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自测题.doc_第1页
2012年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自测题.doc_第2页
2012年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自测题.doc_第3页
2012年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自测题.doc_第4页
2012年生物技术作物栽培学自测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栽培14章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光饱和点2.发育3.经济系数4.作物布局5.生殖生长6.种子7.叶面积指数 8.蒸腾系数9.生育时期10.生育期11.光补偿点 12.生长 13.经济产量 14.狭义作物 15.营养生长16.复种指数 17.间作 18.套作 19.温度三基点 20.冷害21.冻害 22.长日照作物 23.短日照作物 24.复种 25生物产量二、单项选择1下列枝条属于合轴生长的是( )。A棉花的营养枝 B棉花的果枝 C棉花的主茎 D向日葵的主茎2下列条件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的是()。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空气 3当玉米的叶龄指数为( )%左右时,雄穗分化处于四分子体期,雌穗分化处于小花分化期。 A 20 B 30 C 40 D 60 4以下可以作为油料作物的是( )。A.花生、柽麻 B.大豆、水稻C.高粱、蓖麻 D.大豆、芝麻5自花授粉作物有()。A 小麦、棉花、大豆 B大豆、玉米、花生C 小麦、大豆、豌豆 D花生、玉米、棉花6子叶出土的作物有( )。A 棉花、大豆 B 蚕豆、花生 C 大豆、豌豆 D 蚕豆、豌豆7起源于中国的栽培植物有( )种。A 128 B 136 C 147 D 988下列器官不属于双子叶作物的叶的构成部分( )。A叶片 B叶柄 C托叶 D叶鞘9在一天内,作物群体内的二氧化碳,( )浓度最低。A午夜和凌晨 B日落后 C日出后 D中午10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称为( )。A混作 B间作 C套种 D 单作11下列作物中,不是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是( )。A 粟 B大豆 C 黍 D玉米12在生产中作物苗期控制水分供应,实行蹲苗是因为作物根系具有( )。 A向水性 B向氧性 C向肥性 D向光性三、多项选择题1.自花授粉作物有()。A小麦B大豆C高粱D棉花E花生2.长日照作物有()。A 小麦B大豆C玉米D棉花E马铃薯3.符合麦类作物特征的有()。A籽粒腹部有纵沟B茎通常中空 C有冬性及春性类型 D对水分要求较高 E 长日照作物4.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之间的差异表述正确的有( )。A栽培作物各器官变得巨大并生长迅速。 B栽培作物一般成熟期较一致,而野生植物成熟期不一致。 C栽培作物传播手段退化,而野生植物则有其固有的传播方式。 D栽培作物种子休眠期长,而野生植物种子休眠性弱或休眠期短。E栽培作物防护机能减退,而野生植物机械保护组织发达。5子叶出土的作物有( )。A棉花 B.大豆 C.蚕豆 D豌豆 E花生6下列因子属于作物的生活因子的是( )。A日光 B温度 C水分 D养分 E空气7禾谷类作物按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下列作物为粟类作物的有( )。A玉米、B高粱、C谷子D 小麦、E燕麦8下列作物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有( )。A玉米 B棉花 C大豆 D 小麦 E马铃薯 四、判断是非。1.根据中国种植业区划,山西南部属于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 )2双子叶作物的根系由初生根(胚根、种子根)和次生根(节根、不定根)组成。( )3冷害(又叫低温冷害)是生长季节内0以上的低温对作物的伤害。( )4对长日照作物来说,绝非日照越长越好,对短日照作物来说,绝非日照越短越好。( )5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6.间作与套作的区别在于间作中的两种作物共生期占全生育期全部或大部分时间,而套作其共生期只占全生育期的一小部分时间。 ( )7太阳总辐射的理论最大光能利用率为5%6%。()8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9短日照作物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时,则出现营养生长期缩短、开花结实提前的现象。( )10广义的“作物”指粮、棉、油、麻、桑、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十二项。( )五、简答题1简述种子的休眠原因及其克服途径。2简述连作的概念及其不利原因。3简述应用生育进程理论指导生产时要注意的方面。4简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5.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差异有哪些?6.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类有哪几种?7.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有哪几种?8.按作物用途分类,作物分为哪3大部分,8大类别?9.中国种植业可划分为那些区,并简述各分区内容。10.种子的概念及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11.根生长的几种趋性。12.作物授粉方式有哪三种方式?13.如何改进栽培技术来提高作物品质?14.作物生育期根据收获对象的不同,有哪4种情况?15.简述玉米的生育时期。16.简述种子出土类型。17.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18.轮作的作用。19.作物布局的基本原则20.