如下(运进记为正,运出为负):+46.5吨,-25.8吨,+34.8吨,-18.4吨,+75.2吨,-9.3吨,现在仓库中存货多少吨?课题: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运用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和加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过程】活动一1复习(1)有理数加法法则:(2)小组内每人互出三题交换完成2阅读课本P19例3以上的部分,结合小学所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思考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是否也满足?3阅读P19例3,计算:(1)23+(-17)+6+(-22); (2)(-2)+3+1+(-3)+2+(-4);(3)16+(25)十24(35); (4)(2.48)(4.33)(7.52)(4.33)思考:上面4题你是怎样简便运算的,用到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律(小组交流)活动二阅读课本P19P20例4,并完成:某班1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以90分为标准,超过的分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分数记为负数,记录如下:7,10,9,2,1,5,8,10,4,9求他们的平均成绩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112(18)(7)15 25.6(0.9)4.4(8.1) (0.1) 3 45一天,甲乙两人利用温差测量山峰的高度,甲在山顶测得温度是 1C,乙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5C,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0.6C,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6检修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为(单位:千米): +8、-9、+4、+7、-2、-10、+18、-3、+7、+5回答下列问题: (1)收工时在A地的哪边?距A地多少千米? (2)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及有理数减法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3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21的问题,观察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内合作完成P22的探究后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 ,用符号语言表示减法法则为: 容易发现,有理数减法运算的实质是把减法运算转化成 法运算活动二阅读P22的例5后(注意例题的书写格式),完成下列运算(1)18-(-3); (2)(-3)-18; (3)(-18)-(-3); (4)(-3)-(-18); (5)(-3)-6-(-2); (6)15-(6-9)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你所得到的答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1计算:(1)15-21;(2)(-17)-(-12);(3)(-2.5)-5.9;2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3某地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课题:1.3.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并化为省略加号的和式;2掌握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方法,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3理解两数之差的符号与这两数的大小关系之间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并完成课本P23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1若,则 0; 若,则 0; 若,则 0上述结论反过来还成立吗?2 运用1中的结论,化简:(1)如果4,那么 ;(2)如果,那么 活动二阅读课本P23例6,并完成本页归纳后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1);(2)思考:(1)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上面两个式子中的括号和加号能省略吗?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8 P29 剩余的内容2将式子(1);(2)写成不含括号和加号的形式,把它们读出来并进行计算(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从知识、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小结)【课堂练习】1计算(1)14+30.5;(2)2.4+3.54.6+3.5;(3)(7)(+5)(4)(10);(4)5.13+4.62+(8.47)(2.3);(5)(20)+(+3)(5)(+7);(6)(-32)-(+17)-(-65)-(-24)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x-y-z+w的值:(1)x= -3,y=-2,z=0,w=5; (2)x=0.3,y= -0.7,z=1.1,w= -2.1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运用乘法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掌握倒数的概念;3通过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下列内容并完成后面问题(小组合作探究)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点O上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问题1:看看它以相同速度沿不同方向运动后的情况吧(1) 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3) 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4)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用式子表示为: 问题2:观察上面的四个式子,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绝对值的 思考:当一个因数为时,积是多少?通过上面的学习,归纳引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思考: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与有理数加法法则有何异同点活动二1先阅读,再填空:(5)(3) 号两数相乘(5)(3)=+( )得 5 3= 15把绝对值相乘所以 (5)(3)= 15填空:(7) 4_ (7) 4 =( )_ 74 = 28_ 所以 (7) 4 = _结合第1题思考:有理数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并在小组内讨论2计算:(1)(-3)9 (2)(-)(-2) (3)(+2) 小组内合作探究:第2题中(2)、(3)两小题的结果有什么特点,这两个因数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再举出一些具有这种关系的数吗?3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自主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在组内交流【课堂练习】1 计算:(1)8(7); (2)12(5);(3)30.50.2; (4) 4.8(1.25) (5)(); (6)0.3()2求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5;(2)0.25;(3)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运用乘法的符号法则,判断几个有理数与它们的乘积在正负性上的关联;2理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会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3会运用倒数的性质简化乘法运算【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31全部内容,完成课本上的思考与归纳后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1); (2)小组交流本题答案并讨论: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 ,再 2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7.8(8.1)0 (19.6)活动二1小学里,我们曾学习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在有理数数的乘法中这些运算律还成立吗?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32 P33,并举例说明 这些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2用两种方法计算3用简便方法计算:(1)(-5)89.2(-2); (2)(-8)(-7.2)(-2.5) 在小组内交流:第2,3两题你是怎么做的,用到了哪些乘法的运算律?自主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课堂练习:1计算:(1)(-5)8(-7)(-0.25); (2);(3)2、计算(1); (2);(3)课题:1.4.2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和运用,体会转化的思想【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34至例题以上的部分,完成下列各题1 回忆:什么是除法的意义?2 比较大小:(1) ; (2) 思考:观察(1),(2)两题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3 根据第2题的发现,说说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出来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还可以怎样说?