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史 5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史2009年春季学期建筑学院06建筑学一班1063410102 刘洪涛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知识绪论(一)史学研究史学研究的层次研究 低层史学史科的掌握 中层史学事件的关系 高层史学建立模式 哲学史学以哲学为指导 从表层深层 过程规律 实例抽象模式 从中层高层演变(二)课程学习 第一节 中建史课的作用一. 读懂中国建筑要继承中国建筑的传统,也是建筑师的必要修养“硬”传统和“软”传统二. 培养建筑创作型思维“黑箱型思维”硬看得到 摸得着表层上的,外型上可以体现软隐藏在硬的后面的看不见 摸不着的 深层的建筑的特征性在于他的模糊性“黑箱型”思维 九法说的具体 清晰 艺术思维模糊性大“白箱型”思维 三.借鉴遗产,保护遗产 借鉴1)式的借鉴 2)符号学的借鉴 硬以形式为主:仿古设计、复原设计(表层、低层次的)把形式特征符号化,抽象、重构、概括、变形、错位、后转(中层次的) 软设计手法 创作意匠(高层次) 3)法的借鉴 视线制约 例如:彩陶花瓶的图案位置重视立面 建筑历史的保护,可为一条街,一栋建筑,一片环境 建筑历史的写法 描写性史学 阐释性史学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的地位一.六大体系古埃及 古西亚 古印度 古爱琴海 古美洲 古中国等建筑体系二.连绵不断只有中国未中断(在本土上)走完了古代建筑发展的全过程(有待研究)三.发展迟缓1.汉代 形成体系2.唐代 成熟期618年3.宋代 精致化4.明清 成熟期(高度)据李约瑟讲:“中国在313世纪保持着一个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技术水平。”四体系独特 相对封闭原因是与外界(来)文化接触少1.地理原因:交通不便,自身调节的余地较大2.经济结构:农耕文化漫长,以土地为主3.社会制度:宗法制度,以血缘为纽带,家庭观念深影响上涉及中华文化圈 例如:越南 日本“纯金文化”“纯金文化”:带有封闭性,不如“合金文化”“合金文化”:1型美国文化鸡尾酒文化 2型日本文化第三节 木构架建筑体系一.基本形制1.梁柱框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适应不同的功能要求 地区气候 可搭配各种地方材料 可适应不同的造型效果2.严格的模数制 优点:便于设计 施工简单 容易备料 较易普及 缺点:从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造成中国建筑发展迟缓3.高度成熟的水平 成熟期为唐,高度成熟期为明清4.费工费料(形式化东西较多,技术局限,没求出最小值)5.技术局限 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 梁架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梁架与基础缺少密切联系 梁的断面从力学上看,早期高宽比3/2比较合理,后期10/12或10/8倒退了 耐久性差,耐火性极差二.基本类型1.井干式2.构架式 (1)抬梁式(叠梁式)梁柱体系 (2)穿斗式(立贴式)檩柱体系 (3)两者结合a抬梁式: 屋面檩柱梁柱梁 梁为受弯杆件 梁的断面需较大 营造大空间 多用于北方建筑及宫殿、坛庙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b.穿斗式:屋面檩柱 基本构件:柱 檩 穿 挑 斗 特点:1.竖向的柱代替梁 2.小材代替大材 3.简化屋面用料 4.增加构架的灵活性 便于适应地形 便于延展进深 便于迭落 悬挑 5.多用于南方的民居建筑上c.两者结合第四节 单体建筑l 平面布局l 单体建筑的“下分”台基l 单体建筑的“中分”屋身l 单体建筑的“上分”屋顶l 装修l 色彩与彩画“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喻皓木经一 平面布局1. 构成要素间(1) 间的概念(2) 出廊的概念(3) 间的组合(4) 间的名称 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只有太和殿11开间)(5) 间的不等宽现象一次递减,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无廊式 前出廊式 前后廊 周围廊 (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 中间层次,内外有过渡)2. 