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泡沫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_第1页
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泡沫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_第2页
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泡沫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_第3页
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泡沫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_第4页
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泡沫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泡沫的影响及对策建议学校:_专业:_姓名:_学号:_成绩:_摘要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在我国经济体中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金融资产泡沫。而投资银行的功能又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资产泡沫的膨胀甚至破裂,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测度、防范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风险、控制金融泡沫路径就成为了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和经济研究学者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键词:资本市场;股市泡沫;理性投资一、我国股市泡沫的概况从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不乏有著名的资产价格泡沫事件,其中包括17至18世纪郁金香狂热、南海股票泡沫和密西西比股票泡沫三大著名泡沫事件,20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智利、墨西哥、日本以及90年代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等国都留下了金融资产泡沫破灭给自身经济带来的累累伤痕,而更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2007年8月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一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沉痛的打击,也引发了学术界的思考。泡沫(bubble)在英语解释为气泡或者泡状物,被用来代指浮在空中的气泡或者是浮在液体表面的气泡,泡沫这个词第一次应用在经济学中可能是十八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Charles Kindleberg(1986)认为泡沫是“是某种或某一系列资产突然的连续涨价,初期价格的不断上升使人们认为价格会继续上涨,一些人始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这些人一般对资产内在真实价值并不感兴趣。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逆转,资产价格暴跌,最终出现金融危机”。以股市泡沫为例,如表1所示。表1中国股票市场历次泡沫兴起崩溃周期(上证指数)泡沫兴起泡沫崩盘时间点位时间点位第一次1990.12.19-1992.05.2695-14291992.05.26-1992.11.171429-386第二次1992.11.17-1993.02.16386-15581994.07.29-1994.09.13325-1025第三次1994.07.29-1992.09.13325-10521994.09.13-1995.05.171052-577第四次1995.05.18-1995.05.22582-9261995.05.22-1996.01.19926-512第五次1996.01.19-1997.05.12512-14641997.05.12-1995.05.181510-1047第六次1999.05.19-2001.06.141057-22452001.06.14-2005.06.062245-998第七次2005.06.06-2007.10.16998-61242007.10.16-2008.10.286124-1664二、投资银行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主流经济学对金融资产泡沫的研究范式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以理性预期投资者和非理性预期投资者之间投资行为的博弈来展开分析的。按照这种研究范式,投资银行在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过程中将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投资银行功能的发挥会对金融资产价格泡沫的生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投资银行的资产定价及价值发现、金融产品创造、基于资产增值的风险组合这三个功能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具有逻辑上的完整性。没有资产定价及价值发现,投资者就不可能占有正确的信息,投资行为将具有极大的盲目性,也就不可能及时调整投资结构,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没有金融产品的创造,投资银行的资产定价功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进行风险管理和价值增值的基础;如果没有基于资产增值的风险组合的功能,资产定价和价值发现就会沦落成价格投机,创新金融工具的动力也就会丧失。因此三个功能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层层推进,在实践中不断融合,共同决定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从投资银行的资产定价功能来看,由于公司上市和企业债发行都属国家严格控制,上市名额和债券发行计划成为稀缺资源,券商为了获得承销收益,往往会采取其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很难为投资者发现优质企业。此外,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投资银行的并购活动明显地表现为“投资机性重组”。而在二级市场上投资银行的投机性更为明显。他们往往利用信息和技术的优势,进行内幕交易、操纵价格。从投资银行的产品创新功能来看,投资银行的金融产品单一、业务结构雷同、竞争手段缺乏特色与创新,业务在低层次竞争的现象十分普遍。