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 作业.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 作业.doc_第4页
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七四向“距离”挑战 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 向“距离”挑战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的内燃机相继投入使用,其主要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b催生了机械加工制造业c加速了石化工业的产生 d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诞生答案:b2某科技展览馆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主题,绘制了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a火车轮船汽车相对论b蒸汽机电报电灯电车c电动机电影电视电脑d飞机电话电报互联网答案:d3下列对交通领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最早的汽车以汽油机为动力机第一架飞机是由美国人于1905年制成的随着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立体交通时代贝尔发明了电话机,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a bc d答案:c4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志,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5电子网络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不断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a bc d答案:a6科技进步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百年前爆发了工业革命,摧毁了古老的社会模式,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第二次浪潮文明。 它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制度,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把一切事物集中组织起来,形成世界有史以来最有力量、最有向心力、最有扩张性的社会制度。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很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国的“863计划”等。材料三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信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截至2011年3月23日16时,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根据最新气象分析,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福岛核电站以东海域扩散,随后扩散转向东南的太平洋海域。(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2)据材料二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学技术在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答案:(1)工业革命是一次大规模的生产技术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代议制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并逐渐完善;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3)科学技术用于战争,加剧局部冲突;造成环境污染;引发全球性的生态灾难。一、选择题1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和蒸汽机的发明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计算机的发明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航空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正确。答案:b2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正式问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标志性意义是()a宣告了近代运输业的起步b意味着内燃机的正式发明c开创了交通事业的新纪元d蒸汽动力退出了历史舞台解析:飞机的发明标志着航空事业的起步,故c符合题意。a以火车机车的发明为标志;内燃机的发明是飞机发明的前提条件,b错误;d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答案:c3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的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效内燃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使人类进入立体交通时代abc d解析: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问世与投入使用改变了交通方式、扩大了交通范围,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故符合题意;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是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得以发明的前提条件,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c41912年,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它曾发出sos信号,后有7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a雷达技术 b声呐技术c无线电技术 d通信卫星技术解析:解题时把握“1912年”这一关键信息。当时已经完成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其科技成果在泰坦尼克号上已经得以应用,而a、b、d三项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泰坦尼克号不可能使用这些技术。答案:c5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电话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答案:b6无线通信技术直接受惠于哪项理论成果()a电磁波 b电磁感应c电子计算机 d电子二极管解析:无线通信技术是靠电磁波的传输来实现通信的,故a符合题意。电磁感应理论为电磁相互转换创造了条件。答案:a7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技术基础的是()a英法两国成功铺设海底电缆b马可尼成功完成了短波试验c莫尔斯研制成功有线电报机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解析:马可尼完成的短波试验实现了信息传播史上的重大突破,故b符合题意,a、c与题干中“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限制条件不符,d属于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答案:b8qq是当今互联网上很受大众欢迎的聊天工具,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传播信息快捷迅速十分方便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可以更主动、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互联网的优势,均正确,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能在核战争爆发时保障军队内部的通讯联络,建立了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试验性分组交换网络阿帕网。到1974年4月,阿帕网扩大到包括15个节点并管理23个大学工作站的规模。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互联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使互联网进入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服务阶段。1991年,欧洲核子物理中心发明了用超文本链接网页的环球网(world wide web,缩写为www),也称为“万维网”,从而创造了全新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方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此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更为迅速,信息产业遂成为全球最为炙于可热的新行业。如今,美国信息产业的出口已经占到全部出口的半数以上。材料二信息泛滥、网上黄毒、沉溺于网络以及利用网络犯罪等等,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孟子说惠能“逐万物而不返”,现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逐信息而不返”。面对爆炸的信息,人们有可能反而对自己的生命缺少体验,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渐减退乃至消失。 因此,有人说:“现代文明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如何将信息转换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计算机网络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有何认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带着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要结合材料分析、概括;第(2)问从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