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抓住词语 有效提问【内容摘要】: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常常出现过多无效的提问,针对这一现状,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抓住词语,有效提问:一、精雕重点词语,感知课文内容;二、推敲特别词语,体会文本情味;三、细琢错读词语,理解文章意蕴;四、亲近生僻词语,感悟人物情感。从而提高我们课堂的有效性,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有所得。【关 键 词】:词语 方法 重点 体会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候它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只有细细品味词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2011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阅读能力目标的阐述里,都有对“理解词语意义”能力目标的专门表述。可见,词语教学的重要性。有时候,抓住词语,有效提问,就可以有效地解读文本。在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老师一句简单的问话:“同学们,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词语教学,注重的是词语的“客观意义”,虽然准确、省时却低效,我们的学生不能恰当地理解,又怎能灵活地运用呢?我想,词语教学更应注重“个人内涵”,即词在人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和感知。教师应恰当利用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扩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既理解词语,又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抓住词语,有效提问,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一、精雕重点词语,感知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学研讨课,尽管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可是,节奏却还是显得有些拖沓。分析原因,很多时候,是我们老师的设计过于繁琐,没能很好地抓住重点体现内容。其实,教师若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贯穿全文进行教学,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道理我们都懂,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这个点。如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思路:“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这是课文中唯一出现“奇迹”这个词的句子。但是,对于安静来说,创造的只是这样一个奇迹吗?其实,仔细读课文,“奇迹”可不少。老师可引导学生读课文,找重点句。(下面五句话,每句都有一个特别能体现“奇迹”的词语,而且层层深入。老师要善于把握,善于引导,善于总结。)(1) 这个盲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2) 安静在花丛中穿梭。(3)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4) 她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5)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早晨,我却看到了这么多的奇迹。我被安静深深地震撼了,也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找出相关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像这样,利用一个词,串联整篇课文的教学,系统而不凌乱,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学中,我们抓住了重点词语,精雕重点词语,采取多种读法,引导学生欣赏、感悟课文,就能品透课文的精髓了。重点词语,往往与文章的主旨、内容、作者的情感息息相关。因此,重点词语的选择,要精心选择与安排,不可随意。有时候,我们抓住重点词语,就可以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抓住“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这些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重点词语,概括主要内容:“我”和父亲去钓鱼经过努力掉到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鱼,我非常得意。父亲思考了一下要我放了鱼,我急切地询问原因并乞求父亲,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的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悟出了道理。重点词语,它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用慧眼捕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活用词语,贯穿全文,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推敲特别词语,体会文本情味词语,不是单一地存在于课文中。认真读词,我们会发现,把词语读厚,也就是把课文读厚,把作者的感情读厚了。特别词语,顾名思义就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词语。它们有时候在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引领学生推敲特别词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我在上桂花雨一课时,我就紧紧抓住“浸”字,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么一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再让学生说说读完这句话,哪个字深深地映在你的脑海里。当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是“浸”时,我顺势引导:平时我们会说( )浸在( )里?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衣服浸在水里。”有的说:“葡萄浸在酒里。” 待学生水到渠成之际,我又稍作点拨 :我们都知道香气是看不到的,摸不着的,是用鼻子来闻的。那课文为什么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可见,桂花给作者我这一问,好比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有的说:“从这个浸字,我感受到了桂花特别特别的香,香到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有的说:“读着这个浸字,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桂花怒放,香飘十里的画面。