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伦 文献综述 研一下学期.doc_第1页
马海伦 文献综述 研一下学期.doc_第2页
马海伦 文献综述 研一下学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四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报告题目 亚洲(中国)的书籍,文字与设计特色 课程名称 书籍装帧设计 姓 名 马海伦 学号 10200201021316 专 业 艺术设计学 年 级 2010级 院 、 所 美术学院 年 月 日 2011-04-17 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评价标准指 标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分值)得分ABCD文 献是否是本专业的重要文献;阅读量是否丰富。20-1615-1110-65-0论 证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严谨;论证是否充分。20-1615-1110-65-0观 点是否正确理解文献;是否有自己的观点。20-1615-1110-65-0规 范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范。20-1615-1110-65-0能 力是否体现了文献搜集与整理能力;是否体现了文献综述与分析能力。20-1615-1110-65-0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总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摘要:从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从亚洲文字生态圈、森罗万象的形态以及为“现在”遗忘的“生命记忆”中寻找自我,超越自我,潜心研究,创造了独具匠心的编排设计,在造型艺术领域构建了以曼荼罗为象征的宇宙世界。亚洲文化源远流长,亚洲书籍设计更有它独特的魅力,一个国家要发展,基本的需要是文字文化的基础设施。韩国人倾注在读书和出版上的能量只会越来越大,所以韩国在“书文化”仍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中国传统的消逝真的是非常迅速,这是令人担忧的事情。现代的时间流动越来越快,大量的传统文化因为跟不上潮流而逐渐消失。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书籍文字设计“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人文精神和民族特质传统的文化成果,其中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物质文化元素包括:如中国红,象形文章,甲骨文,中国书法,吉祥图案,印章,中国画,剪纸,皮影,戏剧,脸谱,陶瓷等等。精神文化元素包括:哲学,儒家思想,伦理思想,道德,价值体系,宗教信仰,民俗等。这些中国传统元素在产品包装,书籍装帧,服装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一些饱含东方文化韵味的艺术作品,已成为设计中的精品,被世人所注目。早在远古的时候,人类的祖先通过记事创造了象形文字。做为中国文字的初始,象形文字成为中国传统元素最古老最直接的图型符号,既有形又有意,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从有书开始,文字被作为 “形”的含义就纳入到书籍装帧中,它能够直接冲击人的感官和视觉,唤起人们的联想。颜体的端庄稳健、柳体的秀美挺拔、草体的奔放、篆体的古拙等等,都能直接为设计者所用,展示出中国书法的特殊魅力。由于中国汉字结构美感的特殊性,在书籍装帧中文字设计既能表达书的名称,又能起到点、线、面图型分割的作用,是封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如图说汉字的历史一书,设计者匠心独运,以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做为设计基础。封面以古代的宋、草、隶、篆书字体符号作主题图形将主题和各个相关要素组合在一起,再选用个性化的纸张,每个材料元素相互衬托而又独立,蕴含着东方文化的气息。中国传统装饰图形主要表现形式有:剪纸、年画、壁画、木刻、刺绣、木雕、砖雕等工艺品。每一个传统装饰图饰都着丰富的故事、寓意和传说,将这些具有中国传统人文的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不同时期对社会生活诠释的图型,与现代书籍帧设计相融合,使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如寓言十家一书,其封面设计图形就是借用民间剪纸的原型,表达出吉祥如意、积德行善的哲理,具有浓烈的民俗色彩。该书的设计从形与色和传统的文化元素构成了整体装帧的节奏感,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审美个性。装饰艺术源流一书,封面设计以中国木刻三屏风为主要图形,封底以中国石刻龙为底纹图形,配以老宋字体书名,内页章节标题用传统图案作底纹,整个装帧首尾呼应,内外谐调、相得溢彰,使人强烈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气具有宽泛而丰富的内涵,它本身积淀了中国古代对读书的重视和对文人的崇尚,且包含了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文化底蕴,是书籍的审美精神的体现。在中国画里,气为画中神韵,贯穿始终。“气”和书在一起叫它为书卷气,书籍装帧设计的书卷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书的文化内涵即书之精气。在装帧设计中只有充分的理解中国传统的元素的 “意”,才能真正的传其“神”。书卷气作为中国书籍装帧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中国民族书籍装帧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影响。在当今装帧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中,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决定了装帧书卷气风格的多样性,书卷气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内在文化精神,会长久的影响着中国装帧艺术,因此,对装帧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传统的书籍版式设汁,具有深厚的文化气息,特别是中国书卷中的竖排版式、柔软的纸张、线装的书脊、规整的宋体字以及人工装裱、宣纸油墨的味道,包涵着诸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充分体现出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有些极品限量书,成为世人争购的藏品。一本书通过设计师选材、装帧、印刷、加工,使其产生灵性,在读者翻阅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互动,从中得到领悟和启示,体会情感的流露,感受视觉效果、图像文字的美感,从中享受阅读的愉悦。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给书籍设计以崇高的地位,他认为:“一个书籍装帧家绝不只为书包装,他们从事的是一种独立和尊贵的艺术。他们中间的优秀者,把装帧艺术视为神圣的锲而不舍地追求,永无止境地研究创造,并且和其他严肃艺术的本质是一样,用美来升华书籍的生命。”书籍装帧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走过了从简到繁、从平到精的装帧过程,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其以小见大表达文化内涵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书籍装帧的形式和内容也将多元化呈现在人们面前,无论怎样变化,书籍装帧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一种时代文明的象征,应始终保留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书籍装帧有机结合,是书籍装帧的时尚与传统、和谐与完美的价值追求。尊重书籍,善待书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炎黄文化得以传承之所在。只有不断进取,将中国的传统装帧艺术发扬光大,创造出属于中国的装帧艺术风格,从而使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