单体建筑的形式(1) 基本型:一明两暗优点: 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 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 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 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2) 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 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3) 杂式:非正式的其他形式(4) 正式与杂式的特点:规范性与变通性 通用性与专用型 弹性与硬性 组合型与独立性二 台基1. 作用 防水避潮 稳固房基 调适构图 扩大体量调度方向 标志等级 独立建坛2. 构成 台明 台阶 石栏杆 月台l 台明:台基的基座,是台基的主题构成 分类:1) 平台式台明由土衬石、阶条石、角石、柱顶石、陡板石构成,有两种做层砖砌台明:台帮部分用细砖乾摆或糙砌做法,镶边抱角用石活或仍用砖作。(等级最低)满装石座:整个台明,包括台帮全用石活。(较高)2) 须弥座台明 须弥座为佛像下的佛座,为木制品,小木料叠加而成,为室内用物。当用于室外时,仍然沿用木制的表达方式就难免有不合理之处。举例:不符合石材的性能,至明清演变的更为合理 将台明作成级弥座,为高级台基。分为 宋式 和 清式 的宋式:层次多,每层相对小,主次分明,雕刻细腻。 不合理的线脚,仿木的痕迹,苗条,清秀,精细,秀美,女性美清式:层次少,每层较粗大,主次模糊,纹样较大,线脚合理 实用,石材,粗壮,厚重,敦实,壮美,男性美 石活(唐式定型,非宫室做法) 须弥座的基本构成 须弥座的转角处理转角不做任何处理转角处使用“角柱石” 须弥座的各部尺度须弥座全高一般为1/51/4柱高一般将全高定为51份,各层所占份数有一定规模圭角和束腰高度应基本一直,应在各层的高度中最厚上枋应比下枋稍厚上下枭的高度应一致,并应在各层高度中最薄上下枋出槽 勾栏须弥座 带龙头的须弥座 多层须弥座增加高度的方法:加大每层高度,增加土衬露明高度 须弥座雕刻仅在束腰和圭角、上下枋,束腰所有都雕刻l 台阶 类型:1) 按部分分整洁踏跺:位于前后檐正中垂手踏跺:位于正阶踏跺两边抄手踏跺:位于两山两侧2) 按做法分(等级由高到低)垂带踏跺(又分为带“御路”和不带“御路”的两式,后者比前者等级高)如意踏跺礓礤(jiangca)(车用) 出隆:每层台基布置的台阶数量,是台基的重要的调节因子 单阶:正阶踏跺 三阶:连三踏跺三阶连在一起,正阶与垂手取统一的坡度 带垂手踏跺三阶断开,正阶坡度较缓,进深较长l 石栏杆(画图)作用:防护安全,分割空间(弱分隔),装饰作用,标识尺度分类:寻杖栏杆、拦板式栏杆、櫼(jian)子式栏杆、罗汉栏杆、石坐凳栏杆、木石栏杆分期宋式栏杆清式栏杆构件望杆、寻杖、云拱、撮顶、盆唇、蜀柱、石子板、地栿与宋式构件一样,但合并在一起的较多特点构件多望柱间距远寻杖细长,通透性好地栿不落地望柱细,望柱尖小八边形断面构件少望柱间距小寻杖粗壮,通透性差地栿落地望柱粗,望柱尖不大正方形断面,立在地栿上抱鼓石:位于石栏杆的端部作用:顶住最末一根端柱,保持稳定l 月台型制:正座月台:位于房身几座前方,适合位于庭院中心主体地位的殿屋使用。包台基基座:把基身前半部正侧面仓包合的月台,主要用于门舞,门殿之类的建筑月台高度(比台明低一个台阶)分类:平台式和须弥座式3. 台基的组合 单台组合体由单一的基座与台阶、石栏的组合,既没有伸出月台,也没有层叠多重的台基 月台组合体在单台组合体中增加了月台的组合 重台组合体重叠台基的做法砌筑方式:全砖,全琉璃砖,全石材,使用不同材料4. 台基的程式化特点 台基的程式化特点:实用理性 台基的构成充分简约化:配角意识 台基的整体的全盘程式化:可命名性 御路踏跺“精神王的路” 燕窝石,如意石5. 台基的演变两阶制东西两阶(宋以前)主人起东,客人在西,满足“礼”的要求,但艺术不理想 (两侧较为尊贵)6.7. 台基的构造及一班施工程序 码磉墩和掐砌拦土:先码磉墩后掐拦土磉墩:支撑柱顶石的独立基础砌体 包砌台明:在前后檐及两山的拦土和磉墩外侧进行8. 台基的细部做法 角柱石(埋头) 踏步石 垂带石 燕窝石 如意石三 单体建筑的“中分”屋身1. 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 柱角柱 全柱檐柱与中柱间的柱檐柱 山柱山墙上的柱中柱中线上的柱子 瓜柱不落地的柱 柱子的收分与卷杀棱柱 2/3以上收分,平分3份 柱与建筑尺度的关系 柱的断面:营造法式规定,“凡用柱之制,若殿阁,即径两材,两契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契;余屋,即径一材一契两材。” (其中“材”、“契”都是宋代建筑中的计量单位) 柱径与柱高之比:东汉1/21/5 唐1/9 清(北方)1/101/11 (南方)1/15 柱的开起侧脚 开起(辽宋):当心间柱不开起,次间柱开2寸,一下名词依次递增 明清少用,汉、南北朝未见实例 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 在两山向内倾斜8/1000. 