就各证券公司推出的原生性金融工具来看,不仅相互雷同,而且这些工具与商业银行的存款类工具也极为相似,表现出“泛银行化”的趋势;就衍生工具来说,由于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资产证券化、股指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等产品一直难以诞生。从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功能来看,投资银行通过控股或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来开展集约式的资产管理业务,曾经有一段时期投资银行更多的是通过私募方式、提供保底性的资产管理服务开展业务,然而由于操作不规范、管理技术落后、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各家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绩效较差,陷人困境、濒临破产的券商不在少数。上述事实表明,投资银行的资产定价缺乏市场基础,金融工具的创新极度贫化,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严重不足和滞后,投资银行的功能基本丧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在投资者对市场充满信心时资产价格的泡沫长期持续,而当投资者对市场和投资银行失去信心时,资产价格又长期低于基础价值的状况,这便对金融资产泡沫有很大影响。三、加强股票市场建设,减少股市泡沬的对策建议(一)促进股市的理性投资行为在我国股市发展的初期,占投资者99.5%以上的都是散户。散户投资少,无确切的信息来源,大多根本不去主动搜集与分析有关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的信息,只是想通过买卖差价尽快赚钱,投机色彩较显著。他们风险意识淡薄,且极易轻信市场传言,盲目跟风,跟庄操作,追涨杀跌,在泡沫生长过程中,这种行为势必形成价格与需求的正反馈,为泡沫的膨胀推波助澜。所以必须对个体投资者特别是新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实行投资风险与投资理念的教育,建设一个由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民间投资者教育机构等机构组成的多层次、互为补充的以便满足投资者各种需求的教育体系,力争在市场上形成理性投资和风险防范为主导的市场文化。(二)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可以迅速地、零成本地获得市场上的各种信息,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是均质的。市场参与者只有在具备完全信息的条件下,才能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实现自己投资的最优化。在现实经济中,投资者不可能对市场上的各种信息是完全掌握的,对于不同的投资者,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是异质的,也即存在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必然带来市场上的噪声和噪声交易,导致泡沫的产生。因而,证券监管机构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二是对从事信息披露的中介机构的监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主要是要求上市公司自觉、及时、充分、准确地披露公司的年报、中报、临时公告等信息,并对违规的上市公司给予必要的处罚;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主要应防止各类投资咨询机构和传媒制造假消息和噪音,同时防止他们暗中与上市公司勾结,为上市公司会计作假提供便利。(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股市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止股市泡沫的持续膨胀乃至破裂,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应在借鉴国外成熟股市运行进行综合评价与预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股市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设立预警系统可以对股市泡沫程度进行监测,力争把股市泡沫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也为制定科学、及时和适用的应急措施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一是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股票市场泡沫监测指标体系。由于相关的指标数量繁多,侧重点不同,并且有些指标难以定量分析,需要本着全面性、灵敏性、代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来选择指标。二是确定合理的预警界限。所谓预警界限是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可预兆发生股市危机的水平。由于目前还没有国际公认的预警界限指标,可以借鉴国外主要的成熟市场相关的预警指标和预警界限,并根据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和股市自身状况进行调整后确定。三是利用灯号显示。为了使投资者能比较直观的了解警情,可以参考国家统计经济监测预警的做法,对警度采取类似交通管制的蓝灯、绿灯、黄灯和红灯信号来表示正常、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四是信息发布。建立风险信息的发布制度,目的是让投资者及时了解市场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程度,同时有利于管理层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风险的动态,有利于投资者及早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四)积极推进金融制度与金融工具创新由于我国股市长期以来没有“做空”机制,单边“做多”的交易规则使得股市只能在上涨时才能赚钱,而股市一旦下跌,伴随着交易量的萎缩,造成股市的进一步下跌,从而引发较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诸多研究者建议建立信用交易制度以及推出股指期货。信用交易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发展,其作用为:第一、信用交易可以改变我国股市长期以来只能做多的“单边市”现状;第二、信用交易同时能增强股市的流动性,信用交易可通过场内存量资金的放大效应增加股市的供需量,活跃市场中沉淀的资金,从而能保持股市的活跃度;第三、信用交易有助于完善股价形成机制,充当市场缓冲器的作用。也即当某一股票的市场价格暴涨(被低估)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融券(融资)沽出(买进)该股票,从而使其价格回落(上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一些学者认为金融衍生工具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