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_第1页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_第2页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_第3页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_第4页
第七单元 第23讲 生物的进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训练(23)【基础题组】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诱变产生抗药性变异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解析:选B。病原体发生变异后,药物的选择作用使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强,A错误;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华南虎和东北虎是同一个物种,没有形成生殖隔离,C错误;桦尺蠖的体色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没有形成新物种,D错误。2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基因重组、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解析:选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和延续,A正确;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的交流,种群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导致基因不能进行交流,从而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A、B、C、D表示不同的物种,下面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是为了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B由图可看出C物种没有继续进化CB物种和D物种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重要原因是它们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D。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是因为甲、乙两岛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发生的作用不同,使这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别,逐步形成生殖隔离,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没有进化为新物种,但并不意味着C物种没有继续进化,B项错误;迁入乙岛后的B物种,与D物种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因与C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B物种与C物种不能进化为同一物种,D项正确。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和基因突变的方向C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是同一物种D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解析:选B。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基因突变、种群的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因素,A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是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自然状态下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的后代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所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不是同一物种,C正确;生殖隔离的产生是物种形成的标志,D正确。5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解析:选C。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若没有地理隔离,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仍可完成基因交流,A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则进化为不同的物种,故物种2与物种1相比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由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常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C错误;判断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D正确。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共同进化C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共同进化D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氧气,而氧气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解析:选B。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的比例变化表现出桦尺蠖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而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并未表现出共同进化,B错误;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竞争水资源、狮子捕食野牛等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C正确;光合生物产生的氧气改变了大气环境,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典型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实例,D正确。7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选B。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甲、乙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频率无法进行比较,C错误;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有明显差异,但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并不是完全不同的,D错误。8某小鼠群体中,A、A、a互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如下表基因型AAAAAaAAAaaa个体数100200300100200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基因频率是35%BA、A、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A、a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解析:选D。由题表信息可知该小鼠种群共有1 000个个体,则该等位基因共有2 000个,其中A基因共有1002200300700(个),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7002 000100%35%,A正确;新的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小鼠种群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才能构成小鼠的基因库,D错误。9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最初该种群只有A和a基因)(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用于检测该多样性的十分可靠方法是测定不同亚种、不同种群的_。(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由此可知,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_。(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_作用。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甲虫的不同体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检测方法是测定其基因组序列。(2)新基因产生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新基因的出现,改变了种群基因库中相应的基因频率。(3)由于两地的种群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种群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4)环境对生物个体的存在起到选择作用。答案:(1)基因基因组序列(2)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3)基因交流生殖隔离(4)选择【能力题组】1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在不断进化解析:选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正确;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各占50%,B错误;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的,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错误。11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C。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C选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但突变生物与原生物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B、D选项错误;据图中信息知:野生型昆虫细胞的靶位点与杀虫剂结合后,杀虫剂进入细胞内,说明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并不会形成抗药靶位点,pen基因突变型昆虫细胞的抗药靶位点不能与杀虫剂结合,说明抗药靶位点的形成可能与靶位点结构发生变化有关,A选项错误。12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已知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94%BB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大于8%C变异的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产生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解析:选D。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是90%8%294%,A正确;B地区流行疟疾,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Aa)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故B地区人群中的Aa基因型频率大于8%,B正确;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1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解析:选C。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C项正确;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因为吸食花蜜而发生变化,D项错误。14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发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_,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_,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该种群是否进化?_(填“是”或“否”)。解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2)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海水的阻隔,即存在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形成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4)aa个体被淘汰掉,AA占,Aa占,随机交配时产生的配子A占,a占,后代中隐性个体占,其余为显性个体,故性状分离比是显性隐性81。杂合子Aa占2。因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该种群环境变化前A的基因频率是30%60%260%,a的基因频率是160%40%,环境变化后,随机交配一代,A占即均为66.7%,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该种群发生了进化。答案:(1)种群原始材料(2)地理(3)生殖隔离(4)81是15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_条染色体进行测序;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_(填“男性”或“女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原因是该性别的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_。(3)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在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_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