柱网方式(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四种划分方式) 金箱斗底槽:殿身有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单槽:以一列内柱将殿身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前后两个空间 双槽:以两列内柱将殿身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空间 分心槽: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 减柱造,移柱造(明清已不用),宋、辽、金、元建筑中,常将若干内柱移位 可称为“移柱造”(如山西大同华严上寺金代的大雄宝殿)或减少部分内柱 可称为“减柱造”(如山西五台佛光寺金代所建的文殊殿) 副阶围匝:主题以外加一圈回廊,用于比较重要的建筑。 梁 类型(按部位分)单步梁:又叫包头梁,宋称 牵双步梁:宋时称袱三架梁:宋时称平梁五架梁:宋时称四椽袱七架梁:宋称六椽袱角梁:分为老角梁和仔角梁注:宋朝梁袱的名称按所承的椽数来定 清代梁则按其上所承檩数来定月梁:清式卷棚式梁架最上一层,也叫顶梁,做成“新月”形状的梁,梁肩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步架:清每步架一般多数为2m左右,(清式建筑檩与檩之间的距离)挑尖梁:梁头式样变化:汉作垂直截割 唐批竹梁大 宋元蚂蚱头式样 明清卷云与挑尖形月梁与直梁:按梁的外观分圆作:以圆木为梁 檩 类型(按部位分) 脊檩/脊桁(宋称脊榑) 上金檩/上金桁(宋称上平榑) 中金檩/中金桁(宋称中平榑) 下金檩/下金桁(宋称下平榑) 挑檐檩/挑檐桁(宋称撩风榑) 檩径等于檐柱径 出际:檩头伸出山墙以外的部分,其长度依屋椽数,宋称出际,清称挑山或悬山,清规定出5-8椽径 卷棚顶檩为偶数,无脊檩 枋 进深方向上的枋:隋梁枋贴在梁下方 穿插枋抱头梁的下方斗拱、平板枋、 面阔方向上的枋:大额枋(宋称阑额) 小额枋(宋称由额)金檩垫板之下金枋、脊枋地袱:位于柱脚处的枋平板枋(宋称着拍枋)用以承托斗拱的构件 椽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类型:檐椽、飞椽(飞檐椽宋称飞子)断面:圆方椽的排列:平行和放射 其他构件驼峰:在砌上明造梁架中配合斗拱承载梁袱,有全驼峰、半驼峰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托角:支撑平傅的斜向构件替木:支撑在栌斗或令拱上的短木以托梁枋换脊木角脊2. 斗拱 作用:承重作用(增加积压面)支撑挑檐檩(悬挑作用)连接作用(增加整体性) 减少净跨(减少弯矩和剪力) 抗震作用(榫卯连接,柔性连接可吸收大量的水平力) 装饰作用(由结构构件演化成装饰构件) 等级标志(不同等级应用不同的斗拱,以显示自己的建筑等级) 模数作用 斗拱功能的演化模数作用斗拱功能的演化第一阶段:西周至隋合理形式的形成期 承托作用减少弯矩和剪力的作用、悬挑作用第二阶段:唐宋元成熟期 斗拱的承托、悬挑功能已趋于完善;斗拱的形制完备,形式规范化的系列,斗拱已从孤立的节点托架发展为联结整体的水平框架第三阶段:明清功能衰退 走向装饰化、虚假化(假昂)(无杠杆作用)、高度程式化、繁缛化 斗拱的组成斗:类型:斗双向开口 升单向开口 栌斗、交叉斗、齐心斗、散斗除坐斗外,其他双向开口的斗都是十八斗 清代没有齐心斗拱:类型:翘垂直立面的拱 横拱平行立面的拱宋时无拱垫板,用土坯填充昂类型:山昂、下昂(斜向“杠杆”)(平线一半以上为上昂)清:昂枋:柱头枋(宋) 正心枋(清)(中线上) 撩檐枋(宋)挑檐枋(清) 平棋枋(宋)井口枋(清) 罗汉枋(宋)拽枋(清)(柱头枋两侧) 宋代的出挑:每出一华拱成昂,称为一跳 抄:每出一华拱称为出一抄,两层华拱即为双抄 铺作:出一跳谓之四铺作,出二跳为五铺作,依次递增 重拱、单拱:瓜之拱上有慢拱即称为重拱反之为单拱 斗拱的出挑 斗拱的等级是可根据出挑数判断的 出挑数,宋以铺计,清以踩计四铺作(宋)出一挑三踩(清)五铺作(宋)出两挑五踩(清)六铺作(宋)出三挑七踩(清)计心造:斗拱每一跳跳头上均直有横拱偷心造:无横拱,若全部出挑均为偷心造,则称为插拱清代的出踩:正心为一踩,每向里或向外出一拽架谓之一踩 斗拱的类别 清代:柱头科:传递力,有梁搭在上面 平身科:无梁搭接,不传递力 角科:两面受力 宋代: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 斗拱中的模数单材:以材高分为十制分,以十分为其宽深:断面规格与单材相同,高可分,材、分、深,宽四分足材:单材加梁为一足材,通高21分n 宋代材分制:材为拱的断面,宋以此作为模数单位材分八等一等材9*6二等材8.25*5.5三等材7.5*5四等材7.2*4.8五等材6.6*4.4六等材6*4七等材5.25*3.5八等材4.5*3“材”的高宽比为15:10,其中一个单位被称作1份,有时把受力大的拱的断面作为21:10,即在高度上又加了6份,称为“足材”,把多出的6份称为一“契”,即6份4份如:柱径二足材三材,即“42份45份”n 清代斗口制:斗口:平身科斗拱坐斗斗口的宽度 1斗口=10份(宋)斗口分为十一等,最大斗口为6寸,每一等相差0.5寸,65.55.04.51一等斗口实际不存在,56等作殿阁,78万堂,89庭榭,11小构件n 宋式斗拱 高:每层高21份为一足材拱长:瓜拱最长62份,慢拱最长92份,令拱属中72份n 清式斗拱高:每层高2斗拱(20份),拱长同宋镏金斗拱)斗拱间距为11半口,开间则为11斗口的倍数3. 