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XX小学为例教育系 初等教育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父或母的离去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很大的创伤,影响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学生,必须认真关注,积极探索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思路,以促进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农村单亲孩子 特殊心理 爱心教育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家庭的完整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单亲家庭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处于不完整的家庭之中,往日的活泼渐渐的远离了他们,开始变得孤独、自卑、拘谨、沉默寡言、任性、逆反,这些行为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会直接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今后的生活。一、农村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一)孤独、自卑 由于家庭的破裂,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一时无法接受缺失父(母)亲的事实,有些孩子的孤独感倍增,不善言谈,甚至不愿与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他们觉得别的小朋友会取笑自己是个没有爸(妈)的孩子,特别是在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会感觉到自己没有父母的保护,因此这些孩子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沉默寡言、孤僻。例如,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无法接受缺失母亲这一事实,变得特别孤僻、自卑,上课时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即使是老师提问时,声音也很小,总是怕回答错时小朋友会笑话自己;下课后,坐在教室里不是发呆,就是画画,似乎画画成为他释放心理的一种方式。(二)任性 有些孩子在缺失了父母中的一方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承担了养育他们的责任,对他们过分的溺爱,希望能够弥补他们缺失的那一份爱,但是,有的时候,适得其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发展,容易形成任性的性格缺点,在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时,不能积极的抵抗。而有些孩子由于父母的缺失,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他们的心理就会产生偏位,既然自己的父母都给予不了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有靠自己去寻求那一份快乐了,于是他们就会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去寻求慰藉,例如网吧、游戏厅等地方,在学校不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例如,某小学的学生,在母亲离开后,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使得他自私任性,在学校遇到一些事时,不是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把全部责任都推在爷爷奶奶身上,要求爷爷奶奶帮自己去解决,如果不去帮他,他就会在家里大哭大闹。甚至有的学生由于家里没人管教,经常以生病为由请假,到县里的网吧去玩游戏,有时老师知道了去劝他们时,他们还愤愤不平的要老师不要管他们。(三) 逆反 很多单亲家庭,由于父母不能从婚姻的创伤中恢复,或者由于孩子成为他们再婚的障碍,就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严重的就会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逆反等心理,在他们的心里有种莫名的抵触情绪,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在遇上一些事情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攻击,把自己心中的压抑发泄到这个社会上。例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爸爸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拿他当出气筒,常常打他,长期下来使他形成了一种恐惧心理,并以打其他同学来释放自己的心理。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他经常会勾结同学去欺负低年级的学生。(四)消极、厌学 缺失父母对孩子来说,就像没有了保护伞一样,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尤其是单亲家庭中的学困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厌恶学习等,其外部表现为:行为懒散、放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例如,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由于没有父母的关爱,父母的监督,学习上很懒散,在上课时集中不了注意力,总走神,提问时不回答,在背课文时,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坐在座位上玩耍,从不积极的去背,即使留的很晚,也没有一点紧迫感。二、农村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社会评价的压力 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农村家庭观念中,离婚毕竟是不光彩的。单亲家庭中孩子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压力对孩子来讲是很残酷的。孩子在同学当中被认为是没有爸爸(妈妈),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有的孩子,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的离婚当作见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讳谈到或问到相关的话题,他们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嘲笑自己,从而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城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二)监护者教养方式的失当 农村单亲家庭中孩子父母的离散,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又加上农村父母知识文化的浅薄,单亲子女的抚养者容易在抚养方式上走向偏颇。这种教养方式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要求过高。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伴侣的死亡或自己的离婚而开始不学好,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过度的严教剥夺了儿童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第二,农民收入本来就低,单身母(父)忙于生计,对孩子监管不力。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疏于管教,缺少对孩子的关爱。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拖累,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把孩子遗弃。第三,对孩子过度溺爱。离异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一味满足、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三学校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迁移到学生身上,对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反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有的教师动辄训斥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三、农村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社会要为单亲家庭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现在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到家庭以外的地方寻找慰藉,例如网吧、游戏厅而游戏厅、网吧老板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国家的政策法令,容留逃学的学生,整天沉醉于电游室、网吧里,老板还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有关部门应该经常清理整顿,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二)家庭1、帮助孩子处理好同伴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伴。家长应积极主动鼓励孩子在班上找朋友,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交往。 2、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行为,应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3、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孤独感倍增,不愿与别的小朋友交谈,家长应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三)学校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一方的缺失,得到的关爱很少,很容易产生孤僻、自卑、任性、消极、逆反的心理,面对这样的孩子,不能置之不管,应该投入更多的爱,创造更多的氛围去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老师的温暖,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1、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维护他们的自尊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有疼爱他的爸爸、妈妈,当面对家庭的缺失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他们不愿与别人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想把这个秘密一直隐藏在自己的心中。作为老师,如果遇到一些与父母相关的课文或故事时,避免提问他们,让单亲的孩子拥有一片感情的蓝天。 2、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积极的引导他们去和小朋友玩耍,让小朋友多和他们接触,感受友情带给他们的欢乐。 3、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 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不希望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教师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老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父母的爱。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点关怀,少一点冷漠。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那些具有心灵创伤的孩子来说,这些细微的动作都会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小小的慰藉,相信,只要我们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关爱他们,就能够抚平因为家庭缺失给他们造成的创伤,还孩子一片充满欢乐的蓝天。参考文献: 张延权,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M.杭州出版社.2004(9) . 李 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 . 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3) . 林 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 潘允康,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M.广东人民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宽温液晶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上海民办华曜浦东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2025年中国咖啡豆研磨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生态友好型建筑材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 推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 工商管理类学生创业失败经验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
-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互动性与实效性提升
- 优化创新型疫苗研发与生产技术的突破路径
- 2025年禁毒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村社会治理真题及答案
- 枪械介绍课件
-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 名词专项练习-集体名词
- 粉尘清扫清洁记录表
- 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
-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 新闻编译NEWSTRANSLATION培训资料课件
- 国家职业标准-农艺工
- 英语口语电子教材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 医疗诊所应急预案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