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课时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1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课时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选修1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课时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选修1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课时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该条约()a缓和了日本与列强的关系b扼制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c打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大门d推迟了日本半殖民地进程解析:选c。首先明确日美亲善条约的内容。 通过该条约,美国取得了开放通商口岸、派驻领事、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侵略权益。它的签订,打开了日本大门,刺激了列强对日本的侵略,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2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的取胜b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c殖产兴业的政策d军事工业的刺激解析:选c。从时间“18881894年”可以看出恰为明治维新期间,其次工厂数和蒸汽机的迅猛增加说明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正是明治维新的重要举措殖产兴业政策的内容,故c项正确。 3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解析:选d。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题干“19世纪80年代初”这一时间要求,可排除a项。b、c两项均属于政府“好事贪功”的表现,而题干要求的是克服这一现象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政府将大量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克服了材料中所说的“弊害”,有利于养成人民自主独立的风气,故d项符合题意。4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解析:选c。传统服饰“和服”与西服、酒吧与茶室、西洋歌剧与传统歌舞伎在明治维新时期都能见到,说明当时的日本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5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下列宪法内容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有()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议会作为立法辅助机关,在制定法律时需要天皇的许可和国务大臣的署名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拥有相当财产的25岁以上男子有选举权a bc d解析:选b。抓住关键词句“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凡是规定臣民有民主权利而又做出种种限制的条款均要选,根据材料可知符合题意的是,没有涉及规定民众权利,故排除。 6学者认为:日本学习西方的“征兵制”从一开始就转向为天皇制服务建立的“皇军”成为一台极端忠诚于天皇的战争机器。这说明日本()a社会结构极不稳定 b具有军国主义传统c继承对外扩张政策 d士兵享有崇高地位解析:选b。关键信息:从一开始就转向为天皇制服务、一台极端忠诚于天皇的战争机器。由关键信息可知,学者强调日本学习西方的“征兵制”所体现的军国主义传统,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日本社会结构问题,a项排除;题干反映的征兵制和军队建立的目标,未能反映对外扩张和士兵的地位,c、d排除。7.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有()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a bc d解析:选a。19世纪中期,中国正进行洋务运动,派遣了大批留学生,故正确;19世纪末期,中日海战中国战败,促进国人以日为师,故正确;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正确;中的“先于”说法错误,故a项正确。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是为了实现近代化而进行的,下列属于二者区别的是 ()a制定宪法 b创办近代工厂c改革传统教育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a。阿里改革没有制定宪法而日本1889年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两个改革的共同点,故排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 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明治维新成功的启示。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第(1)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可以看出日本向西方学习具有选择性强、领域广泛、注重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等。第(2)问,注意问题的角度“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即日本向西方学习时,非常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明治维新的“启示”注意结合上面的问题进行总结,不要空泛而论。答案:(1)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不同国家学习;涉及领域广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未全盘西化。 (2)措施:经济上,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启示:要主动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外来文明应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课中思考题】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教材p92)提示: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传入。2看一看,出岛设置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教材p93)提示:设置了一条通路。幕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严格限制日本人民与海外各国接触和贸易,仅保留与荷兰、中国、朝鲜等国的有限贸易,将长崎定为惟一的贸易港口,通路也只设置一条,以便于幕府控制贸易量及严格检查。3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95)提示:这一问题可结合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前后日本社会矛盾的变化和改革派进行倒幕活动的情况进行思考,即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了幕府势力。4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教材p95)提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从此,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这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5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和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教材p97)提示:富冈缫丝厂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较之手工工场,富冈缫丝厂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富冈缫丝厂由政府投资,手工工场是民间投资。富冈缫丝厂对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6当时,有人认为开设国会为时尚早,因为日本人尚未完全开化,不学无智,由民选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教材p98)提示:可结合日本实行宪政政治的历史背景思考这一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政治近代化的时代趋势进行评价。明治维新期间,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下级武士长期垄断国家政权,形成藩阀专制的局面。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日本出现了自由民权运动,对藩阀专制造成冲击。题干所列的这一观点借口日本民众缺乏民主政治意识,拒绝实行议会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藩阀专制,目的在于继续维持其特权地位和专制统治。这一观点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不利于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全面发展。7你认为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邻国?(教材p100)提示: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思考时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和民族主义膨胀所导致的军国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即日本为本民族利益进行对外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自身带来了巨大损害。【阅读与思考】(教材p101)下图反映了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试找出文明开化带来了哪些生活习俗的变化。提示:交通方面,使用近代交通工具;衣着方面,穿着西式服装;建筑方面,出现西式建筑;文化方面,西方的基督教得到传播。【解析与探究】(教材p102)分析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各种态度,并结合课文总结出正确的态度应该怎样。提示:这一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所表述的现象和表达的观点。结合课文中叙述的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积极方面进行思考。(1)材料中反映出的态度有:积极学习、吸收西方近代文化;盲目排斥外来文明;彻底否定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为了政治需要而做出学习西方文化的姿态,迎合外国人习惯。(2)正确态度: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明,改革自身文化中的落后因素,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在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特性,善于学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本民族的富强、发展。【自我测评】(教材p102)1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提示:18671868年,倒幕派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幕府的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对日本社会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废除藩国制度和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取消等级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2)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为日本奠定工业化的物质基础。(3)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落后习俗,发展近代教育。(4)政治上,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2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这一题目具有开放性,应注意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国内和国际方面的多层次分析和全面理解。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武装倒幕后,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