雀替 作用:增加挤压面改善结点构造减少净距改善立面造型 演变:早起连作,后改为单作,成为纯装饰构件雀替长度按净面宽的1/4,高同额枋,厚为檐柱径3/104. 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大木大式建筑:坛庙、苑囿、陵墓、城楼、府邸、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权为主、次殿屋 大木小式建筑:多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众的辅助用房 区分标志:间架:大式建筑开间为9,特例11,进深可达11架,特例13 小式建筑35,进深不多于7架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出廊方式,包括前出廊,后出廊,周围廊 小式建筑最多只能用前后廊,不可用周围廊 屋顶: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屋顶和琉璃瓦 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卷棚,不能用筒瓦和琉璃瓦大木构件:大式建筑斗拱可用也可不用,增添飞椽,随梁枋角脊、扶脊木等构件 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随梁枋、角脊、扶脊木四 单体建筑的“上分”屋顶1. 屋顶的种类 正式屋顶:长方形平面的建筑为正式建筑,其屋顶则为正式屋顶 类型:硬、悬、歇、庑 附:宋时庑殿又称为四阿顶;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高等级的歇山) 杂式屋顶 类型:攒尖顶:无正脊,可作为四角、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平面 蓝 顶:唯一的曲线屋顶 扇 面:唯一的套方屋顶 十字脊:唯一的组合式屋顶 脊棚做法:硬山、悬山、歇山卷棚做法三种 重檐做法:重檐庑殿、歇山、攒尖 屋顶的顶级:重檐庑殿重殿歇山庑殿歇山卷棚悬山卷棚悬山硬山卷棚硬山 重檐加二等,卷棚降半等2. 屋顶的形态和作用 形态:出檐深远,凹曲屋顶,反宇的檐口,翘起的翼角,突出的脊饰,丰富的瓦作 屋顶的作用(以凹曲屋面的作用为例) 帐幕说:仿帐幕形态 构造说:主次拼合,柱子作为材料产生曲线 下凹说:屋顶平直,但时间长了柱子下沉形成凹曲屋面 杉树说: 功能说:排水功能,调节阳光功能 考工记:“轮人为盖,上欲尊而宇欲早”。 汉代班固的西都赋:“上反宇以盖哉,激日荤而纳光”。 现代人说法:最速降线。3. 屋顶构造作法 举折法(宋) 举架法(清) 檐不过步:出檐不超过一个步架22斗口,即21斗口 起翘的高度为3椽径(1椽径=1.5斗口)“冲三翘四” 出翘为3椽径 出檐 冀角 老角梁与子角梁(冀角处构造)(支撑冀角荷载) 角梁 推山、收山、挑山 推山:当庑殿进深大,正脊短时,必须采用推山作法,增加正脊尺度,改变建筑造型。 推山后,四条垂脊由45斜直线变成柔和曲线,以保证檐口里面45对称线。 “檐步不推” 收山:为使屋顶不过于庞大,歇山屋顶两山花面檐柱中轴线向内改进的作法,清时收山1檩径(4.5斗口) 挑山:将悬山建筑的两山的檩头,向山墙伸出了58椽径(或1/3檐柱高)的作法。 宋称“出际”4. 屋顶的瓦片 屋面瓦件:板瓦、筒瓦、滴水、勾头、钉帽、瓦当 屋面瓦件 吻兽:正吻、垂兽、戗(qiang)兽、仙人(单数)、走兽、套兽注:走兽的形态较为接近,数量为单数,标志建筑等级,可做特殊帽钉 “仙人骑鸡”逢凶化吉(“兽前一片瓦”,上无兽,再向前每一瓦上有一兽,直到“仙人骑鸡”)(兽后较厚,承重,兽前较薄)(兽在角柱正上方)5. 屋顶体现的传统 理性传统:功能、技术、审美统一为一体 惰性系统:最早产生时功能、技术、审美统一为一体,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功能技术退化,但形态仍被保留,形式相对独立。6. 宿顶性格序列 硬山顶朴素、拘谨、怒厚 悬山顶舒放、大方、平和 歇山顶华丽、恢宏、丰美 庑殿顶宏伟、壮观、舒展 攒尖顶高耸、活跃、向上 卷棚柔美、亲切、雅致 重檐隆重、庄严、高贵7. 屋顶空间的构成机制 硬山顶:以前面为主,山墙无表现,多为配房 悬山顶:以前面为主,山墙略有表现,多为配房 歇山顶:四个面均有表现,多为中轴线上的主建筑,更壮丽、华美,但前后两面为主要面 庑殿顶:四个面均有表现,更壮观、恢宏,多为中轴线上主建筑 攒尖顶:四个面同等表现,多实现欣赏,常用于园林组群中。8. 