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2课时 作业(中图版).doc_第1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2课时 作业(中图版).doc_第2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2课时 作业(中图版).doc_第3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2课时 作业(中图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天津统考)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如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12题。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处为陆风b.处盛行上升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d.处更易形成降水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由示意图的风向标可判断处气流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白天陆地比湖泊增温快,处陆地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处湖泊气流下沉,处比处风力大。第2题,白天,湖陆风由湖泊吹向城市;夜晚,湖陆风由城市吹向湖泊,可减小城市昼夜温差,增加城市湿度。“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完成34题。3.“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答案3.b4.d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绿洲与沙漠温度不同是因为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b对。第4题,读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b、c错。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d对。(2018南昌期中考试)如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5.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6.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答案5.c6.d解析第5题,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根据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可知五地气温是abcde,由此可知乙地气温高、气压低,甲地气温低、气压高,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四地气压值大小为甲乙丁丙。第6题,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乙地为高压,甲地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四地气流运动方向为乙甲丙丁乙。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8.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答案7.c8.a解析第7题,c、d图中气压梯度大于a、b图中,且c图中p处等压线最密集,故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c图。第8题,p点在北半球,北部为高压,故p点的风向为东北风。(2018甘肃四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910题。9.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10.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a. b. c. d.答案9.b10.d解析第9题,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该要求,所以可以判断b项正确。第10题,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所以可以判断表示的风向正确。(2018山西太原高一月考)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a. b. c. d.12.图中处风向可能是()a.西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答案11.c12.d解析第11题,图中四地,处等压线最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第12题,图示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处风向可能是东南风,所以d正确。1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压分布看,甲处是_,乙处是_。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hpa。a.59p60 b.60p61c.64p65 d.50p51(2)如果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_。(3)丙处与丁处相比,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_。答案(1)高压低压a(2)山地(山峰、高地)(3)丙丙处等压线比丁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丙处的风力较大丁丁处多吹偏南风(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解析(1)从气压状况可知甲处是高压,乙处是低压。从气压值可知甲、乙两处气压差在5060 hpa之间,故最大值选a。(2)从等压线数值可知a为低压,它可能是山地。(3)丙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丁处大。丁处多吹偏南风,温度较高。14.读“华北地区某城市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4)据下图画出城区和郊区近地面的等压面及等温面示意图。答案(1)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2)a(3)大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4)略。解析第(1)题,城区气温高,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