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学案同步: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湘教版).docx_第1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湘教版).docx_第2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湘教版).docx_第3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湘教版).docx_第4页
地理新学案同步:第三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业(湘教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回答12题。1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水文 d植被2材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_特征()a差异性 b均衡性c整体性 d稳定性答案1.d2.c解析第1题,由题干知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第2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4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到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a bc d答案3.a4.d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位置判断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第4题,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到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含沙量将增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生物的栖息环境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下图是以元代马致远的著名思乡诗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材所作的画卷。据此完成56题。5画中美景最可能出现在()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c太湖平原 d宁夏平原6画卷中小桥、流水、民居等地理要素协调一致,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特征()a差异性 b整体性c开放性 d联系性答案5.c6.b解析第5题,画中美景是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景色,可能出现在太湖平原,c对。第6题,画卷中小桥、流水、民居等地理要素协调一致,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b对。读“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78题。7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特征()a综合性 b整体性c差异性 d地域性8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答案7.b8.c解析第7题,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是整体性特征。第8题,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是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10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答案9.c10.b解析第9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第10题,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甲地理要素是()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12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 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 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答案11.d12.b解析第11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应为水源。第12题,据图可知该区域可能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缺水严重,可以采取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2018广东中山期末)也门索科特拉岛拥有世界上最神奇的动植物物种。在该岛800多种植物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岛上的龙血树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树种之一。龙血树形态奇特,好像向四周撑开了一把伞。据此完成1314题。13索科特拉岛物种具有独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岛()a平原面积广大 b长期与大陆隔绝c火山活动频繁 d人类活动影响小14龙血树的奇特形态主要有利于()a为根部遮挡阳光,减少水分蒸发b抗击强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c进行光合作用d收集水分并使其汇集到根部答案13.b14.d解析第13题,读图可以看到,索科特拉岛四面临海,物种具有独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绝,b对。第14题,根据索科特拉岛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龙血树的奇特形态,有利于收集水分并使其汇集到根部,d对。15读“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水土流失鸟类、兽类减少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增加风速减小、湿度增大气候恶化干旱灾害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_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2)整体性热带雨林解析森林的破坏会直接导致植被的减少,动物的减少,进而还会导致大气成分、大气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水圈中河流流量、海平面的变化,这些变化还会导致地貌景观的变化,这些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统一演化,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16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_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和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答案(1)光合矿物质(2)气温降水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作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的角度来分析。第(3)题,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从土壤形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