屋顶单体形态构成 脊庇要素: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构成的两个要素 庇:屋顶的覆盖主体,也就是“屋面” 庇的构成形态 :庇呈面形态,庇面基本上由瓦垄组成 庇的结束有三种情况: 庇的中断:一种是以“檐口”结束,一种把庇的山面作成垂脊。 庇与庇的相交:一种是阳角相交,构成“脊”,一种是阴角相交,构成“沟” 庇与墙相交: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脊,歇山中的脊,重檐中的围脊 脊:由于对庇的交接线和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 脊的构成形态:脊呈线的形态,脊由脊身和脊兽组成 脊的不同位置,不同材质,不同做法,不同样式,不同等次,可分为若干类别 脊的做法可分为大式和小式两种,还派生出“大式小作”和“小式大作”大式做法:带吻兽或不带吻兽的琉璃屋脊,带吻兽的黑活屋脊小式做法:不带吻兽的黑活屋脊大式小作:具有大式屋脊的基本特征,但必要的简化在脊件上体现出来小式大作:具有小式屋脊的基本特征,但脊件带有若干大式特点大式屋顶与小式屋顶:向下兼容小式:35开间;悬山、硬山、黑活,无吻兽,最小筒瓦以下 脊庇构成的屋顶基本型 庑殿顶:四庇加五脊(一根正脊,四根垂脊,均为庇与庇的交线) 歇山顶:四庇加九脊(一根正脊,四根垂脊,四根戗脊)(正脊与戗脊是庇与庇的交线,垂脊为庇与山墙的边沿线)加两根搏脊 悬山顶:两庇加五脊(一根正脊,四根垂脊,正脊庇的交线,垂脊为庇与山面的边沿线) 硬山顶:两庇加五脊(类悬山,但垂脊落在山墙内) 攒尖顶:以脊庇攒于一点为特征,无正脊,代之以“宝顶”绝脊 脊庇构成的中介构成:人字庇“母题”加“端部” 四种基本型屋顶均为“人字庇”,其差别在于“端部”的结束,形式不同 人字庇母体自身具有灵活的调节机制 端部在进深方向可以灵活调节 庑殿顶攒尖顶 脊庇活变与屋顶的派生 脊变:正脊隐匿卷棚、增脊、脊夸张(马头墙) 庇变:单庇、不等庇、围合庇、綴庇、凹凸庇、扭曲庇9. 屋顶组合形态构成 水平组合 正脊并联 屋檐勾连,组成勾搭连屋顶 并联式抱厦 翼角对接 正脊串联 两夹,旗楼,跌落,牌楼式串联,阙式串联 正脊相交 丁字相交,十字相交,转角相交 竖向组合重檐构成 重楼构成 “重楼重檐”构成类型:副阶式重檐和缠腰式重檐作用:扩大屋身和屋顶的体量,增添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添屋顶的宏伟感和庄严感,调节屋顶与屋身的权衡比例。 “竖向水平”构成 五 装修1. 装修的历史沿革 西汉: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门、窗资料 西汉唐:装修无太大发展 唐:出现格子门 宋:营造法式记载小木作有板门、马头门、软门和格子门等四种门 辽宋金元:窗的形式趋于多种 明清:装修更加精细,花纹更加丰富多样 总结:单纯实用实用与装饰相结合2. 装修的基本特点: 非承重构件,摆脱力的传递,灵活轻巧 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装饰的做法有固定和开启两种3. 装修的类别 外檐装修(门窗、栏杆、大门、楣子、挂檐板) 内檐装修(藻井、天花、龛橱、隔断、匾额、对联难归类、有的算内檐装修)*大门 组成 槛框扇门*门枕门钉兽面 体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体现使用尺度与观赏尺度的统一*棂的构成: 平心棂 菱花棂心 框槛、塌板框槛部位名称n 槛:水平的横向构件,分为上槛、中槛、下槛n 框:垂直的竖向构件,分为抱框和间框(立框)n 余塞:门框与抱框的空隙部分称为余塞,余塞部分安装木板,称为余塞板n 走马板:上槛与中槛之间的部分n 连槛:为安装水平转动的门窗,需在中槛里皮附安一根横木,在上面做出门轴套碗,称为连楹。n 榻板:安装在槛墙上的木板,长按面宽减柱径一份,外加包金尺寸,宽按槛墙厚(通常为15D),厚按3/8D 忘足,履之适也;忘暖,带之适也;忘饰,屋之适也。 庄子 版门、连楹、榻板l 宋营造法式:每扇版门高宽比为1:2,最小不得少于2:5l 类型n 撒带门:街门的一种,常用作木场,作坊等一类买卖厂家的街门。n 棋盘门(攒边门):四边用较厚的边抹攒起外框,门心穿带,用于一般民居住宅的大门。n 屏门:用较薄的木板平攒的镜面版门,它的主要作用是遮挡视线,分隔空间,用于垂花门的后檐柱或院子门内阁墙的随墙门上,园林中常见的月洞门,瓶子门,八角门,室外屏风,也常安装这种门。n 实榻门:厚木板拼装起来的实心镜面大门,形制最高,常用于宫殿、坛庙、府邸及城垣建筑。l 构造方法l 门饰件及安装n 门钉:钉子实榻门正面起加固门板与穿带的结构作用,表现建筑等级的作用和装饰作用按等级规定成九路、七路、五路。门钉的路数和位置与门带的根数位置相对应。n 铺首:安装于宫门正面,为铜质面叶贴金造,形如雄狮,象征天子的尊贵与威严,兽面直径为门钉直径的2倍。n 大门包叶:铜制,表面贴金,每扇门用砌块,包叶宽约为门钉直径的4倍,有防止门板散落及装饰功能。