简述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六、论述复种的条件。小麦部分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1.有效分蘖 2.无效分蘖 .分蘖节 .二级分蘖 二、单项选择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8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 )个。A 10B 11C 13D 212小麦种胚占种子总重的()。A 80%90% B 2%3% C 3%5% D 5%7.5% 3小麦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 。A 20 B 30 C D 4小麦主茎叶片数达8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二级分蘖数应为( )个。A 4B 5C 6D 75小麦次生根产生于( )。A 种胚B分蘖节C地中茎D种子根6山西省中部盆地属于( )。A北部春播春性麦区 B西北春播春性麦区 C 北部秋播冬麦区 D 黄淮秋播弱冬性麦区7水地冬小麦一般适宜的播种深度为()厘米。A B 5C D 108小麦四分体时期处于( )。A返青期 B起身期 C拔节期 D孕穗期9小麦旗叶提供给籽粒养分( )。A 1/4 B 1/3 C 1/6 D 1/2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A播种深度B密度C光照D地力E品种2.影响子粒灌浆的环境因素有()。A 温度B水分C光照D肥力E病虫害3.影响小麦合理密植的因素有()。A土壤肥力B气候条件 C品种D种植方式 E 水分条件4.小麦播种期偏早时,不利因素有( )。A发育早,耗水多 B形成旺苗,冬天生长旺盛,内部积累养分少,越冬时易受冻害 C带来病虫的危害 D冬季分蘖太少 E消耗养分多5小麦次生根生长的二次高峰期在( )。A 分蘖期到越冬期B拔节到抽穗C返青到拔节前后D抽穗到开花期 E 三叶到分蘖6影响小麦幼穗分化的因素有( )。A日光 B温度 C水分 D养分 E病虫害7小麦灌冬水的作用有( )。 A 掌握早春灌水主动权 B 供冬季生理用水 C调节地温变幅 D加快小麦生长 E提高地温8小麦分蘖节的作用有( )。A 贮存营养 B 产生初生根 C 产生次生根 D产生分蘖 E调节播种深度9小麦一生的关键水有( )。A底墒水 B冬水 C起身水 D拔节水 E孕穗抽穗水四、判断是非1. 栽培小麦起源于中国。 ( )2小麦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 ( ) 3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 )4春小麦与冬小麦相比前者对低温反应不敏感。 ( )5小麦白皮种皮厚、休眠期长、种子吸水速度慢 。 ( )6. 分蘖节在土壤中的深度与小麦分蘖发生多少和植株的抗寒性有一定关系。 ( )7浅分蘖类型有明显的地中茎,分蘖节距地表较深,多出现在土壤肥力差、水肥条件不良、播种密度过密或播种太深的麦田。()8小麦的花昼夜均可开放,但有上午911点和下午36点两个高峰段。()9小麦开花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 )五、简答题1.简述全国小麦种植区划2简述影响小麦根系生长的条件。3简述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的三条途径及实用条件。简述小麦穗的结构。5.小麦分蘖节的作用6影响小麦分蘖发生的因素。六、排序简述题对小麦一生经历的十二个时期按生长发育先后顺序排序:成熟、开花、三叶、抽穗、越冬、起身、播种、挑旗(孕穗)、分蘖、出苗、灌浆、拔节。并简述生育时期与生育阶段、生长中心、主攻方面、栽培措施的关系。七、论述题1.冬小麦确定适宜播种期的依据2.小麦合理密植的途径。3小麦苗期管理措施4.结合自己调查情况,说说晋中地区生产条件下冬小麦高产田间管理方案。玉米部分自测题一、 名词解释1 大喇叭口期2 蹲苗3 糯玉米4 穗期阶段5 抽雄期二、 单项选择题1玉米雄穗生长锥进入伸长期为拔节的主要标志,这时叶龄指数约为( )%左右。A 30 B 25 C 20 D 60 2玉米榨油工业中,利用玉米的()含油量高来榨油。A胚B胚乳C胚轴D种皮3玉米的播种深度一般以( )厘米为宜。A 34 B 56 C 78 D 9104某一玉米田采用开沟点播,计划密度为50000株/公顷,行距为50cm,株距应为( )cm。A 30 B 25 C 20 D 405玉米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A 2535 B 1525 C 1020 D 20306玉米籽粒进库贮藏前,含水量应在( )%以下。A 10 B 13 C 15 D 18三、 多项选择题1.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有()。A 单位面积穗数 B光合势 C净同化率 D穗粒数 E百粒重2中耕除草的作用有( )。A调节土壤墒情 B增强土壤的通透性 C提高地温 D 消灭杂草 E减少养分、水分的消耗以及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3玉米施肥的原则有( )。A 基肥足 B种肥少 C苗肥轻 D秆肥巧 E穗肥重,粒肥补4影响玉米需水量的因素有( )。 A年内雨量的分布情况 B土壤性质,湿度及地下水位高低 C深耕深度 D栽培密度 E施肥量5影响玉米播种量的因素有( )。 A种子大小 B种子生活力 C种植密度 D播种方法 E栽培目的6影响玉米播种期的因素有( )。 A土壤湿度 B土壤温度 C种植制度 D品种 E种植密度7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有( )。 A 蝼蛄 B 蛴螬 C 金针虫 D 地老虎 E棉铃虫 四、 判断是非1玉米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2在生产上,玉米杂交种一般只种植一代,当种植第二代时,出现性状分离,导致减产。( )3棉花是双子叶作物,而小麦、玉米为单子叶作物。 ( )4玉米、棉花的根系为须根系。( )5中国是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玉米的国家。( )6 玉米群体密度过大时,净同化率虽然增加了,但光合势下降,经济系数低,产量并不一定高。(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