它的香,甜了人们的生活,牵了游子的思绪。”有的说:“这股浓郁的桂花香已经深深地浸在作者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在哪里,作者都记得这醉人的桂花香。”还有的说:“我认为,作者不仅在怀念故乡的桂花香气,更是在借桂花香来抒发怀念故乡的情怀。”一个“浸”字,贯穿了整篇文章,也将作者的情感展露无遗。因此,“浸”就是这篇课文的闪光点,抓住它的精妙之处,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得到智慧的启迪。我想,这样的教学使抽象的分析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三、细琢错读词语,理解文章意蕴词语中,有很多形同音不同,我们称之为多音字。多音字的读音的辨别,对我们的孩子们来说是个难点。在我们平时的作业中,常常会出现这一类的作业:给多音字组词。可是,尽管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尽管改了一次又一次,学生作业中这样的错还是屡禁不止,还是会经常刺激我的眼球,刺激我的神经。我想,如果能恰当地抓住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多音字“背”时,我听孩子们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租界”。我顿时惊呆了,不少孩子们竟然将这里的“背”读成“bi”。我没有直接纠正,而是顺势深追。请看以下教学片段“你觉得有问题吗?”我问。“有,背在这里不读bi,而应该读bi。”几个孩子抢着答。“为什么呢?”“如果读bi ,那就是一个动作,指周恩来把伯父背在背上,和同学一起去租界。读bi,指周恩来不想让伯父知道,偷偷和同学去了租界。”孩子们说。“在这篇课文中,应该选哪种解释呢?”我又问。“第二种。”“为什么?你能联系前文来具体说明吗?”于是,我听到了同学们刷刷的翻书声。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开始抢着说答案。“闯进租界,闯字,说明他们是没有经过伯父的同意。”“刚下火车时,伯父就告诉周恩来: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可见,伯父是反对周恩来去的。”“伯父一开始就告诉他,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始终倾听学生的言说,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或作提醒,或作追问,引导学生发现、体验。追问错误处,化“误”为“悟”,问出能力与理解。我们的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待错误、智待错误,善于追问,才能让学生在反思中层层深入,释放学生思维的火花。我想,理想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课堂是出错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是不足为奇的。这时我们不该因此镇压学生,而应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使之成为课堂中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加深学生的印象。四、亲近生僻词语,感悟人物情感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已理解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类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生僻词语联系生活加以诱导,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学生自悟印象更深。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的“泥泞”一词,学生第一次接触,全班学生都不了解它的意思。我就这样处理:师:“泥泞”一词你理解吗?生纷纷摇头。师:(出示图片)这是下雨天的泥路生:原来就是我家田里的小路,下雨天很难走。生:哦,就像灌了水之后的田啊,我曾经踩下去,很难拔出来,真难受,真吃力。师:是啊,雷锋叔叔还要抱着孩子走这样的路,你仿佛看到生: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冒着雨,抱着孩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真不容易。“泥泞”一词教学,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已深深被雷锋精神感动了。再看四年级下册叶圣陶老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挤压”一词的教学,我这样操作:课前,我在班里做过统计,孩子们去过双龙洞的,屈指可数。怎么办?没有人现身说法如何感受?于是我想到让孩子们联系生活感受。我启迪学生:孩子们,你们曾经被“挤压”过吗?这一问,想不到不少孩子们迫不及待举手抒发自己的亲身感受。生1:“我在北京玩,坐公共汽车,很多人挤压我,我快喘不过气来了。”生2:“我去九寨沟玩,门口人山人海,一开门,大家挤压在一起,快把我挤扁了。”生3:“我去过武夷山的一个景点,那里两座山靠得很近,只能一个个过,前后贴得很紧,连呼吸都困难。”如此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挤压”的感觉就出来了,孔隙的窄小也就能切身体会了。那么学生对内洞的特点就可以更深的体会了。这正应了那句“语文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总而言之,如果说词语是语言的基石,那么,词语学习就是语言习得的铺路砖。我们应抓住阅读教学中“闪亮”的词语,抓住词语,咬住词语,品透词语,有效提问,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学生真正有所得。我想,只要我们长期“用心良苦”地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学得更轻松些,那样以后就可以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游刃有余,因而能乐学,学得开心。这不正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吗?【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运输合作框架协议
- 农业科技服务合作社合作协议
- 绿地改造砌石铺装质量保证措施
- 在线教育课程购买合同
- 地质勘探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 音乐制作中的录音与混音标准制定-洞察及研究
- 混合式培训效果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初中地理国情认知模拟试卷及答案分析
- 2025年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摄影作品摄影技术解析
- 非经典逻辑系统-洞察及研究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院感控制管理
- ERP方案设计与研究
- 高二语文秋季开学第-课:笔墨山河待君行
- 洗车实习个人总结
- 阆中古镇管理办法细则
- 幼儿园教师安全管理培训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公共邮箱使用管理办法
- 农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铝格栅墙面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