n 寿山福海:安装于石踏门上下门轴的旋转枢纽构件,用于上面称为寿山,用于下面的称为福海。n 门钹:安装于攒边门正面,为扣门和开启门的拉手,一般为铜制,六角形。钹:铜制打击乐器。n 鹅顶:碰钉、屈戎、海窝:安装于屏门的构件,均匀用于开启门窗门扇的枢纽构件。 隔扇、槛窗l 组成:槛框 隔窗l 隔扇的构成l 隔扇的调节作用n 隔扇:u 概念:宋称格子门,安装于建筑物 柱或檐柱之间,用于分隔室内外的一种装修u 构件组成:外框、隔扇心、裙板及缔环板;每间可用4、6、8扇,每扇宽高比在1:3至1:4之间n 槛窗:u 概念:与隔扇门共用的窗。高矮由隔扇裙板的高度定。u 横板:隔扇槛窗上挂门帘用的架子。u 帘架:附在隔窗或槛窗上挂门帘用的架子。 支摘窗、风门支摘窗:用于居民、住宅建筑的一种窗。安装于建筑物的前檐金柱或金柱之间风门:专用于住宅居室的单扇格子门,安装在明间隔扇外侧的帘架内。 牖窗、什锦窗牖窗:古时称开在墙上的窗为牖什锦窗:一种装饰柱和园林气氛很浓的牖窗。外形各式各样 栏杆花栏杆:由望柱横枋及花格棂条构成。常用于住宅及园林建筑中,坐凳栏杆靠背栏杆:一种鹅颈椅,兼既有维护作用,又可供人休息 楣子:安装于建筑檐柱的有装饰和实用功能的装修分类:倒柱楣子:檐枋之下,丰富和装点建筑立面 坐凳楣子:除丰富立面外,可供人休息。 花罩楣子:将倒挂楣子用整块木板雕刻成花罩形式。 对联:多位于柱子和门框及板壁之上,比匾额字数多,更易表达思想,eg:清水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eg: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楹联、匾额位置:明间檐下或门楣、梁枋之上形式:横匾和竖匾功能:建筑的命名思想的披露(皇极殿、太和殿、中和殿)建筑物用途的揭示(天王殿、观音殿、夕佳书屋、流音书屋)景色的概括(梨花半月、曲院风荷、竹澡荷净、月色江声)意境的强化(清风明月、招风露月)4. 内部装修围隔构件组成:隔断因子、顶隔因子、地面因子隔断因子:l 硬性隔断:完全固定的、不能开启的,视线光线受阻的隔断板壁:用于室内分隔空间的板墙,多用于进深方向,由大框和木板构成l 中柱隔断:实中带虚的隔断a、碧纱橱:安装于室内的隔扇,通常用于进深方向柱间。由槛框、隔扇、横披等部分组成。b、博古架:又称名宝格,兼有装修和家具双重功能的室内木装修,花格优美,组合得体,多用于进深方向柱间厚度一般在1尺到1.5尺,格板厚一般为67分,最多不超过1寸。分为上下两殿,上段为博古架,下段为板框。c、太师壁:多见于南方公共建筑中,装置于名堂后檐,金柱间的壁面装修、壁面形式多样。l 软柱隔断:通透度较大的隔断。花罩:有落地罩、几腿罩、落地花罩、栏杆罩、炕罩等多种形式。顶隔因子天花l 做法:“天花”做法:用于宫殿、宅第等各类殿屋“露明”(隋称)做法:宋称砌上明造,将上梁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用于寺庙佛殿,陵寝祭殿和宫殿组群中的门殿l 作用:保暖,调节室内空间高度,装饰美化室内环境类型。n 软柱天花:一般住宅以桔扎聚,然后糊纸属于纸糊顶棚n 府邸、宫殿用于顶格,贴梁组成股价,下面裱糊,为海曼天花n 硬柱天花:由天花梁枋、支条组成井子形框架,上钉天花板,为井口天花,板上可绘制彩画,雕刻图案。n 藻井:天花重点处理部位,突出空间的构图中心和意象氛围,形式有方形、矩形、八角形、圆形、斗四和斗八形多种,多用在宫殿、坛庙、寺庙大殿的帝王宝座神像佛龛的顶部。n 轩:南方建筑中的各种弧形卷棚顶隔,是由弯曲板型骨架构成,由望板衬托出其动感活泼的曲线。万堂用“轩”的几种形式:1)茶壶档轩 2)弓形轩 3)一支香轩 4)船篷轩l 演述:宋:平暗、平藄(qi)、海墁天花三类 清:井口天花和海墁天花两类5. 装修文化的内涵 功能语义:实用功能的产物功能性的构成方式 象征语义:等级语义n 等级:数(数量)(以多为贵)质(质地、材质)文(简单/繁琐)位(方位,以中为贵)n 装修类型与品味,色彩与品位,纹样与品味,门饰与品位 审美习俗语义:纹样之吉祥语义、藻井的避火语义 深层思想语义:集权思想、中庸思想、阴阳思想、伦理思想6. 装修的多元功能 流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流通功能:人流、物流、采光、通风、视线外泄、景物内透防护功能:禁闭、防卫、挡风、防寒、隔音、避暴晒、隔噪音、挡虫鸟 内里空间的重要构成内里空间概念:由构架柱网和外檐墙体,外檐装修所限定的,可分解为围合构成因子和陈设构成因子。组构多种空间:模糊空间、灵活空间、私密空间、核心空间和多层次空间。 室内外装饰的重要构成装修属于小木作,不同于大木作木构件,完全摆脱了力的传递,轻灵通透。 功能性格的点染因子 文化内涵的信息载体标志等级语义表证习俗语义7. 装修的审美机制 格扇的尺度调节机制显调:以不同的扇数来调节开间宽窄的悬殊微调:以不同的隔扇密度来调节开间宽窄的悬殊横抹头数:六抹、五抹、四抹、三抹、二抹等 罩的空间隔透机制 门的形象放大机制可开启扇与不可开启的扇的搭配 精神功能尺度实用功能尺度 格心的密棂构成机制六 色彩与彩画1. 