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1--5.doc_第1页
运算律1--5.doc_第2页
运算律1--5.doc_第3页
运算律1--5.doc_第4页
运算律1--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课 题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使学生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备 注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加法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概括加法运算律。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 口算42+38 75+6 13+21 揭示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加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花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新课 教学加法交换律(1) 出示课题图. 提问: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2)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提问: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又有什么是不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38+12 12+38 420+30 30+420 123+235 235+12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几组算式.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能用字母或其他的一种方式表示出这一发现吗?指出:这个规律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指出: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3)结论: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 a+b=b+a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教学加法结合律: 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提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 请同学们比较例题中的两个算式。说明: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30+10)+50 30+(10+50) (27+23)+47 27+(23+47)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根据要求,学生动手做一做。验证是否符合要求。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计算。 (2)提问学生:怎么验算,我们平时验算的方法叫什么? (3)集体订正。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回答问题: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方法? (2)学生按要求解答。5.思考题先看懂图,再连线。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备 注板书设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a+b=b+a 28+17=17+28(a+b)+c=a+(b+c) (28+17)+23=28+(17+23)作业设计补充习题51、52页。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课 题运算律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0页。教学目标备注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 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什么叫加法结合律?用字母如何表示?2.口算186+100 325+100 186+30325+20 186+75 325+873. 导入新课二、教学新课 教学例题出示例题插图和问题。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比一比哪种解法简便,这样算简便在哪里? 提问:三个数相加,为什么要先算54+46?改变顺序,先算54+46可以吗?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小结:刚才的同学按顺序计算比较麻烦,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的数,再算一个数加整百的数,使计算简便。教学试一试(1)出示69+75+25 78+(47+22)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来算一算。(2)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尤其是第2题。板书:78+(47+22)=78+(22+47).( )律=(78+22)+47.( )律=147请同学们说说每步用了什么定律,并板书。(3)小结: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加法计算中,两个数能凑在整百数,一般用加法运算律,先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3完成书第59页上的想想做做。*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4. 出示64+75请同学们想想,以前学习口算时是怎样算的?板书:64+75 =64+70+5 134+5=139提问:这里应用了什么律?学生练习175+201 238+402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学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明确要求。根据要求,学生动手做一做。思考: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先计算,但不要求用简便计算。 (2)提问学生:平时我们是怎么计算这些题的,你认为这些方法好不好? (3)教师用简便计算的方法演示。 (4)集体订正。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回答问题: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方法? (2)学生按要求解答。5. 应用题 先看题意,再列式解答。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备 注板书设计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78+(47+22)=78+(22+47).( )律=(78+22)+47.( )律=147作业设计补充习题53页14题。*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课 题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教学目标备注1.使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2、今天我们来研究乘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新课教学乘法交换律。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提问:如何求问题?小组讨论:这两组解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出示3 5=( ) ( ),请同学们把等式填写完整。启发学生根据这个等式照样子再说出几组这样的等式。指名说说,相应板书。请同学们依次计算出结果,验证看能否用等号连接。讨论:每组中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每算式有什么相同及不同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说明: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指出: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用ab表示两个因数,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我们曾经用交换因数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来验算,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练习: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12 17 教学乘法结合律。*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出示例题,请同学们读一读。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分别说说解题的思路。讨论: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将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请同学们根据这个乘法算式再写出几个算式。指名说说,并相应板书。请同学们说说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写出这些等式的。学生计算,验证这些算式能否用等号连接。引导学生仔细归纳,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来abc来表示这个三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完成试一试边做边思考,各用了什么运算律?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集体交流。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明确要求。根据要求,学生动手做一做。老师巡视。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计算。 (2)提问学生:怎么计算? (3)集体订正。 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回答问题: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方法? (2)学生按要求解答。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备 注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1) ab=ba (ab) c=a(bc) (235)6=23(56)作业设计补充习题54、55页。*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课 题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2)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教学目标备注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能应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什么是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什么是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如何表示?3、揭示课题二、教学新课提问: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在我们的学习中有什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指名板演。提问:我们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方便呢?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354 4925指名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律?为什么要先将这两个数相乘。小结:几个数相乘,可以应用定律,将得数为整十整百的两个数先乘。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出示:25 24 45 12 36 15 比较两组中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两个数相乘时,不能很快口算出结果,我们可以将一个因数看成是另外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注意: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一定要有两个数的积是整十或整百的数才能简便。练习: 在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35 18=35 ( ) 6 15=16 ( ) 4512= 45 ( ) 18 25=18 ( )*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125 32=125( ) 25 24=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5 18 28 15 25 12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备 注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运算(2) ab=ba (ab) c=a(bc)作业设计补充习题56页14题。*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课 题运算律练习七年级四学科数学主备人*第(5)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教学目标备注1.巩固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理解。 2.体会运算律及简便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巩固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理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口算 75+35 98-79 12111 35 3 18020 49070 9 5 8 4 6 5递等式计算598(43-17) (157+185)57 9612 233. 简便计算893+549+107 235+456+244 4 13 15125 33 4 32 25 12 45二、扩展训练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154米,第二天修了228米,还剩146米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制造一套纪念币2枚,每枚要用铜50克,制造80套这样的纪念币要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