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3.3 新民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1:3.3 新民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1:3.3 新民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1:3.3 新民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4页
人民版必修1:3.3 新民主义革命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3课 新民主义革命【课程目标】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课前自学】(一)、背诵以下两个内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旧民主革命比较:1、相同点:(1)任务相同:反封建反侵略(有时以反封建为主,有时以反侵略为主,受当时主要矛盾决定)(2)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不同点:名称任务主力 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群众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课上学习】(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自读课本3分钟后,设计小题,同组提问)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1、经济基础: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4、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5、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二)五四运动的经过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材料二: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五四运动有哪些阶层参加,取得了什么成果?(三)五四运动的意义材料三:“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材料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四)中共成立1、材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投身罢工运动,成为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列主义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将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请从材料中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引自中共一大纲领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材料二引自中共二大宣言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材料三引自中共八七会议决议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四引自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国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大家联合起来!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材料五引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共中央再郑重地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问题:一、写出上列材料产生的年份。(1)材料一产生于 年;(2)材料二产生于 年;(3)材料三产生于 年 ;(4)材料四产生于 年;(5)材料五产生于 年。二、根据上列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的看法有什么变化?提出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或最低纲领)。能否根据材料二,认为中国共产党已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请说明你的判断。不能,因为材料二中指出了为“目前利益计”。1、比较材料三和材料二(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变化?(2)能否根据材料三,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改变了二大的奋斗目标?请说明你的判断。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三。(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共同点?(2)能否根据材料四,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转移自己的中心任务?请说明你的判断。3、比较材料五和材料四(1)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什么延续?有什么变化?(2)能否根据材料五,认为这个中心任务是中共二大精神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贯彻?请说明你的回答。三、史学界认为:综观这一段历史,中国共产党以它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创造性地处理了它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矛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你是否同意?请概要论证你的回答。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那么这个新又体现在哪里呢?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领导彻底的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前途社会主义群众基础工人、农民6.新的革命力量国共合作二、国民革命(19241927) 1、背景:(1)必要性: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过于强大(2)可能性:共产党:工人运动受挫教训国民党:孙中山的转变2.过程:(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2)高潮:北伐战争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成果:动摇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标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开始破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完全破裂(2)原因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4、意义:【随堂检测】1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该诗描述的事件应当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3历史学家徐中约指出:“在太平天国之后,湘军和淮军的官佐因功而擢升至重要职位,从前由满人占据的重要督抚位置现在落入了汉人之手。外省大员在国是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势力强大的巡抚和总督时时会摆脱中央政府自行其是”。作者所阐述的核心意思是a清政府权力的转移有利于社会进步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c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满族贵族统治的瓦解 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 4资政新篇规定:“屋宇之制,坚固高广任其财力自为,不得雕镂刻巧,并类王宫朝殿。”体现了它 a强调等级秩序 b向西方学习 c发展资本主义 d反对奢华5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马克思在1862年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a洞察中国人的劣根性 b不了解中国情况 c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d准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深知农民阶级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7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a满清政府b封建制度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8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时期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专题三第三节学案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a2、阅读下列材料,答案:一、(1)1921 (2)1922 (3)1927 (4)1935 (5)1937二、1、(1)提出了以暴力推翻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政权的任务和建立革命武装。(2)不能。因为材料三中提出了“建产民权的政府”的目标。2、(1)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统治。(2)可以。因为材料四中“日寇蒋贼”的提法,建立“国防政府”的说法已显示出以抗日为中心的任务。3、(1)延续:以抗日为中心;变化:联合国民党政府。(2)可以。民族独立是民主主义革命在当时的最现实的任务。三、(1)说明“坚定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任何私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说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对象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斗争策略和中心任务,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是一道典型的结构式试题。第一问考查初步认识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出处和对材料的大体印象作出正确判断。第二问考查深入解释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按照例题模式,依据材料得出结论,不能只简单地答是与否,而要答出是或否的理由。第三问考查统观全局,应用材料评价史学观点的能力。要在回答前两问基础上,看懂该观点的论述结构,明确评价“坚定性”“灵活性”“创造性”这三个基本论点,在丰富的史实和给出的材料中抽象出用以证明这三个基本论点的具体观点,并加以说明。专题三第三节学案答案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a2、阅读下列材料,答案:一、(1)1921 (2)1922 (3)1927 (4)1935 (5)1937二、1、(1)提出了以暴力推翻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政权的任务和建立革命武装。(2)不能。因为材料三中提出了“建产民权的政府”的目标。2、(1)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统治。(2)可以。因为材料四中“日寇蒋贼”的提法,建立“国防政府”的说法已显示出以抗日为中心的任务。3、(1)延续:以抗日为中心;变化:联合国民党政府。(2)可以。民族独立是民主主义革命在当时的最现实的任务。三、(1)说明“坚定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任何私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说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社会矛盾、革命形势、革命力量、革命对象等客观条件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