发展: 明清两代悬彩画最活跃,硕果最丰盛的时期新品种不断出现题材不断扩大表现手法不断丰富法式规矩更为严密规范等级层次更加严明清晰 颜料进一步丰富,金箔产量剧增 彩画题材更为丰富兄弟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文人画,民俗画,普及 外采文化传入2. 用色的特点: 形成唐式与民间的两套配色 宫式做法:建筑管理部门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和工科限额直接组织宫式工匠制作的一种定时彩画,多用于皇家御用建筑,王公大臣府邸、庙宇、京城御署等。代表最高水平,最具权威性。黄瓦、红柱、白石基、青绿彩画高档绿瓦、红柱、白石基、青绿彩画低档 民间做法:民间工匠在不违背当时等级制度的前提下,施绘于地方御署、庙宇和房屋建筑上的一类彩画。比较自然,不拘泥于程式,灰瓦、灰砖、白灰抹面,主题色呈绿、红、黑。 群体建筑用色 大面积的无彩色系来衬托少量的有彩色系 强调用色的等级观念五行配五色: 东木青 南火赤 西金白 北水黑 中土黄(等级最高)正色与间色:正色青赤白黑黄高等级 间色上述颜色的调和低等级 注重环境色 主次分明:中轴线上色彩明确鲜艳,两侧次之。 单体建筑用色 用色特点: 注重冷暖的处理,暗部用冷色,亮部用暖色 注重单纯与丰富的对比,整体单纯、细部丰富、复杂 善于处理色彩的辉煌效果 红绿相间,金朱交错,青绿点金 明度层次递变形成退晕处理3. 清式彩画 类型:旋子彩画,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吉祥草彩画,海墁彩画,斗拱彩画,天花彩画,椽头彩画 旋子彩画: 释义:清代彩画的一种,应用广泛。所谓旋子,即“旋花”是由多层旋转的东干很强的花斑组成的一种团花装饰,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次要建筑和庙宇等族群中的主次建筑 历史沿革:元代即可运用,明代成熟规范,请进一步得到充实的发展 等级:分为8个等级 构图格式:箍头、盒头、藻头、枋心 用色:以青绿色为基调,上下左右颠倒使用,青绿之间以黑白线条加以划分。 旋子彩画的等级: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1) 浑金旋子彩画(2)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3)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4)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5)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6)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7)雅伍墨旋子彩画(8)雄黄玉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的构图格式:u 箍头、盒子、藻头、枋心u 藻头纹饰不论等级高低必须用旋子,其余部位则可视等级高低而加以变化u 箍头为正方形,设箍头线,其内用盒子,上绘图案。u 旋子可分为8种: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二破/一整二破架一路/一整二破加金道冠一整二破加二路/一整二破加勾丝咬/一整二破加喜相逢u 枋心为大额坊的1/3,其内纹饰从高到低的层次为: 龙纹龙凤纹凤纹锦纹菱龙纹卷草纹花卉最低等级则只画一墨杠压心,称为“一统天下” 和玺彩画 历史沿革:明中期以前尚无此种彩画,出现和成型于明末清初之际。 特点:等级最高,在旋子彩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继承了旋子彩画“三段式”构图。 构图格式:箍头、藻头、枋心 用色:绝大部分纹饰为三历粉贴金,高等级的用两色金,一般的用一色金,青绿相间,且为平涂,用金量大,体现皇家建筑的豪华,庄重,气派,以及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和玺彩画的等级:按照细部主题纹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u 龙和鱼:用于皇帝登基、理政、居住的殿宇、重要坛庙u 龙凤和鱼:用于皇帝寝宫和祭天坛庙u 龙凤和枋心:西番连灵芝藻头和鱼,用于带后寝宫和祭天坛庙u 凤和鱼:用于皇宫的重要宫门及主轴线上的配殿,主要寺庙、殿堂u 梵文龙和鱼:用于藏传佛教庙宇的主要建筑和玺彩画的构图格式:u 箍头、藻头、枋心u 藻头用“圭线”、“岔口线”与枋心相隔,用“圭线”“圭线光”与箍头相隔。u 箍头由“盒子”和两侧的箍头线组成和玺彩画的细部特征:u 细部主体纹饰为象征皇权的龙凤纹,其次还有西番莲纹,迹象草纹和梵文(仅用于庙宇)更多以龙为装饰母体,定型为行龙、坐龙、升龙、降龙四种。u 枋心行龙 箍头盒子坐龙 藻头升龙(蓝底)或降龙(绿底) 苏式彩画 释义:装饰园林建筑的一种彩画 历史沿革:源于江南一带,传到北方,进入宫殿成为宫式彩画的一个重要品种。 