活动二阅读课本课本P34P35例5,例6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交流:(1)例5中(1),(2)两题分别运用了有理数除法法则中的哪种情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例6中分数线相当于什么运算?1计算:(1); (2); (3)2 化简下列分数:(1); (2); (3)小结本节课知识【课堂练习】1 计算:(1); (2); (3)2化简:(1); (2); (3); (4)3计算:(1) (2)(3) (4)课题:1.4.2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根据计算式子的特点,结合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掌握有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3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34例8,回答下列问题1小组合作探究:从第(1)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第(2)题中包含了哪些运算,计算时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点是什么?2计算: (1); (2);(3); (4)活动二阅读课本P36例9,解答下列问题1例9中,由实际问题得到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2 根据你所了解到的知识,计算:(1);(2)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说说你的收获和你还存在的困惑【课堂练习】1计算(1)6-(-12)(-3); (2)3(-4)+(-28)7;(3)(-48)8-(-25)(-6); (4)3 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3通过乘方的意义,感悟乘方符号的简洁美,并在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中增强数感【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41例1以上的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乘方?什么是幂?什么是底数?什么是指数?在课本上画出来,并在关键词下做记号2把下列各式用幂的形式表示(1)= ;(2)= ;(3)= 3在中,底数是_,指数是_,意义是_,读作 ;在中,底数是_,指数是_,意义是_,读作 ;在中,底数是_,指数是_,意义是_,读作 ;与意义一样吗? 小组交流本活动的3个问题的答案活动二自学课本P41的例1,仿照例题的格式,计算下列式子:(1) ; (2); (3) ; (4); (5); (6) ; (7) ; (8)小组合作探究:观察上面各题的结果,说说幂的符号与底数的符号和指数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自主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练习】1填空(1)在中,指数为 ,底数为 ;在-26中,指数为 ,底数为 (2)若a2=16,则a= (3)平方等于本身的数为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为 (4)计算(1)4= (5)在,中,最大的数是 2计算: (1); (2); (3);(4); (5); (6)课题:1.5.1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率;3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42最后两行至P43例4以上部分,解答下列问题: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_,在_,最后_;同级运算,从_到_进行;如有括号,先做_的运算,按_依次进行2计算: (1);(2);(3) (用两种方法运算)思考: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除了要注意到运算的顺序外还应当注意到哪些问题(小组交流)?活动二自学课本P43的例4,解答下列问题观察下面的数:3,9,27,81,243,729,; 1,7,25,79,241,727,; -1,-3,-9,-27,-81,-243, (1)第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行数与第行数有什么关系吗?(3)取每行数的第8个数,计算它们的和 课堂小结:(从知识、方法等方面小结本节课)【课堂练习】1计算:(1); (2);(3)2已知a=,b=4,求的值3若,求的值4已知A=a+a2+a3+a2004,若a=1,则A等于多少?若a等于1,则A等于多少?课题:1.5.2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学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3通过对科学记数法的学习,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44P45例5以上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科学记数法?2在课本上画出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在关键字下做上记号,并判断下列是不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1); (2); (3) 思考:判断一个数是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关键是什么?(小组交流)活动二阅读课本P45例5并完成本页观察和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1用科学记数法写出下列各数: 10000,801000,-56000000,74000 思考:怎样确定结果中的及10的指数?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来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 思考:你可以怎样检验结果是正确的?【课堂练习】一、 判断1 负数不能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2 在科学记数法中,( );3 在科学记数法中,( );4 在科学记数法中,n是大于1的整数( );5 1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以写成( );6 是156万( );7 一个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后就变小了( )二、填空8 10000=10( );100000=10( ) ; =10( )9 ( )106100000000中有_位整数,6后面有_位11如果一个数记成科学记数法后,10的指数是31,那么这个数有_位整数12把下列各数的原数:_,_三、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面的数13水星和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7900000 km四、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是什么数?14人体中约有个白细胞课题:1.5.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学习目标】1理解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能够按要求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够准确判断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45P46的例6,完成以下题目1下面的数据,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近似的?(1)初一(4)班有42名同学;(2)每个三角形都有3个内角;(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4)王强的体重是约49千克思考:为什么有时需要使用近似数?小学里,我们是如何刻画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的?2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1.8935(精确到0.001); (2)0.0571(精确到十分位); (3)0.00356(精确到0.0001); (4)3.8953(精确到百分位) 小组讨论本小题答案并思考:还有其它方法来刻画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吗?活动二在课本P46中找出有效数字的定义,并在关键字下面做上记号后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近似数有几个有效数字,分别是什么? 3.5,3.05,0.035,3.50,3.5万,3.51022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56(保留2个有效数字); (2)61235(保留3个有效数字); (3)0.0571(保留2个有效数字); (4)5661235(保留3个有效数字) 思考:第(2),(4)题解题时有什么注意点?(小组讨论)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堂练习】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几个有效数字?(1)54.8; (2)0.00204; (3)3.6万; (4)7.250; (5)1.35104; (6)0.45万; (7)2.004; (8)3.1416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1)0.65148(精确到千分位); (2)1.5673(精确到0.01);(3)0.03097(保留3个有效数字); (4)75460(保留1个有效数字);(5)90990(保留2个有效数字)323.0是由四舍五入得来的近似数,则不可能下列各数中哪些数23.04 23.06 22.99 22.85有理数复习(第1课时)【复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3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用其解决简单的问题【复习过程】活动一复习书上正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及相关概念,在组内互相答疑后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说出他们的绝对值 0,-,0.56,-3,-25.8,-0.0001,+2,-6002数轴的三要素_,_,_3请同学们画一条数轴,并在上面标出下列各数及其相反数 5,-4,-3.9,0 各个小组组长负责,将本组出现的问题在组内讨论,形成一致的答案活动二自主复习书上的加、减法法则及相关运算律,完成下列各题,小组内批阅,并互相讲解讨论1计算:(1)-17+(-20); (2)13-(-22); (3); (4)23+(-17)-5+(-21); (5); (6)3.75+(-1.6)+5.25+(-8.4);(7)(-7)-(+6)+(-4)-(-10);(8)-3.4+3.5-4.6+4.52时代超市一周内的各天盈亏情况如下: 1320元,-120.5元,-10.5元,1270元,-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