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 必修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 必修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 必修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 必修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课标要求】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3.6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讲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演示:一些古代文明的相继衰落、中断、湮灭;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的资料等。考察或参观:以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为题,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演示:语言、文字、风俗等资料。我国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文化样式反映着各自的历史、地缘因素。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认同,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学习要求】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的没落与振兴【基本知识梳理】一、 源远流长时期,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时期,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全盛时代。 时期,中华文化开始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即 和 (定义) 。3、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践证明:只有在 的领导和 的指引下,实现 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课文知识整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敬德敬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博采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中华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了宋明理学。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开始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4)近代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网络体系自我构建】古代辉煌的历程春秋战国时期 汉代 秦的统一 隋唐时期 明清时期 宋元明时期 源远流长见证汉字:中华文化的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 原因:包容性,即 和 再创中华文化辉煌【课堂探究】探究活动12002年12月3日,伴着茉莉花的神韵,蒙特卡洛的世博会申办会场一片欢腾: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耐人寻味的是,在投票前最后陈述的宝贵时间里,中国代表团选择“中国文化”作为申办世博会的理由。“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地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一位香港时事评论员事后这样说道。(1)中华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2)如何理解“五千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和“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作用?探究活动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1)查阅资料,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且从未中断。(2)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提示】探究活动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探究活动2:(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2)民族文化是民族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在民族的成长壮大中的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绵延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重要标识,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典例解析】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及其每一时期的特点。在中华文化发辰吏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泰朝,它统一了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相比以前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言是时代文化的飞跃。故选b。其他三项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不是题干的所指,故不选。2、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 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问不同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是从发展结果看,其他文明从发展结果看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被融合,只有中华文明菥火相传,传承至今,故选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文学艺术 汉字 史学典籍 科学技术a. b. c. d.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a. 开放性 b. 多样性 c. 包容性 d. 区域性4、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的重要文明标识是( )a. 统一的汉字 b. 相同的服饰c. 共同的信仰 d. 共有的道德规范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是( )a. 多样性、复杂性 b. 实用性、整体性c. 开放性、多样性 d. 多样性、实用性6、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古也较多a b c d7、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 b c d8、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维新运动出;洋务运动出现a b c d200903029、“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说明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a 源远流长 b 博大精深 c 异彩纷呈 d 民族凝聚力10、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 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a. b. c. d.1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我国民族众多a b c d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 b. c. d.13、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 c. d.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中国自夏商以来,留有的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得益于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a. b. c. d.15.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征,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6、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3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教派,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没有自己的宗教 b.中国本土的宗教没有生命力 c.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强 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17.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18、“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摘自中华世纪坛序通过上述材料我们不难看出,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试简要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及原因19、绵延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但是只有中华文化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过。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1)什么是包容性?(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什么意义?20090302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bcabcdaadccdbbca18、(1)汉字和史字典籍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史学典籍是中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