构图格式:枋心、包袱、箍头、藻头 分期:清代苏式彩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早中期宫式苏式彩画;晚期苏式彩画 类型:吉祥草彩画/海墁彩画/斗拱彩画/天花彩画/椽头彩画 苏式彩画的构图形式:u 枋心的形式:狭长枋心用于内檐梁架包袱枋心把檐檩、檐垫板、檐仿连成一体。u 藻头中画卡子:绿底画软卡子檩 蓝底面软卡子枋 绿底面软卡子垫板苏式彩画的分期早中期苏式彩画 构图上大体分三种: 枋心式与旋子彩画相似,藻头作了变化,换上了箍纹团花、卡子一类图案。 枋心绘龙纹、凤纹,西番莲纹。 包袱式藻头部分与枋心式相同,包袱内多给“寿山福三角”一类的吉祥图案。 海墁式只得留箍头,枋心、包袱、藻头一律不要,使其成为一个开阔的画面。特点:生活气息少,不够灵活,完全为公正殿式画,严肃。 苏式彩画的分期晚期苏式彩画 构图类别:枋心式、海墁式、包袱式包袱式的枋心早起图案为主,演化以写生画为主,写生画包括故事情节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枋心式与包袱式一只,海墁式变化不大。 三个等级:高级做法金琢墨苏式彩画 中级做法金线苏式彩画 低级做法黄线苏式彩画 用途:多用于园林,住宅的房堂、亭榭、门廊等 特点:构图没色富有变化,色调以蓝绿色为基调,清雅活泼应用广泛。 苏式彩画的类型吉祥草彩画 清代早起,构图别致,色彩灼热的宫式彩画多用于皇宫城门和皇帝陵寝等建筑中期后渐与其他彩画相结合,不再单独存在。不设枋心,盒子等框架格式,只在大木构件的中心部位绘三颗宝珠为主题色调上极具满蒙民族的装饰特点 苏式彩画的类型斗拱彩画 斗画绿,则拱画蓝色,或反之 每一朵斗拱的色彩,青绿相间变换 拱垫板画红色。4. 宋式彩画 六种形式 五彩遍装:青绿色或朱色轮廊,彩色花饰,朱色或青绿色底 碾玉装:绿或青色轮廓,淡绿色或深青色底,作花饰 青绿叠晕棱间装:青绿二色外椽和椽内作为对晕处理,绿色外棱,青色叠晕作底 角绿装:通刷工朱,外椽用青绿色叠晕,不作花纹 丹粉粉饰:白色边椽,面上通刷工朱 茱间装:上五种混淆使用,以使其“相间品配”令华色艳丽。 宋式彩画相当华丽,对宋建筑风格影响较大 现存实例较少5. 地方彩画 分类:按地区分: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按建筑类别分:御署建筑、宗教建筑和民居建筑 特点: 地方彩画与宫式彩画有诸多的承载关系 地方彩画无过多的法式规矩束缚,较为活泼自然 地方特色突出 宏观上有明显南北差别南方彩画侧重于图案和编制锦纹,线条一般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园林绿化作业人员模考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铜合金材料生产线项目初步设计
- 2024年自考专业(国贸)自我提分评估【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测试卷(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2024高职单招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浙江嘉兴市南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赴温州医科大学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强化训练自考专业(小学教育)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
- 文体中心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金融贷款债券认购合同5篇
- 2025安全员考试检测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司法考试题库(附答案)
- 医院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 仪表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 周秀云
- 环境反应工程导论课件
- VW 50134-EN-2024 PA6用于车辆内部外部的成品零件 材料要求
- 山东省国企资产管理办法
- 保管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JJF(浙) 1200-2023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温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 美容中医技术课件
- 卸货流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